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余基金 · 柳涛:价值投资成就行业整合,投资带给我的乐趣及教会我的种种
分享趣味的思维启迪,接地气的创投方法论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投资人说
题图:华余基金副总经理 柳涛先生
柳涛先生留学英国多年。曾就职于世界500强公司,从事大宗商品交易业务。2013年,投身医疗整形行业;2015年加入华余基金。专注于医疗健康及教育领域。投资项目包括:新眼光、亚睿生物、天海防务、金利华电,来伊份、绝味鸭脖等。
素材来源:BUstyle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违者必究!
我的高中时代是在北京度过的,后来去了英国学习。每每想到北京,那印象就是站在天桥上面,看着远处绵延的车流一路涌来,自己却没有一点归属感。 走南闯北很多年,我还是觉得,黄埔江边吹来的风里都带着契约味道的上海,最符合自己的价值观。
1
LP来源于浙江商会「老一代企业家」
华余是我们的GP团队管理的基金。规模不是很大,LP大都来源于浙江商会的财富第一代。所以,基于这样的底子,我们现在找的项目也多半和这些企业家的主业挂钩,找的都是类似的实业型的项目。和这些头发花白的长辈们相处,不光能学到很多知识,还能获得很多人生的感悟。
结束了在英国的学习,2012年回国后来到上海,在一家著名的外企「托克」做大宗贸易,商品贸易中的现货、期货都做,当时矿产和矿山的老板对接,赶上了好时候。 2014年觉得还是要创业,出来搞点事情。就投身到医疗整形行业去,觉得整形是个机会,又是朝阳行业。当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找资金的时候慢慢接触到了投资,很感兴趣。2015年正式加入华余基金。专注于医疗健康,高端制造业和教育领域。
华余基金成立以来,一直本着为浙商服务的目的,也得到了许多浙江一代商人的一致认可。商会可以发挥其资源整合的功能,利用自身的集合性弥补企业的单一性和分散性,实现资本的扩大效应和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浙江商会中的会员单位以生产型的实业为主,实力也比较雄厚。我现在到处跑,看项目,看企业。谈券商和银行的合作,主要是为中国群体服务,所以,江浙沪苏锡常走的多一些。
我们打交道的都是些中老年人。说白了,接触的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先富起来的老一辈的企业家。
2
看重财务分析,「投进去」不会撒手不管
虽然成立的时间不算长,但华余基金的业绩还是有目共睹的。我们早期投资的新眼光翻了15倍;亚睿生物在一年半时间里,股指翻了六倍;另外,已经成功IPO的天海防务也取得了很好的回报。我们还有一些投资项目,例如金利华电、来伊份、绝味鸭脖(这两个都是早期的)好多都是我们的投资合伙人早期投资的项目标的。
事实上,当华余基金投资一个行业时,一定是出于对该行业的了解和认知----我们投进去不会撒手不管,我们不是单纯做财务投资,一定会对接资源。当然,努力发现企业的内在价值,并且帮助其实现价值是很多投资人都善于去做的。从我们来说,华余基金作为投资者并不直接参与产品的研究与开发(R&D)、生产与销售等经营活动,而是间接地扶持被投资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务监督与咨询,使所投资的公司能够健全经营、价值增值。
华余基金长期关注的领域包括:文化,教育,健康,高端制造业等。如果从投资阶段分类的话,我们只投成长阶段的企业,一般来说,种子轮的项目基本不碰。所以,我们看中的项目利润都比较高,盈利不成问题。华余基金的投资是属于稳健型的。我们的几个合伙人都在一些大的机构工作过,比较「以人为本」。做事低调,投资风格上注重防范风险,不愿意激进。
另外,我们十分在意创业者的个人特质,希望看到对方有不断向上的积极性和一颗有开放、包容的心。对我来说最大的成就感来源于「点石成金」的乐趣。
其实,这个行业有时候的确枯燥,我又是典型的技术派,倾向于用数据说话---每天看财务报表、做数据模型。但最有成就感的是积累了很多跨行业的经验,了解很多实体企业的情况。这几年,小到图钉的制造,大到大型机械设备,自己所接触的远远超过了以往学到的总和。很多华余基金投的初创型的企业,慢慢地从营收五、六十万的小企业发展的年营收30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这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总是令我很振奋。
3
不自觉地,做起了产业上下游的融合
自己所做的整合企业资源的事情意义是很深远的: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是这个星球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太了不起了。如今,中国工业竞争优势还体现在拥有完整的供应链条上。这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使得投资行为具备了集聚效应和高度的灵活性。
投资的过程中,我们也慢慢发现,自己在不自觉地整合产业产品链的上下游企业。比如,我们前年投资了一个做本子的企业,然后发现应该有个做笔的企业配合,于是整了进来。不多久,就发现其实也需要有做墨水的厂家,这样系统才更丰满和完善。就这样慢慢地整合出一个投资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纳入其中形成了融合。
华余基金不会刻意定义自己的投资阶段。但同时,当下在国内,尽管产业投资基金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逐渐升温,但是产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中国的发展确实概念模糊、观点分歧、市场操作混乱、多样。
这也不难理解,产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均来源于英文PE(Private Equity),虽然叫法不同,但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满足中国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同时,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等。
我希望,华余基金在未来的三年内规模能够做大做实,以后成为业内的股权投资的一个热点公司。但我们会坚持不去追逐风口,有好的项目才去募集资金,不做急功近利的事情。我每年看的项目不算多,一年也才200多个。因为不去追TMT 的风口,所以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去学习和思考。
4
文化氛围分南北 投资艺术看人性
我在做大宗商品的时候,经常要出差深入全国各地的矿山和企业,也见识了南北文化的差异。在我的老家山东有句话,叫生意不过山海关。
我们做矿的时候,公司分为两个团队。一个南方团队,一个北方团队,核心业务都是和当地的厂长沟通。特别有意思,去北方,你什么都别管,先喝个三天三夜,打实了关系,一切都好谈;去南方,人家是先和你把事情谈成了,完了再稍微地喝一点。两边的做单方式虽然不一样,但殊途同归,其实业绩都差不多。
有人说,投资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但是我觉得,人类永远会离真理差一步。我个人就很警惕那些各方面都想要「拔尖」的人,这种人可能并不是真的很喜欢所做的事情,而只是因为想要成功的惯性在做事,抱着这种心态的人其实走不远。我个人也经历过选择,反反复复到走上投资这条路。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找一帮你喜欢的人,找到靠谱的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如果能将激情和职业结合,那肯定是最好的。
公司发展轨迹很重要。创业早期,投资者需要更投入「艺术」的那部分觉察力,去做评估;而随着公司稳步壮大,量化考核也就是「科学」那部分变得重要起来。
*本文系BUstyle首发。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人说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
推荐阅读:(点击文字或图片均可阅读)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