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液晶面板淘汰赛加剧:超20条产线关停,日韩厂商逐步退场;台媒:群创、惠科等面板厂商关注南亚、东南亚投资机会

1、液晶面板淘汰赛加剧:超20条产线关停,日韩厂商逐步退场

2、台媒:群创、惠科等面板厂商关注南亚、东南亚投资机会

3、机构:LG显示将于2025年生产车用混合OLED

4、TCL华星独供 业界最大LCD平板小米Pad 6 Max 14发布

5、TCL华星供屏 C7加持真性能旗舰Redmi K60至尊版发布


1、液晶面板淘汰赛加剧:超20条产线关停,日韩厂商逐步退场
集微网报道(文/林美炳)液晶面板行业刚刚经历最长下行周期之后,2023年上半年消费电子市场仍没有回暖,面板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老旧低世代产线淘汰赛加速。近期,南京中电熊猫、JDI、友达等面板厂接连宣布出售或者关停液晶面板产线。
随着液晶面板行业逐步进入寡头竞争阶段,低世代产线淘汰赛一直未曾停止。近年来,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快速崛起,跃升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基地,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面板厂商无力抗衡,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关停老旧产线超20条,其他老旧产线或者低世代产线接下来可能也难逃被关停、并购、改造的下场。
值得关注的是,淘汰赛不只是液晶面板行业趋势,还将在OLED行业发生。随着6代柔性OLED产线产能不断释放,三星显示刚性OLED遭到降维打击,不得不下调产能利用率;与此同时,4.5代、5.5代OLED产线效率和竞争力皆不如6代线,也将被迫关停或者转型。
面板厂接连停产
近期,南京中电熊猫、松下、JDI、友达等四家面板厂接连宣布出售或者关停液晶面板产线。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南京中电熊猫)近年来持续亏损,累计负债超110亿元,其76.85%股权及债权于7月底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第二次公开挂牌出售,转让底价15.4615亿元。
近期液晶面板产线停产或者关厂情况
来源:集微网整理
松下于8月1日宣布将清算其生产液晶显示屏(LCD)的子公司,加速其向电动汽车(EV)电池制造的转型。早在2019年,松下就决定关闭工厂,并将其 LCD 业务缩减到仅销售库存产品;2021年松下正式退出液晶面板市场,将其姬路8.5代线的生产设备进行投标拍卖。
JDI于8月2日宣布决定在2025年3月之前停止日本鸟取工厂液晶面板生产,并作为战略运营中心,从事JDI汽车技术业务的开发、设计等。JDI称,鸟取G4产线生产a-Si LCD,成本竞争力不足,技术不如LTPS LCD,而且需求也在下降,因此公司决定结束鸟取工厂的生产,以更好地响应客户需求,加强公司竞争力,并提高盈利能力。
友达于8月4日宣布关闭台南C5D与C6C两条产线。友达表示,考虑到终端需求及长期供需量缩影响,公司基于弹性规划的营运策略,并以布局市场新技术及高值化商品需求为主,经审慎评估后,将关闭台南C5D、C6C厂,将产能规划调度集中安排至其他产线生产,以提升公司整体生产制造最适性能与配置。
分析人士指出,南京中电熊猫、松下、JDI、友达停产或者退出显示出了液晶面板行业恶劣的生存环境。其中南京中电熊猫、松下只有一条产线,没有规模化优势,很难在竞争激烈的液晶面板市场长期存活,特别是南京中电,出现巨额亏损,不得不选择出售。JDI长期亏损,鸟取工厂停产有利于减少损失。友达C5D与C6C两条产线是老旧产线,竞争力不足,被迫关厂。
停产成近年常态
近年来,液晶面板行业从未停止洗牌的脚步,停产或者关厂已经成为常态化的现象。
JDI早在2017年年底就将其能美液晶面板工厂停产,并转让给JOLED。2020年JDI又将其白山液晶面板工厂的土地、建筑物以及设备分别出售给夏普、苹果公司。2023年3月,JDI再次宣布将其东浦液晶面板工厂出售给索尼半导体,原工厂的VR、汽车和新开发的显示器生产业务将被转移到JDI其他工厂,而原工厂的员工也将转至JDI其他工厂以提供持续就业的机会。
近年来液晶面板产线停产或者关厂情况
来源:集微网整理
同样,LG Display(LGD)也于2017年关闭P2、P3、P4低世代液晶面板工厂。2022年,LGD继续关闭P5、P7液晶面板工厂,并将P5订单需求转移至P6生产线。2023年,LGD在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进一步透露,广州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正在运营中,但产能缩水50%。
与LGD相比,三星显示关厂的动作更早。2016年、2021年三星显示分别关闭一条7代液晶面板生产线;2017年,三星显示又关闭四条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并将设备出售给中国厂商;2020年,三星显示开始将L8-1改建为8.5代QD-OLED生产线;2021年,三星显示将苏州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出售给TCL华星;2022年,三星显示关闭L8-2液晶面板工厂,并于2023年宣布将其转为8.6代用于IT设备的OLED产线。
友达、群创今年积极开展多种举措,加快推动低世代液晶面板产线转型。友达龙潭渴望园区5A厂产线已于6月底关闭,相关人员调往5B厂,并计划将其转为未来Micro LED新技术平台量产、及车用显示整合模块产线。
群创计划关闭5.5代液晶面板产线,并整合其三座5代工厂的产能。群创董事长洪进扬指出,公司将有综合性规划,例如因应未来5G/6G通信技术发展可能会需要更多低轨卫星讯号接收设备,而群创早就与策略伙伴Kymeta合作生产平板卫星天线,这座5.5代厂就有很大空间可以去投入更有竞争力的产能。
分析人士指出,液晶面板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新厂淘汰旧厂以及高世代产线淘汰低世代产线已经成为行业常态,只有跟随市场变化不断创新才能活到最后,不然很容易被市场淘汰出局。
老旧产线成重灾区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发现,关厂的厂商主要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台湾。
当前,全球液晶面板产业已经形成以中国厂商为核心的寡头格局。IDC 全球专业代工与显示产业研究团队资深分析师陈建助表示,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合计就占全球电视面板市占率达60%以上,再加上位居于第四的群创光电,总市占率更超过75%;若仅计算中国大陆面板总市占便超过65%,对于电视面板供应的影响力惊人。
伴随着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的崛起,日本、韩国关闭液晶面板产线是一个必然趋势。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胡春明认为,中国大陆大量的8代线、10代线陆续投产,形成规模,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线成本、效率、市场竞争力皆不如中国大陆,自然会被淘汰。例如,JDI、友达、群创被迫陆续关闭低世代液晶面板产线,减少损失;LG Display、三星显示则选择加快从LCD向OLED转型的步伐,试图借OLED与中国大陆厂商展开差异化竞争。
2023年,外部环境尤其严峻而复杂,受通货膨胀、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人们减少消费电子产品支出,各类显示应用市场持续下滑,使液晶面板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厂商部分老旧或者低世代产线被淘汰。因为低世代产线设备老旧,生产产品规格不如高世代产线,跟不上当前大尺寸、高分辨率、高刷新率等市场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很容易被高世代产线替代。
在电视液晶面板领域,虽然价格一直上涨,但市场没有明显好转,面板厂商只能一直通过控产影响供需,维持价格抬升态势。TCL华星CEO赵军指出,今年整体市场是在寒冬当中缓慢地复苏。今年上半年市场迎来复苏, 但外部市场需求没有显著增长,带动面板行业复苏更多是面板厂在经营策略上做了相应的调整,更加灵活地响应市场的变化,更多是在供给侧进行调整和优化的结果。
但是人为性的控价不太可能维持太久,一旦需求再次下降,液晶面板价格将难以控制。今年第四季度液晶面板采购需求将减少,涨价趋势可能不一定会持续,最终价格有可能在上下游厂商博弈中与上一个季度末持平。
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市场环境更为恶劣。原本a-Si LCD与LTPS LCD就存在一定的竞争,如今柔性OLED产能释放之后,也以低价姿态进入市场,液晶面板无力抵抗,只能被快速取代,使低世代液晶面板产线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集微咨询分析师指出,在整体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厂商原本就承压前行,今年又遭遇柔性OLED降维打击,市场份额不断被进一步蚕食,老旧或者低世代液晶面板产线承受更大的生存压力。
为了减少损失,友达、群创、JDI、南京中电熊猫纷纷停产低世代液晶面板产线,LGD广州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产能也被迫减少一半。但是友达、群创、LGD、三星显示等厂商不甘被迫出局,也在积极通过转型寻找新的出路。友达计划调整龙潭渴望园区的厂区,未来有望将其改造成为MicroLED新技术平台量产、及车用显示整合模块产线。群创将3.5代液晶面板产线改造成面板级芯片封装生产线,并考虑将其中一家5.5 代 LCD工厂转为 Micro LED 面板生产。三星显示关闭7代线、8.5代线之后。将其转为OLED、QD-OLED工厂。LGD计划将坡州P7工厂改造成OLED生产线。
明年或掀起并购潮
液晶面板行业的淘汰赛还没有结束,寡头竞争格局、产能过剩、结构升级等因素带来的关厂、并购还会持续发生。Omdia显示部门资深研究总监谢勤益预计,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面板厂将陆续关掉旧产线,或并购,或改造。群创下半年也有可能停掉一、二座5代以下的旧产线,而二线面板厂如咸阳彩虹等将迎来并购。
目前,液晶面板行业没有走出低迷期,头部面板厂商为了盈利动作相对一致,给二、三线面板厂商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谢勤益指出,当前液晶面板产业已经形成了寡头竞争局面,一些经营不善的小型面板厂未来可能逐步被大厂兼并收购。未来,7代及以下的低世代液晶产线出局、淘汰将变得频繁。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董敏也认为,当前电视液晶面板价格一直在上涨,虽然厂商都在亏损,但并购价格很难谈拢,但是明年面板价格如果没有继续上涨,LG Display广州8.5代液晶面板产线、彩虹光电8.6代线可能被收购。
从长远来看,LCD面板厂逐步萎缩的局面不可逆转,只不过随着厂商经营情况不同退出节奏不一。
OLED淘汰赛将起
部分行业人士看来,液晶面板行业结构性淘汰有可能在OLED面板行业复现。
在OLED领域,低世代产线可能率先被淘汰。当前,6代柔性OLED产线产能不断释放,给5.5代、4.5代OLED产线带来更大的生存压力,其中JOLED 5.5代印刷OLED产线已经停产。如果5.5代、4.5代线要继续存活,可能需要寻找新的活路,例如,转为车载显示、可穿戴显示产线或者研发产线。胡春明认为,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低世代OLED产线也会被淘汰,例如,4.5代OLED产线竞争力不足,可能会逐步被6代柔性OLED产线替代。
刚性OLED产线也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近年来,柔性OLED产能释放也对刚性OLED形成重大冲击。国内柔性OLED面板厂商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价格策略非常激进,对刚性OLED形成降维打击,三星显示刚性OLED产量正在迅速下滑。为了提高刚性OLED产能利用率,三星显示正在积极转产IT OLED,但是目前IT OLED市场体量还无法完全消化其刚性OLED产能。
在国产柔性OLED的攻势下,三星显示很可能已经在评估何时关闭低世代刚性OLED产线。行业人士吴情(化名)认为,三星显示器公司刚性OLED产线设备已经摊销完成,如果4.5代、5.5代刚性OLED产线无利可图,8.6代刚性OLED产线又可以承接IT应用刚性OLED订单,有可能像当年放弃中小尺寸LCD业务一样主动关停刚性OLED产线,并出售相关设备。UBI Research首席执行官李忠勋甚至指出,最初他们预计三星显示将在明年左右关闭刚性OLED业务,但考虑到目前的情况,最早有可能是在今年。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消费电子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LCD、OLED面板厂商皆承受巨大的经营压力,绝大部分厂商都无法避免亏损的结局。从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如果消费电子市场依然没有好转,LCD、OLED可能迎来新一轮的淘汰赛。
2、台媒:群创、惠科等面板厂商关注南亚、东南亚投资机会
集微网消息,据台媒电子时报报道,在中美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之际,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面板企业都在关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投资机会,反映了显示行业的战略转变,将该地区定位为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新兴重要生产基地。
据悉,中国台湾的友达正在向越南扩张,而群创正在与印度的Vedanta集团合作建设LCD工厂。中国大陆的主要面板厂京东方、TCL华星光电和惠科也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进行投资。
具体来看,友达在东南亚的第一家工厂位于越南河内,主要生产LCD显示器等IT产品。该公司计划在河内工厂投资313万美元,预计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大规模生产。
群创正在推进与Vedanta集团在印度建设第8代TFT-LCD面板厂。群创表示,印度伙伴仍认为群创是很好的合作对象,目前建厂计划已进入最后阶段,等待政府批准后就能正式开展。据悉,计划中的新厂将建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巴鲁克,总资本投入可能达到40亿美元,主要负责处理前端阵列生产到后端模块组装。
中国大陆的京东方计划投资4亿美元在越南建立两家工厂,为韩国公司提供电视屏幕。华星光电选择了印度的Tirupati作为其第一个海外地点,主要专注于电视模块生产。8月10日,惠科宣布越南工厂正式开业,该工厂以生产屏幕和电视机为目标,注册资本为1000万美元。
3、机构:LG显示将于2025年生产车用混合OLED
集微网消息,据thelec报道,LG显示(LG Display)预计将从2025年开始生产用于汽车的混合OLED。从LG显示的角度来看,车用混合OLED是一种比现有车用柔性OLED制造成本更低的产品。LG显示正在开发的车用混合OLED尺寸范围为7.2英寸-24.2英寸,目标于2025年量产。
市场研究公司Omdia报告称,车用混合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预计将于2025年进入市场。Omdia称LG显示正在开发15.19英寸、13英和11英寸、7.2英寸和24.2英寸中控显示屏(CSD),目标是在2025年生产,首先可能应用于欧洲制造商的电动汽车。
混合OLED是指将薄膜封装(TFE)应用于玻璃基板的方法。LG显示目前量产的车用OLED是一种柔性OLED产品,其薄膜封装应用于聚酰亚胺(PI)基板。与使用PI基板的柔性OLED相比,使用玻璃基板的混合OLED的制造成本更低。在柔性OLED中,在作为载体的玻璃基板上形成液体形式的PI清漆并硬化以制成PI基板,然后必须通过激光剥离(LLO)工艺去除作为载体的玻璃基板,但是混合OLED不需要这样的过程。
而且,与LG显示和三星显示(Samsung Display)为苹果OLED iPad开发的混合OLED不同,LG显示的汽车混合OLED不会额外蚀刻玻璃基板的下部(下板),因此不存在相关成本。为了让产品变薄,应用混合OLED的iPad OLED将0.5T(毫米)厚的玻璃基板的下板蚀刻成0.2T厚的“超薄(UT)基板”。
在CES 2023期间,LG显示推出了车用混合OLED,称为“ATO”(高级薄型OLED),并称这是“使用玻璃基板、价格合理的新产品,旨在扩大汽车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供应”。LG 显示宣布,如果能够以低廉的价格生产用于汽车的混合OLED,则有望扩大汽车用OLED的供应。LG显示正在将具有两个发光层的两层串联结构应用于车用OLED。LG显示解释称,“ATO比普通玻璃基板OLED薄20%”。
三星显示还正在进行汽车混合OLED研发。与LG显示不同,三星显示设想的汽车混合OLED是比现有刚性OLED更高端的产品。三星显示的车用混合OLED极有可能像iPad OLED一样,用0.2T厚的超薄(UT)基板蚀刻0.5T厚的玻璃基板。由于产品更薄,混合OLED可以实现曲面,而刚性OLED有两块玻璃基板,很难弯曲。此外,刚性OLED是单层结构,其中发光层为一层,但双层串联结构可应用于车用混合OLED。
如果三星显示在A3生产线上而不是现有的A2生产线上批量生产用于汽车的混合OLED,则有可能支持大屏幕一体式显示器。5.5代(1300x1500mm)A2线的基板尺寸仅为650x750mm,因为基板在薄膜晶体管(TFT)工艺和有机材料沉积工艺后被分成四份(四分之一切割)。但在第6代(1500x1850mm)A3线中,如果在TFT工艺后将基板一分为二(半切割)并进行有机材料沉积,则基板尺寸可增加至1500x925mm,从而可以实现更长的OLED生产。LG显示在第6代E5生产线中采用了在1500x925mm基板上沉积有机材料的方法,其中基板在TFT工艺之后被分成两部分(半切割)。
4、TCL华星独供 业界最大LCD平板小米Pad 6 Max 14发布
8月14日,小米秋季新品发布会带来一众科技新品,其中Redmi K60至尊版与小米Pad 6 Max 14屏幕皆由TCL华星倾力打造。而小米Pad 6 Max 14作为TCL华星独家供屏,倾力打造的业界最大的LCD平板,搭载骁龙8+旗舰处理器,超强散热性能,满足创作者对平板的一切幻想;2.8K超高分辨率,支持30-120Hz的自适应刷新率;媲美笔记本的14吋超大屏幕,显示面积比上一代的小米Pad 6大62%,巨屏视界大展新境,带来更广阔的创作视野及创作空间,激发更多创作想象。
高像素低功耗
享受极致流畅体验
在数码界,屏幕像素密度越高,产品功耗也越高是心照不宣的“常识”。但TCL华星却以一己之力打破这一业界“默认规则”,通过LTPS Plus技术的赋能,让小米Pad 6 Max 14的屏幕在拥有高像素密度的同时带来更低的产品功耗,有效解决这一行业“顽疾”。TCL华星的LTPS Plus技术还支持30-120Hz自适应刷新率,可根据画面内容调整到最适宜的状态,无论是商业办公还是影音娱乐,小米Pad 6 Max 14都会成为创作者的好伙伴,享受极致流畅的使用效果。
除此之外,TCL华星的LTPS Plus技术还另辟蹊径,在常规LTPS的基础上通过设计、驱动及工艺优化,使得LTPS显示屏可实现低于30Hz的低频、低闪烁、低功耗显示效果,可明显降低产品功耗,全面提升产品的续航能力,带来更长效的创作体验。
高质细腻显示
打造“亲眼所见”般的震撼画质
为了打造更细腻自然的色彩显示效果,小米Pad 6 Max 14搭载TCL华星2.8K 旗舰屏,拥有10bit色深以及10.7亿种色彩。一般来说,色深度越高,画面颜色就越精细,颜色过渡就越自然。因此在使用时,小米Pad 6 Max可完美呈现光晕过渡色彩,无论是查看照片还是观赏大片,都能获得“亲眼所见”的震撼画面效果,告别色块和条纹的干扰,在细节中品味真实细腻。
小米Pad 6 Max 14还搭载上一代小米Pad 6的同款原色屏校准,让不同材质显示相同颜色,多屏同色显示色差更小;支持DCI-P3覆盖范围达99%;支持硬件级低蓝光护眼及做到双重护眼认证,不给双眼增加观看负荷。
持续开拓进取
助力中国屏走向世界
近年来,TCL华星在显示技术领域展示的强大实力,不仅为显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高端国产屏的崛起提供了方向。未来,TCL华星将不断开拓进取,携手更多行业伙伴打造更美好的“屏显视界”,合力让中国造与中国屏走向世界。
5、TCL华星供屏 C7加持真性能旗舰Redmi K60至尊版发布
8月14日,一年一度的雷军年度演讲如约而至。本次演讲会上小米发布了多款新品,备受关注的Redmi K60至尊版也正式揭开其神秘面纱。这款被官方称为“真性能旗舰”的新机屏幕由TCL华星精心打造,该屏幕不仅在技术上具有创新性,更在视觉效果、低耗节能和使用体验等方面重磅升级,将为用户带来更极致的畅玩体验。
针对年轻用户对智能手机屏幕性能的关注,Redmi K60至尊版搭载TCL华星全新升级的第二代1.5K旗舰直屏,采用小米13Ultra同款C7发光材质,具有更高发光效率、更佳可视角度、更低屏幕功耗等特性。最高亮度可达2600尼特,这也是目前手机屏幕亮度的天花板级别。高亮度不仅能为用户提供更鲜亮的色彩和更丰富的细节,还可以在各种环境光照条件下保持清晰可见,即便是阳光刺眼的户外环境,屏幕内容也能一览无余。
同时,作为一款为年轻用户打造的手机,Redmi K60至尊版最高支持144Hz电竞级刷新率,无论是网页浏览、视频播放还是游戏PK,都能保证画面灵活丝滑,全方位满足用户多场景使用需求。
此外,在健康护眼方面,Redmi K60至尊版也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众所周知,当用户眼睛长时间暴露在低频闪的屏幕环境下时,极易引发视力下降、头痛等一系列健康问题。而Redmi K60至尊版使用2880高频PWM调光,大幅提升调光频率,在暗光环境下可最大程度降低屏幕频闪对眼睛的潜在危害,减少视觉疲劳,有助于解决很多手机用户担心的屏幕伤眼难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创新政策的不断推进,国产屏幕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获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TCL华星作为国内显示面板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面对与时俱进的终端需求,始终保持前瞻的视野和布局,在竞争激烈的显示行业中屡屡突围。目前,TCL华星的屏宇宙面板生态已完成覆盖全尺寸、全品类的全球化产业布局,无论是TV、MNT、商显、平板、笔电、手机,还是可穿戴设备,TCL华星都可给予完善的解决方案,展现出强劲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领先的市场影响力。
展望未来,TCL华星还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以先进技术和前沿产品发力面板赛道,同时加强与国内产业链上下游厂商的协同合作,携手推动国产显示面板向前发展,共同书写中国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热点聚焦:
1.市场低迷,传高通清库存芯片大降价一至二成
2.大陆占4席!今年全球将有13座12英寸晶圆厂投产
3.华为车BU将独立?官方回应:与事实不符
4.传紫光约30亿欧元出售法国芯片商Linxens
5.集微咨询:半导体史上最长衰退期Q2终结
6.半导体厂商掀印度投资热潮,印度制造"又行"了?
7.外媒:中芯国际/联电等二线晶圆厂毛利将持稳


更多新闻请点击进入爱集微小程序 阅读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