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子,富二代,投资人,该不该坐地铁?
人生全靠演技 恶魔陪你画皮
富二代该不该坐地铁?
这其实是个伪问题。
想坐就坐,不想坐就不坐。坐地铁既不具有强制性——没人拿枪逼着你——又不是一种衡量标准,比如坐地铁的就是直男,不坐地铁就是gay。提出这种标准的肯定是傻瓜,信这种标准的无疑更傻。
但王中军的儿子王夫也似乎对此稍微有些困扰。他在北京没坐过地铁,他解释说是“懒,怕麻烦”,然后开始和凭空飞来的标签舌战:“这就能说明富二代不接地气吗?坐地铁就接地气,不坐地铁就不接地气?”
我之前采访过澳门赌王何鸿深的儿子何猷龙,他也面临过坐还是不坐地铁的困扰,他的处理方式和王夫也恰恰相反:坚决坐,一定坐,在刚回香港的那几年里,何猷龙一直都是坐地铁上下班。直到有一天必须将一大堆文件搬回公司,小赌王才迫不得已第一次打了辆taxi。
这其实很矫情,打的又不是倾家荡产买股票。
坐不坐地铁其实不是问题,王夫也和何猷龙对他们与生具来的“富二代”的身份认同,这才是真正的问题。至于怎样解决问题,这就只有靠他们自己了。
富二代重新在中国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应该归功于王思聪。虽然之前也有汪小菲等所谓“京城四少”粉墨登场,但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四少”迅速就被网红小王给灭了。王思聪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公众对富二代这个群体的想象。
不过,任何群体都不只有一个面相。王中军的长子王夫也,就和王思聪显然不同。
在英国留学时,王夫也与王思聪有共同认识的圈子,他们一样毒舌、不羁,但对生活的态度则大相径庭,王思聪传闻拥有后宫团,而王夫也则格外传统,早早便娶妻生子。
王夫也脸上有一块胎记。拍照前摄影师与他沟通,要不要做一些美颜处理,王夫也摇头:“老婆都娶了,处理这个干吗,该是啥样就啥样。”这位26岁,与娱乐圈有着深厚关系的少东家,出乎外界预料的“早婚早育”。“这有什么稀奇的。富二代怎么了,富二代就该游戏人生?”
回国后,王夫也表态不愿意进入华谊,“我一个空降兵,弄得大家都不舒服,何必呢?”
下面是恶魔在《中国企业家》刊发的一篇对王夫也的报道,有删节。
“我tm不是国民老公”此人姓王,富二代,做投资,但不是王思聪
对于“富二代”来说,做投资人也是一个不得不的选择。准备做集结号合伙人之前,王夫也征求了爸爸的意见。“挺好,投资本就该背着压力。没有压力乱投的,那是公子哥儿。”王中军说
文_本刊记者 林默 编辑_吴金勇 摄影_史小兵
在素来强调屌丝文化的创投圈,忽然驶入了一列超级跑车。
集结号资本——这只新基金旋转如陀螺,创立尚不足百天,三位合伙人已约谈300余个创业项目,来势凶猛,而其中一位合伙人的身份,又给这支基金平添了话题——王夫也,华谊集团掌门人王中军的长子。
有同行对二代们表示不屑,“早期投资这么屌丝又苦逼的活儿,‘少爷’们能做得来吗?”有些创业者并不想要来自二代的钱,因为“创业本来就是物质和精神等级的重塑,我不想要old money,他们并不能理解我”。
操一口北京胡同口音的王夫也不爱听这话,“如果仅仅因为我是二代这个原因,而被创业者拒绝了,我会觉得这事挺傻X的。二代还是草根,这是老天爷选的。但没有必要因为对方是谁而拒绝资本,何况是可能带来更多战略性资源的资本。”
圈子和人脉,让集结号轻而易举地集结了那些炙手的资源,1亿元的一期基金迅速完成募资。不过,富二代的身份,也带来了这只早期基金能否搭调草根创业文化的质疑。
做集结号合伙人前,王夫也问家里人的意见。王中军说“挺好,投资本来就该背压力。没有压力乱投的,那才是公子哥儿”。
采访王夫也前一天,网上刚刚贴出了一条关于“新国民老公王夫也”的八卦帖。关于这位26岁、与娱乐圈有着深厚关系的少东家,旁观者的揣测,总有灯红酒绿下绯闻纷飞的画面。
王夫也把采访地点定在了家里,咿咿呀呀的小女儿刚满10个月。采访与拍摄的空隙,他奔到卧室哄孩子,还抱来与我们打招呼。小女孩儿忽闪着长睫毛,见人就笑。
远离婴儿房,不足10平的阳台是王夫也的吸烟区,他半掩着玻璃门,窝在那儿吞云吐雾。我拿出手机问他:“看见那个新国民老公的帖子了?”
“那纯是扯淡,我TM不是国民老公。我们家里人家庭观念都非常强,我跟太太认识已经10年了。喏,那是我们上学时去南极的照片。”他重重弹了下烟灰,手指向客厅墙上的一张合影。
王夫也在全天候长江商学院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国内一线商界大佬,常是王家座上宾。王家两兄弟喝酒聊生意,冯小刚讲段子聊电影,年少的王夫也都在一旁。被问及“国内的企业家中最欣赏谁”,王夫也说“你这不是挖坑让我跳吗?这些人我都是叫叔叔的,说最欣赏谁都不合适啊”。
王夫也在英国时主修数学,他非学霸,只是中国学生学数学相对简单,英国的考试只要40分就可以通过,他每次都能幸运地低空飞过。
大二暑假,王夫也做出了他的第一笔投资。一个在英国工作的朋友要回国做EMC节能改造创业,问王夫也是否愿意合作。王夫也对技术一窍不通,但觉得商业模式清晰,能源公司帮助甲方做节能技术改造,双方对节省下的能源支出分成,只要度过了回报期,后面收到的都是滚滚红利。创业的朋友是位技术大牛,王夫也话说的直接,“我挺懒的,可以投资、帮忙出主意、对接资源,但是具体的事主要还得靠你”。王夫也资源对接得颇有门道,他多选如大型体验式卖场等资质好的私企,工厂类的客户却谨慎对待。当工厂类客户因效益不好而关门停业,他的前期投入就无从收回。此后经济形势下滑,不少制造类企业进入困境,也印证了王夫也最初的判断。
22岁那年回国后,王夫也表态不愿空降华谊,王中军遂为他安排了投行的工作。他当了几个月项目经理,看过一个视频网站的项目,负责过某女性内衣品牌的跨国收购,随即挥手拜拜。“折腾这么长时间,玩的都是别人的钱,做的也都是我不感兴趣的案子,学习一下就行了”。离开投行,他开始琢磨怎么玩自己的钱。
他宅,对于O2O尤其感冒。采访时他刚刚摔碎了iPad的屏幕,很兴奋地说“你看现在多方便,换屏都可以网上下单,直接上门”。
他看了一个美容O2O项目。该项目创始人刚目睹了O2O补贴大战,找王夫也商量,想发起一场一元钱上门做美容的活动。
“你又不是卖包子的!”听了创始人的想法,王夫也顿时毒舌发作。“如果你是卖包子的,平时卖五块钱一个,搞活动卖一块钱一个,这样可以增加用户。可谁敢花一块钱把化妆品涂到脸上,即使产生了客户量,这些人也不是目标客户。这样的数据烧出来也没有价值。”
2013年游戏市场升温时,王夫也出手投了一系列游戏公司,结果参差。如“仙变”,每月流水数千万;也有他自认花三四百万买个教训的案例,“但都不能算投资成功了,因为我还没有退出”。
华谊也做游戏投资,王中军闲暇时问王夫也“你投的都是些什么公司啊”。王夫也感受到了居高临下的压迫感,回过去的话有点儿酸,“中国三款最赚钱的游戏都被你投了,你让我投什么?资源的高度不一样,虽然投资方向是差不多,对自己的要求不一样。我还年轻,30岁之前只要投资有回报,我就对自己挺满足了”。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开通一个小游戏,关注本微信号“穿ZARA的恶魔”,回复1-77任一数字,可以看到一篇精选文章,篇篇有惊喜,偶尔有惊悚
“穿ZARA的恶魔”由《中国企业家》杂志三位资深记者林默、李春晖、马钺共同运营
扫描屏幕下方二维码、点击屏幕上方蓝色字体“穿ZARA的恶魔”、搜索“穿ZARA的恶魔”公众号,都可获得每日一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