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先进制造产业发展与投融资报告



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之一,发力“新基建”,打造世界先进制造高地,先进制造产业增长空间巨大。


文丨国立波 冀欣宜 谢卓宏

来源丨投中研究院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的大背景下,整个股权投资行业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受海外疫区国家供应链断裂的直接阻断和干扰的级联效应,全球制造业供应网络中断以及资本市场企业投资中长期放缓等功能性损伤使制造业短期内生产秩序难以维持。另一方面,国家加大工业信息化及数字化的投资和产业引导,制造业部分高质量国产产品的生产面临供应链环节实现进口替代的良机,部分高附加值产业将阶段性受益,资本市场对先进制造产业的关注越发明显。

 

投中研究院此次与专注于创新型高成长企业投资的领中资本借助联合发布《2020中国先进制造产业发展与投融资报告》的契机,发挥双方独特优势,秉承专业严谨的研究风格和专业精神,对国内先进制造产业的行业现状、投融资状况、其细分行业现状与投融资状况、投资案例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我们希望本研究报告将为先进制造产业的投融资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和参考。

 

2020中国先进制造产业发展与投融资报告

 

亮点一:总结我国先进制造产业发展历程,明确驱动因素


1、先进制造产业发展历程


我国制造业经济先后经历了劳动力驱动、资本驱动的发展历程,“工程师红利”将引领下一次制造业经济,熟练劳动力和工程师红利将支撑国内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迈进。


图一:先进制造产业发展历程

 

2、先进制造业发展驱动力


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新冠疫情加强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在多层次经济波动中的韧劲,数字技术的发展倒逼制造业创新升级,科技成果转移和扩散的速度加快增强制造业创新活力,供给侧改革提供新思路。


图二:我国先进制造产业现状与驱动力

 

3、国内外先进制造战略对比


先进制造业的高附加值属性关系到世界各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利润分配,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各主要工业国纷纷出台新型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美国提出先进制造业发展计划等。


图三:中美德制造业战略对比


亮点二:概括先进制造业产业链


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分别可分为技术层、设备层和应用层。上游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如5G通信技术、大数据、边缘计算及人工智能等基础技术。中游包括新材料、关键设备、高端新材料及关键器材、芯片等基础设备。下游主要指垂直产业应用层,例如高端医疗器械、军工设备等。本报告主要从先进制造业的设备层和应用层展开研究。


图四:先进制造业产业链


亮点三:总结未来先进制造11大关注领域


投中研究院根据目前先进制造产业现状分析出未来先进制造11大关注方面:



亮点四:总结先进制造产业投融资情况


1、先进制造领域明显的抗周期属性,受资本寒冬及经济下行的影响较小,原因是一方面受国家政策出台的多项利好政策驱动,另一方面受产业近年来升级换代、自主创新、进口替代等产业本身的内需驱动。


2、2019年制造业整体困难加剧,频繁、持续性PMI指数跌破枯荣线,先进制造领域投融资交易规模大幅度下降,投资趋向头部聚集,平均单笔投资额度依旧上涨。


3、先进制造领域前期研发投入较大,盈利周期长,退出周期较长,先进制造领域投融资轮次的后移,反映了机构对早期阶段项目投资减少,越来越偏向于投资中后期项目,考虑到基金的存续期和盈利需求,投资具有一定规模和阶段性发展成果的先进制造企业,风险较低,退出周期较短。

 

4、并购交易规模和交易数量呈波动上升后回落趋势,说明并购逐渐成为企业的主要退出渠道之一。但2019年中美贸易战使得短期内经济下行,而处于全球化产业价值链中下游的我国先进制造市场受较大影响,导致企业成本不可控,投资人遂减少并购交易来规避风险。


5、2020上半年由于新冠疫情影响,一方面投资机构再次面临募资寒冬,另一方面短暂的制造业产业链断裂场景也催化投资机构注意到未来先进制造机会。2020年,先进制造领域并购平均单笔交易额的增长迹象显现先进制造计划政策的落地和资本机构较为乐观的退出成绩。


6、2013—2019年布局先进制造领域的机构数量逐年攀升后于2018年达到高峰后回落,布局先进制造领域机构的攀升说明资本市场对原始创新类项目的关注度的提高,加码对硬科技赛道的投资。中美贸易战使得短期内经济受限,而处于全球化产业价值链中下游的我国先进制造市场受较大影响,资本市场入局谨慎。新冠疫情的影响一方面投资机构再次面临募资寒冬,另一方面短暂的制造业产业链断裂场景也催化投资机构注意到未来先进制造机会。


亮点五:概括先进制造细分产业产业投融资特点及趋势之医疗器械


1、行业现状


医疗器械的市场格局可分为医疗设备、医疗耗材和诊断三大类。内需升高,政策利好和进口替代三大驱动力助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占据整体产业的半壁江山,良好生态孵化环境利好医疗器械企业。


2、投融资概况


投资机构对于医疗器械产业的投资更倾向于具有核心技术产品或者市场已有初步规模的企业。预计2020年全年及未来的投资阶段将持续向中后期轮次迁移。


3、并购概况


国际资本对医疗器械企业的并购趋势变化不大,国内投资并购依然处于寒冬,投融资事件数量几乎保持不变但总投资规模和平均单笔交易规模增大,投资并购向头部集中。


亮点六:概括先进制造细分产业投融资特点及趋势之军工产业


1、行业现状


国家政策利好与国防支出增长形势驱动军工产业发展,军民融合是产业主流趋势,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积极开展军民融合的合作,具有先进技术、高附加值的民品被大力鼓励。军工央企主导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处于垄断地位,市场竞争不充分。军转民的企业集中进入核心技术转化期,民参军企业由边缘产业转变为尖端技术产业。


2、投融资概况


军工产品一般具有研发时间长,前期成本投入高、盈利周期长的特点,综合考虑基金的存续期限及盈利需求,机构投资者可能更偏好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或阶段性成果的军工企业,因此近年来的投资出现向中后期轮次转移的趋势。


3、并购概况


随着军民融合的不断深化、政策的不断落地,中国军工产业的并购交易数量2018—2019年达到近5年并购交易和规模的旺盛期,并购平均单笔交易额2013-2017年期间并未呈现出明显的变化态势,但2018年解放军军改方案之后,军方正处于装备换代更新地集中时期,开始释放业绩,2018-2020H1的平均交易额均较为突出。


亮点七:概括先进制造细分产业投融资特点及趋势之新材料产业


1、行业现状


从产业市场看,我国新材料尚未实现由资源密集向技术密集跨越。新材料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前后关联度导致新材料的应用直接促进了建筑产业、航空工业、机械工程、交通运输、汽车工业和电器工程等产业的发展,加快了这些产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图五:新材料及关联产业

 

前沿新材料是指当前以基础研究为主,未来市场前景广阔,代表着材料科技发展方向的材料,具有“科技引领”特征,这类材料属性为技术驱动型,主要以技术为发展的驱动力。


图六:我国新材料发展现状及规划目标


2、投融资概况


我国2013-2020H1年资本市场对新材料产业的热情“先扬后抑”,资本寒冬下投资机构面对新材料产业趋于谨慎,产业投融资规模快速下滑。从交易数量上来看,融资规模的增速与交易数量的增速的比值逐渐变大,说明越来越多的资金集中在少数项目,产业融资出现头部集中现象。由于国家对新基建战略的进一步规划的推动,预计2020年新材料产业的股权交易市场相较上一年有更大的活跃度。融资轮次分布上,新材料领域投融资整体上的重心从早期轮次向中后期轮次转移,战略融资占比很高,这主要和新材料产业本身的特性有关,其基础性和先导性特点决定了其偏向于上游环节的属性,一方面,新材料的验证周期和导入周期长,新材料领域风险较大,社会资本投资较为谨慎,而另一方面产业资本的介入有利于后期的应用落地,因此战略融资作为双方企业协同发展的有效工具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


3、并购概况


并购是国内新材料企业成长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并购有效增强新材料企业产业链整合能力,来进一步进行技术创新迭代和市场异地扩张。2013—2019年,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并购交易规模和交易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新材料产业并购需求和活跃度十分明显。

 

亮点八:概括先进制造细分产业投融资情况之新一代信息技术


1、行业现状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全球价值链正在发生解构和重构,新基建战略的实施使我国制造业有望在中长期内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和价值链高端嵌入打破低端锁定,迎来价值链层级跃迁的机会,并且通过动态嵌入方式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2、投融资概况


2013—2019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资数量和融资规模整体上均呈现出增长后回落的趋势。2019年平均单笔交易额达近五年最大,说明资本市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投资的头部聚集局面明显。2019年融资轮次分布有明显地改变,早期轮次融资数量降至50%左右,战略融资的交易数量明显增加。2013-2020H1年期间,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北京蓬勃发展,领跑全国;广东省和上海市排在其后。


3、并购概况


2013—2019年,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并购交易数量和交易规模都呈现波动上升态势。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加速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2020H1年并购头部聚集效应明显,并购总规模达1413.26亿人民币,并购事件发生296起,单笔交易额达5.84亿元。

 

亮点九:先进制造产业投资案例研究


(一)领中资本

1、联影医疗

2、蓝箭航天

3、中天引控

4、滨海新材料

5、箱箱共用

6、国焊智能

7、麦思威尔

8、0glass

9、博雅工道

10、森兰科技

11、触景无限

 

(二)达晨财智

1、星汉激光

2、通用微(深圳)科技

3、利扬芯片

4、道通科技


(三)华控基金

1、北摩高科

2、睿创微纳


(四)松禾资本

1、宁波瀚晟

2、深圳魔方


(五)天鹰资本

1、博创智能

2、美腾科技


报告发起与指导专家

黄岩 领中资本管理合伙人,SHPEA秘书长

Huangyan@lanternventure.com.cn

国立波 投中研究院院长

vincent.guo@chinaventure.com.cn


报告攥写团队

冀欣宜 投中研究院分析师

selina.ji@chinaventure.com.cn

谢卓宏 投中研究院高级顾问

evan.xie@chinaventure.com.cn



阅读报告完整版全文,请点击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
 
转载、合作、加入粉丝群请联系小助理
(微信号:
ChinaVenture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