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京东方:LCD TV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但涨幅略有缩减;我国显示产业规模持续位居全球首位,吸引投资超1.4万亿元;

1.京东方:LCD TV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但涨幅略有缩减;
2.我国显示产业规模持续位居全球首位,吸引投资超1.4万亿元;
3.韩国化学材料公司SKC将收购美封装企业Chipletz 12%股权;
4.汇成股份:DDIC产业链从中国台湾向中国大陆转移趋势或加速;


1.京东方:LCD TV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但涨幅略有缩减;

集微网消息,近日,京东方公开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提到,从市场端来看,根据第三方咨询机构数据,LCD TV产品方面,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但涨幅略有缩减;LCD IT产品方面,从7月份开始,显示器类部分产品价格有小幅上涨,笔记本类中低端产品价格有小幅上涨,高端类产品价格保持稳定;OLED方面,上半年,公司柔性AMOLED出货量突破5000万片,下半年受终端品牌新机集中发布等影响,柔性AMOLED需求环比预计保持增长,公司全年1.2亿片出货量目标也将稳步达成。
对于“OLED产品价格趋势在何时会出现拐点”,京东方表示,根据第三方咨询机构预测,同时考虑到四季度潜在的模组产能紧张,柔性AMOLED产品价格有望出现上涨。
关于“Mini LED和OLED在应用领域上有哪些区别”,京东方称,这两个类别的产品在细分领域上有所区别,Mini LED背光在主动驱动与半导体显示技术组合的加持下,大幅提升传统LCD的显示效果,能够充分赋能电视、显示器、笔记本、车载和VR显示等细分市场;Mini LED直显目前在商显领域应用较广。而柔性OLED技术目前在智能手机、穿戴等小尺寸产品实现较高的渗透率,同时在车载和IT等中尺寸领域崭露头角。
京东方谈及面板大尺寸化趋势时表示,根据第三方咨询机构数据,2023年全年,预计LCD TV产品平均尺寸将恢复上涨。据统计,全球LCD TV产品的平均尺寸明显低于中国大陆地区LCD TV产品平均尺寸,海外市场平均尺寸上涨的空间较大。
另外,在海外市场业务增量方面,京东方指出,目前公司越南一期项目和墨西哥工厂已对客户量产出货,近期公司还披露了投资建设越南二期项目,主要针对未来欧洲、北美、东南亚市场整机需求的增量。同时,抓住海外部分区域制造成本、关税等优势,推动公司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校对/刘昕炜)
2.我国显示产业规模持续位居全球首位,吸引投资超1.4万亿元;
集微网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全行业产值超过4900亿元,全球占比36%,继续位居首位;其中,显示器件产值3671亿元,全球占比48%;显示器件出货面积1.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助力电视机、显示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2023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表示,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激光显示、电子纸这样一些新的技术领域在加速成长,多款面向车载显示、数字文旅、数字医疗、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创新产品实现了全球首发。
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2023年)》。报告显示,我国显示产业吸引投资超1.4万亿元。
统计显示,从2011年至2022年整个显示产业平均增长率达到21.6%。据测算,每一元的显示器件产出可以带动下游信息消费类终端产出十元。(校对/赵碧莹)
3.韩国化学材料公司SKC将收购美封装企业Chipletz 12%股权;
集微网消息,据韩国经济日报报道,韩国化学材料公司SKC于9月11日表示,将参与对美国专注半导体封装的无晶圆厂Chipletz的B轮投资,预计在投资后将获得Chipletz约12%的股份。
SKC因与Chipletz签订保密协议,未透露其投资金额。
据悉,Chipletz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奥斯汀,于2016年作为AMD的内部风险投资公司成立,并于2021年分拆为独立实体。
该公司正在开发一项名为“智能基板”的技术,支持几乎任何制造商的芯片集成。日月光及AMD都是Chipletz的重要投资者。
芯片封装是半导体器件制造的最后阶段,用于保护芯片材料并把芯片连接到电路板。随着通过工艺技术实现的芯片产能扩展已接近上限,先进封装技术变得更加重要。
作为其业务转向芯片测试和电池材料的一部分,SKC一直在寻找中小型半导体零部件制造商作为收购目标。今年7月,该公司通过其投资部门SK Enpulse Co.,以5225亿韩元收购了半导体测试设备制造商ISC Co. 45%的股份。
SKC在7月表示,该公司计划在二次电池、半导体和环保产品这三个增长领域投资超过5万亿韩元,2025年销售目标为7.9万亿韩元,2027年将达到11万亿韩元。(校对/孙乐)
4.汇成股份:DDIC产业链从中国台湾向中国大陆转移趋势或加速;
集微网消息,近日,汇成股份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DDIC产业链整体从中国台湾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始终维持,从客户订单及产能需求预期等情况来看,产业转移的趋势在一定期间内可能会加速。
汇成股份进一步指出,封测属于DDIC的中间代工环节,在整体消费电子产业链中处于相对上游的位置,终端消费市场的需求波动、显示面板及DDIC库存变化传导至封测环节具备一定的滞后性。同时,DDIC产业链各环节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差异,年内汇成股份新拓展客户家数较多,设计公司面临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有所加剧,市场需求总量整体稳定且趋势向好,叠加中国台湾向中国大陆产业转移加速,可能会导致不同环节企业对于下半年预期存在一定的差异。
此外,有投资者问询可转债项目进展情况,汇成股份回应称,公司本次发行可转债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2亿元,申请文件已于2023年8月被交易所受理,并已收到第一轮审核问询函,目前仍在推进过程中。本次拟发行可转债主要投向OLED等新型显示驱动芯片先进封测扩产项目,项目建成后,将能有效提高公司OLED等新型显示驱动芯片的封装测试能力,提高盈利能力。
9月8日晚间,汇成股份发布关于拟签署项目投资合作协议的公告,拟在合肥市新站区合肥综合保税区内投资建设汇成二期项目。项目投产后,工业项目累计投资不低于400万元/亩。项目第一阶段达产后,亩均税收不低于30万元/年。


热点聚焦:
1.华为推出Mate60 Pro+,已开启预定
2.华为Mate 60大热的冷思考:险山犹在,前路仍艰
3.传华为不许涨价,Mate60供应充足订单2000万!
4.供应链:华为5G芯片量产将使台积电先进制程晶圆减产10万片
5.紧急加单!华为Mate 60核心供应商及零部件价格曝光
6.华为捅破天手机已卖80万支 销量或超600万
7.近七成净利同比下滑,180家半导体概念股上半年业绩一览
8.中国之外,美国限制英伟达向中东国家出口AI芯片

更多新闻请点击进入爱集微小程序 阅读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