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发展日行千里,投资玩法跟不上时代怎么办?


AI创投正面临两大困境。
其一,AI落地场景在不断增多,但赚钱依旧艰难。亿欧报告显示,2018年近90%的AI公司处于亏损状态,而剩下的10%几乎均为技术提供商。拼场景、抢落地,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之上的AI,仍面临数据本身带来的挑战。
其二,延续了一年之久的创投圈钱荒状态,仍未出现缓解。与以往行业出现的周期性低潮不同,创投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投、融两端同时下行的窘迫局面,VC/PE也忙着找融资、去库存、想退出。
两大困境造成了AI创投热度的下滑。有数据显示,AI投资热度在2019年第二季度再创新低,仅完成30起融资,同比下降45.5%,融资总金额达50亿元,不足去年四成。
凯辉基金管理合伙人段春兰透露,从2013年到2018年,投资机构设立独立投后管理岗位的机构比例,从16.1%提升至70.3%,投后管理的重要性越发显著。
“今年公司开始重视投后管理,将投后这一成本中心变成利润中心,把一些判死刑的项目慢慢救回来。”联创投资首席执行官、管理合伙人高洪庆告诉第一财经。
如何发现优良标的、适时进入?又如何及时止损、落袋为安?AI的投资策略正在发生转变……

         

扫码获赠「7天VIP特权」一份,免费观看全文。
▲▲▲
或点击阅读原文,付费解锁观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