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一起,中国公司收购美国奢侈品牌Jason Wu
5月初,一家来自中国深圳的私募基金完成了对美国纽约 JWU(“Jason Wu”)公司数股权的收购,相关交易细节尚未披露。
这家名为盈港资本(Green Harbor Investment)的私募基金非常年轻,成立于2015年,总部设在香港,在北京有办事处,主要投资布局医疗健康、教育、金融服务等行业。
被收购对象Jason Wu却在美国早已声名鹊起,由国际顶级华裔设计师 Jason Wu(吴季刚)创立。
Jason Wu 1982年出生在中国台湾,9岁随家人移民加拿大,后就读于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但是他在毕业前从这家美国顶尖服装设计学院辍学,前往著名设计师品牌 Narciso Rodriguez 实习了两季,随后在2007年创立了个人同名品牌。
品牌的高光时刻来自于前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就职典礼,当晚前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身着Jason Wu设计的白色雪纺长裙,一时间好评如潮,Jason Wu本人也因此备受赞誉。
Jason Wu定位中高端女装高级成衣,产品主要面向25-40岁具有时尚度及经济基础的女性。设计线条简洁流畅,可以营造出女性的沉静温柔的美感,也因此拥有了一批拥趸,杨紫琼、刘雯等人都是它的粉丝。
又一个美国时尚品牌被纳入中国资本的麾下,这是2019年中国资本对国外知名时装品牌的首单控股收购。今年早些时候,首饰品牌APM Monaco的部分股权也被中国公司收购。
过去两三年,中国公司收购欧美奢侈品牌热情高涨。来自中国山东的如意集团已经将法国、英国、日本等地超过20个时尚品牌收入囊中。
01
-
Jason Wu作为在美国具备相当知名度的独立设计师品牌,选择委身中国买家,或有其不得已的苦衷。
2018年森马入股 Jason Wu,财务数据得以对外披露。2017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981.10万美元,亏损则达到555.77万美元。毫无疑问,-57%的净利率是一份相当难看的成绩单。
Jason Wu成名之后,2013年被Hugo Boss任命为旗下Boss系列女装创意总监。他在上任时曾称,要把Hugo Boss一贯的经典风格与其个人风格结合起来,使女装成为与男装并驾齐驱的品类。
他担任这一职务长达五年之久,直到2018年2月才辞职。这五年间,除了在纽约工作室拥有同名品牌以外,他还要兼顾Hugo Boss的大小事宜。一名设计师兼顾两个品牌,是业内公认的巨大挑战。
除此之外,Jason Wu的多数股权在2014年被美国投资基金InterLuxe Holdings收购,在InterLxue的支持下,Jason Wu开始拓展新的品类,推出了针对年轻消费者的支线系列GREY JASON WU以及香水系列产品,似乎并没有带来财务上的改善。
奢侈品集团一统天下,大品牌动不动就是轰动全球的大秀,独立设计师品牌步履维艰。创立超过11年的Jason Wu至今仍未拥有独立的线下门店,只能通过买手店以及第三方电商平台销售,这使得销量相当有限,规模无从提升。品牌需要资金加持来完成扩张,资本成为了独立设计师品牌续命的关键。
但是,对那些老谋深算的欧美投资人来说,Jason Wu这样的品牌吸引力正在越来越小。因为与顶尖奢侈品牌Gucci和LV不同,Jason Wu们想要在时装行业中站稳脚跟,还需要大量的投入,从设计、办秀到线下开店,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烧钱。从眼下欧美的经济情况来看,投资回报率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变数。
因此,这些独立设计师品牌不得不寻找来自新兴市场的买家。对于Jason Wu这样的华裔设计师而言,选择来自中国的买家是笔不错的生意。良好的经济和投资环境造就了火热的潜在需求,血缘上的关联又往往意味着在审美上的契合,旺盛的市场需求可以帮助品牌快速实现规模化扩张。
当然,故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02
-
此番收购Jason Wu的盈港资本是一家相当年轻的私募基金,它宣称将利用其在运营层面丰富的管理经验,帮助Jason Wu重塑管理团队、优化激励体系、补强市场及销售团队;同时为其嫁接包括媒体、人才、商业地产、金融等各方面的战略资源,增强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值得玩味的是,盈港资本过往的投资案例多集中于医疗、教育、金融服务等行业,收购Jason Wu是其第一次涉足时尚行业,也是其自成立以来首次收购美国公司。创始人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盈港资本的定位是“在投资行业中,扮演助推中国中等规模企业长足发展的角色”。
收购Jason Wu似乎并不在这一范畴之中,对于一家仅成立三年多的年轻机构来说,是否真的有能力帮助Jason Wu在中国落地开花,还很难说。
那盈港资本的收购行为到底意欲何为?
我们不难发现,盈港资本作为一家PE投资机构,与此前在时尚圈频繁收购的复星集团、如意集团不太一样。后者更像是产业投资人,他们致力于耕耘时尚产业,通过不断收购,打造属于自己的时尚品牌矩阵,收购意在长久地经营。
然而,PE的很多投资行为则是为了提升标的估值,最终通过并购寻找到合适的接盘侠,比如国内一些创业企业最终被PE转手给了上市公司。
更有甚者,PE会与产业资本联合发起收购,等待时机成熟,为标的寻找下家就会来的更为容易,比如春华资本曾与西王食品联合收购加拿大运动保健品企业Kerr Investment Holding Corp。
如此看来,收购JWU确实是一桩不错的生意,按照JWU的品牌背景和股权结构,未来有很大可能性会被国内时尚行业的产业资本接手。
据了解,来自中国浙江的服饰公司“森马”,在去年9月已经以500万美元收购了JWU11%的股份,当时的估值已经高达4500万美元,约3亿元人民币。
被森马收购后,JWU与森马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杰森吴(上海)服饰有限公司”,由合资公司负责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内经营相关业务,包括推广JWU旗下JASON WU、GREY JASON WU、以及未来开发的相关品牌,以及设计、生产、销售经营除香水类产品以外的JWU系列品牌产品及业务。
可以认为,JWU已经有了森马的背书,面对当下国内产业资本对时尚大牌趋之若鹜的热潮,想来日后盈港应该能为JWU找一个好婆家,顺利赚个差价。
当然,要想提高估值卖个好价钱,盈港资本也需要把JWU呵护好,为其逐步构建“护城河”。
品牌的设计感无需担忧,Jason Wu作为为数不多的能够跻身顶级时尚圈的华裔设计师,品牌调性独一无二。在辞去Hugo Boss的职务之后,他看起来是想专注于自己的品牌。
而资本需要为Jason Wu做的是,在保持其品牌调性的同时,为其提供充足的弹药,寻找到充足的购买力,比如在上海、成都这些需求最旺盛的城市中开设一两家门店,亦或是在比较重要的城市举办一些秀或展览,不一而足。
一个奢侈品品牌的成长,离不开品牌、资本和坚持的力量。充足的资本对于品牌的裨益无需多言,但是我们也理应明白,资本如何恰如其分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显得更为重要。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资本跨过山和大海,穿越汹涌人潮,去追逐那些他们曾经仰慕的欧美大牌。来自服装行业的产业资本,若是为了完善品牌矩阵,填补空白市场,用自己的资金和渠道去为品牌加持,或许能让品牌历久弥新。
只是,如果一桩并购目的是为了增值和转手,对品牌的规划恐怕很难做到长久。在欧洲就有很多类似的案例,品牌被资本卖来卖去,声量越来越小,甚至无影无踪。就看盈港资本接下来怎么做这个品牌,几年之后,是持有还是卖出。
/ end /
上期礼物送给 @Pink @詹理敏
礼物保留一周,请尽快提供地址
卢曦采访手记
加入读者群,请发 姓名+职业+微信号 到
luxi_sh@163.com
本文同步更新于
今日头条、知乎、界面新闻、微博@颜启真等14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