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诺李竹:中国投资机构与硅谷相比,自带这些先天优势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投资人说
厚德创新谷创始合伙人
水木清华校友基金创始合伙人 李竹先生
投资人说按:秉承「数据是检验影响力的唯一标准」这一理念,华兴资本「VC/PE影响力投资榜单评选」再次强势开启。华兴资本携手投资人说,致敬有影响力的投资人,并邀请他们一起探寻如何在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保持敏锐的判断。
2017即将过去,这一年里AI、新零售、互联网金融风口一波又一波,回望这一年投资人们是如何看待风口的,他们更看好哪些领域,什么样的创业者更受青睐?接下来我们会陆续推送【对话影响力】的相关内容,今天是第七期。
素材来源:华兴有个Alpha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违者必究!
经历了互联网的野蛮生长、模式创新风潮的洗礼,李竹和他的清华大学校友们迎来了技术创新时代。
也许,这才是属于他们的时代。
立志于做天使基金里的「清华」,英诺天使这三年,由千万规模扩增至20亿。走出清华,走出中关村,英诺的脚步跨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和硅谷。
未来,英诺将打造一个天使投资的平台。李竹说,天使投资就是一个人脉的「游戏」,而平台能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作为一个创业公司,英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本期对话影响力,华兴资本2017年度「VC/PE影响力投资榜单」——「年度影响力天使投资人」候选人李竹。
Q:投资行业是否也有自己的「产业链」?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李竹:天使投资是投资领域里最早的一个阶段,在它后面有Pre-A、A轮、B轮、C轮、D轮,乃至Pre-IPO,当然,这些领域都有很多专业的机构在做,这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个产业链。但是在这些领域中,天使投资的难度是最大的,因为它的不确定性最强。所以,我们实际上是在不确定性中去挖掘确定性,当然这需要天使投资人建立自己的投资坐标系,而建立坐标系的过程就是向创业者学习的过程。
第二个,如今,行业里出现了一个投资逐渐向早期化发展的这样一个趋势。因为现在二级市场市盈率在逐渐降低,Pre-IPO压缩了前面投资的空间。所以,这时候大家都会往前期去看,来获取一个更高倍数的回报。就回报倍数来说,天使投资是相对来说最高的,但也是最难的。所以,虽然在这个方面有很多机构也想往天使机构来看,但最后发现确实里面不太容易,又回去做Pre-A、A轮。所以,现在在早期投资里,Pre-A和A轮的机构相对越来越多,但是天使这方面的机构我觉得增加得数量不是很多。
在2015年的时候,有很多天使机构进入了天使投资行业,但是经过两年下来做得不是很成功,同样也拿不到后一期的资金。所以,天使投资有一个宿命,连续做三期以上的基金的往往才算是生存下来了,才能算立住脚了。
Q:天使投资是如何给创业者对接资源的?
李竹:天使投资往往给创业者不只是钱,还要帮他对接资源,帮他优化商业模式,乃至帮他对接后一轮的资金。所以,优化模式、对接资源和对接投资人是最基本的一个投后服务。英诺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个完整的团队,我们的投后服务团队比投资团队还要大,除此之外,我们甚至还帮他们做了投贷联动,提供一些债权类的服务,帮他找人,帮他做一些PR等等,这往往都是初期的创业公司不具备的,因为在创业公司里往往没有那样的部门帮他做PR,来做自己的宣传。创业者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我们还投资了一批这样的创业服务机构,让他们一起来帮助这些创业者。
Q:这些工作是否能显著增长下一轮融资的成功率?
李竹:作为专业的投资机构,我们的投后服务不能决定这个项目成败,但是我们能大大的提高该项目的后一轮融资成功率。从我们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有投后服务和没有投后服务这个成功率会差30%-40%,这是第一个。
第二,就英诺目前的项目而言,我们投完之后拿到A轮的比率大概有百分之六十几,而行业的平均比率大概只有5%、6%。所以,英诺平均的水平跟行业水平相比还是高很多,我们长期形成的整体打法在这里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Q:您觉得整个天使投资行业有什么问题?
李竹:天使投资行业在2015年的时候存在一个过热的问题,大家投资的方向也比较单调,全部都是本地生活服务,但是在那个时候本地生活服务已经进入一个尾声,结果就碰到了滑铁卢,很多天使投资机构就颗粒无收。但今天不同了,今天进入一个新的常态,这个新的常态就是什么呢?大量的资本进入了一级市场,进入了早期投资,但是项目的估值并没有出现大幅的上扬,反而是今年的项目估值比去年还有所下降。
我觉得市场在逐渐的趋于理性。这里面原因是什么呢?一个是二级市场市盈率在下降,进行了一个倒逼。第二,中国的早期投资人也越来越成熟,而且逐渐的向头部集中,我觉得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Q:在您看来如何衡量成熟的投资人和不成熟的投资人?
李竹:成熟的投资人实际上是在不确定性中发现确定性,比如一个人工智能的项目,我们在投资的时候我们可能已经知道它可能的未来是什么,它可能能做得多大,我们投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它可能在哪些方面有优势,哪些方面可能成功,我们后面就在这些方面给他支持和帮助,让他迅速的拿到下一期的融资,成为行业中的一个领头羊。但是如果不成熟的投资人只是说听说了一个人工智能的概念,在这里面广泛的找项目,甚至这些不成熟的投资人可能没有比较,他看了一个项目就投了,但实际上这项目的创始人可能在行业里是低于平均水平的,这个项目失败的概率就非常高。
所以,如何判断成熟和不成熟,看足够多的项目,形成自己的坐标系,并且能够发现其中的一些确定性再去做投资才是一个成熟的天使投资人。
Q:清华的资源对于英诺的发展有什么帮助?
李竹:天使投资是一个人脉的游戏,我们因为是清华的背景,几个合伙人都是清华毕业的,而且我们原来也投了一批清华校友的项目。所以,在这里面建立了非常多的人脉。从过去一段时间的统计来看,毕业5年以内的清华校友在获得融资的这些项目里占的比例是最高的。所以,清华这是一个宝库,是一个资源,也是我们英诺天使的标签,我们投的项目有相当一部分都会来自于清华的创业者。
投了这些人之后一个非常好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当我们碰到了一些问题,看了一些行业的项目,对其中的一些判断不是那么有把握的时候我们可以寻求他们的帮助。在我们投了其他的一些项目,他们相互之间建立连接的时候,创业者之间相互也可以得到一个相互的支持,形成一个family。所以,我们在这里面更多的是用天使投资作为一个纽带建立这样一个连接,帮助更多的这些想创新的人成为一个family,成为一个平台,他们之间的相互帮助才是真正最宝贵的。
Q:清华系创业和北大、北航有什么不同?
李竹:清华的创业者动手能力比较强,可以脚踏实地的去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己的目标。
比如像人工智能这些项目,如果原来没有一些积累再去赶风口的话是很难成功的。在模式创新时代,往往隔壁的大学——北大他们这些人有了创意就来找清华的同学一起来创业,来做一个技术的实现。但是在技术创新时代,更多的清华人自己来做CEO,他们倾向于自己来发现技术和产品的市场。所以,新的现象就是清华的这些同学做CEO的越来越多,而在过去这些人往往是倾向于去做CTO的。
北航的同学也是以技术为主的,尤其是像现在的无人机、机器人方向上也做得不错,跟清华相比他们在这些领域上更加专注,而清华除了人工智能之外,包括生物科技,包括像新材料等等也有很多建树。清华目前从事创新创业的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研究成果做商业性的转化。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硅谷的斯坦福就是这样起来的。
Q:我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您的照片,我猜测您可能睡得比较晚,休息不够好,能给我们透露一下您的作息时间怎么安排的吗?
李竹:我工作起来往往都是12点半以后睡觉,早上7、8点就起床。我希望所有的创业者和投资人能够保证充足的睡眠,健康是最重要的,休息对我们这些关注创新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Q:回望一下,几年前刚做投资的时候到现在您觉得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李竹:我们现在基金规模在四年的时间里已经增加了十几倍,从当时的九千万变成了现在可投资的金额超过了20亿,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其实自己也得到了很多进化。
最开始我们看到一个项目我们觉得可能有意思,我们自己个人觉得不错,我们可能就投了,但是当时无论对行业的研究,还是专业化程度都是不够的。到了今天,我们每一个合伙人可能只关注两个方向,我就主要关注在人工智能、文化创意这两个大的方向,在这两个方向上看足够多的项目,建立坐标系。我们投的A类S类的项目也越来越多,说明我们现在已经逐渐的建立了自己的判断的坐标系,我们投资决策也在越来越优化,既能保证高效,又能保证避免一些错误的陷阱。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误区。
Q:如果中国投资机构和美国硅谷的投资机构比的话有哪些弱项和优势?
李竹:中国早期投资机构和投资环境跟硅谷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首先数量上有很大差距:硅谷每年天使投资的数量在300亿美元左右,中国大概是200亿人民币。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基数不同:美国有大概30万的天使投资人,很多高净值人群都有拿自己的钱投入早期创新的意识,而中国大概不超过两万人。
投资人基数的不同导致了投资生态环境的差异。而中国和美国每年在VC/PE投入的现金数量是差不多的,因此中国天使投资仍是一个非常朝阳的行业。
中国天使投资已投资的项目拿到A轮的比例比美国要高一倍,这是现在的实际情况。
此外,中国在某些领域上有很好的先天优势,比如在人工智能的应用、跟大数据的结合等方面有更好的生存环境。
供应链在中国深圳有更好的发展条件,消费机器人方面的中国企业受益匪浅。中国在这几个方面的优势也催生了部分更多更好的技术创新公司。
Q:对天使投资的未来怎么看?
李竹:我们对于技术创新类的方向非常看好,中国现在有非常好的基础,在人工智能论文数量,在像一些关键技术诸如语音视觉方面的技术等,中国已经在全世界跟美国是再一个水平线上了。未来就是如何落地,如何应用,中国现在大数据的环境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土壤。 对于英诺来说,我们现在做的是跨地域的天使投资,各个地方都有团队,但是一般来说,在国内其他的天使投资机构他们一般都不像这些VC各地都有团队,我们这么做的想法是为了更贴近创业者,这也是我们跟别人不太一样的地方。我们实际上是一个天使投资的平台,已经从机构天使又往前走了一步。
地域上,我们主要还是在一线城市,北上广深,还有硅谷、香港,我们主要在这几个地方。
英诺天使基金最早是从个人天使发展到机构天使的,过去的这一年我们又迈进了一步,从机构天使变成了一个天使投资的平台,我们在北上广深、香港、硅谷都有自己的团队,这样能最早的发现创新,最早的接触到这些创业者,也保证能在当地提供更好的投后服务,目前我们布局的这些地方都是在一线的创业高地。在每个地方实际上投资的重点方向都有所差别,比如北京的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像上海的企业服务、文化创意;像广州的微信生态圈,还有一些跟汽车相关的创业项目,等等,每个地方都有一些不同的重点。这样对于当地的创业者可能是最有益的,这样我们也才能得到一个更好的投资业绩。
*本文系华兴有个Alpha首发。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人说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
【对话影响力】第五期——真格基金 · 郑朝予
【对话影响力】第六期——信天创投 · 蒋宇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