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麒麟985 AI跑分全球排名第三;为什么额温枪需要高精度的Sigma-Delta ADC;一径科技完成A+轮融资

1.全球排名第三!麒麟985 AI跑分曝光

2.逆势增长,龙芯中科Q1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

3.合肥微纳感知:企业产能提高,温度传感器芯片日产量将提升至10万颗

4.MEMS激光雷达进入量产,一径科技完成A+轮融资

5.为什么额温枪需要高精度的Sigma-Delta ADC?


1.全球排名第三!麒麟985 AI跑分曝光

集微网4月8日消息(文/数码控),近日知名跑分网站ai-benchmark公布了麒麟985芯片的AI跑分,高达50926分,仅次于麒麟990 5G与联发科的天玑1000,排在第三位。

从ai-benchmark的页面可以获得部分麒麟985的信息:CPU由1个2.58GHz的A76、3个2.40GHz的A76、4个1.84GHz的A55组成,NPU为达芬奇架构,它有以下两大优势:

1. 达芬奇架构是针对AI计算研发出来的,它是三维立体的。而且这种三维运算模式,其实非常适合AI的矩阵运算,它能在确保能耗最小化的同时,提供澎湃的AI算力。

相比起早期的CPU和DSP处理AI计算(一维)以及后来的GPU和TPU处理器AI计算(二维),达芬奇架构更具有运算与功耗优势。

2. 达芬奇架构,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覆盖了从零点几瓦到上百瓦全场景的计算架构,它总共有Max,Mini,Lite,Tiny和Nano五个系列。

麒麟985其实就是应用于消费类端侧的Lite系列,虽然个子小,功耗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却也是“跑车发动机”,能提供旗舰级的AI计算能力。

从麒麟985的情况看,它的结构跟麒麟820类似,只不过四个A76大核的频率更高,以及NPU升级为双核,网传荣耀30将首发这款芯片,更多关于麒麟985芯片的最新消息,我们集微网也将持续关注。(校对/ Jurnan )

2.逆势增长,龙芯中科Q1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

集微网消息,据龙芯中科官方消息,2020年一季度,公司研发工作全面完成预定的攻关计划,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

2月3日起,龙芯中科开始逐步恢复正常工作,克服了境外物流受限、部分人员隔离等困难,努力降低疫情对研发、生产、销售的影响。

此前,为支持疫情防控,龙芯中科总公司及各子公司通过红十字会等渠道分别向北京、湖北、广州、西安、南京、安徽、浙江、金华、太原捐助共计20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工作。(校对/图图)

3.合肥微纳感知:企业产能提高,温度传感器芯片日产量将提升至10万颗

集微网消息,受到疫情影响,测温工具的核心部件MEMS红外温度传感器芯片也一度成为紧缺物资。近日,合肥微纳传感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微纳感知”)传来了新消息。

图片来源:微纳感知官网

据合肥在线报道,合肥微纳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MEMS红外温度传感器芯片已完成了研发过程,目前正在制造、组封装过程中。考虑到近期防疫需要,企业也在不断提高产能,按照计划,相关传感器芯片制造、组封装日产量将从1万颗提升到日产10万颗以上。

合肥微纳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作为MEMS传感器及解决方案供应商,致力于MEMS气体、空气流量、温度等传感器芯片的研发与生产。据微纳感知官方消息,目前,企业已拥有多项涉及MEMS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和发明专利。此外,企业还引进国内外先进微纳加工和表征设备,初步建成完备的微纳加工、检测和制造工艺生产线。(校对/小如)

4.MEMS激光雷达进入量产,一径科技完成A+轮融资

集微网消息,近日,固态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提供商一径科技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复星锐正资本和松禾资本联合领投,融资总额达到7000万元。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车规级MEMS激光雷达的量产及市场推广。

图片来源:天眼查

一径科技成立于2017年11月,面向乘用车、商用车及多种工业应用场景提供自主研发的 MEMS 激光雷达产品。

明势资本消息,其ML系列产品是目前市场上唯一能解决车辆盲区探测的方案,产品已通过若干项高难度的车规级认证。

2020年CES展上,一径科技发布了全球首个面向车规级量产的MEMS激光雷达全套解决方案:长距+中短距盲区结合的MEMS激光雷达解决方案——ML激光雷达系列。

该解决方案可以兼顾前向200m超远探测、及车辆周身360度盲区覆盖的高分辨率感知需求。此解决方案的发布,加速了高等级自动驾驶在无人物流与配送、无人矿卡、巴士、Robotaxi等领域的落地步伐。

目前,一径科技已经与全球多家顶尖自动驾驶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同时苏州常熟工厂已经投入到量产准备工作中,一期规划年产能达5万台。(校对/图图)

5.为什么额温枪需要高精度的Sigma-Delta ADC?

因为疫情影响,采用红外测温技术的额外枪是紧俏物资,也是受广大电子工程师们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围绕额温枪的方案,在疫情前基本只存在一种主流方案,其一般采用有效位都在16bits 及以上Sigma-delta ADC的模拟前端进行测量。然而疫情期间,由于需求爆棚,而早期高精度Sigma-delta ADC模拟前端方案又存在一定的缺口,使得原本不关注这个领域的通用MCU厂商及方案商也介入这个领域,推出了不采用Sigma-delta ADC模拟前端的另一种方案,典型的就是通过带12bits ADC的通用32位MCU搭配运放的方案。那么这两种方案的优劣势如何呢?笔者尝试做几方面分析。

1. 精度和动态范围对比

由于传感器探头信号小,而ADC的分辨率有限,为了能够满足0.1℃的测温显示分辨率,因此选择在红外热电堆的传感器探头信号和ADC直接加运放进行信号放大。实际上,要达到0.1℃的显示分辨率,底层分辨率至少0.05℃,而为了后续算法(滤波去噪)处理不带来失真影响测量的准确性,最好底层分辨率是显示分辨率的10倍以上,及0.01℃。单纯为了解决分辨率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运放放大倍数着手,但放大倍数也不能任意提高,因为另一个指标对其有约束,这就是动态范围。例如额温枪最少要满足的动态范围是15~35℃环境温度变化时,需测量目标温度32~42℃范围,也就是要达到42-15=+27℃,32-25=-3℃的动态范围。这个是最低要求,实际上考虑使用场景,环境温度范围可能超过15~35℃,如冬天在室外测量环境温度可能到10℃,在夏天热带地区环境温度会到40℃。此外,为了增加额温枪的使用场景提高附加值,一般会设置物温模式,例如测量水温、奶温,特别是对于有哺乳期小孩 的家庭非常实用。此时动态范围就要求更宽了,会达到+50℃以上。由于为了提高分辨率而放大信号,而信号放大后又会减小动态范围,因此这两个指标需要统筹考虑,精心设计。而运放本身除了考虑放大倍数会影响测量性能外,还要考虑其失调电压及其漂移、噪声、共模抑制比、输入阻抗\电流等参数,否则会显著影响最终测量效果。

此外,市场上红外测温探头仍然稀缺,各种类型的传感器不少于15种,各家的信号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再配合探头结构的不同,导致不同传感器探头的信号量存在较大差异。而信号量又显著影响测量分辨率和动态范围的指标,进而对设计带来挑战。表1详细对比分析了不同传感器探头在相同放大倍数时测量分辨率和动态范围的不同。

表1 不同传感器探头时测量分辨率和动态范围的对比分析

那么采用高精度Sigma-delta ADC情况如何呢?表1中第3、5列给出了分析。为了便于对比,我们假设参考电压、传感器探头信号量和上述12bits ADC情况一致,假设 Sigma-delta ADC的有效位为18bits,那么当运放放大倍数为32时,不同传感器探头信号量情况下,测量分辨率(倒数第2行)和动态范围(倒数第1行)都可以轻松满足要求,可以说是游刃有余。而且,现在的高精度Sigma-Delta ADC一般都集成了可编程放大器,增益调节通过软件即可实现,使用更加灵活。表1中,我们先看第2列和第4列采用12bits ADC(考虑非线性、噪声等通常有效位只有11位,例如国内某厂商的12bit ADC有效位只有10.3 bits)的方案。第2列中传感器探头1的信号约30uV/℃,为了达到最小0.1℃有2个LSB的分辨率(倒数第二行),放大倍数需要达到800倍,而此时动态范围(倒数第一行)为+/-46.88℃,可以说是动态范围勉强满足最低要求。第4列中传感器探头2的信号约80uV/℃,此时放大倍数如果仍然为800,则分辨率可以提高到5.2 LSB,但是动态范围只有+/-17.6℃,不满足要求。为了使传感器探头2可以满足要求,必须降低放大倍数至400左右。因此可以说,为了适配不同的传感器探头,采用12bits ADC的方案,需要改变放大倍数去适配,增加了调试时间。而且这也仅仅是最低要求,上面分析说了,分辨率为2个LSB实际上还是会在后续的滤波去噪中给测量带来失真误差(噪声的非线性折叠)影响准确性。如果按照较为理想的情况,分辨率达到0.1℃有10 个LSB的分辨率计算,则12bits ADC+运放是无论如何设计也不满足要求的。

2. 其他

另外,对于红外测温的另一个考量是NTC测量环境温度的准确性。由于NTC具有大的内阻(100Kohm级别),且随温度变化很大(从200K级别变化到10K级别),因此对于测量电路的输入阻抗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直接用MCU自带的SAR ADC进行测量采样,输入阻抗一般在1Mohm以下,使得NTC内阻的变化会导致测温的准确性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再增加一个Buffer电路以进行阻抗变换。而高精度 Sigma-delta ADC 的一般会集成这个Buffer电路,使得输入阻抗提高到100Mohm级别,使得NTC内阻变化对测温准确性的影响降至可以忽略的程度。

此外,为了适应宽泛的环境温度变化,ADC的基准电压也需要较低的温漂系数。这个低温漂基准一般不会集成在上述通用MCU中,需要额外配置;与此相反,高精度的Sigma-delta ADC 的也会集成满足要求的低温漂基准(50ppm/℃以内,最好在30ppm/℃左右)。

图1:采用带12bits ADC的MCU的额温枪方案的电路框图

图2:采用带高精度Sigma-delta ADC的额温枪方案电路框图

因此,采用带12bits ADC的通用MCU如果想实现额温枪方案,如图1所示,需外围增加2个运放和1个低温漂基准,使得信号测量部分PCB布局布线较为复杂,设计复杂度高。如前所述,运放的失调电压及其漂移、噪声、共模抑制比、输入阻抗\电流等参数,以及放大后的信号带宽都需要仔细考虑,每项指标都需要符合系统要求,且指标要求高,否则会显著影响最终测量的精准性。而图2所示采用带高精度 Sigma-delta ADC的额温枪方案中信号测量的外围电路相对简单,内置运放基本都已经考虑了小信号测量的需求,无需再做分析和选型,设计难度低。

3. 总结

综上所述,采用带12bits ADC的通用MCU来实现红外测温额温枪方案,在测量精准度、动态范围、对传感器探头的适应性、抗干扰、外围器件及设计复杂度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而采用带高精度Sigma-delta ADC的模拟前端方案,则可以避免上述问题。两者的详细对比见表2。随着国内半导体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目前带高精度Sigma-delta ADC的模拟前端完全实现了国产化,且性能不输国际同行,可以放心选择。



更多新闻请点击进入爱集微小程序 阅读


1.多个职位开启线上招聘 集微网等待你的加入!

2.售价24999元!华为智慧屏X65正式亮相

3.5G时代,手机消息将迎来这些颠覆性创新

4.华为AR地图正式上线!开启虚实融合的数字新世界

5.华为P40 Pro为什么没有用120Hz屏?余承东如是说

6.余承东拿P40系列和友商对比变焦 这次没有点名

7.余承东:消费者业务2019收入4673亿元 手机全球第二

8.苹果4月30日发布第二财季财报 营收或不及最低预期

9.iPhone 12新料:更小的刘海 主屏幕还支持小组件

10.设备折旧成本较大叠加各项费用偏高 广东骏亚2019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9.81%

11.华正新材一季度增利不增收,持续加码覆铜板业务

12.Flyme太强大?官方称魅族17可体验5G消息

13.DXOMARK解释为何同一场景小米给出的曝光样张不同

14.鸿海:不只在美国威州厂量产呼吸机 台湾也会同步开发制造

15.特斯拉计划对员工进行减薪和休假措施,5月4日前恢复正常生产

16.有望首发40W无线充电,OPPO Ace2即将上线

17.进军线下市场!realme与苏宁易购达成战略合作

18.高管揭秘荣耀30S如何打造档位最美旗舰

19.海外这个国家将近四分之一的人用华为手机

20.手机厂商高管谈瑞幸咖啡22亿造假事件

21.发布电子信用卡 华为生态再添一新元素

22.斯达半导2019年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39.83%

23.红外热成像设备市场需求凸显 高德红外一季度净利润预增超19倍

24.沈义人称:Ace系列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游戏手机

25.荣耀30S斩获全平台单品销量及安卓手机销售额冠军


更多新闻请点击进入爱集微小程序 阅读



听说你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