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GTP协议创新发明者万像电子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近日,vGTP协议创新发明者万像电子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西交一八九六参与本轮投资。

创始人聂焱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在中兴、华为工作10余年后,毅然走上创业之路,只为实现“每块玻璃后面都有一颗万像的芯”。

以下为镐京笔记专访《一名华为离职员工的西安十年》,讲述了聂总的“情怀与梦想”,崎岖波折,却也励志动人。

撰稿丨刘    宁

编辑丨廖沫半

于通讯大厂员工而言,35岁是一个微妙的年龄。拿了多年高薪的他们,有人选择离职创业,也不乏找个小城市“躺平”的案例。

聂焱属于前者,故事比较波折,也比较励志。

2010年,聂焱离开华为,在深圳试水创业,公司因定位不清晰而“夭折”。返回西安后,他拉上西安交通大学校友卷土重来。研发太过“烧钱”,期间被迫卖了几套房,终于撑到融资,自主研发的技术也日渐清晰——用一个烟盒大小的“黑色盒子”代替电脑主机。

这就是“零”终端产品,一种无通用处理器、无本地硬盘、无通用操作系统的终端设备,设备内只有一块高度集成计算机屏幕内容算法协议芯片,能够充分接入各种云。尤其“在云设计、云电竞、云手游、云AR/VR上更具优势,因为图像传输清晰度极高,交互体验极好,同时还兼具安全和保密特点。”

聂焱介绍,其自研的Tequila“零”终端专用芯片为国内首颗,随5G时代到来,“零”终端及其升级产品的创新必将成为云计算/元宇宙规模商用的关键端侧基础设施。

接下来就是量产。

镐媒体·镐科技(ID:Hao-keji)注意到,不久前,聂焱的万像电子获得近亿元融资,公司能否走向更广阔的市场,2024年将是重要节点。

01

转身走向创业“丛林”

“美国有的,我们也得有!”八年前,聂焱拉现任公司副总范志刚“入伙”时的这番话,让后者记忆犹新。包括投资机构向镐科技介绍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万像电子”)时,也反复强调一句话,“聂总极具情怀与梦想”。

而“情怀与梦想”,往往崎岖。

2006年8月,Google首席执行官在搜索引擎大会首次提出云计算的概念,整个行业开始萌芽,到2009 年,阿里云成立,成为国内最早布局云计算的企业;2010 年,华为正式公布云计算战略……

同年,在华为西安研究所,产品经理聂焱辞职创业。

选择离职,源于一次技术发现。

2007年接到任务前往华为深圳总部的聂焱,被云计算技术深深吸引,尤其是云计算系统中从云端到用户端的图像压缩传输和交互协议(屏幕接收图像流)的环节,在反复的学习和研究中,他发现了TeraDICI公司的PCoIP协议,其巧妙的技术原理和极致的用户体验,让聂焱对这项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彼时华为的优势和重心是后端云数据中心。

于是在深圳,聂焱告别华为,转身成立公司开启第一次创业。“当年也是无知者无畏。”从技术人员走向创业之路,聂焱表示自己是个“新手”,既没有搭建起合理的商业模式,还犯了两个“致命”错误。

“那会儿什么都想做,但云计算体系方向太多,我们没有找好自己的定位。”

“其次是为了省钱,我们聘用的学生以及从培训机构里找的学员,完全达不到我们的技术要求,晃荡三年多,我和另一位创始人的几千万积蓄就花光了。”

就这样,聂焱的首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02

突破人才和资金瓶颈

首次创业“夭折”并没有打消聂焱“要把这事儿做成”的念头。

2014年,其返回西安再度创业,聂焱找到曾经的西交大校友老周。“他在中兴干终端,我在华为搞云计算。”

两人在一间公寓房的地下室一拍即合,明确下来:只做联结云和用户端的基于计算机屏幕内容的交互算法协议。

在联系到更多优秀校友和离开大厂的算法协议技术专家和底层嵌入式系统级技术专家后,团队对标加拿大TeraDICI公司的图像传输算法协议专利,把端到端每个技术点都分析透彻并反复进行原型机验证,研发才日渐顺利起来,据聂焱描述,“最多的时候达到了一百余名研发人员。”

不过,从算法协议的软件仿真研发到芯片化研发周期的确冗长。

一方面是“等钱”,另一方面是“等人”。聂焱坦言,最开始的研发工程师都需要反复学习和持续性迭代,“因为大家原有的技术路线不同,再加上这项技术不开源,我们只能自己一点一点写代码,验证,试错,重构,再试错,团队和技术磨合周期很长。”

过分“烧钱”,是困扰聂焱十余年的烦恼,聂焱将之形容为公司发展一波三折的重要因素。

“没多久我和老周(联合创始人)的‘子弹’就打光了,我把西安的几套房卖了。”重提这段往事,聂焱仍有无奈,“西安的房也卖不出多少钱。”

好在,聂焱完成三轮融资,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直到2017年,团队自主研发的vGTP协议面世 —— 一种面向计算机/工作站的屏幕内容图像压缩传输和人机交互算法协议。

聂焱进一步介绍,传统云计算方案终端形态多、用户体验不一致且运营服务成本高,vGTP协议可摆脱与应用系统的耦合,基于vGTP的“零”终端状态唯一,可接入各种云,向使用者交付各种应用服务和内容服务,尤其是3D类应用服务。在各种比拼和实测中,万像电子的3D用户体验遥遥领先。

“将算法协议芯片化,再基于芯片研发交付各种‘零’终端产品。”芯片研发也是产品工程化过程中的壁垒。

聂焱称,涉安全的用户看中的恰好是其算法协议的芯片化及“零”终端产品“安全”、“保密”的特点。据悉,公司将在2024年Q3完成第一代“零”终端芯片Tequila的量产并批量交付“零”终端产品,已累计签下数万颗芯片和相应“零”终端的订单。

03

投后估值10亿元

创业逐渐走向正轨,聂焱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众多涉安全、运营商商用等多个市场方向的生态合作伙伴。‘零’终端技术的完全自主可控填补了国内空白,得到相关国家机构的认可。”尤其是在疫情结束,芯片化完成之后发展尤为迅速,吸引更多专业级投资方入局。

聂焱透露,公司近期获得A+轮近亿元的融资,投后公司估值10亿元左右。本轮投资由西高投空天院常青资本、瑞垚、西交一八九六、中财融商等投资机构合作完成,资金将主要用于商业生态的基线软件系统持续性迭代研发,Tequila芯片的量产、Defield芯片(万像电子规划的第二颗芯片,数据中心侧和末端信息源采集端)的小批量,以及市场新生态的拓展和开发。

对于这一轮融资,聂焱称投资方非常专业,产业契合度也高,会在产业方向上对万像有所助力。“譬如,西高投空天院可以为我们带来产业资源与客户,西交一八九六为我们带来诸多投后服务,还有瑞垚他们投资的企业也是非常硬核。”

“万像的‘零’终端产品是对传统电脑(胖终端和瘦终端)的一种技术颠覆,我们认为未来万像的应用市场非常广阔,尤其是在数字经济等领域,接下来我们也将为万像对接更多校友和科技成果资源。”西交一八九六项目负责人表示。

前面提到聂焱“等钱”“等人”有些年头,但实际上西高投也等了好些年。

据悉,早在2021年的一次项目评审会上,西高投就曾向万像电子抛出“橄榄枝”,“可惜的是万像在2020年刚融过资,那时候没有投资机会。”西高投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过,在2023年底这一轮融资前夕,万像电子不仅进一步完成芯片化的迭代,更是在商业应用上得到认证,西高投火速入局。

“在了解到他们现状之后,我们连忙启动了尽调流程,并顺利完成了过会。”上述西高投负责人表示,“万像的技术和产品对国防军工行业很有帮助。2023年年中,万像的产品已得到相关单位认可,很快进入应用阶段,落地的确定性非常强,前景非常好。”

聂焱计划,2024年公司销售目标要达到2亿元。

这对商业化仍处于早期的万像电子来说并不容易,毕竟产能扩张、市场破局以及公司治理等问题,基本都处于第一步,自研协议与芯片能否走向更广阔的领域,有待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