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公司,有项目,有团队,为何就是没人来投资我?
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先生说过:中国互联网发展15年,任何一家成功的企业,初期的融资都是非常非常困难、非常痛苦的。
可能你有公司、有项目、有团队,但如果不提前准备融资事宜,很可能熬不过这个寒冬。
当然,可能你早早准备好商业计划书,全网投递,每一个投资者人手一份,但依旧杳无音信,石沉大海。
是计划书出了什么差错?怎么才能减免这种困境?
为此,我们请投资人奉上三个简单实用的小Tips,可以大幅降低创业的BP邮件被“忽视”的概率,希望你能借此叩响投资人的大门,得到和投资人探讨项目的机会。
一个项目的好坏终究在于一些商业本质性的东西
不要过分沉迷包装外表,虽然好的糖果也需要好的糖纸来包装,但投资人可能更需要确定的是你的糖足够好吃才行。你必须相信你的项目,一个好的故事必须有它自己独特的叙述思路和呈现方法,所以一味套用他人的并不可取。
市场数据不要直接贴行业报告
80%以上的BP会出现这个问题,走心一点的可能只截取报告中的重要图表,不走心的过分到直接把行业报告里的某几页贴到BP里。行业报告一般是用于研判大趋势的,所以其研究粒度比较粗糙,而创业往往是从细分市场切入,报告里的数据可以说跟细分业务没有太大关系。
另外,报告的图表里往往会有很多横纵向对比,其中很多信息都是没有用的。一般建议大家可以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有机地推导出所在细分市场的规模。
不要自造生僻概念包装你的项目
“一句话讲清楚你的项目”没错,但是,许多创业者朋友似乎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就是把各种概念盲目套用在自己的项目上,例如“跨境垂直的自媒体电商社群”,“定位于发泄情绪的健康社交O2O”……
投资人的确喜欢概念,喜欢把项目装进一些熟悉的模式去理解。但是,这种概念化思维的目的是为了简明直观,以便迅速判断方向和估值。
概念不代表创造价值,胡乱套用只会适得其反。
那怎么写好一份商业计划书?
要知道一份真正好的商业计划书既不出自那些真正写BP的高手也不是投资人,更不是那些所谓的BP专家,而是那些多次获得融资的连续创业者们,他们更善于总结错误后及时修正,
你去问他们要比问所谓的“BP专家”好上100倍,因为这是实战的经验而不是理论。
为了减少你的试错成本,我们特地为不太会写商业计划书,或投递没自信的创业人士,准备了:
49份成功获得融资的《商业计划书案例》
它们大多处于天使轮和A轮阶段,
成功融资数百万元至上千万元,融资共3亿元!
重点聚焦教育、金融、游戏、消费升级、文化创意、新零售、硬件7大热门创业领域。
创业邦用户专享价
今天,仅199元!
(今天点击下单,将获得2019更新版案例)
通过分享成功融资的先进企业BP,让大家在接受各行各业高水准的BP洗礼下,滋生更多灵感,将自家商业书发挥更大价值。
我们甄选的这49家真实企业的成功BP,诸多的成功经验,值得所有准备融资的创业者借鉴和汲取,尤其是深耕在一线的创业者们。
你借鉴成功经验写下的商业计划书,或许都将化作高额融资。只需深入学习一些风投看上的BP,研究其核心价值,就大有可能在资本市场换回至少成千上万倍的高额回报呢!
不同行业的经典成功案例截图:
直接识别下图二维码,立即获取
抢先预售价¥199
购买前100名,有BP高级模版相赠
有任何问题可及时联系微信ID:moxiaofei16
今天现加入创业邦会员,仅需1098!再送300元无门槛优惠券,并获得40+堂价值4888元的CEO创业必备课程、12本有声书、12节爆款课程,4000+创业人脉、行业、地区各个社群资源对接;千元文档大礼包;免费参加创业邦全年3次峰会及无限次参加全国12座城市线下所有活动!扫码即可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