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G资本 · 熊晓鸽:投资人是一群永远处于遗憾之中的人

分享趣味的思维启迪,接地气的创投方法论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投资人说



题图:IDG资本创始合伙人 熊晓鸽先生


谈到熊晓鸽及他所创建的IDG资本,我想已经成为了整个创投圈所绕不开的话题。作为国内投资界的老前辈,熊晓鸽先生见证了中国创投圈20多年的风风雨雨,从纷纷“下海经商”的92派企业家到今天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VC拓荒到如今的VC全民化。


在这其中,熊晓鸽先生历经了太多的市场兴衰,感慨万千,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就是关于熊晓鸽先生从业20多年来的思考感悟。




素材来源|善缘街0号、IDG资本、腾讯财经

投资人说(touzirenshuo)编辑作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



1

听从内心的选择



我人生当中第一次最大的抉择就是离开湖南到北京,因为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离开过湖南。


那个时候有一名意大利的女记者叫法拉奇她采访过邓小平、阿拉法特(巴勒斯坦总统)、霍梅尼(伊朗国家最高政治领袖)等许多全球著名人物。当时我觉得她非常了不起,于是我青年时期的梦想就是做中国版的法拉奇。


当我在北京工作两年以后,就考上了社科院研究生新闻系英语采编专业,这个专业主要是为新华社培养驻外记者。所以那个时候我也算实现了自己的部分梦想。但是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思考自己要不到国外去深造,因为我想成为一名最好的记者,所以我决定干脆出国留学。这对于当时的我是一个蛮大的挑战。


因为我的父亲,他还觉得我不应该到国外去冒险,在他看来一旦你放弃这几年的奋斗,就意味着你这一切又要从头开始,再加上他也没有去过国外,所以总觉得这事不太靠谱,因此他还是比较反对的。


但后来我还是出国了,现在有时候回想起来,很庆幸自己当时坚定了下来,同时这也让我明白,青年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做选择



2

这真是一个充满遗憾的行业



如今我已进入这个行业,有23年之久。


现在如果让我总结投资这个行业,我更愿意将它理解成一个充满遗憾的行业,而我们投资人,更是一个时刻都可能会做出让自己遗憾终身的职业


因为你投资了一家失败的企业,事后你就会想,我当时为什么把钱投进去了,这真是一个遗憾。相反如果你投资了一家成功的公司,你就会想我当时为什么投少了,为什么会退出的这么早,所以我说投资人永远是处于一个遗憾之中。


最近我也经常跟别人分享,其实做投资就是一份工作,首先你得喜欢这一份工作,其次你每天得应对这份工作,所以是一个常态的事情。我喜欢做投资,因为我时刻都能学到大量的新东西,在我看来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你才能对事情保持一个高度的敏感度,但学习一个新东西的过程总是伴随着痛苦,你要勇于跳出舒适区,所以这对很多人而言也是一种挑战


而这其中你的态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你面对这些挑战和生活态度是怎么样的,这是一个值得每个人好好反思的问题。


我有一个比较好的习惯,就是每年的清明节前后一定要回一次家乡,尤其是最近的几年,我跟很多年轻的创业者聚会,很多人都问我,在今天的中国还能不能出现下一个BAT,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如今伴随着各个行业里的技术创新、产业革新,BAT的出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况且中国有一个最好的机会,就是移动互联网平台,最新报告说智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9亿,前不久我还在说6亿多,现在最新的数据是9亿,这是美国总人口的3倍,想起来是不得了的事情。在这样的平台上,为什么不能出现BAT。


尤其在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时代,我觉得很多行业都有可能出BAT这类的公司。



3

我眼中五个千亿级的市场



下一个千亿市场在哪里?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第一个领域,什么东西都可以变,但是有一点不会变。做任何生意一定是有买有卖,有客户,有提供商。既然是如此,那永远不变的一点,一个成功的企业永远要帮助你的客户成功,如果你能够帮助你的客户成功,那么你自己就能成功。这就是我说的第一个机会。


我觉得未来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最重要一点是要做出品牌。所以说每一类的公司一定要把你自己做成一个品牌。当然你要是做电商,更应该是以品牌为主了。为什么品牌如今变得这么重要呢?


因为到我们这个时候很多刚性的需求已经解决了,而移动互联网给你个人带来的很多情感上东西,比如我想要一个品牌穿着更体面,更合适,更有文化,更有教养等等,这些需求开始涌现。


吃饭也是一样,吃饱已经不是问题了,大家的消费层级开始提升了。比如红葡萄酒怎么个品酒法等等这些东西,变得更细。也就是说精细化的垂直服务将会更有机会


第二个领域,过去我们强调的都是2C,都是终端到个人,这个做的特别多。但是未来像2B领域,大数据的运用,还有中间相关的应用,企业的软件等,我认为具有很大的投资潜力和机会。我们谈到的现在成功的公司基本上都是2C的,给终端用户在做的事情,这远远是不够的,实际上在2B领域上未来会有更多潜在机会留待我们探索。


第三个领域,一些旅游娱乐业相关的服务业结合移动互联网会有很多机会。比如乌镇这样传统旅游业,它的品牌服务借助移动互联网可以延伸到酒店、旅游、吃住行等各个方面,它的品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旅游业。传统行业+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可以产生很多机会来,这也是对它这个行业本身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第四个领域,互联网金融。我一直觉得互联网金融会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好的消息是不久前我们国家推出了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很多细节还要细化下来。但是我认为这里面可能不是一个千亿市场的产业,一定会出现万亿级的公司


金融服务业一定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很多机会的事情。当然,一些细节要在国家的指导下,政策出台以后慢慢找到这样的机会来做。当然这里面的门槛相对来说会比较高,这样也好,使得有一些高质量的创业者来干这样的活,而不是说什么人都能干。


第五个领域,内容制造业。现在传统的媒体日子比较难过,包括电视台日子也难过,因为传统的媒体主要靠广告来挣钱。我认为,媒体抛开它的商业模式,它主要是给人们提供内容的,而这个内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选择性越来越强,我愿意看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对我工作最有用,取得信息、使用信息、利用信息很重要的一点是提高我的工作效益,帮助我自己成功。


这种内容提供商未来它的提供方式会发生改变,但是内容一定要赚钱,过去的媒体大部分是靠广告赚钱,当然除了网商以外,都是靠流量,而靠流量靠广告挣钱带来一个问题,凡是真正的消息,尤其是一些科学家们做的消息,人家不太能看得懂的消息,流量不一定高,因为没几个人懂,没几个人有兴趣。你要想流量很高的话最好搞假消息,耸人听闻的消息,但这样的话完全误导了读者。


我觉得未来这个市场会更加规范,人们想要的一定是对他有用的消息,而这类内容一定要找到一个很好的付钱模式来实现,而不是赔钱赚吆喝做这件事情。所以我认为过去的一些老牌的内容提供商他们也都会找出一种模式来。



4

我的一个感悟



我这里还有一个感悟。今年我又去了一趟韶山,晚上还到毛主席的故居去转了一圈,晚上的韶山特别热闹,青蛙的叫声特别大。


借着这一片蛙声,我就联想到毛主席当年在《水调歌头·游泳》这首诗当中的一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我认为这句话道出了做风投应有的心境。


如今市场上风浪的出现一定是一个常态的事情,对我们而言就是要找到背后的规律,比如全球的经济周期与VC、PE的回报率还是有一定的关系。


我自己也常说,市场上的冬天,尤其是股市的冬天永远是投资者的春天,不管是创业者也好,还是投资者也好,就是要有一个「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心态,对产品和服务要有比较清醒的分析和判断。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对公司的估值,特别需要谨慎对待。


现在大家都在谈VR和AR,还有人工智能等很多新的技术,而当我问一些创业者非常简单的技术问题,最后他们也没有搞明白,这其实反应出大家也都是在跟风。


这时候,作为投资人来说,我个人觉得尤其需要谨慎。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需要沉下心来好好研究新技术。因为很多新东西出来,即使你在大学里学过,也在MBA课堂研究过,但放到实操当中你的知识或许还太欠缺了。



|

看完了熊晓鸽先生的投资心得,

或许你还想听听熊伟铭先生多年来的投资感悟


活动推荐:


华创资本 · 熊伟铭:创业的常识与反常识|投资人说第8期

点击蓝色字体即可报名熊伟铭先生的专场分享活动

|




感谢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投资人资料

转载或入粉丝群请添加微信:15273220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