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成员企业连续IPO,光速光合硬科技投资有何秘诀;证监会:同意芯动联科科创板IPO注册申请

1.成员企业连续IPO,光速光合硬科技投资有何秘诀?

2.【IPO一线】证监会:同意芯动联科科创板IPO注册申请

3.直击股东大会|光莆股份:今年半导体光应用或实现50%的销售增长

4.直击股东大会丨容大感光:TFT-LCD光刻胶已开始供货 募投项目将于明年下半年投产

5.直击股东大会|蔚蓝锂芯:看好锂电化长期发展趋势,布局多元应用场景

6.众合科技:拟10.8亿元投建庆阳市时空大数据云中心项目

7.亿道信息:VR/AR的部分产品已规模化出货



1.成员企业连续IPO,光速光合硬科技投资有何秘诀?


集微网消息,2023年5月16日,广州慧智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慧智微)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这也是今年二季度,光速光合成员企业的第二个科创板IPO。



光速光合合伙人朱嘉(左一)与慧智微董事长、总经理李阳(右二)和慧智微董事、副总经理郭耀辉(右一)在上市现场


光速光合与慧智微是如何结缘?投资标的接连不断IPO有何心得?今年市况下,哪些领域值得着重布局?


为此,集微网与光速光合合伙人朱嘉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


九年陪伴,彼此成就


“与慧智微其实是在光速之前就结下了缘分”,朱嘉透露,在他从硬科技行业转入投资行业后,慧智微是他投资的第一个项目。


在投资慧智微的2014年,相当比例的国内射频前端初创企业,仍然是以跟随和模仿海外主流技术路线为主,彼时的慧智微显得颇为“另类”,其通过正向研发提出的可重构射频前端架构,采用基于“绝缘硅(SOI)+砷化镓(GaAs)”两种材料体系的混合架构射频前端技术路线,使射频前端器件可以通过软件配置实现不同频段、模式、制式和场景下的复用,取得性能、成本、尺寸多方面优化,不过在尚未取得规模出货“实绩”的情况下,外界也不乏对慧智微技术理念能否落地的质疑。


是随大流做容易的选择,还是大胆押注技术路线切换?诚然,射频前端芯片在一部手机中的价值量占比通常可与SoC、存储芯片并列半导体元件前三位,在彼时智能手机消费飞速增长的市况下,跟随式发展似乎也可以确保眼前的市场红利“落袋为安”,但作为创投新兵的朱嘉,则凭借魄力与对技术的前瞻性判断,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朱嘉回忆,早在其任职于飞利浦亚洲研究院科学家时,就深度参与了3GPP的LTE标准化研究项目,对3G向4G乃至5G通信标准演进的技术瓶颈有着深刻理解,在他看来,更宽的频段、更多的频道,无疑将使4G/5G射频技术面临变革,单颗PA器件在一个比较窄的频段范围内可以有较好表现,但面对更宽频段,任何单个器件都无法很好保持线性度,必须要布置更多元件,而这对传统的架构设计势必带来很大的挑战。


相比之下,慧智微所提出的可重构射频前端架构在理念上正符合通信领域技术发展的潜在要求,朱嘉谈到:“当你对这个技术的认知越深,你对这个事情的信心肯定会越足”。


除了初步接触中的“大胆假设”,在尽调阶段,朱嘉对慧智微也进行了全方位的“小心求证”。他向集微网忆起,当时这一技术路线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量产案例,至少在蜂窝通讯PA领域还是有不确定性,但通过查阅公司在美国申请的基础专利文件,深入消化其结构设计理念,结合当时慧智微的样片流片后,送样测试与全球最领先Avago芯片性能旗鼓相当的结果, “给了我们很强的信心,这条技术路径是走得通的”。


从签下TS正式携手,到今天成功上市,朱嘉已经陪伴慧智微走过了九年时光,他透露,这些年,慧智微的发展也绝非一帆风顺,同样经历了许多困难挑战,但核心团队凭借超乎寻常的坚韧性,突破了重重艰难险阻,最终成为国内首家、全球第二家完成5G射频前端整体解决方案并具备批量供应能力的厂商,踏上了5G加速渗透的时代风口,而彼时许多“随大流”的厂商,则已经消失无踪。


与慧智微彼此成就的这段佳话,也印证了朱嘉以技术为中心的投资信条。他向集微网感言:“我是工程师出身,从内心来讲非常看重公司的技术壁垒,包括技术的深度、团队的技术能力,这是一开始在我的投资逻辑形成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我更希望投资到一家公司能够具备技术的创新能力,这样他才能够走得长,走得远。”


正如前文所述,慧智微已经是今年二季度继南芯科技(SH:688484)后,光速光合成员企业斩获的第二个科创板IPO,在今年科创板IPO数量同比有所下滑的情况下,显得尤为可贵。也是今年截至到目前,光速光合的第三家上市公司(另外还有一家是今年2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禾赛科技)。朱嘉透露,南芯和慧智微的IPO进程总体都非常顺畅,而在光速光合目前的投资组合里,还有5家左右企业已经启动IPO进程。


见证并亲历中国TMT/硬科技领域创业投资十年来的沧海桑田,包括慧智微在内的诸多成功案例,也进一步丰富了朱嘉的投资方法论。他感言,“越到后来我越感受到,硬科技领域创业公司的成功其实不仅仅是技术,需要在商业上也要取得很好的成绩。而商业成功一方面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商务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有一个大的市场机遇。所有的技术类投资都要结合一个好的市场趋势,市场机遇,然后再配合好的团队,加上好的技术,一起共振。”


追寻市场技术“共振点”


交流中,朱嘉提及的寻找企业自身技术禀赋与市场机遇共振点的逻辑,给集微网留下了深刻印象。


众所周知,随着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对汽车电子市场机遇也已形成一致共识,而在这一赛道,秉持其方法论,朱嘉已布局多个优质标的。

以知名车规芯片厂商芯驰科技为例,2018年朱嘉就在早期轮次投资了该公司,谈到这次布局的考量,他介绍道:“想要做好早期投资,还是需要对趋势有很多的关注,要有一定的敏感性,要对未来做深度研究。芯驰组建了国内优秀的做车载智能座舱芯片、计算芯片的团队,技术壁垒也非常高。”


2019年,朱嘉又在A轮布局了灵明光子,该公司由四位名校海归博士共同创立,致力于用国际领先的单光子探测器(SPAD)技术,为激光雷达、手机、机器人、VR/AR设备等应用提供高性能dToF深度传感器芯片。朱嘉透露,光速光合团队当时对这个技术做了深度理解,dToF与当时商用进度更快的iToF相比,显露出潜在的技术优势,而与产业链的深度访谈,也使其预判到未来行业巨头将会转向新技术路线,因此在当时灵明光子没有任何产品的情况下,果断领投,其后产业投资机构蜂拥而至,多家下游巨头入股,迄今已令光速光合收获逾10倍估值增长。


朱嘉感言,上述每一个成功的案例,都有一个非常强的市场趋势,带动了这些本身也具备足够实力的公司,他们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形成了有效共振。


此外,在围绕当下投资布局的讨论中,朱嘉着重谈到了硬科技和绿色科技两大方向。


在他看来,今年包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硬科技将是非常重要的投资主题:“我们认为在中国,实际上制造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技术含量,而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增加我们的技术含量,以此提高我们最终产品的附加值。在这种情况下,硬科技实际上就是围绕我们的制造业来提升技术含量,里面的技术范畴很广泛,包含了半导体、光电、材料、装备等等,还有很多的技术可以再去扩大发展。同时,在国内的下游产业链里有很多企业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龙头,包括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以及能源行业的光伏、锂电、风电、供电设备等等,它们的上游企业都可以围绕这些国内龙头,去提供对产业链有价值的产品技术,这是个很大的机会。”


而在新能源领域,朱嘉谈到,能源工业规模巨大,如果通过技术去颠覆传统能源行业的一些要素,它产生的价值是巨大的。不过机遇也同样伴随着诸多挑战,原因在于能源行业往往都已形成在位巨头,他们拥有明显的资金和技术优势以及成熟的建设能力,创业公司是与巨头相结合为其做好服务,还是通过范式创新去替代巨头,这需要创业者仔细斟酌与定位。


结语


慧智微的上市,谱写了又一篇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的典型案例,伴随慧智微等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成长突破,投资人也实现了投资方法论的精进升维。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在优秀本土投资机构的挖掘与赋能下,硬科技领域的中国创新之火,必将熊熊燃烧,愈加夺目。



2.【IPO一线】证监会:同意芯动联科科创板IPO注册申请



集微网消息 5月16日,证监会披露了关于同意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芯动联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同意芯动联科科创板IPO注册申请。



据悉,芯动联科主要产品为高性能 MEMS 惯性传感器,包括 MEMS 陀螺仪和 MEMS加速度计,均包含一颗微机械(MEMS)芯片和一颗专用控制电路(ASIC)芯片,并通过惯性技术实现物体运动姿态和运动轨迹的感知。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是惯性系统的基础核心器件,其性能高低直接决定惯性系统的整体表现。


硅基MEMS 惯性传感器因小型化、高集成、低成本的优势,成为现代惯性传感器的重要发展方向。


芯动联科长期致力于自主研发高性能 MEMS 惯性传感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公司高性能 MEMS 惯性传感器的核心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复杂环境下适应性强。目前,公司产品已实现批量化应用并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升级和迭代。其中,高性能 MEMS 陀螺仪具有小型化、高集成、低成本的优势,有力推动了 MEMS 陀螺仪在高性能惯性领域的广泛应用。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惯性系统,惯性系统是一种不依赖于外部信息、也不向外部辐射能量的自主式导航、定位和测量系统,在国家工业建设等诸多领域均能发挥重要作用。公司高性能 MEMS 惯性传感器经过下游模组和系统厂商的开发与集成,成为适用于不同领域的惯性系统,并最终形成适用特定场景的终端产品,为用户实现导航定位、姿态感知、状态监测、平台稳定等多项应用功能。


2021 年,芯动联科入选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2022 年,公司入选安徽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名单并荣获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 50强”称号,公司技术实力、科研成果及产业化能力得到国家和社会认可。报告期内,芯动联科高性能 MEMS 传感器产品在国内高端工业、无人系统和高可靠领域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创新性地解决了 MEMS 惯性传感器领域的技术难点和应用难题,成为客户重点项目推进中的主要配套产品供应商。



3.直击股东大会|光莆股份:今年半导体光应用或实现50%的销售增长



集微网消息,5月16日,厦门光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632,证券简称:光莆股份)召开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就《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2022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关于投资扩建复合集流体产线的议案》等进行审议和投票。爱集微作为其机构股东参与了此次股东大会,并与光莆股份进行了沟通。


投资扩建复合集流体产线


4月22日,光莆股份发布《关于投资扩建复合集流体产线的公告》称,公司依托子公司爱谱生电子积累的柔性材料技术进行深度研发,拓展到新能源材料业务领域。经过研究院两年多的技术研发和工艺提升,首期复合集流体材料(该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生产线已投产运营,公司已将所生产的复合集流体材料向多家锂电池厂家提供样品测试,并根据客户的反馈持续提升产品技术参数与品质,为复合集流体材料产线的快速扩建打好了基础。


会上,光莆股份表示,公司送样的复合集流体材料已经获得部分客户认可,产品相关参数指标也达到了客户的要求。


公告显示,为增强光莆股份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竞争力,快速扩建产能,光莆股份计划在厦门使用现有厂房和土地投资扩建可满足10GWH锂电产能的复合集流体产线,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促进光莆股份新能源材料业务的高速发展。复合集流体产线扩建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6-9个月内建成投产,二期两年内建成投产。


光莆股份上述公告显示,本次投资扩建复合集流体产线,是在首期复合集流体材料生产线已投产运营,已熟练掌握相关工艺、设备和客户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快速扩充产能,是其新型柔性材料工艺技术协同发展的成果,有利于加速在新能源材料领域战略规划落地,将为未来业绩增长带来新的驱动力。


2023年半导体光应用业务目标实现销售收入增长50%


4月22日,光莆股份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8.26亿元,同比减少18.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51.3万元,同比减少34.84%。

年报显示,2022年,光莆股份主动减少了对风险区域、风险客户的销售并主动放弃与自主品牌冲突的部分国内业务从而影响了半导体光应用业务销售收入;柔性电路材料业务方面,主要为采取稳妥的战略,对客户终端市场在风险地区和风险客户主动减少接单。


毛利率方面,报告期内,光莆股份综合业务毛利率为25.34%,同比增长1.38%。


其年报分析称,主要系光莆股份对生产成本进行管控,加强垂直供应链整合,增加了自用产品的内部采购量,降低外采比例,提高了运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光莆股份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将继续继续加大半导体集成封测项目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技术研发的投入,拓宽集成传感器封测产品类别及应用领域;引进渠道营销领军人才和行业高端人才,打造半导体光健康自主品牌产品营销团队;规划投资扩建其他国家生产制造基地等以提升其半导体光应用业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2023年,半导体光应用业务目标是实现销售收入增长50%,半导体光健康自主品牌产品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


对此,光莆股份会上表示,公司每年都会做目标规划,今年的目标还是比较保守的。半导体传感器3D集成封装相关产品已经通过客户认证,预计今年会进入批量采购阶段;照明方面,今年相关产品订单还不错,一季度已超预期。




4.直击股东大会丨容大感光:TFT-LCD光刻胶已开始供货 募投项目将于明年下半年投产


集微网消息 5月16日,深圳市容大感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容大感光,证券代码:300576)召开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就《关于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的议案》、《关于公司2023年度非独立董事薪酬方案的议案》等10项议案进行了审议和投票。



爱集微作为其机构股东参与了此次股东大会,并就上述议案投出赞同票。在本次会议后,爱集微与容大感光董事长黄勇、副总经理晏凯就公司现阶段公司的业绩、产能建设、市场变化等情况展开交流。


PCB光刻胶原材料国产率超过95%


PCB光刻胶是生产 PCB 的关键原材料之一,其需求状况直接受到PCB行业规模及其发展状况的影响。根据相关分析,尽管PCB种类和层数的差异会导致PCB光刻胶占PCB产值的比重有所不同,但从整体情况来看,PCB光刻胶市场容量约占PCB产值的4%左右。因此,PCB 光刻胶的市场规模与PCB的市场规模基本保持一定比例的同向变动


2022年以来,在市场需求疲软、高库存调整、激烈竞争的挑战等多重因素影响下,PCB新增需求受到较大的抑制。据Prismark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PCB市场环比下降约7.7%,同比下降约14.6%,2022年全球PCB产值约为817.41亿美元,其市场增长预期也从2.9%下修至1.0%。


受到PCB市场需求下滑的影响,上游PCB光刻胶企业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其中,容大感光作为国内PCB光刻胶领先企业,已具备了包括PCB感光线路油墨、PCB感光阻焊油墨等产品的完整系列,是行业内生产PCB光刻胶产品品种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


受到市场需求抑制的影响,容大感光2022年的PCB光刻胶产量为18552.41吨,同比下降9.80%;销售额为74036.24万元,同比下降7.62%。


据悉,容大感光PCB光刻胶收入占比达95%以上,受该业务下滑的影响,容大感光2022年营收规模也出现下滑。2022年,容大感光实现营业收入7.35亿元,同比下降6.42%;归母净利润5267.36万元,同比增长31.68%;扣非净利润4345.21万元,同比增长24.21%。


对于公司增利不增收,容大感光董事长黄勇对爱集微表示,“营收下降是整个市场的行情都不是特别乐观,整体市场行情从去年四五月份开始一直到今年都是在下降,从我们下游客户PCB厂商来看,基本上绝大部分都在下降。从下降幅度来看,我们比客户还好。”


“而净利润增长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我们的原材料价格逐步回归了正常,公司PCB光刻胶原材料95%来自于国内。第二是前两年我们有员工股权激励,支付一定的费用。而去年我们没有这部分费用的支出。”黄勇补充道。

加大显示面板/半导体光刻胶布局


在稳固PCB光刻胶销售额的基础上,容大感光也加大对显示用光刻胶、半导体光刻胶及PCB感光干膜的业务拓展力度。2022年,其显示面板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收入占比4%左右。


容大感光副总经理晏凯对爱集微表示,“公司显示面板光刻胶主要有几大类,包括触控显示类、负性光刻胶,同时公司目前量产的运用于面板行业的主要产品是TFT阵列用正性光刻胶,目前已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相当的水平;此外,公司正在开发中的是黑色光刻胶(BM胶),技术指标也是对标国际同类主流产品。”


“而在半导体光刻胶方面,公司供应的是g线/i线光刻胶,主要还是以6吋及以下为主,其他像8吋/12吋产线主要还处于测试阶段。”晏凯补充道。


在产能方面,据黄勇介绍,“目前显示面板/半导体光刻胶主要是惠州工厂在生产,当时规划是1000吨的量,这里面供应量最大的就在TFT液晶显示屏方面,目前华星光电已经开始供货,而深天马、京东方也处于测试尾声,这几家厂商一旦量产之后,我们惠州工厂的产能就远远不够了。”


为此,容大感光也加大扩大力度,公司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不超过6.7亿元,用于建设年产1.20亿平方米感光干膜光刻胶、1.53万吨的显示用光刻胶及半导体光刻胶。“该项目将于明年下半年投产。”黄勇表示。


容大感光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在项目投产后,满产满销的状态下,感光干膜光刻胶将每年给公司带来约5亿元的收入,显示用光刻胶将每年给公司带来约7亿元收入,半导体光刻胶将每年给公司带来约2亿元收入。


容大感光表示,经过公司多年来的技术攻关,公司的干膜光刻胶、显示用光刻胶、半导体光刻胶等产品已经面向市场实现了批量销售,其中部分产品已进入核心客户的供应链体系,公司干膜光刻胶、显示用光刻胶、半导体光刻胶等产品的销售将会是公司未来业绩发展的驱动点,未来随着公司募投项目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5.直击股东大会|蔚蓝锂芯:看好锂电化长期发展趋势,布局多元应用场景


集微网报道 5月16日下午,江苏蔚蓝锂芯股份有限公司(002245,简称“蔚蓝锂芯”)召开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就《关于选举张宗红女士为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议案》《关于选举林文华先生为第六届监事会监事的议案》《2022 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多项议案进行了审议和表决。作为其机构股东,爱集微参与了本次股东大会并对议案投赞成票。


会上,爱集微与蔚蓝锂芯管理层就公司的业绩经营、战略规划等进行了沟通交流。



看好锂电化长期发展趋势


公开资料显示,蔚蓝锂芯前身为澳洋顺昌,成立于2002年,以金属物流配送业务起家,2011年进军LED芯片领域,2016年,收购天鹏电源,进入锂电池制造领域。目前主要三大业务锂电池、LED芯片及金属物流配送中,锂电池当属公司主力业务。子公司天鹏电源是一家专注于圆柱三元锂电芯的制造商,目前拥有三个大型生产基地,已向全球四十多个国家,数百家企业出口超过十五亿颗电芯,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出行、电动工具、智能家居等应用领域。


受多原因影响,蔚蓝锂芯的主力业务锂电池在2022年遭遇严重挑战,同时,受电子消费市场低迷的大环境影响,LED业务也受到较大影响,导致总体营收利润双双下滑。根据公司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62.8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5.92%;净利润 4.07亿元,同比下降 42.69%。


对于锂电池业务下降的原因,蔚蓝锂芯方面表示,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2021年度,各锂电池应用场景下游客户基于对未来产品需求的乐观估计和应对锂电池原材料价格急剧上涨的需要, 超买了电芯形成了高于正常周期的电芯和成品库存。二是,2022年度,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动荡,地缘冲突不断升级,作为主要应用市场的欧美等海外发达国家普遍通胀率提升,流动性收紧,消费需求下滑明显,导致消费类应用锂电池下游客户普遍采取了砍单去库存的策略。三是,报告期内,以碳酸锂为代表的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也大幅上涨,制造成本上升明显。尤其是 22 年下半年以来,公司锂电池业务受到很大影响。


尽管过去一年,锂电池业务受到了很大影响,但蔚蓝锂芯依然持续看好电动化对人类生活的重大改变而带来的消费类锂电池应用发展前景,将继续坚定推进各项战略布局,加速储能、智能出行等新的应用领域的产品研发、海外产能建设和国际客户拓展,为公司业务再度跨越发展蓄力。


拓展产品体系,布局多元应用场景


面对挑战,蔚蓝锂芯积极应对,加速布局电动工具、清洁电器以外的市场,进行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布局,并为此进行了各项准备。


在产能布局方面,报告期内,张家港第一工厂完成 26700 磷酸铁锂、钠电池共线产能改造;张家港第二工厂新增产线逐步投用;淮安工厂一期项目进入产线调试;储能应用的淮安二期磷酸铁锂和钠电池共线大圆柱产线动工建设;同时,为应对贸易政策风险和提升海外客户服务能力,公司坚定推进国际化战略,于 2022 年下半年启动了马来西亚锂电池投资项目, 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项目用地选址。上述项目全部建成后,公司锂电池产能预计将接近30GWh。


在产品研发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按照既定经营计划,多款倍率型、容量型、储能应用不同规格尺寸的电芯产品研发结案,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系列。同时,应用于高端智能出行的 21700 全极耳电芯产品实现样品定型,进入国际客户送样验证。另外,公司打破国际同行垄断,完成清洁电器国际顶级客户送样验证并顺利通过测试。


在产品体系方面,进一步扩展。报告期内,公司产品首次扩展到磷酸铁锂领域。同时,积极布局钠离子电池的研发,报告期内,子公司天鹏电源与中科海钠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圆柱钠离子电池联合开发、量产、应用推广和迭代开发”展开合作,积极推动钠电池量产。公司产品从圆柱 18650、21700 延展至圆柱 26700、Ø40、Ø46、Ø55 系列。


蔚蓝锂芯管理层指出,作为全球小型动力锂电池优质产品的代表企业,公司坚定看好锂电化的长期发展趋势,短期的事件扰动无法改变现代便捷生活对于锂电化的长期市场需求,行业领先企业在“无绳化和国产替代”这一长期进程中会占据有利竞争位置。



6.众合科技:拟10.8亿元投建庆阳市时空大数据云中心项目

集微网消息,5月15日晚间,众合科技发布公告称,为响应国家“东数西算”政策号召,落实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合科技”或“公司”)数智化整体战略,推进数智化产业在算力服务环节的布局,公司或指定子公司拟投资建设庆阳市时空大数据云中心项目。


在项目情况介绍中,众合科技表示,庆阳时空大数据云中心项目整体目标是通过建立庆阳数据中心,逐渐辐射在全国范围内的多个城市及县区建立的边缘数据中心节点,打造全国性城市时空数据服务网格,实现时空数据在全国范围内的无障碍流通,从而打通行业数据的全产业链条,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时空大数据生态体系在未来搭建中对时空数据服务的算法、算力资源环境需求极高,为解决时空大数据的存储、计算、分析等需求,公司拟布局时空大数据基础设施(云中心)领域。

庆阳时空大数据云中心位于庆阳市西峰区东数西算产业园内,规划建设5,000个8kw机柜,占地面积117.03亩(78,020平米)。项目总投资约10.8亿元,其中建设成本及相关费用为3.5亿元,设备成本为6.5亿元。项目建设规划包括云计算中心,行政办公楼、培训基地及宿舍楼,其中,云计算中心为窑洞式地下建筑。

本项目资金筹措方案以自筹为主,拟结合融资租赁、项目融资、银行贷款等方式进行筹资。其中,首期拟投资约4213.08万元,主要用于购置建设用地购置;二期出资为建设资金,工程正式启动后,视工程进展情况安排出资。

对于本次对外投资的目的,众合科技表示,落实众合科技数智化整体战略,建设云-边-端协同的全国性时空大数据资源服务网格,基于战略、安全、场景就近原则,布局全国分布式一体化算力网络,实现时空数据在全国范围内的无障碍流通,从而打通行业数据的全产业链条,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7.亿道信息:VR/AR的部分产品已规模化出货



集微网消息,近日,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公司的VR及智能穿戴产品和哪些公司有合作?


亿道信息(001314.SZ)5月1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针对于VR及智能穿戴产品研发了多款自主定义产品和若干客人定制产品项目,主要包括VR一体机、游戏一体机、轻便化VR glass眼镜、工业AR头盔、分体式AR眼镜及AR主运算单元等,运用于教育、娱乐、商业展示、工业现场、车载娱乐等场景。VR/AR的部分产品已规模化出货,赢得了多家国内品牌客户及国际知名教育客户等诸多消费类、泛教育等行业客户的认可。


截至发稿,亿道信息市值为54.09亿元,股价为38.51元/股,较前一日收盘价上涨1.45%。


更多新闻请点击进入爱集微小程序 阅读

1.出货量翻十倍!苹果二代MR或2025年量产,供应链有望进一步受益

2.特斯拉马斯克:非亲自批准不可再招聘新员工

3.遭巴菲特清空股份 台积电将“伤筋动骨”?

4.【IPO一线】证监会:同意芯动联科科创板IPO注册申请

5.华为小米专利纠纷新进展:小米再提无效宣告请求

6.LG显示将供应三星OLED电视面板 目标明年200万片

7.机构:Q1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下滑13%,三星、OPPO位列前两名

8.供应链:英伟达RTX 4070显卡销量不佳,断供将延期至6月

9.外媒:苹果启动测试 首款搭载M3芯片的Mac电脑最快年底上市

10.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业务约70%员工被裁 并非整体并入菜鸟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