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军丨高德创始人的“野蛮”投资

003


提起高德地图,大家想到的可能是侯军或是成从武。但今天我想推荐的这个人叫肖军,他是高德3个联合创始人中真正低头做技术的人。可以说没有肖军,就没有高德地图。

肖军丨高德创始人的“野蛮”投资
来源丨逐鹿
(ID:zhulux)

1
肖军是谁?


肖军初中时开始学电子,在北大上学的时候受到了王选前辈的青睐,还没毕业就被王选抓到「方正」搞产品了(开发激光照排系统核心模块),之后进入金山,担任北京分公司的CTO。


1993年,肖军决定创业。他说:“那时还是很传统的融资模式,投资环境也不是很规范。当时我拿到了华润集团5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可能相当于现在的三、五千万了。华润占股70%,我拿30%。当时我已经觉得很荣幸了,像是遇到了贵人。但只是先给了我114万元,并没有签文件,后来负责人出了事,剩下的投资就不了了之了。幸好当时有另一个机会,也是一个间接融资的案例。那时的财务公司一般开始时都是国家拨款经营起来,钱不够了就会反过来向银行去借低利息的钱去放高利贷。华诚财务是当时最大的财务公司之一,他们设计了一个用GPS监控车辆的项目,想要把这个技术放在汽车上做一个防盗系统,这个项目他们做的很大,当时拿到了工行的30个亿的受信额度(相当于现在翻5倍到10倍的额度),但当时工行要求做一个试点先试一下,结果效果不好。但我相当于这个行业的第一个人,技术上没有问题,看到工行想做这个事情,就把我做的产品(通讯设备)给他们展示了一下,效果很好,他们一下子就震惊了。一周之内他们就签约付款了,后来给华诚财务打电话,问要不要收购我们的项目,他们马上就答应了。这是完成我人生第一次把公司给卖掉(300万人民币),赚了大概50万。”

2
高德是如何诞生的?


后来侯军和成从武找到肖军,邀请他加入大通实业,给肖军50%的股份。当时的肖军26岁,凭借之前的成功项目案例,很快就从招行贷了几千万。肖军回忆说:“但我们发现B2B的生意很累人,我们都不擅长陪人吃陪人喝,到后来喝到不行,感觉这样下去人都要废了。尤其到了山西那边,一上桌酒都是一坛一坛地喝。而且喝完酒之后也谈不了生意,有两次我喝着喝着就晕了,直接摔倒了,醒不过来就去打点滴。所以我们后来就研究换个方向做。”


肖军说:“上世纪90年代,段永基有句名言,阐释那个时代在中国做事情可以成功,一是外国人做不好的,二是不让外国人做的。像当时联想、方正、电信、华为都是这样的企业,而且当时王选前辈跟我讲,‘我只能做这个的事情,其他我做不过他们的’。所以我当时就想找一个国家保护的方向,我们可以做的起来。就想到了GPS导航,当时在日本GPS导航非常火,全球都用他们的产品,到今天为止汽车的导航方面也是他们最先进。所以当时就选择了GPS这个方向,但当时并不是做地图本身,而是做导航仪(硬件)的。模式是引进日本OEM硬件,我们把它汉化,再配上中国的地图,然后建立销售队伍去拓展业务。”


3
踏进地图圈子的野蛮人


可以说高德是踏进地图圈的野蛮人。肖军说:“当时高德用了三年的时间解决了很多技术问题,做出了第一批硬件产品,最后发现没有地图。”


当时肖军去找了国家测绘局,却被告知没有地图,还撂了一句狠话:“有也不能给你们民营企业用。”


这时候肖军才明白导航不会对民营企业开放。地图与国家安全紧密相连,民营企业是不可能获得测绘资质的。


传统的都是拿着工具去丈量的,很费时费力。这时肖军想:“导航地图不就是精确到10米左右就OK了嘛,也是给车用的,那我们就用车跑呗。”但是用车跑的话也要解决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GPS是通过卫星定位的,只要是卫星就有被遮挡的时候,误差就会非常大,甚至大到三五百米,所以要用GPS的话一定要用很多技术去平滑它。肖军说:“其实现在在上海北京这种高层密集的地方也会有导航失败的风险。”当时肖军就想到了做一个陀螺仪,这也成为了高德的核心技术,那个时候高德的导航不论在哪里都可以做到误差10米以内。


时势造英雄,正逢当时摄像领域出现了一个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压缩卡。肖军看到了这个非常激动地跟团队说要用车一公里一公里地跑出地图。他说:“100辆车100天就可以把中国跑过来了!”但是当时没有一个人觉得这个事情可行,全世界也没有第二家这样做,大家都觉得这技术太土了。但是两年以后,世界上用的都是高德这样的模式。所以现在大家经常在北京大街上看到有一些测绘车子头顶一个测绘装置,在满大街地跑的这种做法,应该算是高德首创。肖军回忆说:“其实当时还是觉得这种方式很笨,但是往往最笨的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在肖军的带领下高德拥有了一个完整的从数据到应用产品线的链条。可能现在大家看到的高德地图只是一个导航地图,但其实高德是在做地图本身的。在地图数据制作领域有两个巨头,一个是四维图新,另一个就是高德。高德有非常庞大的队伍(2000多人)在做地图的生产制作更新的,这个团队是高德被阿里收购以后也没有怎么动的。别的地图是没有数据制作队伍的,而四维是完全没有开发应用产品的,所以只有高德有一个完整的从数据到应用产品线的链条。


但在高德在美国上市后第一次重新谈战略的时候,大家都在说向移动互联网转型,我却提出“真正进入移动互联网是非常累的,以我们自身的能力想要独立生存是没什么可能的,最好是卖给腾讯”。


肖军说:“因为高德80%的现金来源于为汽车生产厂供应导航数据,平时大家用的应用产品是免费的,而互联网的模式是圈用户,找入口,然后为被收购做准备或者为未来服务。但是却因为这句话让别的同事非常反感,说我是‘投降主义’。后来高德高层人事变动很大,从成武变成了CEO,侯军变成了董事长。面临互联网转型,但从成武是财务出身,不太懂技术方面,所以到最后整个战略方向上就有点偏。当时我提出的方案是大众点评的那种模式,因为高德本身的基因是很重的。当时搜集地图的时候就已经做到商家门口了,而且我们还有一个服务软件,把这两部分一嫁接就是大众点评嘛。后来却因为‘公司政治’,高德走向了所谓的‘地图门户’。”


4
回忆创业融资的那些事儿


肖军回忆当初创业时的状态,说:“当时真的是非常焦虑,因为我们竞争汽车导航市场的时候是非此即彼的,市场很窄,最后都有点恶性竞争的性质,所以那时候每天的压力都很大。到2006年拿到红杉领投的四千万美金的时候,也并不了解这个市场,也是走了很多弯路,也稀释了很多股份。那时就觉得有人给我们钱就可以了,股份不算什么。可能是当时我们close得太晚了,到08年初的时候窗口就关了,也是运气不好。但四维拿到融资以后一下子就上去了,之前本想收购四维的。所以一直都是有压力的,真的是创业维艰。这只是融资之后的事儿,我之前创业都是死好几回,2002年才锁定了汽车厂的硬件生产商(丰田集团)跟我们合作做了一个合资企业,这样我们的地图才开始大规模生产的(后来四维也用了这样的方式)。最难的地方是丰田集团一直是支持四维的,所以你要想我们能够做到把敌人拉到我们的怀抱还搞一个合资企业,让敌人把自己的亲兄弟晾一边,这有多困难吗?所以我们不但是技术在创新,商业模式也是在创新,而且只能这样才能活下来。”


聊到这里,肖军很自豪地笑了,说:“高德是一个民营企业,做一个国家管控的事,误打误撞做到这种程度真的非常难。抛开地图的经济效益不谈,它把地图由一个保密的东西变成大众可以享受的应用,如果不是高德把地图这扇门捅破的话,大家就享受不了这样的方便,现在任何的LBS都和地图有关系。这是高德对整个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否则所有有关位置的服务都无法开展。”


5
为什么要做蝙蝠资本?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肖军在高德上市后一年,辞职去清华大学攻读了EMBA的学位,后来又摇身一变成为一名天使投资人。


肖军解释说:我之前就做了一些天使投资,越来越觉得不够机构化。后来非常偶然的看到了关于屈田的报道,于是就找了一个机会聊一下,他当时正好在找LP,我就先做了他的LP。接触久了觉得互补性很强,我们俩正好有一个导师,去导师家里聊的时候,导师也觉得我们俩在一起做非常合适,我们俩想了一下,也觉得非常难得,就在一起合伙做了蝙蝠资本。


6
创业者问


创业者问:“您是技术出身,会偏向投技术出身的人吗?”


肖军:“我并不仅仅投资技术方面的,我觉得模式创新也是一件非常有前途的方向。但是无论如何,创业者都要对他所从事的行业有敏锐的看法和强大的学习能力。我们叫BAT(蝙蝠资本)也有两种解释,一种讨喜的说法是我们希望我们投的项目以后都会成为BAT那样的公司;另一方面我们投的创业者也大部分是从BAT(或者类似BAT级别的公司)里面出来的总监级别的人,我们会非常关注这个群体,因为他们都不缺这些(技术背景,产品思维,商业嗅觉,投资眼光),甚至更强一些。当然我们也在一直在试错。


创业者问:“会如何帮助自己投资的早期企业?”


肖军:“因为教训比较多,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会出现的问题。比如说我们之前投的理财魔方,百度音乐出来的,可能会觉得创业并不艰难,这个时候我就会泼点冷水。说,现在是经济上行期,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上市除非去新三板,如果真的做非三板,起码要5年时间,这5年时间里肯定会蹦到下行期。到那时候创业者才会知道真正的创业有多难。但是最近我也在反省这个问题,因为年代不一样了嘛,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需要多鼓励。”


创业者问:“蝙蝠资本有没有不投的项目?”


肖军:“我们一般会投比较保守的,我们不会投那种需要不断去输血的企业。我们希望投那些稍微会控制成本,这样企业也可以存活时间更长,因为下行周期的能力也是我们比较关注的。


7
想做一个什么样的蝙蝠资本


肖军:“现在的蝙蝠资本还非常年轻,刚开始撒种子。未来并没有定具体的指标,一切都在发现。最底线的话,我个人希望能够做得比30%的存活(创业现状)更高一些。因为这个时代是没有办法说一定会出一个BAT的,BAT是千载难逢的,里面有很多因素,而且运气很重要,我越来越相信运气。而且我一直在跟我儿子说,有些人适合创业,有些人就真的不适合。真的要创业成功的话,需要时机。”


最后,鹿鹿酱想说


其实肖军老师是一个非常温和的人,但我却觉得没有任何词比“野蛮”更适合他。因为他一直在“野蛮”创业,“野蛮”是他的内驱力。听说他转身做投资的时候其实内心还是非常震惊的,但是跟他聊完以后,觉得他再适合不过。相信他一定有更多话题要跟你聊,约吗?


>>>> 感谢阅读,「逐鹿」会一直陪伴你


来源丨逐鹿 (ID:zhulux)

编辑丨琥珀 (ID:weimic)




发一千份BP,不如看一次「逐鹿」
非常感谢你的加入

在资本的荒原上,「逐鹿」会一直陪伴你



微信ID:zhul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