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禾资本罗飞:寒冬源于预期下降 支持所投企业增长成投资行业最大需求
资本寒冬中最难受不止是融不到资的创业公司,还有众多的VC机构,每一次寒冬对VC机构而言都是一次洗牌。
松禾资本作为一家成立近十年时间的专业投资机构,经历大小寒冬无数,到今天仍然活跃在市场上,自有一套独到的投资哲学。
文 | 陶辉东
来源 | 投资中国网
NEWS
﹀
﹀
﹀
松禾资本董事长 罗飞
资本寒冬中最难受不止是融不到资的创业公司,还有众多的VC机构,每一次寒冬对VC机构而言都是一次洗牌。
松禾资本作为一家成立近十年时间的专业投资机构,经历大小寒冬无数,到今天仍然活跃在市场上,自有一套独到的投资哲学。松禾资本董事长罗飞近日接受投资中国网专访,探讨了目前资本寒冬的成因,并阐述了松禾资本如何应对资本市场的变化。
松禾资本的投资方向涵盖从移动互联网、新材料到大健康的广泛领域,在不同的领域的投资节奏有很大差异。罗飞表示,今年上半年松禾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投资有所放慢,而在新材料和医疗健康领域,相对于去年投的反而多一些。
对于目前的资本寒冬,罗飞认为资本并不少,不过投资的时候变得谨慎了,实际上是持币待购。其原因并非现在的项目质量普遍下降了,而是对未来经济环境的预期下降了。
罗飞表示:“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五年前的标的,可能觉得它的质量并不太好。但是在五年前的时间点,往后看两三年是很积极的。但现在,往后再看两三年,心里就没有底了。因为投资是两个动作,一个是投,一个是退。”因此,尽管现在的标的企业的经营数据看起来可能并不差,但对投资人来说,优质的标地或资产看起来却比以前要少了。
并且,目前的资本市场仍然在调整之中,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行业,估值将进一步调整。过去几年创业公司的增长速度比较高,高估值可以被消化,但现在增长放缓了,但估值还处于比较高的水平,所以投资机构仍然在观望。
另一方面,罗飞认为,因为整体经济环境没有明显的好转,在环境不好、不确定、波动性比较大的情况下,投资机构持谨慎的态度,采取观望、不投的方式可能更利于控制风险。
由于资本市场的剧烈变化,VC机构也必须顺势而为,调整投资策略。松禾资本作为一个老牌机构,经历大小寒冬多次,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罗飞表示:“松禾资本的投资之前是靠企业家或者创始人来做的,我们会继续坚持。因为无论是投什么阶段,最终还是投人,所以我们会坚持跟创始团队、跟企业家更近一些。”
在这个基础上,松禾资本有意识的进一步缩短和产业的距离,与产业中的领军企业合作成立新的基金。2015年6月,松禾资本与暴风魔镜合作成立了专业投资VR产业的松禾暴风VR基金。2016年1月,迅雷创始人程浩离开迅雷,随后加入松禾大家庭,成立了主投大数据和企业互联网服务的松禾远望基金。在智能硬件方面,松禾资本与中国最大的工业设计公司洛可可合作成立了可可松基金。
此外,松禾还与深圳市国创新能源研究院合作打造了一支新材料和新能源基金。牵头团队主要是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
除了在投资端接近产业,松禾也在退出端有不少动作。包括与券商、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并购基金、专项基金。
这样的模式看起来与目前流行的“上市公司+PE”模式有些类似。罗飞表示,松禾坚持以投早期为主,可以说是“上市公司+VC”。如果说“上市公司+PE”主要着眼于退出,那么“上市公司+VC”就是着眼于企业的快速增长。
罗飞认为,投资行业这几年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或挑战是,因为宏观经济在下行,怎么给所投资的标的企业的持续增长提供支持。“这成了我们看到的最大需求,松禾选择跟上市公司或者领军企业一起做‘企业+VC’的基金,目的更多的也是为所投企业的增长提供资源。”拉近与创业者的距离,拉近与产业的距离,拉近与资本市场的距离,拉近投资团队与项目的距离,加速企业产业化进程,就是松禾资本“VC+产业”的核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