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音第一品牌麦爱文化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距离电音市场的爆发还远吗?

 

近几年来,电子音乐市场在中国一直处于濒临爆发的状态。

 

今日,中国电子音乐品牌北京麦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爱文化)宣布近日完成千万级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专注文旅消费的投资机构左驭和文娱领域机构乾元资本。

 

几日前,这个中国唯一一家全领域布局电音的音乐公司,刚刚带着旗下电子音乐节品牌INTRO跨上了2017 年世界最大的电子音乐会议和音乐节——ADE(Amsterdam Dance Event)的舞台,并成为本届ADE的官方认证的唯一开幕派对,完成了中国音乐节品牌首次跨上国际的亮相。



中国电音市场在近几年似乎处在爆发的临界点,在昨天出炉的DJ Mag百大DJ榜单中,被S厂签下的中国DJ忻若言Carta和中国音乐制作人DJ L分别位列92与98,这也是中国DJ首次入榜。继今夏一档音乐综艺带来的嘻哈“盛筵”过后, 在主流市场眼中,曾经与嘻哈音乐同样牢牢挂靠着小众属性标签的电子音乐,能否成为“众望所归”的下一爆点?

 


以电音文化为“轴心”,

麦爱文化深化全领域布局

 

创立于2009年的麦爱文化,真正走进大众视野是6年后的一次重大转型。2015年下半年,这家音乐公司将业务重心转至“推动电子音乐文化”上。

 

2016年,麦爱文化曾获松禾资本领投,聚航文化产业基金、水滴资本跟投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与微影资本的千万级人民币Pre-A轮融资。2017年以来,麦爱文化加速了收购成熟音乐品牌及人才孵化方向的布局。



作为中国电音第一品牌及跨界娱乐平台,麦爱文化旗下涵盖了众多娱乐性音乐节品牌,其中最为知名的音乐节品牌是同为2009年诞生的中国最资深的户外电子音乐品牌、室外专业性大型音乐节——“INTRO”,除此之外,麦爱文化旗下还有大型电子音乐节“幻境HYPER”、先锋电子音乐、以及艺术跨界为主轴的中小型活动厂牌“Shadow Play”等等。

 

2017年,麦爱文化收购了嘻哈音乐厂牌出人头地OTTNO品牌、并签约了张蔷、徐梦圆、Weng Weng、Yang Bing等涵盖流行音乐及电子音乐的众多音乐人,还与“中国第一音乐现场”的MAO Livehouse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借收购成熟的电音节品牌和跨界玩法积累用户,以与国外厂牌合作、引进版权造血,并向艺人经纪、厂牌运营、培训教学等环节布局,可以看到,麦爱文化正在以电子音乐为轴心,将重心放在细分音乐类型的演出品牌与艺人经纪与版权管理方面,努力让更多细分的电子音乐类型能够浮出水面。除此之外,麦爱文化还在音乐教育和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布局,包括设立电音教学机构“电厂P-STATION”等。

 

麦爱文化在今年还同中国摇滚孵化器——迷笛共同创办了“电迷音乐节”品牌,打造了国内第一个“电音+摇滚”的全新音乐节体验模式。2017年麦爱文化分别于北京和厦门成功主办了INTRO电子音乐节和INTRO电子乐音乐盛会,每一场观众人数均达到近万人。

 

完成A+轮融资之后,麦爱今年的重点仍是在艺人经纪、版权等板块继续深化电音的全领域布局。麦爱文化CEO宋洋认为目前不管在单一领域怎么发力,整个国内电音市场都不算大。“我们就想把钱花在各种布局上,把我们未来的路趟好,等到产业爆发未来想象空间更大。”

 


备受资本青睐的电音沃土,

正经历“爆发前的宁静”?

 

“电子音乐将会是音乐产业下一个趋势。”

 

不止一位业内人士满怀信心的向娱乐独角兽阐述这个观点。纵观近几年来中国的电子音乐产业:“不够成熟“却备受海外资本青睐、电音厂牌陆续落地、电音节目默默生根,中国庞大的用户基数......这些都是中国市场成为“电音沃土”的背景板。海外资本已是如此,国内资本又如何按耐得住对电音市场的澎湃情绪?

 

上个月,知名数据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了《2016-2017年度中国电子音乐市场研究报告》。据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电子音乐用户规模为1.97亿,预计2017年将达到2.86亿,增长率为45.2%,2018年将突破3亿,达到3.58亿,2019年将突破4亿。


  

电子音乐市场在中国谈不上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巨大优势,随着电音厂商对用户音乐的文化普及,中国电子音乐用户规模将持续增长。

 

电音较嘻哈的市场开拓力更为超前,甚至在2016年一度濒临爆点。近两年,世界最大电音厂牌 S厂在中国的动作频频。签约中国音乐人、入驻网易云音乐、与虾米音乐合作担任寻光计划II评审团,与百威风暴电音节主办方A2Live共同成立新的电音厂牌风暴唱片。S厂对中国电子音乐市场紧锣密鼓的展望很好的映射着国际电音厂牌对中国市场的开拓力。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国外电音品牌向中国的进军开拓动作频频,于是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UMF、Electric Zoo等国际电音品牌陆续向中国市场伸出橄榄枝,如百威风暴等中国的电音品牌也将输送向海外市场。这不仅预示着国内有能力的电音品牌和厂牌也正在逐步向外扩张,对于中国电子音乐市场的发展也无疑带来了更多的文化动力与市场信心。

 

电子音乐节在近几年来的备受青睐也验证了这一趋势,以百威风暴电子音乐节为例,每年十月,成千上万的电音爱好者以电音之名从世界各地集结而来,去年,随着中国蔡依林等主流音乐人的加盟,也再次让这一中国电音品牌彰显出向主流音乐市场进军的“野望”。



而在今年,除了登陆内地九大城市外,百威风暴还将进军悉尼市场。这不仅预示着国内有能力的电音品牌和厂牌也正在逐步向外扩张,对于中国电子音乐市场的发展也无疑带来了更多的文化动力与市场信心。

 

有数据统计,电子音乐节在2016年已经达到了音乐节整体数量的22%,是除了综合类音乐节之外垂直领域数量最多的音乐类型。综艺方面,预计下半年开始,即将面世的电音类节目与动作将不在少数,不过在此之中,以文化为内核的电音节目才能够走得长远。

 

这次中国第一电音品牌麦爱文化的融资事件背后,是资本向中国电音市场展示的“野望”,而这无疑给中国电音市场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应聘简历发送邮件:yldjs001@126.com

投稿、商务合作、加群可扫我

微信号:yldjs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