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码全固态电池核心赛道!蓝固新能源获超2亿元B轮融资,剑指2027年千吨级产线

2025年11月10日,财联社独家消息显示,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龙头企业蓝固新能源正式完成超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遂宁产投与老股东九智资本联合注资,资金将重点投向全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的产业化攻坚,标志着公司在从“技术突破”向“规模量产”跨越的关键阶段获得资本强力加持。

融资用途锚定产业化:双产线布局覆盖固液与全固态赛道

作为本轮融资的核心投向,蓝固新能源已明确两大产业化目标,形成“过渡-终极”双技术路线的产能支撑体系。其中,针对当前市场需求旺盛的固液混合电池领域,公司万吨级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产线正加速建设,预计2026年初正式投产,该产线将大幅提升低成本、规模化电解质材料供应能力,有效匹配下游固液电池客户的量产需求。

更具行业前瞻性的是全固态电池赛道的布局。根据规划,本轮融资将支撑公司在2027年前完成千吨级全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智能化产线建设,填补国内全固态电解质规模化生产的缺口。据蓝固新能源此前披露,公司已在常州建成百吨级全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硫化物和卤化物)生产线,为千吨级产线积累了关键的工艺参数与量产经验。

龙头地位夯实:技术全覆盖+权威资质认证

近五年的快速发展中,蓝固新能源已构建起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成长为同时覆盖多种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的行业龙头。公司采用“液态电解质为基础、混合固液电解质为亮点、固态电解质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布局策略,技术储备涵盖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等主流固态电解质路线,可适配不同下游客户的技术需求。

技术实力已获得权威资质背书。2025年10月,蓝固新能源成功获评江苏省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此前还相继入选“中国哪吒企业”与“江苏潜在独角兽企业”。截至2025年9月,公司累计申请专利超250件,其中发明专利近200件,研发人员占比超50%,硕博人才占比达38%,构筑起坚实的技术与人才壁垒。目前,公司已与清陶能源等头部电池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产品覆盖储能、动力、3C电池等多领域。

资本加持背后:千亿固态电解质市场加速爆发

投资方的精准入局,折射出资本市场对固态电解质赛道的强烈信心。作为本轮新晋投资方,遂宁产投的注资不仅带来资金支持,更有望推动公司与成渝地区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拓展西南地区的客户与供应链资源;而老股东九智资本的持续加码,则体现了现有投资方对公司技术路线与成长潜力的长期认可。

行业数据显示,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优势,已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据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含半固态和全固态)出货量将达614GWh,上游固态电解质材料市场规模将突破数百亿元。当前,宁德时代赣锋锂业等头部企业均在加速布局,蓝固新能源通过B轮融资强化产能优势,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行业意义:助力破解全固态电池量产瓶颈

业内专家指出,固态电解质是制约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卡脖子”环节,其规模化生产面临材料一致性控制、界面阻抗优化、成本下降等多重挑战。蓝固新能源千吨级全固态电解质产线的规划建设,不仅将提升自身竞争力,更将为国内全固态电池产业链的成熟提供关键支撑。

从产业周期看,当前行业正处于半固态电池向全固态电池过渡的关键阶段。蓝固新能源通过“万吨级固液+千吨级全固态”的产能布局,既能够把握当前半固态电池量产带来的市场机遇,又能提前卡位全固态电池的未来赛道,这种“兼顾当下与未来”的战略规划,或将使其在下一代电池技术变革中占据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