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做跨界投资的他,为何偏爱投“怪才”?


整理丨希    言

辑丨吴晋娜


如今,社会分工在不断的细化,异业合作、资源整合等创新思维每时每刻在不断地发生,各行各业的边界在打破,边界的定义、作用、功能在延伸。这一点反映在投资领域,就是跨界投资人的出现,他们跨越自己熟悉的行业,去投资自己不熟悉的行业。

 

跨界投资让社会各行各业更加多姿多彩,跨界投资也让社会机遇更加丰富和广阔。6月23日,在英诺创新者大会上,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与嘉道私人资本董事长龚虹嘉进行了《跨界投资人的甘苦》的对话:作为一位跨界投资人,投资的秘诀有哪些?对于创业有哪些变化?

 

龚虹嘉是知名的科技企业家,先后创办德生公司、海康威视、富年科技、握奇数据等公司,还被誉为“中国最优秀的天使投资人”。他所投资的相关企业都实现较大盈利,如中源协和。近日,他在天使轮阶段就参与投资的泛生子基因科技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16美元,市值14.14亿美元。

 

以下是他们的观点:

 

1、投资有没有什么贯通一致的逻辑?

 

将技术的进步作为一个驱动力。

 

2、为什么投资这些有情怀但周期长的项目?

 

克服解决当前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这总得有人去做。

 

3、作为投资人,与天才合作有什么心得?

 

更宽容、更信任,再用正常人的团队来弥补他们的不足。

 

4、对创业者有什么想说的?

 

看清中国社会正在发生什么。

 

5、创业者需要付出什么?

 

努力、运气、积累以及持之以恒的付出。


以下是这次对话的文字内容,由铅笔道整理,略有删节。

跨界投资的秘密


李竹:您除了做英诺等多支基金的LP,一直在大手笔做直投,涉及安防、芯片、微型燃气机、职业教育、细胞检测与治疗、垃圾处理、土壤改造等,可以说是“跨界投资之王”,这里面有什么贯通一致的逻辑吗? 

 

龚虹嘉:应该还是有的,用科技技术的一些进步来对一些行业的格局和一些行业原来固有运行模式,进行一些改变。

 

这五六年我们围绕大健康这个主题,包括健康的中药材,健康的土壤和我们人自身的干细胞等,各个方面的健康用技术的进步来作为一个驱动力。

    

李竹:龚总关注的,不光是人的健康,还有环境、地球的健康。上周泛生子在海外上市,这也是您在细胞治疗领域的一个布局,能否谈谈这方面的投资思路? 

    

龚虹嘉:泛生子从基因这个角度,对癌症患者,通过基因的检测来发现癌症,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癌症的早筛,让癌症能够在尽可能早的阶段被发现,使癌症的治疗可能性能够变得更大,再就是得了癌症之后,得到最有效的精准治疗。

 

当时想投这个项目,是觉得我们现在在医院能够用到的这些治疗癌症的药物,实际上都是十多年的技术,因为一款新药从临床开始做,至少要七八年,而生物技术发展又非常快。泛生子能够通过对癌症病人癌症组织基因的检测,癌症类型进行一个更加精准的分型,有机会匹配到国外,或者正在临床阶段的这些非常有效的药物,使陷入绝境的癌症患者得到治疗,当时是基于这么一个理念来参与泛生子这个公司。

 

我们人类对抗衰老,也包含治疗一些不治之症,干细胞又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域,所以这几年在干细胞这个领域我们也做了一些部署,包括国内的A股上市公司,中源协和,深圳的北科生物,都是国内在干细胞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尤其是像中源协和更多的是获得一个稳定,质量可靠,合法来源的一种干细胞,为将来干细胞在更大范围包括在临床上得到应用,提供稳定有效的细胞来源。

 

土壤也是一样,比如投资的北京嘉博文用生物技术把餐桌上吃剩下的饭菜用微生物技术进行发酵处理,最后产生出一种神奇的生物制品,这个生物制品农业部用了很多年的时间来观察,我们用它做各种对土壤结构的改变。农业部把这个东西命名为对土壤结构性再生障碍,也是目前唯一可以让连草都不能长的土壤最后快速被修复,长出一些优质的农产品,这是治疗土壤的绝症,能够让土壤重新变得年轻,大概就是这么一个逻辑。

    

李竹:这都是非常有情怀的投资,有些方向确实很多投资机构都会嫌周期长不会去看,龚总是用个人的钱十个亿、二十个亿往里投。如果说细胞治疗是给人带来福音的话,刚才提到的在垃圾,土壤治理方面则是“改天换地”,大家都知道这方面周期是非常长的,金额要求大,也是一般VC不太参与的,您是另辟蹊径,还是确实看好这个方向?为什么? 

    

龚虹嘉:中国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大家也看到,从中国整个的执政理念到社会的运行,社会经济的运行模式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有的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变化,有的认为这是一种暂时的变化,有的认为这可能是中国唯一的出路,不管怎么去看这个变化,这个变化已经在发生,说是百年不遇的变化也可以,官方媒体、领导人也是用百年不遇之大变局来描述。

 

过去这段时间,是开始走向市场化的四十年,民间追求财富的活力,确实达到了如日中天的程度,表现为我们在环境这一关,比如在农业这一关,当财富的增加,收入的增加,它跟产量密切相关的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量使用化肥,一个国家的化肥使用占了全世界将近一半,大量的使用化肥导致水的污染,环境的污染程度已经相当严重。

 

现在国家要开始生态流域大治理,这可能是未来最大的生态项目,投入好几万亿,包括长江流域的这些土壤,现在它都已经非常贫瘠,需要去改造。

 

中国年轻一代未来肯定会意识到国产的水果也有好水果,国产的大米也有好大米,国产的食物也有安全的食物,这个时代一定会来,否则我们老是认为好东西只是国外的。那么,需要大家有所行动。

 

技术的进步已经能够解决过去非常严重,可能我们没有重视,或者没有太有效方法来解决的问题,像社会问题、民生问题,今天有办法去解决了,而且有可能对这些行业带来更重要的改变。

 

中国餐桌上吃的又油、又咸,往往会剩下一桌子菜,这是全世界最难处理的城市废弃物。传统的做法就是烧掉或者榨干,形成二次污染,这是主要的做法,现在的技术进步,我们不产生任何的废弃废物,放到农田耕地,种成优质的农产品再放到餐桌,形成非常好的循环。

 

上面这些改造要靠这些创业者,我们投资他们,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现在我也是英诺的股东,我们也不断在投资各种有才华的创业者,这些有才华的创业者让我们获得非常好的财务回报,我作为财富的受益者,我想用更长的时间,用更大的投入,用更多的对不确定性的克服,解决当前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总得有人去做。

天才的正确打开方法


李竹:我们再谈一个问题,我们看到您投的这些跨界的创始人,有科学家,也有很多奇才或者怪才,您在投这些项目的时候怎么看人,往往都是VC不投的一些创始人您去投了,而且投的钱还不少,后面有什么逻辑没有?

    

龚虹嘉:我们以前读大学的时候,第一批有天才班,少年班,比如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大家都知道少年班那些天才最后基本上好像真正有成就的非常少,当时那个年代,因为这些天才他们毕业以后走到社会以后,必须要接受正常人的一种评价体系,就会导致他们很难把他们的优势和天分发挥出来。

 

一个人是不是天才,我觉得还是容易鉴别的,天才最大的特点,要看他对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认知无边界,对各种东西能够学的非常快,但是同样对很多事物的好奇心又非常重,我们用时间轴,用预算要求他们,这对他们是非常致命的,他们往往又很难像马斯克那样自己有钱自己来试,今天试车,明天试太阳能储电,后天又发卫星,用自己的钱折腾,包括像马斯克他那样的天才也非常多次走向倒闭的边缘。

 

身边一些天才,如果给他太刚性的一个预算和时间轴,就很难把天才的东西发挥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就认为天才不过如此,哪有什么天才,但是事实上天才做事情一定会在一些点,尤其在难点的突破上会做算法,在算法的优化上面,天才和正常人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但是我们要有耐心,可能一次两次三次,做到的都没有像他当初描述的那样好,我们需要耐心。

 

跟天才合作有什么心得?就是更宽容一些,更信任一些,再用正常人的团队来弥补他们的不足。他们要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模式、正常人的使用习惯去优化和完善产品是非常没有耐心的,他们觉得没有技术含量,觉得用户很愚昧,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团队去接下来,对接他们,这样就有可能能够做的非常喜出望外。

 

我们在做微型燃气机,燃气机要做到微型非常难的,一直都是大型、中型,最后做到轻型,微型更难了,有一个小天才已经把批量化的机器样机做出来。一个月前送到国家计量检测中心,能够达到每分钟16万转,以前我们人类转速能够10万转已经是极限,他基本上增加了60%到一倍。

 

这些没有过人的天分很难做到,需要有更多持续的投入,找到好的应用的场景,因为有些高科技的东西,在一些特定的领域,比如军事,确实会有用途,但是我们还是更加渴望,更加想在一些民用的领域找到一些好的应用和爆发的机会,我们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和思考。


看清中国社会正在发生什么


李竹:我们可以看到,龚总是真正的天使投资人,估计也是国内每年投资金额最大的天使,看问题的高度和一般的投资机构也不一样,宽度也不一样,对创业者的容忍程度也是非常宽厚,这可能正是龚总能不断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今天因为时间有限,我们跟龚总的对话即将结束,也非常感谢龚总作为我们英诺LP,作为英诺的股东跟所有创业者和投资者分享,请龚总最后再说几句话,对我们现在的创业者给一些建议和鼓励。

    

龚虹嘉:雷军以前告诫创业者要顺势而为,我今天跟英诺的创业者要有什么嘱咐的话,就是看清中国社会正在发生什么,我去年在深圳企业家论坛跟他们讲,今天这个变化可能我们以前的一些创业逻辑要发生反转,以前不能干的现在都能干,以前能干的可能现在都不能干。

 

以前要去做一个事情,比如投高科技的东西,一定面临国外更加好,甚至更加便宜、更有性价比的大厂商的产品来和你竞争,所以不敢涉足,以前谁去做操作系统,以为你是神经病。以前不能做的,今天都能做了,同样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学习到了今天,把任何一个事情都值得重复做一遍。

 

人工智能到哪些环节会带来改变,你看到了,别人也看到了,大公司也看到了,以前大公司不进去的时候都是国企央企,甚至都是大的跨国企业,他们对创新的,前沿的东西不会那么的敏锐,不会那么的进取,但是今天龙头企业像华为、海康威视腾讯、阿里、美团,非常进取,他们像狮子,像老虎,眼睛炯炯有神,关注周边的一切变化,这个时候你用新技术解决现实中问题,要找到切入点,这个挑战比以前确实要大了很多。

 

加上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威力太大,政府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监管,年轻创业者现在对监管的意识相对来说多起来了,这个也是我们要去想的,各种因素都比以前更加的对创业者有更多的约束,但是由于国外的厂家不来了,又会给我们的创业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另外,过去四十年中国社会形成了很多影响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变得更健康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改变,在中国这个环境下有一个独特的创业的空间。

 

所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需要我们的努力,也需要我们的运气,需要我们的积累,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付出。谢谢。

    

李竹:现在是创业最好的时代,可能也是挑战最多的时代。这个时代给了这些创业年轻人以更多的机会,让你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我们也对未来抱有乐观的态度,作为天使投资人也希望看到更多的创新。让我们一起向前看,再出发。谢谢各位。


校对 | 王子公主
文章为铅笔道原创,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客服(微信:qianbijun2018),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阅读完莫急走


我是本文作者希言,相关行业创业者求报道,咱们微信聊聊:hanxinye0925(加好友请注明公司、职位、事由哦)



想获得媒体报道,请联系:wujinna1015

想了解PR、融资服务,请联系:renguozhou2019

想加入创业社群,请联系:liuxiao201492

想进行市场合作,请联系:liuxiao201492

(加微信请注明公司、职位、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