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发丨「芯旺微」B轮融资交易金额3亿,资金将用于车规芯片研发
36氪获悉,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ChipON,以下简称“芯旺微”)完成B轮融资,由中芯聚源、上汽恒旭、万向钱潮领投,超越摩尔、三花弘道、硅港资本、云岫资本等跟投,交易金额3亿元,云岫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本轮融资由老股东中芯聚源、上汽恒旭、超越摩尔、硅港资本继续投资,同时引入汽车产业链公司万向钱潮和三花,整合汽车上下游产业链资源。
资金将主要用于车规芯片的研发,包括满足ASIL-D等级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和域控制器的多核MCU产品,以及射频、以太网和总线类车规产品,芯旺微电子致力成为汽车领域多方位的数字和模拟芯片供应商,同时布局汽车软件生态的建设。
芯旺微成立于2012年1月,是一家拥有独立产品生态的汽车芯片公司,自主IP KungFu内核处理器实现了从8位到32位、从DSP到多核的布局,产品线涵盖DSP、MCU和数模混合SOC等产品,面向汽车市场提供差异化的汽车半导体解决方案。
在产品方面,芯旺微车规两大系列KF8A和KF32A,已经在汽车电子领域实现了从8位到32位的覆盖,通过AEC-Q100车规品质认证,可应用于车身控制、汽车电源与电机、汽车安全和智能座舱等场景中,并在汽车前装市场实现了大规模商用。
芯旺微于2009年发布首颗Flash + EEPROM 汽车级MCU,聚焦车规芯片的研发设计,已推出几十款通过AEC-Q100标准认证的车规级MCU。
在国产化替代的趋势之下,叠加全球缺芯潮,国产芯片公司正迎来利好。芯旺微电子CEO丁晓兵表示,芯旺微2020年的销售额增长接近40%,近期来自海外公司的订单也已有所增加。
目前,国产MCU赛道选手众多,又各据山头,谈及如何进行差异竞争,丁晓兵表示:“芯旺微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做自主的芯片内核设计、在产品端实现差异化创新、以及搭建周边生态圈,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是构建行业壁垒的关键”。
上汽恒旭合伙人朱家春表示:“芯旺微电子是国内少数拥有自主IP内核处理器架构的MCU芯片设计公司,其芯片累计出货超过数亿颗,广泛应用于消费、工控和IoT领域,并在汽车前装和后装市场实现了对部分进口芯片的国产替代。”
在国内汽车产业链普遍“缺芯”、国内车规级芯片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薄弱的大环境下,朱家春表示,“恒旭资本作为具有上汽背景的产业投资机构,本次战略合作将进一步推动芯旺微车规芯片技术的研发和项目落地,并有望打破国外巨头在车规级芯片长期垄断的格局。”
云岫资本合伙人高超表示:“中国是汽车大国,但是中国汽车芯片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不足2.5%。电动汽车是对中国汽车业的巨大机会,有望复制中国手机产业的成功模式,通过供应链国产化,实现中国汽车走向全球市场的目标。芯旺微电子拥有成熟的供应链、自主开发的CPU内核、上汽等顶级汽车客户的认可,车规MCU已经在门槛极高的一线车厂大批量出货,最有机会借助中国汽车供应链国产化的机遇成为汽车芯片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