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深处,一堂微信群里的鄂伦春语课

老猎人口中的鄂伦春语是鲜灵的,莽莽雪原上动物的姿势形态、猎人飞鹰走马的生活方式,没有比鄂伦春语描述得更精准的了。但下山定居68年,脱离了游猎生活大半个世纪后,民族的年轻人们失去了使用它的生活环境,鄂伦春语逐渐成为了老人之间的密语。戈晓华在67岁时,决定为母语做出新的努力,她在自己组建“民俗文化交流群”里开了一门鄂伦春语课。63岁的关小云是戈晓华多年的老友,也是她教鄂伦春语最大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