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舟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新能源换电引资本热捧
36氪安徽获悉,安徽绿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舟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同创伟业领投,中天汇富跟投。绿舟科技联合创始人吴如伟表示,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人才建设、市场营销推广及产业布局等方面,致力于商业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此前绿舟科技已完成近亿元的A轮融资。
绿舟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致力于提供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创始团队均具有技术研发背景。近年来,绿舟科技深耕换电领域,升级打造面向新能源汽车换电领域的智能换电站综合解决方案,通过探索各个领域换电模式,采用工业级软硬件标准,针对不同场景的换电站进行尝试,已拥有丰富的设计、研发经验,可为乘用车、重卡、轻卡、微面、厢货等多车型多种场景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并在降低综合成本,提高换电精度和效率,实现智能无人化等方面有着行业优势。
绿舟科技换电站示意图
绿舟科技副总经理万琳表示,目前全国已有超200座换电站采用了绿舟智能换电站综合解决方案,其中覆盖车型近20种,遍布区域包含重庆、厦门、杭州、宜宾、辽源……2022年绿舟科技以合肥为示范试点,在全省范围内建设、运营新能源汽车智能换电站30座,2023年后向其他区域全面拓展。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GB/T 40032-2021《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等政策出台,进一步推进中国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标准化的统一和发展的加速。万琳认为,新能源换电产业正在迎来风口并开始进入爆发期。2018年绿舟科技以研发智能换电站控制系统进入市场,以技术创新赋能新能源换电领域,并在随后的几年里,不断优化升级产品及商业模式,逐渐向提供综合一体化解决方案与专业的运营服务商转型。
在解决市场痛点上,万琳谈到,电车替代油车是大趋势,解决新能源汽车补能问题是行业发展的关键,当下市场主要有两种补能方式:一种是充电模式,但充电桩有其短板,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电车充电需求;另一种就是让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拥有同样即换即走的补能体验的换电模式。绿舟科技的换电,可以实现在3分钟内为一辆车换电,同时结合错峰用电价格政策,可以有效降低客户成本。在不同的场景,这两种补能模式可以实现互补。
绿舟科技综合一体化解决方案
谈及公司底层技术逻辑,万琳表示,通过大数据技术,建立“站-车-电池-车主”换电核心数据中台。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语音、AI视觉、区块链等技术,以城市为单位,建立换电站、电池资产的基础信息共享、运营、运维、换电APP、电池健康度跟踪、换电设备预测性维护等数据应用与分析决策服务一体化,以换电站监控中心为支撑,在换电站建设到运营业务开展的基础上,以服务的方式为各政府部门、运营商、车主、能源汽车厂商(4S店)提供信息资源与数据共享综合服务。
绿舟科技积极携手能源巨头、整车企业、电池企业、换电运营企业等合作伙伴,形成产业闭环,构建良性循环发展的换电生态。同时也积极探索低碳减排的换电模式,聚焦换电服务网络、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站-车-电池-车主高效协同,走高质量的绿能发展道路,以换电模式助力国家绿色发展战略。
投资人观点
同创伟业合伙人张文军: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充电模式的效率制约日益显著,充电补能方式愈发多元化,换电模式正迎来快速发展期。换电因其在用车效率、补能时间、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成为了新能源汽车补能的重要补充手段,受到国家、政府和企业的重视。绿舟科技在无人换电领域深耕多年,其核心产品AIOS智能换电站控制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全国上百座换电站,今年以来更是加速了在换电站运营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我们看好他们会持续成为换电领域的领跑者。
中天汇富创始合伙人黄罡:绿舟科技一直深耕工业互联网和新能源领域,为产业提供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以源头技术创新,专注大数据、机器视觉、深度学习、数据分析等AI技术的创新研发,助力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绿舟科技团队技术扎实稳健,目前已在新能源工控系统占据很大优势,相信公司未来将会依托核心壁垒和优势,向新的台阶迈进!中天汇富会践行投创结合,与绿舟科技伙伴们一起共创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