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投资占比 16% 创新高,国外资本开始投我国医药项目 |鹰眼慢思考


在退出渠道充分打开与疫情黑天鹅等外部因素的推动下,我国一级市场医疗健康领域近年来一直处于相对稳定上升的趋势,2020 上半年国内该领域企业融资数量占全行业比重已跃升至 16%,创历史新高,这一数字在 2018 上半年仅为 11.5%。

作者:许梦翘
来源:IT桔子(itjuzi521)


资本对我国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态度已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国内的投资机构除了以往在医健领域活跃的机构之外,今年很多机构也将投资重心转移到了医疗健康领域。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外国资本在今年上半年介入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力度加大,结合历史数据,IT 桔子看到多家国外投资机构在今年首次参与了国内医药项目的投资。

该领域大额融资也出现了显著增加,超三亿人民币的融资事件高达 42 起,环比增长 61.5%,产业估值模式也正逐步完成重构。

全部迹象表明,我国医疗健康创投已正式处于发展黄金期。

以下为《2020 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分析报告》内容。


环比融资额增长46.2%,我国医疗健康领域迎来发展黄金期

截至2020年6月16日,2020年国内医疗健康领域共完成224起融资,融资金额达508.8亿人民币,已实现了环比46.2%的增长。根据以往一级市场数据情况,考虑到离月底还有一段时间以及数据延迟的问题,今年上半年的最终实际融资数量大概率会接近甚至超过2019下半年。

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近年来在创投市场中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今年疫情更是提升了国内外资本投资我国医疗健康事业的热情,2020上半年国内该 领域企业融资数量占全行业比重已跃升至16%,创历史新高。资本的快速流入将为我国医健领域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支持。



退出环境改善增加资本信心,医疗健康行业Pre-IPO融资大幅增加

2020年上半年,一级市场医疗健康领域平均单笔融资额达2.27亿人民币,为去年下半年的2.06倍。一方面在融资轮次上,早期项目融资整体不断减少,B轮之后的项目不断增加。科创板以及火速落地的创业板注册制为技术类创业公司提供了有效的资本退出渠道,2020上半年医疗健康领域Pre-IPO融资也出现了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从融资金额分布来看融资额超3亿的融资事件显著超过去年上下半年,医疗健康领域技术类项目在新的资本环境下估值模式实现重构。



制造业升级国策背景下,国内医疗健康领域技术类与服务类项目融资环境进一步分化

向高端制造业转型是我国近年来发展的核心国策,生物技术、制药、器械等医疗健康高端制造产业是我国相对薄弱的环节,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 其研发环境和资本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技术转化能力不断提升,资本退出环境的改善也提升了资本的投资热情,我国技术类医疗健康领域项目融资数量占比不断提升;同时受到疫情影响,相关检测类、疫苗等技术类公司获投增加,2020上半年我国医健领域技术类项目获投比继续攀 升至70.9%。



我国医健融资地域分布:长三角保持强势、北京下行、广东医疗创新逐步崛起

国内医疗健康领域获投公司长期以来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北京以及广东。三者中,北京作为互联网医疗、医疗信息化与AI医疗创新大区,近年受到相关行业融资热度影响,以及一直以来较为缺少医药创新竞争力,北京医疗健康领域企业获投数量明显下滑。

在经过多年积累形成的产业聚集优势下,长三角的生物技术和制药与医疗器械行业融资越发强势。广东在对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创新进行了多年的培植之后,产业逐渐崛起,该地区在2020年上半年获投数量占全国的比重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



2020H1国内医疗健康领域IPO热情不减,技术类上市公司占96%

2019年科创板开放后,我国医疗健康领域IPO数量急剧放大。尽管2020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IPO发审速度放缓,但IPO数量依然高达24起之多。生物技术与制药、医疗器械两大领域IPO企业占全部的96%。

创业板注册制也提供了退出渠道增量,以及新三板转板上市制度的落地,未来国内医健领域IPO必将进一步放大,这也将会带动一级市场投资,刺激资本进入技术类资产,促进国内医疗技术快速发展。



资本投资意愿激增,多家国外机构首次进入国内医健一级市场

由于退出渠道的充分打开,资本对国内医疗健康领域投资兴趣越发浓厚。除了一直坚持进行医疗健康领域投资的Top机构和垂直机构,更多的机构从去年开始转向生物技术、制药与器械领域。

同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鹅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医健领域融资出现了值得关注的新变化,,获投公司投资方中出现了多家不曾参与国内医健领域投资或者以往投资较少,但在2020上半年投资急剧增加的国外机构,这对于我国生物医药创新来说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生物技术和制药、医疗器械及硬件两大子行业吸金约占医健全全领域四分之三

生物技术和制药、医疗器械及硬件是国内一级市场医疗健康领域资金的主要流入方向,前者在2020上半年融资达80起,占全领域比重进一步增加,融资总额达230.9亿人民币,占医疗健康领域的45.4%;医疗器械及硬件领域完成了50起融资,融资金额占比也近30%,两大技术类行业共 占全领域75%左右。



AI医疗融资创新低,两大产品获批医疗器械三类证

AI医疗在疫情中快速进行了产品迭代,在肺炎诊断、药物发现等方面贡献了重要的力量,并走出国门,也向国外医疗机构证明了自己。

2020上 半年科亚医疗的深脉指数以及安德医智的“颅内肿瘤磁共振影像辅助诊断软件”两个AI医疗产品获得了NMPA医疗器械三类证明,这也让行业 看到了一点希望。但由于大部分AI医疗产品主要集中在几个赛道,盈利能力仍受质疑,2020上半年AI医疗融资仍保持下滑的趋势,融资数量与金额都创新低。


2020年上半年AI医疗融资List


疫苗成今年爆款,上半年融资总额达12.8亿元,mRNA疫苗受追捧

新冠肺炎疫情反反复复,疫苗成为了所有国家都在大力推进研究的战略领域,也成为了我国一级市场最受资本欢迎的细分赛道。

2020上半年,国内疫苗领域完成6起融资,融资总额达12.8亿元。mRNA疫苗是最受欢迎的技术方向,获投公司中包含斯微生物、本岛基因、艾棣维欣、华诺 泰生物四家mRNA疫苗研发公司,斯微生物更是半年完成2笔融资。



经导管心脏瓣膜公司扎堆上市,国外重磅玩家入局中国TAVR市场

TAVR是国内医疗器械融资热点,继2019年启明医疗上市之后,2020上半年沛嘉医疗、微创心通也相继完成IPO,后两者的Pre-IPO融资将行业融资总额推至近20亿人民币。

2020年国内TAVR市场也迎来了新的竞争力量,行业鼻祖爱德华SAPIEN3成为在华获批的首个TAVR进口产品,行业迎来不确定性。除了TAVR外,资本近两年也开始关注TMVR、TTVR其他经导管瓣膜产品。今年上半年,TTVR研发商汇禾医疗完成数千万人民币融资。






关注 IT桔子公众号,后台 回复【2020H1医疗健康报告】,可获得完整报告 PDF版。


7月2日 14:00智能助力基建科技赋能消费「芯基建 消费科技」专场,前海梧桐并购基金旗下优质的投资组合将进行云路演。本次路演的五个项目分别是恒实股份、阿巴达、米笛声学、随身宝与清创灵瞳。

登陆鹰眼投研Web端(https://cri.vip)、APP(https://cri.vip/gotoLink),发现您心动的投资组合!周周都有不同领域的项目专场,敬请关注!

交易型路演,仅限投资人参与;
名额有限,码上报名!



点击「阅读原文」亦可报名

寻找更多优质的创业项目;
查看更多行业分析;
洞察行业走势;
尽在鹰眼投研(webhttps://cri.vip/



50W+创业项目,19,730名认证的活跃投资人,63,873家投资方 -
覆盖早期到成熟期的
创业者,机构投资、并购、巨头企业/独角兽战投、上市公司等拥有投资需求的投资者


华睿智讯(前华兴星起)是华兴资本集团旗下专注一级市场金融交易的服务平台,于2019年初并购IT桔子后,升级为华睿智讯;公司通过技术赋能金融行业,继推出【星起】交易服务平台和FA SaaS两大产品之后,又推出了新产品【鹰眼投研】。新产品在满足用户发现项目的基础上,强化了知识图谱和量化分析工具。通过打磨专业的行研分析模型、价值预判模型、风险提示模型,形成智能化工具,加速推进决策流程,为投融资建立高速通道,并赋能投融资从业者为其提供全面支撑,提升决策分析能力!

- 投融资交易服务平台矩阵 -

平台免责声明
此内容转载自公众号「IT桔子」。此资料仅供给阁下作参考用途,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或认购证券的邀请或向任何特定人士作出邀请。此资料内所提到的投资可能在某些地区不能进行。此资料内所提到的任何投资都可能涉及相当大的风险,若干投资可能不易变卖,而且也可能不适合所有的投资者。此资料中所提到的投资价值或从中获得的收入可能会受汇率影响而波动。过去的表现不能代表未来的业绩。此资料没有把任何投资者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特殊需求考虑进去。投资者不应仅依靠此资料,而应按照自己的判断作出投资决定。投资者依据此资料的建议而作出任何投资行动前,应咨询专业意见。任何人士因使用此资料内之材料而承受的直接或间接或相关之损失,华兴资本、控股公司及 或附属公司及 或相关个人均不会对此等损失负上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