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内数笔融资,纺织品B2B平台为何受资本青睐?


 

消费的更迭,开始引起产业链的变革。

 

近日,纺织品B2B平台“百布”完成1.1亿美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普洛斯隐山资本领投。而在几周前,百布刚刚完成3亿美元的D轮融资。短短半个月,迎来两笔投资。

 

一个被投资人看作“真香”的赛道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那么,为何服装纺织供应链成了产业互联网的宠儿?

 

实际上,一个优秀的B2B企业往往具有以下的特点,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

 

所涉及赛道上、下游较为分散

 

具体来说,市场规模够大是前提,上下游分散是核心,市场环境是催化。市场规模大有改造的必要,行业的天花板越高对于创业公司越有利;上、下游海量企业,才让它们之间很难结盟,没有谈判筹码;在行业呈现供大于求的环境下,上游供应方有迫切意愿拓展渠道促进产品销售,与此同时流通环节加快周转清理库存的诉求增强,又有助于新兴B2B平台从旧有渠道分销体系中抢夺更多份额。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服装纺织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突破2万亿,是改造的首选目标。但是上下游极其分散,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纺织业目前超过2万家企业单位,其中存在大量中小规模企业。而头部玩家在各领域的市场份额多数不足1%,属于极度分散。

 


此外,市场环境作为催化剂可以加速行业的变革,市场的变化通常会造成了内部交易链条的不稳定。

 

找钢网举例,12年的钢贸危机使得大批贸易商在进货方面与钢厂产生了矛盾,大代理商和钢厂的合作是买断制销售,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钢材价格涨跌完全由代理商来承担。前几年价格不断上涨,代理商赚的盘满钵满。一旦钢材价格持续下跌,代理商出现持续亏损,就不愿进货或想推迟进货,这就会限制钢厂的销售规模,导致钢厂库存过高,运营风险大增。在找钢网借此时机介入之中,快速消化钢厂库存,赢得了先机。

 

同理,在快时尚的形势下,一批商显然不能向原来一样大批的进货,而是迎合市场转为小批、多次的进货,这对于上游坯布厂来说,库存的压力增大,而B2B平台可以解决此类问题。

 

 交易链条冗杂,流通效率低下

 

在传统交易链条下,从采购员发布需求得到供应商回复后,采购商还需取色卡——回厂确认——剪样布——做样衣——采购大货等多个步骤,购买时还需要经过比价、议价、询价、锁货等几个环节,效率极低。

 

而每一个卖家每天要对外发布库存量、报价表,且格式各异,有Word的、Excel的、txt的,买家不仅找货麻烦,而且很难了解哪家的货最便宜。

 

而作为产业互联网,优化供应链的本质是无限缩短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距离。产品倒转的次数越少,流通企业体现的价值就越大。

 

目前百布采取了自营的模式,实现了交易链条的闭环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产品的倒转次数。

 

 SKU可以实现数字化或者标准化

 

SKU标准化的优势不必多说,是所有B2B玩家共同的愿望。

 

从用户体验来讲就是平台拥有完善品种分类检索,产品标签化、数据化,便于选择查找,减少人的介入。

 

据了解,百布独创的八维八级分类法,为行业建立起首个标准分类信息库,可以快速找到客户需求的面料,同时通过自营商品数据库将价格标准化透明化。目前已建立起行业最大最全的面料信息库,达到200万个sku的自营面料数据库覆盖全国市场可见面料的80%以上。

 

在SKU标准化及数字化这一方面,是考验公司核心技术重要一点,也是构建壁垒的重要一点。毕竟,上、下游分散是行业现状,B2B平台本质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并且减少交易链条,如何将非标的产品标准化,在颜色众多、款式不一的纺织品中形成“产品字典”,是用户实施购买决策的前提。

 

 在产业链上拓展能力强,可以切到物流、SaaS、供应链金融等领域

 

产业互联网对产业的改造实际上分三个环节:上游的生产环节,主要解决的是生产环节的效率问题;中游的流通环节,解决交易及服务;下游则是通过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以后反向定制。

 

简单来讲,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是业务+服务+生态。

 

对于纺织行业来说,上游织布机开机率仅有60%,部分胚布厂存在产能过剩;过于分散导致对纱线厂议价能力弱,从而导致原材料采购成本高;此外,由于缺少壁垒,畅销的款式极容易被复刻。

 

从中游来看,快时尚趋势对于服装制造商的需求变为多频、多种、少量的形式,一批商销货的风险加大;此外,在众多品牌、爆款林立的今天,服装制造厂一旦销货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到一批商的回款。而一批商开发新客户又面临信任问题。

 

从下游来看,最直接面临的问题便是成品布料成本高;其次便是采购进度无法实时跟踪,信息传递低效;最后便是消费者对服装更新需求快,催生快反的需求。

 

所以,纺织B2B平台与其他B2B平台的相同点在于一方面作为一家B2B电商,服务于产业链上下游,赋能以交易为核心的供应链。此外,还需在生态上下功夫:实现高效集约的仓配一体化网络和高度闭环的一站式履约能力,并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赋能产业链、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现金利用率。

 

而比较独特的是,在成品布生产环节,纺织B2B平台需要通过AIoT+SaaS等技术革新,实现织布机产能的在线管理与运维,提升坯布厂的织布机开机率,从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成为胚布厂与一批商的纽带。

 

以百布举例,百布2019年全年实现近百亿销售额,行业上游生产环节的AIoT设备已铺设织机超10万台,系统化覆盖全行业织机产能约8%,并已覆盖行业70%的成品布一批商和产品品类。预计2020年百布AIoT设备覆盖织机数达40万台,行业织机产能覆盖率超过26%,这将进一步巩固百布在纺织布料行业中的绝对领先地位。百布与产业上下游将持续共同创新,携手打造覆盖纺织布料行业完整产业链的新生态。

 

至于实现标准准化和可快速复制的履约服务,百布有着先天性的优势;纺织类产品对运输条件并不是太高,防潮,防暴晒即可,一般厢式货车都可以满足。从目前来看,中国并不缺运力,尤其是在电商仍在高速发展的当下。

 

 是,挑战依然存在

 

首先,自营模式要求对市场风向有极强的预判性,否则只能吃冷饭,最好的方式便是与电商平台合作,获取大数据

 

其次,所谓成也库存,败也库存。自营模式将库存的压力背在自己身上,这对柔性供应链有着极高的要求。

 

未来,如何进一步实现设备智能化、供应链协同、行业数据模型的建立及数据分析将会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此外,国内纺织产业面临环保政策的收紧,如何帮助企业优化能耗环保管理也将是一个难题。最后,回归到商业的本质,如何在交易中增加附加值将会是纺织B2B平台考虑的事情。

 

毕竟,对于一个万亿级的市场,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作者介绍






作者 | 韩骁,海豚智库电商分析师,微信号:hanxiaodahao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