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入耳式脑电耳机!脑韵科技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脑机接口被视作下一代革命性的人机交互技术。无论是近日苹果公司与 Synchron 合作推出的介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帮助渐冻症患者用 “意念” 操控 iPad;还是此前马斯克创办的 Neuralink 借助侵入式脑机接口,让瘫痪患者成功操控电脑游戏 —— 这些革命性创新均表明,无论采用何种技术路线,脑机接口都有望成为人类终极的人机交互方式。

在此背景下,全球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可穿戴 AI 设备领域的领军企业——上海脑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脑韵科技”)宣布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本轮投资方包括云米科技、伴飞脑科学孵化器以及上市公司的家办,山云资本担任公司的长期财务顾问。

总重仅6g,脑电耳机推动脑机接口技术日常化、普及化

在日常生活中,直接作用于大脑的侵入或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因其前沿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似乎更常被人们提及。然而,耳部脑电技术同样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脑电图的诞生,并且在神经监测和调控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脑韵科技是一家横跨脑机接口与消费电子领域的创新科技公司。公司以“入耳式脑机接口”技术为核心,专注打造全球领先的脑健康可穿戴AI设备。核心团队成员由来自博世西门子、海尔、云米等知名科技企业的智能硬件专家以及享誉脑机接口界的科学家组成,凭借其混合经验背景,脑韵科技深度融合脑机接口、人工智能技术和消费电子产品形态,成功打造出全球首款入耳式脑电耳机

据悉,该产品重量不超过 6 克,是目前全球重量最轻的消费级脑电产品,并且其监测效果可媲美价值百万的专业脑机接口设备。目前,该产品即将开启全球首发,届时将为全球用户提供个性化大脑健康管理方案。

谈及为什么做入耳式脑电耳机时,脑韵科技创始人王朝阳解释到,“耳部的生物信号是个丰富多彩的金矿,这里不仅有脑电,还有肌电和心电信号,可以挖掘出很多有意思的数据,而且耳朵原本就是一个声音传感器,可以结合语音语义。此外,已经有大量的科学研究发现,某些功能性音乐可以调控大脑的多类脑电波状态,从而实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功效。这样一来,耳机不仅能感知各类信号,还能做脑电的闭环调控,是个绝佳的位置所在。而且配搭耳机不违和,更容易长期无感佩戴,比当下任何其他的脑电感知产品便利性上远超 10 倍。

时代飞轮,开启“AI+脑电耳机”多场景应用新时代

当前,被视为“未来产业”的脑机接口产业或已站在爆发的前夜,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商业化进程面临多重挑战:侵入式脑机接口受限于手术复杂性、医疗风险与研发成本,当前正在加速攻克“临床应用”的边界;传统非侵入式设备则因信号精度不足、佩戴繁琐或功能单一,难以满足使用需求。相比之下,脑韵科技打造的全球首款入耳式脑电耳机,凭借便捷佩戴与高精度采集能力,拥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将有望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对于脑机接口技术消费者最易感知的功能是脑控——脑韵科技已实现用脑电耳机控制轮椅,助力失能人群自主操控轮椅的前后左右移动。在此基础上,该公司进一步开发出脑电 “自定义遥控器”,用户可自主配置各类智能硬件的 “脑电” 开关,从而拓展出更具创新性的脑电场景应用。

接下来,脑韵科技计划推进基于脑电的 AI 情绪调控。王朝阳指出,“AI 能够解读海量脑电信号,更精准地捕捉用户情绪,再通过功能性音乐实现情绪的舒缓或增强。以冥想人群为例,用户佩戴脑电耳机后,不仅能为自身冥想状态打分,还能借助耳机发掘可帮助自己更快进入‘心流’状态的音乐。全球冥想人群规模达数千万,国内亦有数百万,过去脑电头箍在这类群体中已实现十万台的年销量;而脑韵科技研发的脑电耳机不仅佩戴更便捷,还能辅助增强‘心流’状态,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睡眠场景是脑电调控的另一重要应用领域。 当下,中国有近5亿人群受睡眠障碍困扰,音乐疗法辅助入眠是当前重要的方法之一,例如有人依赖雨声,有人依赖电视白噪音,本质上这类声音能帮助用户的α波趋于平缓,从而助眠。基于此,当用户佩戴一段时间的脑电耳机后,系统可通过个性化音乐配置,让用户的“午休小憩”与“睡眠改善”体验更舒适。并且,脑电耳机可通过一段时间的佩戴监测,为用户匹配最适合其入眠的个性化音乐:中午佩戴耳机入睡能更放松,夜晚聆听系统定制的歌单则能更轻松进入睡眠状态。

此外,脑电耳机还可与 AI 结合,成为具备主动关怀功能的 AI 陪伴机器人。在现代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功能性音乐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除了辅助入眠外,还涵盖克服恐惧、舒缓焦虑等场景,存在大量且各异用户需求。对此,佩戴便捷的脑电耳机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用户,为其提供个性化推荐,甚至实现主动关怀——当监测到用户情绪不佳时,系统可将信号发送至陪伴机器人,为用户带来此前从未有过的主动关怀体验。为支撑这一功能,脑韵科技还在配套 APP 中加入了“脑电实验室”模块,通过与用户共创,开发更多特色场景应用。

在 B 端市场,脑电耳机同样拥有广阔应用空间。脑电耳机可作为 “传感器”,解决诸多 B 端场景中原本难以突破的问题:例如音乐发行公司筛选海量新创音乐时,可将测试者的脑电信号作为新评估指标,提升优质音乐筛选的准确性;游戏开发公司在测试版产品阶段,能以脑电数据为依据,评估游戏付费环节的用户兴奋度;目前甚至已有合作方在基于脑电 + 肌电技术开发 “测谎” 产品。

当前,AI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快速演进,其解读脑电信息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这将进一步催生出更多脑电应用场景。与此同时,随着更多应用场景的落地,又会推动脑电耳机的普及,进而积累海量的脑电数据。当三者实现相互循环赋能,将形成一个持续进化的“飞轮”,为提升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更多可能与希望。

加速迈向全球市场,已启动新一轮融资

目前,入耳式脑电耳机已完成小批样机试制,正处于测试验证与整改优化阶段。按照规划,脑韵科技预计于今年年末启动数百台改进版样机的试产工作,这批样机将主要用于用户内测,同时也会提供给部分行业达人开展前期测试。此外,公司已确认参展2026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 2026),还计划在众筹平台 Kickstarter 推出该全球首创性产品。目前 Kickstarter 平台的前期测试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中。

融资规划方面,随着天使轮融资的顺利收官,叠加产品即将进入全球发布的重要进展,脑韵科技计划提前启动新一轮融资。王朝阳表示,“我们深刻意识到,消费电子领域竞争激烈,对市场节奏的精准把控是决定产品落地成效与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基于这一判断,公司期望与长期关注脑机接口技术赛道、认可其商业化潜力的投资者及合作伙伴展开深度对接,通过资源协同与优势互补,共同推动这一前沿技术加速走向市场,探索并释放其在多场景下的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