深创投孙东升:创投圈有些“虚火” 做投资要有“匠人精神”
用“冰与火之歌”形容2016年的私募股权行业或许再合适不过。作为本土创投领军企业深创投集团总裁,孙东升博士在近日接受《投资中国网》专访时从“募、投、管、退”四个方向剖析了当下行业现状。他认为,私募股权行业处于上升趋势,但需要解决的问题仍有很多。
文 | 姚博海
来源 | 投资中国网
NEWS
﹀
﹀
﹀
深创投集团总裁 孙东升
用“冰与火之歌”形容2016年的私募股权行业或许再合适不过。一方面创业遇冷,各种“独角兽”到“独角尸”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投资机构纷纷收紧投资节奏,趋于谨慎;另一方面,创业热情依旧不减,各路资本纷纷涌入,股权投资成为最热门的资产配置。
作为本土创投领军企业深创投集团总裁,孙东升博士在近日接受《投资中国网》专访时从“募、投、管、退”四个方向剖析了当下行业现状。他认为,私募股权行业处于上升趋势,但需要解决的问题仍有很多。
进入2016年,孙东升最大的感受是很多机构募资愈发困难。对于本土人民币基金来说,募资渠道主要还是来自于机构投资者。这其中的资金分为政府引导基金、银行/保险等金融类机构、上市公司战略投资资金。
尽管外界一直在谈论“热钱”涌入,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孙东升认为:首先,设立引导基金,对于行业是好事,但从政府基金管理初衷与私募股权行业的发展特性来看,并不能完全匹配。一方面,政府引导基金会对出资额有一定要求,通常政府引导基金出资只能占到基金总额的20%,另一方面一些政府引导基金会要求基金投资更多注重本地企业或者是能将投资企业资源嫁接到本地。
其次,银行资金是行业“新贵”,对于目前的股权投资机构而言还属于“试水”阶段。银行投资私募股权最大的障碍在于对投资收益的把控。“银行的钱确切来讲是理财的钱,很热。它们参与股权投资的热情很高,但我觉得这种热情的背后是银行在房地产行业遇冷以及一些基础设施投资中的坏账率导致它们不得不将资金转移。”
银行的传统业务模式因为受到房地产等行业的影响转而流入到各种资产配置中,仅招商银行就有几万亿的理财资金池。看似庞大的资金池对于私募股权来说确是“烫手的山芋”。
以深创投为例,在与银行合作过程中,摆在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产品设定。银行要求将私募股权投资产品进行结构化设计,类似于固定收益类产品,规定投资期限和每年回报。但对于私募股权行业来说,本身就是金字塔尖的风险投资行业,难以做到结构化。
第三,私募股权行业也迎来了一个“洗牌”期。从创业板开启计算,至今已经经历了7年。本土许多人民币基金正是借助创业板开启应运而生,目前大部分人民币基金迎来了兑付期。
“早期的LP很多是亏钱的,一些机构当时募集到LP的钱无法给予回报就会转移到其他投资中去,对于行业来说会有负面影响,造成了这个行业后续融资的困难”。募资困难依然是制约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最大的障碍。
作为设立较早的本土创投机构的总裁,孙东升对于当前的投资项目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后期好项目越来越少,估值水涨船高,各家机构不得不被逼向早期前移。
尽管早期项目的估值存在一些泡沫,但这并不影响深创投的投资节奏。据孙东升介绍,深创投2015年相对于2014年投资金额增长了50%,2016年相比于2015年投资金额预计要翻一番。预计需要投资40-50亿人民币左右。
虽然外部募资环境并不理想,但深创投此前的积淀较多,这使得其在资本寒冬中依然能保持不错的节奏。
首先,深创投的投资方向依然坚持之前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尤其以TMT、文化传媒、医疗健康为主;其次,在投资阶段上更加多元化,天使轮到ABC轮的三个阶段都会进行投资;第三,开始尝试与一些曾经投资过的已上市企业联合发起并购基金,比如乐视等。
主推并购交易成为深创投为代表的一批人民币基金新的增长点。在深创投已投资的600多家企业中,上市公司达到109家,在这之中存在大量并购机会。“我们成立了并购部门,就是认为并购交易会是未来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并购可以带来许多延伸的交易机会”孙东升介绍。
在深创投的投资版图中,除了创投基金、并购基金外,二级市场公募基金也成为其重要布局。深创投旗下的红土创新基金公司管理规模接近50亿,发行有新三板、定增、公募等产品。这被视为本土创投一种新的尝试。利用在一级市场投资眼光来进行二级市场的投资。
“未来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家大型的资产管理机构,这也是未来本土创投发展的一个途径,一二级市场的投资联系将愈发紧密,其所带来的交易机会也将越来越多”。孙东升介绍。
投后管理正在成为各家机构竞争中的重要一环。在投后管理上,深创投在五年前已经开始全面加强。
孙东升介绍,深创投早年已设立项目管理部对投资的企业进行统一管理;近几年一直在升级投后管理系统,形成数据化的管理,比如被投企业财报、人员状况、产品分析、行业分析等都统一录入到系统中,方便跟踪。
“这套管理系统已经成为深创投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我们会强制要求投资经理定期对系统进行项目信息录入,包括财报、项目进展、异动报告等。”在孙东升看来,当一家投资机构管理的项目足够多时,必须借助大数据进行系统化的投后管理。
他继续介绍说,未来的投后管理应当是管理与统计分析相结合。根据投资需求来进行项目所在行业分析,团队分析,估值分析等。“我们希望借助这些分析来进行更好的增值服务,借助更系统的分析来了解项目更为具体的需求,以便实时跟进”。
孙东升坦言,新三板的设计制度非常先进,确实能给一些未符合主板上市条件的企业提供资本市场的入口,但如果想要发挥新三板真正的作用,就必须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设立,只有在各个资本市场中产生良好的流动性,才有可能体现出价值。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孙东升的建议是评估上市前是否还需要进行融资。成熟性企业在上市前更加珍惜股权,并不需要进行融资,这样的企业更适合等待主板上市机会。而一些企业未达到主板上市条件,同时在业务发展中又有融资需求,可以考虑通过登陆新三板进行融资。
除了IPO和新三板之外,并购依然是重要退出通道。孙东升认为两方面原因使得并购机会越来越大。首先,上市公司为了追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对于并购需求很大;另一方面,IPO速度减缓导致了一些企业存在不确定性,选择被并购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在深创投的并购布局中,除了前文提到的成立并购基金外,控股上市公司也是深创投正在进行的一种新的尝试。通过控股公司进行资产注入和整合,进而登陆资本市场,然后一起成立并购基金进行行业并购整合。“我们并不赞同那种投资上市公司少量股份的做法,而是希望能够控股上市公司进行一个长远的战略布局,这有可能会成为未来创投机构一个新尝试”。
“我更希望看到国内的投资人们以匠人精神去投资。投资是一个长久的事情,追求风口、急于求成都不可能获得成功”孙东升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