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林资本专场:做时间的好朋友】投资人要在能力圈内做事 PE在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导语
  投资中国网讯,2016年4月11日-13日,由投中信息主办的“2016年中国投资年会”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中国投资年会”以“跨境、布局、未来”为主题,探讨当下行业热点,纵论私募股权行业未来,掀起了对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新一轮的憧憬与展望。投中信息COO杨晓磊,哔哩哔哩董事长陈睿,山东宏济堂制药董事长韩福成,景林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人王浩,孩子王儿童用品(中国)有限公司CEO徐伟宏,景林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人盛亮洪出席“景林资本专场论坛”并做精彩发言。本场论坛由投中信息COO杨晓磊主持。

来源:投资中国网



投中信息杨晓磊:财务投资目标有2个结论 一个是运气不错赚到钱

  


投中信息COO杨晓磊


  投中信息COO杨晓磊在4月12日景林股权投资专场中表示,“财务投资目标有两个结论,一个运气不错赚到钱,还有一个结论不太专一的,或者希望频繁换朋友的机构,不会得到很好的企业家尊重。”


宏济堂韩福成:有百年历史的中药企业需不需要融资?

  


山东宏济堂制药董事长韩福成


  山东宏济堂制药董事长韩福成在4月12日景林股权投资专场中表示,“准备了两年,做决定只用了一周时间,效率非常快非常高。国内很多大型投资机构都想参与,但是行动起来最快的就是两、三周,或者一个多月。景林用了一周时间做了法律和财务调查,其他人没有反应的余地。”


  以下为宏济堂董事长韩福成论坛发言实录,根据速记整理:


  提起宏济堂大家不一定特别了解,因为我们国家的中成药都是按区域来确认品牌的,北方的同仁堂、南方的胡庆余堂等等。简单介绍一下宏济堂,有一个电视剧《大宅门》,主人翁是白景旗,到济南开了一个药庄,原形是我们宏济堂。1897年设立了宏济堂,也是百年企业。他到了济南以后最大的贡献在1909年,把山东当地的药材阿胶进行了工艺改良,贩销到同仁堂和宏济堂销售渠道,盛销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所以宏济堂最早研发改良成功,并于1915年由他带着阿胶去了美国巴拿马博览会,跟茅台一起去,获得了巴拿马金奖,迄今为止是中药界在国际上获得比较早,也比较大的奖。


  我们产品分三类,一个是跟同仁堂同类的中成药系列,一共有接近200个中成药文号都在生产。第二类也是我们最大的产品,就是人工麝香,从1975年开始研发,1992年拿到研发证书,是国家保密品种,研发历程对社会经济效益很大,并于今年1月份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是在医药产业化项目里面第一个获得的科技一等奖。这个项目从09年开始,产业化每年增长速度非常快,而且解决了很多产能的瓶颈,今后几年增长速度也是非常可观。第三类就是阿胶,阿胶是最早做的,到六几年的时候,那个时候计划经济阶段,也有重新分工,之后中断了有30多年的阿胶生产,2012年为了完善宏济堂产品品类,又恢复了阿胶生产,到现在为止阿胶10个号,药准字,健字号,全美类文号都有。我们生产的阿胶定位在中高端,作为精品阿胶销售,今天2月份药准字刚刚拿到,我们的宣传逐渐在华东、华南地区逐渐。


  我们走入资本市场,有这种想法是从去年初开始的。作为做中成药的,我本身长得也特别适合这个企业,比较稳重,因为做良心药必须要匹配才可以。我们前十几年做企业比较稳健,按照自己的发展速度,靠自己的资源做事情,很少考虑跟资本市场做嫁接,这也是我们前十几年做企业比较保守的地方。当时我们资本结构比较单一,是靠银行融资,银行融资看起来要从书上来说成本最低,但是风险最大。尤其从2012年开始,到2015年我们深深感受到,国家金融政策的变化对企业融资方面产生影响。因为变化比较大,一阵子松,一阵子紧,我们又扩建,投入比较大,投入了5、6亿。


  所以去年年初,也是很多资本界的朋友包括政府官员做了我们很多说服工作,让我们意识到了资本的力量。在我们去年年初没有做决定之前,景林资本盛博士跟踪了我们两年多,非常执着。那个时候动员我们资本融资的时候,我们一口回绝,但是他一直在跟踪我们,对我们企业的资源,包括经营管理、产品在行业里面的优势和潜在的竞争力,都非常了解。


  在我们决定要走资本这一条路的时候是去年5月份,我们决定引入第一轮PE。准备了两年,做决定只用了一周时间,效率非常快非常高。国内很多大型投资机构都想参与,但是行动起来最快的就是两、三周,或者一个多月。景林用了一周时间做了法律和财务调查,其他人没有反应的余地。所以我们跟景林合作虽然很时间很短,但是用了两年多时间准备。


  为什么我们选择景林?他们跟我们交流的时候,有些对行业的观点看法理解,很多地方要胜过我们。包括对于国家医药政策的变化,包括并购方面,对于产品的判断,我们从景林获得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源。景林平常积累了很多资源可以发挥,我们在快速发展阶段,一个是内生式发展,还有想外延式做并购。景林在这个过程中给我们推荐了很多好的标的,这样节省我们很多时间,这就是很好的增值服务。


  到现在有一年时间,跟景林合作非常愉快,一方面解决我们的资金问题,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享受到了景林拥有的很多资源,促使我们做产业方面的快速发展。


景林投资王浩:投资人要在能力圈内做事 PE在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景林投资管理合伙人王浩


  景林投资管理合伙人王浩在4月12日的“VC/PE”巅峰对话中表示,中国的PE市场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但也说明中国PE市场大有可为,我们处在最好的时代。


  谈及投资人看项目、行业的标准时王浩认为,要先认清自身的能力圈,这个非常关键。对行业和企业的判断要有超出绝大多数人的洞察力、判断力和资源。


  景林投资管理合伙人王浩论坛发言实录,根据速记整理:


  刚才说泡沫的问题,泡沫也好资本寒冬也好,从去年开始各种论坛反复被问过了,我觉得这是一个老话题了,作为景林我们自己的机构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泡沫与否,首先我们要拉开时间跨度,不要以2016年4月份这个时间点看是资本寒冬还是泡沫,包括前面讲了风口,如果你拉到10年、20年甚至更长周期,中国的资本市场或者中国的PE市场怎么看待。首先中国PE市场和美国比,和发达国家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应该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市场,大有可为,不要仅仅在这个时间点考虑问题,往远看,可能会更加从容一点。


  具体看项目、看行业的时候,要从自己的能力圈来做投资,这是景林非常强调的。你所看的行业、项目是不是在你的团队和公司的能力圈子内,这个非常关键。如果在你的能力圈子内,你有超越绝大多数人对这个行业对这个公司的洞察力、判断力和资源的时候,你看待这个公司会有更多的自信,而不会关注泡沫和寒冬的话题。


  每个机构选择方向和行业的时候都有成立机构时候的初衷,为什么做这个事情?。大的行业方向,大家都会说TMT、消费和医疗,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景林选择的方向,风口起风口落是没有办法判断的,也不鼓励我们团队去追风口,因为追风口就像踩钢丝一样的,不可能保证永远踩对。一旦一次没有踩对,下的注又过重的话,结果就会是毁灭性的。我们怎么来看待方向问题?景林大概投几个方向,这个代表景林GP对中国经济未来,包括对中国未来的一些看法。


  我们选择的方向要能够让老百姓生活更加健康,所以我们会重点投医疗产业,我们投了10多个公司,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成功率很高:我们也希望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快乐,所以会去投文化娱乐体育,比如刚才说的风口,从去年开始体育投资是风口,但我们4年前就投了虎扑体育;我们所投的企业能不能让你所在的行业、区域和所服务的老百姓生活更加方便,更加有效率,更加公正,这也是我们投资的方向。比如我们投滴滴、大众点评、达达、爱回收,滴滴现在属于大多数老百姓必备的生活app之一,它让生活更有效率。我们重仓年轻人,相信年轻人是中国经济的未来,虽然关于“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现在可能有很多的争论,我们也不鼓励大学生通过辍学的方式去创业,但对于创新和创业,我们是乐观主义者,相信年轻人是中国的未来,所以我们过去投了很多80后的企业和企业家。


  每个项目投资时有分歧很正常,你要投这个行业,这个项目值不值得投,可以有很多的因素来决定。作为投资机构或者GP,你在这个行业里面能力圈很重要。第一,你要超越这个行业绝大多数人的洞察力、判断力和资源。比如,你是做物流的,你的洞察力必须超过物流行业里的绝大多数企业,这个洞察力必须是提前的,不是说等风口来了猪也飞起来了。第二,你预判了这个机会,还要有判断力,有很多人是善谋而不善断,你把各种考虑的因素考虑全面,这个很重要。第三,你具不具备行业资源,提供增值的资源,这个也非常关键,他某种程度决定了你相对其他投资者的主动权和定价权。最后看这个项目投不投就顺理成章了。


  每个机构都有很多教训和错误,但是我觉得从机构的管理人来说我更想用一个关键词,做时间的好朋友。要成为时间的玫瑰,任何行业都有1万小时定律,大家要从容,做投资要从容。


孩子王儿童用品徐伟宏:不追风口不做广告的公司靠什么扩张?

  
 孩子王儿童用品CEO徐伟宏


  孩子王儿童用品CEO徐伟宏在4月12日景林股权投资专场中表示,“这几年变化很快,工具的变化,消费习惯的变化。但也有很多东西不变。我们很多时候把不变的东西作为基础的战略起点,去打造这方面的独特性,过了几年真的成为风口了。”


  以下为孩子王儿童用品CEO徐伟宏论坛发言实录,根据速记整理:


  我们公司的时间不是很久,是2010年的1月1号正式开始服务消费者,到现在差不多6年时间。孩子王没有对外做过广告,现在我们在全中国覆盖了17个省,接近80座城市。我们主要的业态是针对负一到14岁的目标人群,从女性怀孕开始到小朋友14岁。我们的产品是实体和虚拟相结合,看起来是以实体店铺为主。我们的店铺跟在座的各位看到的这个领域里面的店铺最大的不同,就是“大”,我们标准店都在5000平米,这样的店都座落在万达、万象城等等综合体。


  孩子王是以实体为主的,由其在这几年受互联网的影响,很多的实体企业不增长,零售业甚至出现下降,到处看到的是关店潮。所以我简单报告一下我们这几年连续6年同店可比的增长接近50%,每年的公司规模都是很快的加倍。当时景林投资我们的时候很早期,到现在翻了接近30倍的规模。孩子王想做不太一样的事情。


  王浩总当时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对这个行业非常了解。因为他们在这个之前,在母婴领域里面已经做了非常多的样本的调研,甚至有对企业做了投资。我们当时公司的销售规模才1亿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估值比较高。最后为什么双方理念相同?我们的背景已经不是简单的草根创业,这是我们第二次创业,我们特别希望做比较独特的东西。


  以前我们做电器零售,发现做到最后除了电不一样,其他都一样。为什么公司做到最后都同质化?为什么有很多新的公司?比如说BAT为什么做得越大独特性越明显?我们用比较传统企业的载体做出独特的东西。


  王总介绍景林理念的时候说到比如1万小时定律也好,包括对风口理解也好,这几年变化很快,工具的变化,消费习惯的变化。


  但也有很多东西不变。我们很多时候把不变的东西作为基础的战略起点,去打造这方面的独特性,过了几年真的成为风口了。孩子王,当时我们和王总沟通了,认为真正不变的或者趋势性的东西,或者本质上规律性的东西,是消费升级。品质是决定消费关键的要素,消费升级是真正不变的背后。人对事情的理解是什么?因为人有两个基本属性永远不会变,第一,人是社会动物,需要社交,所以线上线下做社交是很好的东西;另外人是情感的动物。


  大家对孩子王不是特别了解,因为我们做广告少,我们在社交和情感两个差异化上,跟现在领域里面的同行,甚至跟线上很多公司都不一样。比如我们的实体店开在万达,大家到万达基本很少看到一个人去,都是两人及以上。进去之后很少看到农民工,因为里面吃一碗面条和外面吃的价格不一样,想要的是消费升级和社交。自己店铺环境里面,有虚拟产品、有实体产品,也是一种消费升级。我们小的时候再有天分,你说要学习钢琴,那个时候父母没有条件给我们,当时父母给我的要求就是不要生病就可以了。


  今天在中国的一、二、三线城市只要小朋友是健康的,至少在学一个以上的辅导班或者兴趣班,要么学习英语、要么学习舞蹈,要么学习钢琴。所以店里面只卖有质量的商品不够,所以我们三分之一空间做服务,包括小孩子娱乐早教等等,还有三分之一顾客互动空间,每家门店每年有1000场互动。


  中国有1万个班,都是按照年龄段的班,我们围绕不变的东西,找到对这个东西同样认同的资本。连锁零售想要发展快,本身从模型上来看是通过银行一年必须把钱还掉,我们累计盈利的速度比一年长一点,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必须跟资本拥抱。我们早期找到志同道合的资本,第一是专业,对行业了解,否则没有共同话题;第二,坚持投资比耐力,看长远,不要追风口,追风口风险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