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具身智能融资并购事件一周盘点|「与新研究所」周刊 NO.29
01 融资并购事件概览

02 融资事件主体介绍
天目鑫望:成立于 2014 年 ,是一家AI感知技术研发商,该公司专注于车规级纯固态短距激光雷达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致力于为智能驾驶领域提供高性能感知解决方案。
畅停信息:成立于 2017 年,是一家城市级智慧停车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集城市级智慧停车整体解决方案研发、生产、设计、销售、投资、服务于一体,拥有CTP(Consumer To Parking)停车平台,致力于赋能城市级停车智能化改造,提高城市静态交通综合实力、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
他山科技:成立于 2017 年,由清华系技术团队创立,核心成员包括平面电容技术发明人孙滕谌、北航电子工程专家马扬等。公司扎根北京门头沟区,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政策支持,形成了“芯片-传感器-解决方案”全链条研发能力。2019年,公司与“曼彻斯特大学共建人工智能触觉联合实验室”,引入类脑计算架构R-SpiNNaker,奠定技术国际化基础。
跨维智能:成立于 2021年,是一家以 Sim2Real 为核心,研发高通用性具身智能技术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凭借在 3D 生成式 AI、多模态大模型及三维成像方面的长期技术积累,打造了软硬一体的产品矩阵,包含 DexVerse™ 具身智能引擎、基于3D VLA (3D Vision Language Action) 大模型的成像感知套件等产品,率先实现了具身智能核心技术的规模化商业落地。
赛感科技:成立于2023年,专注柔性传感技术,聚焦新一代高性能柔性智能传感器及机器人电子皮肤研发、生产与销售。技术源自南方科技大学超柔性电子学实验室,在实现材料、结构、器件、系统全链条的关键技术创新基础上,开发了高灵敏、大量程、快响应、高线性的柔性智能传感器及电子皮肤等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健康等领域。
星海图:成立于2023年,坚持“整机+智能”的战略支点,围绕由智能定义的本体构型,端到端VLA基础预训练模型,和以数据、评测、微调、部署为核心的后训练工具链,三者构建产品体系,建立具身智能基座基础设施,以实现对全球具身智能开发者生态伙伴的服务。
03 并购事件解读--「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
一、交易概述
2025 年7 月 8日晚间,「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以 21 亿元总对价获取其不低于 66.99% 的股份。交易将分为两步,第一步「智元机器人」通过设立的两个 SPV从控股方「SWANCOR萨摩亚」购买29.99%股份,每股价格为人民币7.78 元,总价款为人民币 9.41亿元;第二步,SPV通过部分要约收购37%股份,交易价格为人民币7.78元/股,最高收购价为11.6亿元。交易完成后SPV 累计持股达66.99%。交易估值约为31.34亿元,P/E约35x。
二、被收购方基本情况
「上纬新材」成立于2005年,是风电叶片的领军企业,致力于为严苛环境下的提供定制化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解决方案,核心技术优势在于可回收热固性环氧树脂系统(EzCiclo),使得退役叶片可在温和条件下回收再利用,是全球首个在风电叶片领域实现该技术商品化的企业。此外,公司在新型复合材料的新业务领域上,也取得了不错进展,相关产品已成功应用于飞行器、无人机的外壳、机翼、螺旋桨等关键结构部件。
2024年,营收14.94亿元、归母净利润8868.14万元、扣非净利润8034.99万元,同比+6.73%、+25.01%和+20.34%。

三、收购方基本情况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 2023 年2月,由华为前副总裁邓泰华和华为“天才少年”彭志辉(稚晖君)共同创办,专注人形机器人研发,产品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多个商用场景。目前完成了不少于9次融资,累计融资额数十亿元,估值超 150 亿元。今年1月6日,第 1000 台量产人形机器人已经下线。
事件深度解读:不止是“借壳”,解读「智元机器人」21 亿收购案的底层逻辑与阳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