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构新征程专场:投资新时代】单独做基金体验到了BAT的艰辛

导语

  投资中国网讯,2016年4月11日-13日,由投中信息主办的“2016年中国投资年会”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中国投资年会”以“跨境、布局、未来”为主题,探讨当下行业热点,纵论私募股权行业未来,掀起了对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新一轮的憧憬与展望。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同渡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吴蓉晖,云启创投创始合伙人毛丞宇,孚惠资本管理合伙人王飒,西部资本总经理兰学会,丰年资本合伙人赵丰出席“新机构新征程专场论坛”并做精彩发言。本场论坛由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主持。


来源:投资中国网


峰瑞资本李丰:从合伙人变成创始合伙人 要非常努力“委屈”自己

  

主持人: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


  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在4月13日的“新机构新征程专场”论坛中表示,做VC时,原则上来说你和对方相处的方式不需要委屈自己。但当你把自己的名片从合伙人变成创始合伙人时,可能最大的差别就是要做好准备,还是要非常努力的“委屈”自己。和原来做比较好的基金的合伙人相比,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心态调整的问题,也就是“硬币总有两面”。


云启创投毛丞宇:单独做基金体验到了BAT的艰辛

  

云启创投创始合伙人毛丞宇


  对于单独出来做一支基金,云启创投创始合伙人毛丞宇在4月13日“新机构新征程”专场讨论中表示,他最大的感悟是,工作时间上来说还是差不多,除此外,在思考东西的广度和细节上大了很多,“以前是和投资有关的,现在有建设,有团队,甚至和财务相关的,甚至是包括公司,包括建LP,广度和细节扩大了好几倍。”这一过程,也可以体验到BAT出来经历的艰辛程度。


  而对于未来的新机构,毛丞宇觉得,“如果原来是一个合伙人出来,想成为老大,那可能要在一个企业的高度上想问题。如果是加入其他的基金,一起成为共同合伙人的话,那挑合伙人就跟婚姻是一样的,一旦选定在一起要走10年、15年的时间,所以要有更多的了解,要准备的更充分一点。”


  以下为云启创投创始合伙人毛丞宇论坛发言实录,根据速记整理:


  我们也是2014年成立的,我和我的同事比较互补,他看上去比较土,但是他在斯坦福毕业,我看上去没有那么土,但是我基本上在国内,他看硬件和生产比较多,我们一方面看企业技术服务,我偏金融科技和P2P的交易,视频、娱乐多一点,我们的基金一个是美元基金,一个是人民币基金,还有一个是专项基金,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都是投A轮为主,前不久又参与了360的私有化,加起来20亿不到,现在在北京、上海、深圳都有人员,总部是在上海,希望有机会和各位多多合作。


  我前两天和A股上市公司交流,大概在两三年之前余额宝和百度搜狗的事情来说,互联网金融在市场上没有那么乐观,余额宝的事情以后每天在报纸上说,所有的恨不得A股的上市公司叫估值管理或者是价值管理都在看这个领域的项目,所以说整个领域在投的方面大家看的很多,所以市场显得相对很动荡,那么我们聊的时候就觉得大家的差别很大,有几点。以前美元基金的时候还是讲究比较长远的布局,可能有很多都是美国机构,做了很多年有很多的经验,我知道早期的风险投资都是一个很长远的事,因为你资金本身来源比较长远,所以在RDG内部有很多的方向,投下去也等很多年,包括像当年投的有一些项目差不多是八九年以后才可以退出,获得很好的回报。但是这两年可能几年的时间就变成了独角兽,但是美元基金相对比较有耐心,看长远,讲究布局的打法。但是和A股来说,我们募集也要募集人民币,包括和上市公司也有交流,他们说募一个并购基金相对比较容易,或者是在军工领域的专门细分领域基金,包括上市公司可能会比较有兴趣参与,你要募一个比较泛,时间长的,A轮,好几个方向的,当然A股上市公司的创始人,这些都是因为本身是互联网行业出来的,大家也认识他,也认可他的价值,但是如果不熟悉的话,大多数A股公司也做投资,但是更多的是从价值管理的角度出发和他的本业相近,最后有一些收购和兼并,所以有收购和兼并机会,他们对退出的要求时间期限比较短。


  举例来说今年比较热的一个是文化娱乐,所有的A股上市公司大家都在看文化娱乐,现在说今年怎么样,说以后不能用定增的方式来收购互联网金融相关的,因为易租宝等等出了问题可能不行,收了以后对他的价值没有好处,所以从一下子很热变成了很冷。


  说到企业服务,包括像A轮、B轮的项目已经和券商在谈论了,像企业SAAS服务在去年有一个报道,炒完了以后现在又冷下来了。如果和A股市场靠的很近的话,因为他的变化很快,大家会看的比较近期,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一方面我们成立了这么多的美元基金的打法喜欢做研究,做一些打法,可能你的LP会要求比较短期一点,所以我们还是在摸索,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回答你的问题就是说如果这样的话,跟这些A股公司是我们的一些LP,沟通还需要花很多时间的。


  募资时间从有想法的时候A股市场还没有跌,启动的以后一下子又跌下来,所以花了很多的时间,从7、8月份到现在。


  主持人问现在单独出来做基金,最大的体会和痛苦是什么,我觉得从工作时间上来说还是差不多,或者是碰到一些朋友也会说你现在可以作主了,不需要那么辛苦,除了工作时间同样以外,第一个思考东西的广度大了很多,因为我的思考习惯会想很多事,以前都是和投资有关的,现在有建设,有团队,甚至和财务相关的,甚至是包括公司,包括建LP,广度扩大了好几倍。以前做一个专业的合伙人的时候,你要考虑基地和文化建设,不需要考虑这么细,现在到了年底你要给你的同事做报告,考虑这个市场上基金的激励细节,从广度和细节上来说都比以前大了很多,所以有一些东西以前可以预见,还是比较笼统和抽象的,但是具体做了以后有很多的体会,因为我们有很多的项目都是从0到1,所以可以体验一个创业从“BAT”出来的话,他们创业中间艰辛的程度,所以现在投一个项目的时候就会问,或者是以前还没有出来的时候或者是再过半年的时候,现在更有体会说希望这个项目这个团队出来,从0到0.5很艰难。


  要翻1倍,如果一个团队说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几个人虽然认识了很久,我们是同学,也知根知底,但是还没有出来做这个事,和已经做几个月以后还团结在一起做的话,这里面的风险程度还是差了很多的。


  对于单独出来如果原来是一个合伙人出来,想成为老大,我觉得可能要在一个企业的高度想问题,因为希望原来的投资在大平台有局限,出来的以后局限少了,但是你是一个真正的管理人或者是创始人的话,你要站在企业的高度想好这个基金未来的高度,这个需要考虑的多一点。如果是加入其他的基金,一起成为共同合伙人的话,我以前也说过,挑合伙人就跟婚姻是一样的,一旦选定在一起要走10年、15年的时间,所以在你选合伙人的时候要有更多的了解,要准备的更充分一点。


孚惠资本王飒:找到志同道合合伙人是痛并快乐的事

  

孚惠资本合伙人王飒


  孚惠资本合伙人王飒在4月13日“新机构新征程”专场讨论中表示,在获取项目和项目的遴选上孚惠资本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我们投了很多项目的价格其实要比市场上的价格低,“我们只投能帮忙的企业,这样才会给你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


  王飒还觉得,在文化娱乐这么热的今天,大家投资时还要保持一份冷静,“因为在这个行业里其实是很容易看到一些表面光鲜的东西,但是在背后有很多的成本是大家看不到的,风险也很大,更希望从专业的角度和眼光判断会更好。”


  此外,对于新机构的筹备,王飒建议,创立一个新基金之前要整合自己的资源,找好合伙人,“你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我觉得我很幸运找到了非常合适的合伙人。”


  以下为孚惠资本合伙人王飒论坛发言实录,根据速记整理:


  大家好,我们的基金成立比较晚,是2015年6月底成立的,我们也是作为一支专门以大娱乐、大消费为主要的投资方向的投资基金,主要的投资阶段在A轮或者是A轮以后,大部分在B轮,过往一直是关注消费领域,我们基金另外一个主要的合伙人,我们两个的背景决定了我们的投资方向,一方面是文化传媒,以娱乐为核心,另一个是以消费为重要的方向。比较高兴的是我们看到了现在娱乐成为一个平台和入口,娱乐和消费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这两个方面是我们比较看中的。因为一期基金在7月会封闭,到目前已经封闭了7亿左右,可能会在7月份达到8亿水平。


  我们其实和赵总的构成差不多,我们也是做人民币基金的,我从2009年开始做基金,第一天就面临募资的问题,人民币基金在2009年的时候投资的交易更早,那个时候和九鼎是同期的。


  我们的资金大部分还是老钱,而且我们人不多,我们单一投资额度比较大,比如说万达院线,我的LP比如说百利、安踏等等都是我们的投资人,现在和这个基金管理的成分不同,因为大佬的特色是单一出资额大,他可以半夜12点打电话问项目,但是这个基金就会发现老的这些投资人还跟着我,但是更希望在一些项目上合作,要么就是有一个要求,你帮我管一个我消费的基金。


  华谊在一支基金里占2亿,1/3不到。所以剩下的部分我们发现大佬基金不像09年那么好用,他们更多的希望基金中有他们自己的烙印,因为我们的基金刚刚开始,也不可能无限的扩大,所以还是希望把前期的基金做好,但是他们希望继续和我们在项目上合作。


  我们这个基金比较幸运是之前投资积累的LP,因为在过往的基金里很多项目都退出了,之前的基金单一投资额比较大,倍数也比较好,院线就有十几倍的收益,所以他们认可你这个人,就跟着你投资,所以我们有一些投资人是之前就接触的,还有大佬是跟着单一项目投。还有一些是机构和其他的合作人,因为我们毕竟有华谊的资源,而且我们在行业内还有自己特殊的优势,使得我们在这个行业里获得合理的价格,对我们的募资也非常的有利。


  现在这个时间点投娱乐传媒价钱高,我觉得就是资金追逐的问题,我们在获取项目和项目的遴选上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我们投了很多项目的价格其实要比市场上的价格低,包括投完之后B轮的价格一下子会涨,有的基本上涨了1倍的多的价格,看它早期对你有什么需求,我们只投能帮忙的企业,才会给你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在文化娱乐这么热的今天,有很多的基金在投,我也希望大家在投的时候保持一份冷静,因为在这个行业里其实是很容易看到一些表面光鲜的东西,但是在背后有很多的成本是大家看不到的,这个行业的风险也很大,更希望从专业的角度和眼光判断会更好一点。


  对于单独出来做基金,最大的体会是,我觉得主要是思考的模式有一些变化,以前就像兰总自己做募资和投资,现在除了投资层面更多的是品牌的建设,团队的搭建,包括策略的变化,因为随着市场热点的变化,包括长期的比较规划会思考的更多,以前可能对单一项目找钱找项目的思考比较多,现在思考的半径扩大了。这是一个比较新的方面,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同时,有两个方面也有痛苦,痛苦的广度上稍微多一点,深度更深一点,深度会增加30%,因为这一年来以前做合伙人的时候会说大不了不做,但是作为一个创业者不可能说这句话,因为这个团队是你一手带出来的,不可能说这个话,所以这个是最大的痛苦。


  我的建议就是创立一个新的基金之前整合自己的资源,找好合伙人,投资一定是合伙制的过程,因为以前很多平台不是真正的合伙制,你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我觉得我很幸运找到了非常合适的合伙人。


西部资本兰学会:区别于传统更注重资产配比策略

 

西部资本总经理兰学会


  西部资本总经理兰学会在4月13日“新机构新征程”专场讨论中表示,由于西部资本是西部证券直投子公司,因此投资策略会有所区别,“我们在去年主要还是采取平衡的投资策略,约一半资金投资于早期、成长期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等产业,这一点与在座诸位同仁比较像,但和传统证券公司直投会有一些区别,还有一些资金配置在中概股回归等一些相对成熟项目,主要是为了做好资产配比。”


  以下为西部资本总经理兰学会论坛发言实录,根据速记整理:


  大家好,我是西部资本兰学会,投中信息给了这样一个主题,我一直在想我们这样的机构和背景应该怎么和大家交流,我和前面几位同仁有一些区别,大家更多是以自己创业为主,我现在是创业心态在工作,但也还是机构的职业经理人,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情况。西部资本是西部证券子公司,成立于2014年,西部证券是上市公司,大股东是陕西能源、属于陕西省国资委,二股东是上海城投、属于上海国资委,西部证券股票很受投资者青睐,目前市值700多亿,去年利润将近20亿。西部资本目前管理资产约一半来自于西部证券,另一半是客户资金,上周我们刚刚成立了一只新基金——西交科创基金,这是和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发起设立的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西部资本投资策略包括股权投资和夹层投资,股权投资方面,我个人有10多年股权投资从业经验,团队合伙人也都有多年的投资经验,我们在项目源上相对比较丰富,所以去年主要还是采取平衡的投资策略,约一半资金投资于早期、成长期的互联网和医疗健康等产业,这一点和在座的诸位同仁比较像,和传统的证券公司直投会有一些区别,还有一些资金配置在中概股回归等一些相对成熟项目,主要考虑是做好资产配比策略。另外,我们还从事夹层投资,夹层投资主要是与股权投资相配合,采取股+债联动投资策略。


  在座很多同仁都在股权投资领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这些天也见了很多投资业老朋友,我个人是券商直投领域的老兵,2005底年加入了中信证券中信证券是国内第一家设立股权投资业务的证券公司,2006、2007年我们配合监管机构做研究、申请牌照,2007年中信拿到了两张牌照,一张直投牌照成立了中信金石,还有一张产业基金牌照设立了中信产业基金管理公司,2012-2014年我在中信建投从事直投工作,2015年加入西部资本。西部资本核心团队来自于中信、九鼎、工银等优秀投资机构。我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北京金融分析师协会(CFA)的志愿者,,所以投资团队中现有多位CFA会员。


  融资方面目前以直募客户为主,去年设立了3只基金,部分客户是之前的投资人,核心大客户是西部证券的合作伙伴。与各位同仁相比,依托于机构股东,我在募资这块压力会相对小一点,但我自己始终是一个创业心态,也要全力以赴做大资产规模、经营好西部资本。西部资本有两个使命,一是管理好西部证券自有资金在股权领域的资产配置,二是也要发展股权资产管理业务,为客户资金提供股权投资服务。


  西部证券是一家管理非常规范的证券公司,在投资决策上我们有授权体系、建立了专业的投委会,投资决策都是由投委会决定的。现在只有一位西部证券的领导在投委会,其他委员都是团队成员,公司给予专业团队充分的信任和授权,这也是我们能够有市场化活力的机制基础。


  目前为止遇到的困难我觉得应该也还好,还是和资金有关吧,之前从中信产业基金到中信建投也是既做募资也做投资,但不是船长没有感受到船长的巨大压力。去年基金在最后封闭的时候,之前谈好的投资人,因为股灾临门一脚不能出资,心情就会很不好,原先预想的规模和投资策略都要改变。当然有情怀的事就是这期间有很多我的朋友或者是机构伙伴,他们给予我的信任让我非常感动,他们相信我会把这个事做好,这种来自于投资人的信任沉甸甸的。我是东北人,以前是不喝酒的,但是过去一年喝了很多酒,都是和投资人喝的,在我可以证明能让基金赚钱之前只能用酒来表达我对投资人信任的诚挚谢意。


  对于想要出来创业的同仁,如果您想换一种发展方式我觉得可以追逐自己的梦想,但创业人生会和以前很不一样,我描述我现在的生活方式就是每天累成狗,7-17,每天除了7小时睡觉时间以外都在工作,很累很辛苦,但是痛并快乐着吧。把方方面面都想好了,我还是支持投资经理创业,中国的财富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LP也需要更好的服务,这样每一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空间,这是一个多样化的时代。


丰年资本赵丰:从0到1 一家优秀的投资机构要深刻思考这三个问题

  

丰年资本合伙人赵丰


  丰年资本合伙人赵丰在4月13日“新机构新征程”专场讨论中表示,人民币基金最大的挑战,是需要建立一个管理与运营体系。要想清楚如果进行全国业务布局,如何寻找到最佳队友,制定什么样的KPI进行业务管理,以及如何找到真正的潜在的客户,并获得他们的信任。其实人民币基金除非是背靠大品牌,否则没有团队,形成不了规模,是很难成功的。


  因此,赵丰觉得一个真正卓越的投资机构,从长期来说应该像一个基业长青的公司一样思考:如何选择战略方向,如何整合基金运营每一个环节的资源,提高整体效率,使得这个基金能够在5-10年甚至是更长的周期期里不断往上走,最后成为一家优秀甚至是伟大的投资公司。


  对于如何操盘好一家新基金,赵丰建议操盘者需要深刻思考三个问题,第一,你是否在用企业家的视角来思考问题。第二,你是否在用长期的视角来看待发展,“一级市场的股权投资,不到5-8年是很难看出胜负。第三,你是否深刻思考并明确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以下为丰年资本合伙人赵丰论坛发言实录,根据速记整理:


  大家好!我是丰年资本的赵丰,我们成立于2014年,公司主要的核心团队都是来自于九鼎和达成的核心高管,平均的从业时间是8-10。过去一年,是我们比较幸运的一年,我们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从2014年开始,做到今天,我们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0亿,今年预计还会把这个数字再翻倍。目前最主要的核心聚焦点——90%的资源和人员,都聚焦在投资军工行业。投资期间基本上是在成长期及成长期以后,所以我们和在座的各位稍微有一些区别,我们没有做早期的投资,从我们的基金来说我们希望做中期或者是中期偏后的投资,选择本土化的行业,等一下会进一步阐述为什么选择这些行业,以及我们希望怎么做,我们觉得未来是什么样的。谢谢!


  我是九鼎以前的合伙人。我讲一下吧。一个是关于九鼎的问题,稍微后面讲。第二个是关于军工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军工要求出资人必须是人民币,外资不能投,这也是我们选择这个行业的一个原因,可以把很多的竞争者排除在外面。从这个问题延伸出来另一个问题,我觉得我应该是在座的所有人里面对人民币募资最有发言权的,九鼎和达晨是规模最大的人民币基金的管理者,单纯的依靠非常市场化的运作方式,通过庞大的网络去募集股权基金,在市场上是最有战斗力和经验的,这些基因和资源延续在我们身上。我们第一支人民币资金大概是募了4个月,3亿人民币,大概用了4个月左右就投完了,又募了第二个,也超过了3亿,今年5月底做第二次封闭,也就是大概在7个月左右的时间连续封闭3个超过3亿元人民币的人民币基金,而且这支是我们在军工这一个专业上的基金。因为这三个数量加在一起,我们是整个人民币军工行业最大的基金,从项目和基金的数目上来说。


  站在分享的角度来说,刚才毛总和吴总说的都很对。我和毛总参加另外一个论坛的时候也说过,人民币市场和美元市场有巨大的差异,为什么我们出来创业?我觉得这个差异就是机会,其实从宏观上我看中几点。人民币有巨大的财富保有量,市场上钱很多,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哪怕比美国少,也可以达到美国50%-60%的量。第二,这些钱有它的思考,你说它不成熟也好,你说它没有经过教育也好,说它散户多也好,其实它有它的特点。你再一个大市场,它会变得越来越好,那么就一定是机会。怎么把这些机会变成事实,变成你可以拿在手里的钱?相当于是在做一个产品,怎么把顾客的思路和产品的思路结合在一起。其实人民币市场最核心的客户,我的理解其实不是上市公司,也不是大家所谓的机构投资人,其实我从第一天开始就跟我们同事说了一句话,如果我们现在找人民币的机构投资人估计我们公司早就死了。人民币高净值客户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手里积累了大量资金人,他们分布在房地产、资源性行业和民间借贷这三个领域。人民币真正的有钱人在哪里,就是这里。


  这个市场是高度分散和下沉的,这100个母基金大家一个一个去对接,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你不花心思是找不到,而且都是个人需要一个一个去谈,那么回到公司和基金的方式上来说,就需要有一个体系,这个是我觉得做人民币最大的挑战,就是你需要构建一个体系。比如说你去做项目,要做人民币基金,你一定要构建一个体系。你在全国什么地方开办公室,找什么样的人,制定什么样的KPI,找到真正的潜在的客户,然后获得他们。其实人民币基金除非是背靠大品牌,否则没有团队,没有规模,不太可能成功。


  回答融资的问题就是客户在哪里,你就去哪里,一定要用体系的打法去做。我们5个合伙人有2个人专门管融资。其实大家表面看不知道,九鼎就好几个合伙人不管投资,但是也是九鼎的合伙人,就做融资,九鼎光做融资的人就有100多个人,这么多的人需要花多大的精力去管理和驱动才可以实现目标,这里面需要做的工作是巨大的,但是这个就是市场的现实。如果你正确地应对这个现实,正确的拥有这样的竞争力,最后去迎接这些挑战的话,就可以在这个市场上获得别人不能获得的成功。


  其实我觉得从变化来说,最根本的原因我相信在座的大家出来做都不想做一个小生意,如果大家想做一个小基金不需要什么变化就可以做到,大家每一个人的资源、经验和背景都可以做,真正会产生变化还是想做一件大事情,比如说我们想做本土真正最优秀的股权投资机构,在这个角度来说过去一年尤其是在人民币市场,我的感受是要像一个企业去思考,而不单单是投资人,很多优秀的投资人不一定会做好一家基金公司,做基金和投项目是两回事,尤其是在人民币市场,因为它涉及到融资端和客户端,涉及的工作是大量和庞杂的,你是不是在融投管退方面都有核心的竞争力和资源,是不是可以把这些很好的整合在一起,是不是有足够清楚的认识,把这些都整合在一起的时候战略方向的选择是不是对的,是不是有竞争力。包括我们为什么要做军工,这个是我们熟悉的方向,我们也可以绝对做到中国第一名,当然现在已经是中国第一名。所以我觉得一个真正做好的投资机构,从长期来说应该向一个企业去思考,就是怎么样选择你的战略方向,怎么样整合你从这个基金运营每一个环节的资源,让每一个环节都达到很强或者是比较强的程度,这样这个基金才可能在5年、10年甚至是更长期里UM不断往上走,最后成为一个最优秀的投资公司。


  比我预想的要好,因为我出来的时候是做好了准备,这个事是有可能做不成你想要的样子,但是走到现在将近2年,无论是从管理规模和我们选择的方向上,以及在这个方向上达到的位置,我觉得已经有了很强的竞争力,我觉得只要这个事情做成了,其实都是高于我当时的预想的。


  我说三点。第一,企业家的视角来思考问题。第二,要更多的用长期的视角,而不是用短期的视角。因为我觉得在讨论的时候是一级市场的股权投资,本身就是一个很长的时间,不到5-8年是很难看出胜负,你所有的决策的出发点要有一个长期的出发点,要不要这个人,要不要这个项目,要不要这个钱,决定了你长期的走向。第三深刻思考自己的竞争优势,这一点在我见过很多新的基金里是被忽略了。我们去看企业的时候第一个都知道看竞争优势,看你这个企业在风口上是不是第一,至少你投的感觉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以后要成为第一的,我们也是,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但是自己做基金的时候往往就忘了这一点,没有这么要求自己。大家有没有想好我做这个基金,我的客户,我的LP,我见的企业,包括我自己和我的团队,他们为什么要认可你,为什么要给你钱,为什么给你一起做这个事,其实最后的核心就是你选择的竞争优势和方向是什么样的。我建议如果做基金的话要深刻的思考这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