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蓝声学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打造国内领先的海洋传感技术与系统解决方案平台

海洋之风已来。2025年伊始,海洋经济成为高频出现的行业主题词。3月,“深海科技”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纳入新质生产力培育方向,明确提出推动其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发展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海洋经济自身也在过去的一年实现显著的发展,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5.9%,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025年7月,北京海蓝声学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由苏高新融享创投领投,老股东昊辰资本、崖州湾创投持续加码。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大公司研发与生产投入,以及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建设。

海蓝声学于2021年11月成立,公司创始团队深耕行业二十余年,承担过多项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拥有深厚的研究理论基础、丰富的产品设计制造经验与卓越的工程实践经验。公司掌握核心技术,提供水下传感器与海洋系统装备产品矩阵,服务于全国多家重点科研院所、高校、海洋工程单位及涉海企业。

传感器是推动海洋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水声换能器则是海洋领域最主要的传感器品类之一,也是海洋开发装备的核心部件。公司凭借多年积累的底层研发能力,提供种类齐全的水声换能器谱系化产品,并实现快速迭代。公司的核心产品包括主动、被动、矢量、新型材料、声学阵列等多类型水声换能器。在工艺与设计上,公司自研的宽带换能器、深水低频换能器、高频阵列等产品已批量供货。同时,公司以水声换能器业务为切入点,围绕客户深挖需求与合作,服务整体设计输出关键解决方案,极大地增强客户粘性。公司自去年正式对外销售以来,已获得多家重要院所与高校的订单,业绩增长迅速。未来公司将横向拓展水下传感器品类,纵向拓展系统方案能力,构建全产业链解决方案,为深海科技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优质配套和支撑。

受益于顶层战略和诸多政策支持,海洋成为新兴的全产业链持续爆发的长坡赛道。受国际形势因素影响,海洋国防需求将在短中期内爆发,目前我国海洋通信探测覆盖度较低,建设海洋通信与监测网络基础设施成为当务之急,水声装备需要加大投放与部署以提高监测覆盖密度;长期来看,前一阶段的通信监测网络建立后,海洋开发需求势必会得到更大地释放,深海资源开发、海上风电、深海养殖等海洋经济活动同样会迅猛增长。目前,我国高端海洋传感器国产化率不足10%,长期受制于进口。而军用水声装备方面必须坚持自主发展,水声装备国产化成为发展必然。市场需求增长与国产化率提升的双重驱动将催生我国水声装备巨大的结构性市场机遇。海洋科技是专业性极强的赛道,唯有具备优质产品和技术实力的民营创业公司才能够抓住机会,凭借高效灵活的组织与响应能力,与体制内单位共同填补快速增长的市场空白。

关于海蓝声学

北京海蓝声学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1月,是一家专注于海洋传感器与装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公司以“让深海听见中国声音”为使命,已取得多项核心专利,是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面向国家深海科技急迫需求,于2023年3月在三亚市崖州湾深海科技城成立第一家全资子公司:海南声科深蓝海洋技术有限公司。公司立足自身技术基础和产业需求,联合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于2025年4月成立“深海智能感知与测试技术三亚联合实验室”,打通产学研用全链条,推进水声技术在深海科技领域的创新研发与具体应用。公司倡议并联合海南省多家行业单位筹建了海南省声学学会。基于自身产业优势,公司将逐步拓展海洋环境监测、资源勘探、智能装备等多元化业务场景;持续加大研发与生产投入,加强与海洋领域科研院所、高校的进一步合作,致力于成为国内产业链齐全的海洋科技公司,努力建设打造海洋基础设施网络,为海洋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结语

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纵深推进和深海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海蓝声学将继续夯实根基,以全链路自研能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海洋传感技术与海洋装备解决方案平台,在海洋科技赛道形成独特壁垒。未来公司致力携手行业内合作伙伴,并肩承担国家与时代赋予的使命,共同开启海洋强国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崭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