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数十家国内公司正加快封装设备布局;张汝京获颁达拉斯浸信会大学荣誉人文博士;琻捷电子投资格致半导体,持股14.29%

1.一周概念股:拜登签署对华投资限制行政令 数十家国内公司正加快封装设备布局;
2.张汝京获颁达拉斯浸信会大学荣誉人文博士;
3.琻捷电子投资格致半导体,持股14.29%;
4.鸿海再夺英伟达大单 跃AI服务器芯片基板最大供应商


1.一周概念股:拜登签署对华投资限制行政令 数十家国内公司正加快封装设备布局
集微网消息 本周内,最受业内关注的莫过于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行政命令,授权财政部长监管美国企业对中国实体的投资。为此,超过15家国内企业正加大投资布局,推动封装设备国产化替代。
与此同时,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也于本周披露二季度财报。尽管半导体市场尚未走出下行周期,但两家公司仍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中芯国际CO-CEO赵海军称,“通过努力在萎缩市场里增大份额,公司下半年的销售收入预计好于上半年。”
拜登正式签署行政命令,限制美企对华高科技投资
8月10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行政命令,授权财政部长监管美国企业对中国实体的投资。这项经过数月审议的命令授权美国财政部长限制美国企业与个人投资中国敏感科技,包括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运算与人工智能3大领域,以保护对下一代军事创新至关重要的技术。
白宫表示,之所以选择这三类是因为它们在加速发展先进军事、情报、监视和网络能力方面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该行政命令还指示财政部长颁布法规:(1) 禁止美国人从事涉及对美国构成特别严重国家安全威胁的某些技术和产品的某些交易,以及 (2) 要求美国人士应向财政部通报涉及某些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某些技术和产品的某些其他交易。该行政命令确定了该计划涵盖的三类国家安全技术和产品: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财政部同日还同步发布拟议法规预先通知(ANPRM),征求公众意见。
CNAS智库技术专家艾米丽·基尔克里斯 (Emily Kilcrease) 表示,这会“让许多阵营不高兴”。她说,有些人会批评它涉及到的管制范围不够广泛,她还认为表示:“(这些阵营)继续努力游说反对硬性禁令,并缩小所涵盖的管制技术的范围。”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SIA)发布声明称,“我们希望最终规则允许美国芯片公司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竞争,并进入包括中国在内的关键全球市场,以提升美国半导体行业的长期实力和我们超越全球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
而欧盟委员会表示,将分析美国禁止在敏感技术领域对中国进行新投资的禁令,因为该问题对欧盟的经济安全也很重要。
外交部发言人表示,美方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限制美国企业对华投资,大搞泛安全化、泛政治化,其真实目的是剥夺中国发展权利,维护一己霸权私利,是赤裸裸的经济胁迫和科技霸凌。美方此举严重违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严重损害中美两国乃至世界工商界利益,其实质是搞逆全球化、去中国化。
外交部发言人强调,中方敦促美方切实履行拜登总统无意对华“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的承诺,停止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立即撤销错误决定,取消对华投资限制,为中美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环境。中方将密切关注有关动向,坚决维护自身权益。
超15家上市公司布局封装设备领域
随着美国加大对我国企业投资的限制,国内半导体厂商为了打破垄断,正加大对封装设备布局,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这除了封装设备国产化率较低,市场机会较大外,国内封测厂商更是愿意给予国产设备试错机会。
华天科技曾明确表示,公司已将推动材料和设备国产化替代作为一项战略来推进,积极配合国内材料和设备企业,共同推动国产材料和设备在公司的验证和采购工作。
业内人士也称,国产设备企业配合度高,交期短,相对前些年,目前封测客户对国产设备的态度也更加友好。
同时,半导体封测行业当前正在由传统封测向先进封测技术过渡,作为最受半导体业界关注的技术之一,先进封装也成了全球半导体厂商的重点布局方向。近年来,国内外企业纷纷加码先进封装项目,对先进封装设备的需求量更是高速增长。
集微咨询(JWInsights)咨询总监陈跃楠指出,先进封装正在驱动封测设备进行创新,国内封装设备有望借此良机实现弯道超车。
在国产替代和先进封装的市场机遇带动下,据集微网不完全统计,已经有超15家A股上市公司加码或跨界布局封装设备市场,包括耐科装备、中科飞测、联得装备、大族激光、深科达、北方华创、盛美股份、芯源微、快克智能、凯格精机、劲拓股份、文一科技、新益昌、博杰股份、光力科技等。目前这一趋势还在继续,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布局发力半导体封装设备。
此外,伴随着资本的青睐,封装设备领域涌现出大量初创企业,包括和研科技、世禹精密、胜达克、标谱半导体、华越半导体、艾科瑞思在内,已经在市场取得突破的半导体封装设备厂商也纷纷开启上市辅导,以寻求更大发展。
当前,设备国产化的趋势锐不可当,在众多厂商的参与下,封装设备国产化进程正在加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产封装设备出现在芯片封装生产线上。
中芯国际:Q3将继续量增价跌
当前,尽管半导体市场尚未走出下行周期,但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厂商在2023年第二季度仍然迎难而上,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2023年第二季度,华虹半导体实现销售收入达6.314亿美元,同比上升1.7%,环比持平。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7,85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8,390万美元,上季度为1.522亿美元。更是预计第三季度销售收入约在5.6亿美元至6.0亿美元之间,预计毛利率约在16%至18%之间。
而中芯国际二季度销售收入环比增长6.7%至15.6亿美元,处于指引的上部,毛利率为20.3%。展望三季度,公司预计销售收入环比增长3%到5%,出货量预计将继续上升,下半年销售收入预计好于上半年。
中芯国际CO-CEO赵海军指出,虽然行业下行已经触底,但依然面临包括去库存速度低于预期、需求增长缺乏动能以及地缘政治影响在内的诸多挑战。
中国和全球的经济社会都已全面常态化运行,但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低于预期,集成电路产品的库存依然高企。赵海军表示,目前市场信心不足,芯片公司压缩花销。从整个市场来看,手机和消费电子领域仍处于创新瓶颈期,没有新的亮点,需求不增反降,换机周期变长。仅个人电脑、工业、新能源汽车等细分行业供需逐步趋向平衡。
今年第三季度,赵海军认为将延续二季度量增价跌的情况,预计该季度公司销售收入将环比增长3%到5%,毛利率在18%到20%之间。主要因为中国主要设计公司的产品库存逐步下降,尤其是部分新产品在建立库存,开始为下半年和明年的终端产品出货做准备。
预计中芯国际第三季度出货量将继续上升,但同时折旧也将持续增加。“通过努力在萎缩市场里增大份额,公司下半年的销售收入预计好于上半年,”赵海军说。
目前,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消费市场,占到了全球市场的35%到40%。
赵海军强调:“虽然因为产业链的格局变化、资源重新整合分配,可以预见未来的竞争会更激烈,但我们对这个行业抱有长远的信心,我们追求的是长期的发展。基于我们的大平台、大技术在国内领域的全面性、领先性和规模效应,我们将继续做好技术研发、平台开发工作,把新产品快速验证出来,把配套产能最快速度安排好,为下一轮的增长周期做好准备。”
展望未来,赵海军认为半导体行业的复苏需要结合宏观经济面的整体复苏,尤其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因此目前来看,明年的半导体市场仍不乐观。
2.张汝京获颁达拉斯浸信会大学荣誉人文博士
集微网消息,据外媒报道,达拉斯浸信会大学(DBU)日前举行了夏季毕业典礼,典礼现场,校方授予了张汝京先生荣誉人文博士头衔。 
图自大学官网 
报道称,张汝京博士是美国注册专业工业工程师,也是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在半导体研发和制造领域拥有着四十多年的经验,在德州仪器工作了二十多年,在世界各地建立并管理着超过十多家半导体研发和运营设施,1997年,张博士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在中国台湾地区创立了世大半导体。2000年,他将业务扩展到了中国大陆的上海,创立了中国最大的半导体制造代工厂—中芯国际(SMIC)。从SMIC退休后,他成立了几家公司,致力于提供新能源解决方案。自2021年以来,张博士指导了几家半导体相关公司的创办,并继续担任中国和世界各地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顾问。 
张汝京博士曾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获得工程理学硕士学位,在南卫理公会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 
3.琻捷电子投资格致半导体,持股14.29%
集微网消息,琻捷电子(南京英锐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投资格致半导体,持股比例达到14.29%。天眼查信息显示,格致半导体(厦门)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一家以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企业。
琻捷电子(南京英锐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由几位留学归国的复旦校友和西电校友创立的芯片设计公司,研发中心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行政总部在南京江北新区。其官方消息显示,公司主要专注于汽车和工业物联网应用相关的高性能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秀的汽车电子传感芯片和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核心团队在汽车级和工业级芯片领域具有丰富的研发设计和经营管理经验。
今年7月,琻捷电子完成了超5亿元D轮融资,由国家级基金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领投,吉利资本、广汽资本、国汽投资等产业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快琻捷电子在汽车、储能以及工业应用领域的传感监测芯片产品的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
去年6月,琻捷电子收购聚洵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76.90%股权。聚洵半导体主要产品为电源芯片和信号链芯片,在产品研发和市场布局上与琻捷有协同效应,交易完成后,双方将在研发、销售、供应链等领域进行全面整合,重点发力车规级传感芯片和电源芯片的整合集成,引领汽车传感芯片在智能化方向的新趋势。
4.鸿海再夺英伟达大单 跃AI服务器芯片基板最大供应商

鸿海集团AI接单再传捷报,首度拿下英伟达HGX服务器AI芯片基板大单,供货比重超过五成,加上先前已获得英伟达另一款DGX服务器AI芯片基板订单,现阶段英伟达最重要的两款AI服务器基板订单,鸿海集团“统统有份”,且供应比重逐步放大。

鸿海将在今天台股盘后举行法说会,现正处于法说会前缄默期。业界认为,鸿海已跃居全球AI芯片龙头英伟达的芯片基板最大供应商,加上iPhone 15系列新机即将亮相、电动车第4季开始出货,鸿海下半年三箭齐发,业绩将大爆发。

鸿海今天的法说会,法人聚焦AI相关接单、电动车事业最新进度、iPhone 15系列新机出货状况,以及印度等地海外布局等议题。

就英伟达AI供应链的角色来看,供应链分析,鸿海集团是辉达AI芯片模组(GPU Module)唯一供应商;至于英伟达的AI芯片基板供应商则有鸿海与纬创;英伟达的AI主机板供应商则包括鸿海、广达、英业达与美超微。

业界人士分析,DGX与HGX是英伟达目前最重要的两款AI服务器,鸿海集团是由旗下工业富联(FII)承接英伟达AI芯片基板大单。先前鸿海集团已取得英伟达DGX芯片基板订单,近期英伟达按照惯例审视订单分配,除了继续大幅仰赖鸿海集团供应DGX芯片基板,还新增给工业富联另一款HGX的芯片基板大单,供货占比逾五成,即现阶段英伟达最重要的两款AI服务器基板订单,鸿海集团“统统有份”,且角色吃重。

当然,鸿海不只做英伟达的AI芯片模组、基板与主机板,而是一路再往下游做到服务器与服务服器机柜,可以说除了芯片是英伟达设计,台积电代工之外,鸿海在AI领域是从芯片模组一路做到机柜,是高度的垂直整合。

鸿海集团高度看好AI市场发展,董事长刘扬伟之前表示,AI应用增加,推升算力需求,AI服务器会增加,去年鸿海服务器营收1.1万亿元新台币,去年AI占整体服务器营收比重20%,今年会很不错,占比持续提升,AI服务器还需要一段时间沉淀,才能成为稳定业务,但是看好长期发展,目前与大客户及平台都在合作开发中。

刘扬伟认为,鸿海集团的AI服务器终端客户,目前有不同客户群,包括游戏产业也在使用AI服务器,还有其他的应用,陆续都看到需求。(来源:台媒《经济日报》)

热点聚焦:
1.大陆占4席!今年全球将有13座12英寸晶圆厂投产
2.华为车BU将独立?官方回应:与事实不符
3.传紫光约30亿欧元出售法国芯片商Linxens
4.集微咨询:半导体史上最长衰退期Q2终结
5.半导体厂商掀印度投资热潮,印度制造"又行"了?
6.外媒:中芯国际/联电等二线晶圆厂毛利将持稳
7.张忠谋:美国阻止获得尖端半导体技术大陆会找到反击方法


更多新闻请点击进入爱集微小程序 阅读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