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k+完成B轮融资1.5亿美元 CEO郑勇透露公司战略将随之变化
今天(2018年11月21日),AI机器人公司Geek++(极智嘉)在京召开媒体发布会,宣布B轮融资全部完成交割,融资总额达到1.5亿美元, 成为全球物流机器人领域B轮融资额最高的公司。国际私募机构华平投资在本轮融资中的投资总额超过1亿美元,同时原有股东火山石资本、祥峰投资继续跟投。
资本寒冬下持续获得青睐
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各类投资回归理性,机器人领域也不例外。Geek++能够继续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并成功获得融资,让人不由得好奇“WHY?”
这还得从Geek+的出身说起。
众所周知,自亚马逊于2012年收购Kiva systems公司的机器人项目以来,以新型智能仓储机器人帮助完成仓库拣选作业的方式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随后几年时间,亚马逊不断扩大Kiva机器人的使用规模,其成功应用迅速助推这种新型的“货到人”解决方案项目在中国市场落地。这期间,正好是中国电商、快递行业迅猛发展时期,为智能仓储机器人提供了市场空间。
2015年初,Geek+成立,成为国内最早一批从AI领域发展而来的机器人公司。由于“出道”时间早,背后又有一群毕业于全国各高等院校的技术人才团队,能够提供以AI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物流解决方案。Geek+很快打开国内外市场,服务于全球客户,成为行业里项目数量最多,出货量最高的机器人企业。截至目前,Geek+的机器人出货量已经超过5,000台,已经完成部署了超过100个机器人项目。
立足技术与产品发力“无人仓”、“智慧工厂”
“Geek+最大的优势就是客户的认可,客户说好就有优势。”发布会上,Geek+首席执行官郑勇也针对上一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好的服务,源自好的产品。一直以来,Geek+在朝着更加广泛的AI机器人领域不断延伸,产品覆盖物流、仓储和制造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四大产品线:
“货到人”拣选系统;
自动化搬运系统,更多面向制造环境;
包裹分拣系统,主要针对快递行业;
无人叉车,2018年初推向市场的新产品。
目前,Geek+产品在电商、物流、汽车、快时尚、医药等众多领域全球领军企业实现了成熟稳定的应用。在刚刚过去的“双11”中,更是以拣选订单超过500万单的成绩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据介绍,2018“双11”期间,Geek+共投入超过3000台机器人,运转里程数超过100万公里,搬运货架180万次,共节省3万人力。
Geek+表示,基于四大产品线,公司未来将在面向零售行业的无人仓解决方案,以及面向制造业的智慧工厂两大方向发力。
会上郑勇还透露,Geek+正在筹建一个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全自动化智慧工厂,工厂内将充分应用机器人技术、AI 技术,以及物联网等技术,向客户展示一个真正的工业4.0工厂。
此外,Geek+还设有研究院及X实验室,未来一年内还将有新的成熟产品推出。
引入新战略副总裁聚焦“赋能”、“合作”
除了宣布B轮融资完成,Geek+同时还宣布引入新的战略副总裁,前联想数据中心集团大区总经理多峥,将帮助公司加强业务开拓能力,支撑公司整体业务的快速扩张。
会上,多峥提出“1+2+3”的全新模式及理念。其中:
“1”指的是极智嘉生态联盟。
“2”指的是两大研究院,一是围绕工程师文化,联合清华、北大、中科院等211、985院校有志于做AI的人才形成一个极客创业生态合作联盟;二是吸引海内外人才,如人工智能学者专家,充实咨询顾问团队。
“3”是真正落地产业合作,凸显优势,包括1)在智能制造方面锁定一线城市和准一线城市;2)在传统仓储物流方面,将技术能力、服务能力、产品能力、解决方案能力等跟客户相结合,落地更多的项目和方案;3)进一步拓展细分行业,未来向医药、金融等行业延伸。
随着B轮融资的完成,郑勇表示,接下来Geek+的发展战略将发生变化,并提出 “赋能”、“合作”两大关键词。“我觉得这是一个升级,一次进步的延伸。明年我们的公司战略里面会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一个叫赋能,一个叫合作。多峥先生的加入,将作为Geek+执行战略非常重要的旗帜。“他解释到,所谓赋能,指的是Geek通过智能机器人技术、AI技术跟客户实现共鸣,帮助到更多的客户。所谓合作,代表Geek+将要建立更多的生态体系,和更多优秀的技术企业合作,为客户提供更加整体、全面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国内外市场齐头并进国外市场潜力巨大
不仅在国内市场备受用户认可,Geek+的业务范围早已覆盖香港、台湾、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欧洲、美国等区域。郑勇在发布会上表示,未来海外市场占比甚至有可能会高于国内市场。
他指出,国内外市场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国内市场,电商,零售行业发展非常快,对物流服务要求也非常高。所以机器人等自动化系统引入国内时,一方面是要替代人工,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更多的提升物流服务品质。能够更好的服务到终端客户,实现更快,更准确,市场需求很大。但是,目前人工成本在中国仍然比较低,在国内“金字塔”般结构的市场环境中,明年机器人的市场渗透程度将取决于人工成本。不过,随着机器人系统经历“双11”的检验后,其效果已经有目共睹,未来将有更多的客户尝试机器人系统,并且将其作为主要的自动化方式。
在国外市场,由于人工成本非常高,因此机器人解决方案在投资回报上非常容易实现。“从国际市场来看,真正在物流技术领域做的好的公司也非常少。在极智嘉没有进入之前,大家对机器人系统可以带来的帮助并不了解。我们正在用稳定可靠的产品品质去改变国外客户对于中国产品的看法。我相信在未来的两三年里面,海外市场会有非常大的机会。”郑勇表示。
“我们会持续以客户为中心,将AI机器人技术与客户需求有机结合进行落地,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价值。”他强调。
大家都在看
京东发布三季度财报 全国运营超550个大型仓库 约1190万平米
无人仓相关技术发展及牧星智能的实践|无人仓专题(六)
物流技术与应用
权威传媒,只为物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