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购获阿里亿元融资背后,不站队不成活?


(左为COO邬强强,右为CEO王永森)


每日一篇深度报道,重新定义中国创客

文/  曾庆雪、实习生彭倩

编辑 / 胡涵

在社区电商风声萧瑟时,做1小时快送的闪电购,获得阿里巴巴亿元C轮2.67亿元融资。

 

闪电购定位“掌上生活便利店”,一端连接社区便利店,帮助便利店做商品结构和服务升级,让货品更适合年轻人的需求;一端连接用户,用户下单后,1小时送货上门。

 

在今年5月接受“寻找中国创客”记者采访时,闪电购创始人王永森曾表示,在经历了两年的低调发展后,闪电购将推出“百城万店”计划,将业务扩展至100个城市,1万家便利店。

 

可时间刚过去两个月,闪电购就宣布与阿里合作,进行重大业务调整。


那么问题来了,开放多个核心业务链条给阿里,是否意味着创业公司向巨头屈服?闪电购如何保留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闪电购创始人王永森接受了“寻找中国创客”(xjbmaker)专访。


01

将关键业务交给阿里后,如何保留核心竞争力?

 

将闪电购的新模式拆开来细看,在每一个环节都有阿里的身影。正如王永森所说,阿里巴巴的投资带给闪电购的不只是钱,还有更多的战略资源。

 

在供应链上,闪电购之前是自建,拿到投资后,快消品将和阿里的“零售通”合作,下沉到三、四、五线城市,也可以和天猫超市共享一盘货。水果生鲜这一块的供应链体系,闪电购将和阿里合作共建。

 

在仓储配送上,闪电购之前也是自建,在城市设中心仓,与分散在城市的便利店形成总仓和分仓的关系;自建闪电侠配送团队,在高峰期补充运力。拿到融资后,闪电购将仓储配送开放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如生活半径点我达饿了么旗下的蜂鸟配送。而无论是生活半径点我达,还是饿了么,投资人里都有阿里系的身影。

 

在之前的采访中,王永森曾告诉“寻找中国创客”(xjbmaker)记者,之所以自建闪电侠配送团队,是因为用户投诉体验不佳,重新采用第三方物流会不会导致送货不及时?

 

闪电购COO邬强强说,当时自建闪电侠,是因为外送行业不成熟,“当时只有一个达达,而现在已经有了更多的快送公司,服务更到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在流量入口上,闪电购和手机淘宝合作,后者通栏的banner广告,将会给闪电购带来更大的流量。

 

将供应链和流量等关键业务交给阿里,闪电购不担心丢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吗?

 

王永森解释说,和阿里合作后,闪电购仍然保持独立运营,在选择合作伙伴上,也更加开放,不唯阿里,“如果有更高效的第三方,我们也可以用。”

 

这一轮业务调整后,闪电购将专注于对线下便利店商品和服务改造的升级。

 

便利店商品同质化导致千店一面,而且结构老化,不符合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闪电购选择年轻人喜欢的货品,比如互联网原生品牌和进口商品,尤其休闲零食类目已汇聚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个网红商品。

 

闪电购的选品和运营采用“数据做主”,阿里的数据接入之后,闪电购对合作便利店片区用户的消费能力和习惯,有了更精准的判断,货品的组织和营销上会更有针对性,加速货品的周转和动销。


02

与阿里合作,是否意味着向巨头屈服?


王永森解释说,闪电购战略调整的原因,是这个领域的玩法发生了变化。

 

7月18日,美团大众点评宣布获得华润投资,共同发力“互联网+零售”。更早之前,京东投资永辉,京东到家和达达合并,刘强东也对京东到家寄予厚望。

 

“社区电商现在已经由单兵作战发展到生态系打法,整个产业演变的速度,超过我们进化的速度,如果继续全部自建,模式就会更重,不再有优势。”王永森说。

 

外界质疑,拿阿里巴巴的融资,是不是意味着站队?

 

王永森对此并不否认,“在新的产业环境下,大家都需要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前可能做成一个小而美的公司,今天有机会成为大生态里面的玩家,颠覆它、改造它,为什么不参与进来呢?”

 

有趣的是,当滴滴和优步合并时,优步CEO Travis Kalanick说,如果有机会同时成为亚马逊和阿里巴巴,为什么不试试呢?

 

从这个意义上说,与阿里的合作,未必意味着向巨头屈服,而是闪电购的一次借力。

 

对阿里来说,在服装、3C、化妆品等已经高度电商化的背景下,下一个10年,是商超品类、水果生鲜的竞争,而这两个品类都是万亿级的大市场。从消费习惯来看,B2C满足的是计划性消费,比如京东、天猫超市,而即时性消费的市场,B2C却没法覆盖,为了抢夺这一个制高点,阿里必须提前布局。


03

扩张速度,三年布局10000家店

 

闪电购扩张的计划将继续进行。未来计划利用阿里旗下的供应链系统“零售通”,下沉至3、4、5线城市,在三年时间里,将业务拓展至100个城市,1万家便利店。

 

社区001倒闭后,五岳资本创始合伙人张志勇曾对媒体总结道:“快速规模化扩张与精细化经营之间的节奏并未把握好,过渡追求复制与扩张思路,导致资金链紧绷等一系列问题。”

 

规模快速扩大,服务跟不上,由此造成的用户体验下降,将对品牌造成伤害, 天天果园、爱鲜蜂都是前车之鉴。闪电购如何在快速扩张和精细运营之间取得平衡?

 

王永森给出的答案是,之前两年的低调运营,就是为了跑通这个模式,现在到了规模化复制的时候。

 

“我们的优势是线上线下运营强管控,花了很多时间,加强便利店的服务能力。”王永森说,商家如有订单错发或拒单,就会被扣分,连续扣两次,可能没法上活动,连续扣三次,就有可能被下线一个月。

 

对商品品质,同样是强管控。以生鲜为例,共有五道抽检,第一道是采购,第二道是入仓,第三道是分拣,第四道是商家检验,第五道是在配送之前,每一次的检验都是数据化的。


曾庆雪

创客资深记者

关注电商、农业

微信:richeals

邮箱:zengqingxue@163.com




新京报重磅推出创投新媒体平台,网址:www.xjbmaker.com。点击“阅读原文”,轻松报名参与寻找中国创客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