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一哥”王亚伟领投 慧科教育获3亿元B轮融资

11月19日,慧科教育集团宣布获得3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千合资本王亚伟领投,复星昆仲、高榕资本、华软金宏、文化长城集团等跟投,创下今年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单笔融资最大的记录。





目前,和慧科教育合作的高校达到 500 所,其中 70% 是三本院校和职业院校,这些学校的学生也将成为职业教育的关键用户。


慧科教育集团目前既包括提供平台、课程和制课服务的高校在线教育解决方案提供商“高校邦”,也包括提供录课、制课服务的在线教育内容制作服务商“课工厂”,以及关注教育与技术融合深度的研究机构“慧科研究院”等。


此外,其职业教育部分,互联网从业者社区“开课吧”和泛IT职业教育平台“找座儿”将独立发展。


在完成B轮3亿美金的融资后,方业昌宣布,将高校邦提供的教育信息化服务云平台业务全部免费,快速拓展高校市场,并尝试通过精品课程、课程制作等服务收费。同时,慧科教育集团将开始投资和收购动作,丰富其高校生态,为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登陆国内资本市场做准备。


作为此次慧科教育集团B轮融资领投方的千合资本的董事长,有着“中国巴菲特”之称的王亚伟表示,从国家战略、行业前景、市场规模等视角来评判企业价值,慧科教育集团在“互联网+”带来大变革、大发展、大融合下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培养产业发展急需人才,与投资的结构性机会天然匹配。


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整理了现场嘉宾的演讲内容干货,与各位创业者共享。

千合资本董事长王亚伟:
护城河决定公司是展翅高飞的雄鹰还是风口上猪


互联网+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最近两年,我们都深刻感受到了互联网与各领域的结合,所带来的大变革,大发展和大溶合,从投资角度来讲,在国家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中,诞生了很多结构性的机会,其中互联网+教育的机会尤其值得关注,教育是一个大的产业,同时又像其他传统产业一样,有很多改进的痛点,与互联网结合蕴含的投资机会不言而喻。


企业是否具有护城河,护城河是否足够宽,这个最终决定了企业是能够成为展翅高飞的雄鹰,还是风口上的一头猪。慧科教育集团从体系出发,以中国的高等教育作为切入点,以职业教育作为导向,打通了从教育入口到出口的可持续发展的链条,在夯实线下U教育的同时的,又积极布局线上教育,把自己的护城河,从长期来看,是一家拥有足够宽的护城河的公司作为投资人,我对慧科教育集团的未来充满期待。

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师武超则:
在线教育行业是一座冰山


为什么我们认为整个教育行业现在是一座冰山?


第一个特点是山非常大,我们会看到整个在培训行业的市场,去年是一万亿左右,这个市场非常大,大概每年有10%左右的一个增速,我们再来看看在线教育行业,在2015年,我们大概是一千四百亿,它的增长大概是20%,大家很快可以换算过来,整个在线教育占教育行业比重并不高,它未来还有相当高的天花板,这点来讲,跟别的互联网的很窄的细分行业是不一样的。


冰山第二个特点,它的孵化是需要时间的。在整个在线教育更多的是一种B2B、2C的模式,包括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也有这样的特点,因为互联网是非常典型的B2C,会有颠覆性爆发力。在教育行业发现,主管部门、学校老师,还有有相当的话语权,过去一年上市的公司也好,非上市公司也好,他更多是在整理中间这个,过去的学校,或者有相当的优势渠道,就造成他的渗透,一定会比较慢,而不能够直接到达C,这个市场上的关注点,已经拿到了B,或者在整合渠道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的公司,未来提供2C的产品是不是能够做得,这里面对他的考量,不仅仅是服务B的能力,更重要的服务C的精英,你有没有解决学生问题的产品,这个是未来考量这些企业非常重要一个观测点,大家可以联想到很多公司。


第三点,整个冰山有相当长的隐性的,去年我看到很多在线教育公司,我认为他从价格上,或者体验地域性能够改良,他的生动性和教学效果不如我们面对面,我今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认为线上通过大数据智能化的结合,线上的体验有可能去超过线下,它会更加生动。

流量时代已过
接下来进入兑现时代


在投资这一块而言,我们也看到了细分市场都有了相应的龙头,很多拿到了相当的投资,早期类的企业要谨慎,流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接下来是要兑现收入利润的时代。


截止到今年八月份,整个并购和投资,基本上以投融资为主,在整个在线教育这一块,A轮和天使投资占到了80%,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一块。


一万亿市场里面,大概有六七千亿是中小学,但是在职业教育里面,或者在在线教育里面,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占了百分之六七十,这两个更加成熟,更容易落地,也是我看好这个行业的重要的原因,这是两个维度的产业,从零到六岁,零到十八岁以后,十八岁以后,对应的都有他代表性的公司,目前讲利润最好的是十八岁,讲产品的生动性,最好的是早教,中小学最终的爆发力可能最强,因为传统这一块,他的市场,或者他的蛋糕更大,但是目前做这块已经越来越难,他的门槛会越来越高。


在纵向来看,互联网行业无非是三类公司,第一类是做平台的公司,第二是中间商的,第三类是做内容的,在每个细分行业,在在线教育行业,是不是平台估值最高呢,实际上我们会看到,平台在金字塔的低端,但是站在平台上的人越来越少,这个时候你更要去。教育行业的内容商,我个人非常看好。


此外,早教产品会呈百花齐放的态势。人工智能、大数据、IP化是需要大家去关注的点,真正改变大家的教育在这里,整个K12,它的周期更长,大部分在K12成功的公司,都是做了五年甚至十年,不是做了五个月,所以说它的壁垒更高,渠道更加闭合。



新京报记者 王鹏

编辑 闫妍


● ● ●

关注新京报“寻找中国创客”

加入创客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