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AR眼镜Magic Leap 1明年底全面终止服务;康宁将扩大对韩投资;京东方上半年LCD产品价格复苏 8月保持良好态势

1.AR眼镜Magic Leap 1将结束生命周期,明年底全面终止服务
2.康宁将扩大对韩投资,生产折叠屏手机柔性玻璃
3.机构:三星电视上半年市场份额达31.2%,LG主导OLED市场
4.京东方:上半年LCD产品价格复苏 8月保持良好态势
5.苹果iPhone 16 OLED面板或采用微透镜阵列技术,提升亮度降低功耗

1.AR眼镜Magic Leap 1将结束生命周期,明年底全面终止服务

集微网消息,8月30日,Magic Leap宣布Magic Leap 1将于2024年12月31日结束产品生命周期,终止服务。

图片来源:Magic Leap

据悉,今年9月29日,Magic Leap 1开发者论坛、Magic Leap Discord 频道将不再可用。2024年12月31日,Magic Leap 1的云服务将不再可用,核心功能将终止,Magic Leap 1设备和应用程序将停止运行。官方表示潜在用户可考虑将其最新产品Magic Leap 2作为替代解决方案。

Magic Leap 1是Magic Leap推出的AR眼镜产品,发布于2018年。当时消息指出,Magic Leap 1主要由Lightwear(头显)、Lightpack(移动主机)以及无线控制器组成,采用分体式设计。其中,Lightpack搭载Tegra X2 芯片,包含四核ARM A57 CPU,双核Denver 2 CPU和基于NVIDIA Pascal的GPU,具有256个CUDA核心;Lightwear眼镜传感器通过扫描房间可以建构虚拟房间、感知虚拟物体的位置,搭载眼动追踪技术。

Magic Leap官方消息显示,该产品集工业设计、光学与软硬件一体。为Magic Leap 1开发的《Dr. G》游戏,至今仍被誉为增强现实领域中的重大体验变革。在手术室使用Magic Leap 1的医生们表示,这是他们迄今为止体验过的最佳增强现实体验。此外,由于工艺优势,Magic Leap 1在当时是最轻盈、最舒适的产品。(校对/刘沁宇)

2.康宁将扩大对韩投资,生产折叠屏手机柔性玻璃

集微网消息,据BisinessKorea报道,美国康宁公司将扩大对韩国的投资,扩建在当地的超薄柔性玻璃制造中心。由于三星目前引领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并提出了扩大销量的目标,此举将帮助三星保持UTG玻璃的稳定供应。

8月31日,康宁公司董事长Wendell Weeks在访问韩国期间表示,康宁公司将在韩国建立完全整合的供应链,生产薄型可弯曲玻璃。他强调,韩国将成为这种玻璃的生产中心。

今年4月,Wendell Weeks曾在韩国总统尹锡悦访问美国期间提到,将在韩国追加15亿美元投资,8月31日的发言确认了这一消息。

用于折叠屏手机的UTG玻璃需要非常先进的技术,其厚度小于30微米,需能承受数万至数十万次折叠-展开而不破损。目前康宁制造的UTG玻璃已被应用于三星Galaxy Z Flip手机。在这一领域,康宁的竞争对手还有来自德国的肖特,有消息称肖特为三星最新的Galaxy Z Fold 5手机供应玻璃。

Wendell Weeks此次访韩,还会见了现代汽车集团董事长Chung Eui-sun,并表示康宁公司的产品不仅适用于电子设备,还可应用于汽车领域。9月1日,他还计划与三星电子董事长李在镕会面,讨论业务合作事宜。他表示,康宁与三星有着长达50年的合作关系,他将与李在镕董事长延续友谊,“他不仅是我的老朋友,也是一位杰出的领导者。”

3.机构:三星电视上半年市场份额达31.2%,LG主导OLED市场

集微网消息,根据研究机构Omdia统计,2023年上半年,三星、LG依旧统治着全球电视市场,其中三星已连续18年保持市场领先地位,上半年市场份额31.2%(以销售收入计算),LG则在OLED电视领域份额超过50%(以出货量计算)。

在单价2500美元(约合1.8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旗舰电视市场,三星凭借Neo QLED型号市场份额达到61.7%(以销售收入计算)。在超过80英寸的电视中,三星的市场份额也达到了41.6%,这一比重超过了二至四名的总和。在超大尺寸电视竞争最为激烈的北美和欧洲市场,三星的份额达到了60%左右。

三星表示,公司通过专注于超高端旗舰、超大尺寸产品的战略,在全球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这一策略被证实在面对中国品牌的竞争压力下,是非常有效的。

2023上半年,LG在全球电视市场的份额达到16.2%,但是在OLED市场(按出货量计算)达到55.7%,位居第一,出货总量为133.14万台。为了保持盈利能力,LG在库存管理方面一直非常积极,同样将重点放在高端和超大尺寸市场。2023年上半年,OLED电视占其总收入的30%;在75英寸以上尺寸的OLED电视市场,LG占据64.2%的市场份额。截至2022年,其出货量在过去5年中以年均90%的速度持续增长。

统计显示,三星的OLED电视上半年销量达到35.2万台,居全球第二位。

4.京东方:上半年LCD产品价格复苏 8月保持良好态势

集微网消息,8月31日,京东方公开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提到,上半年,受行业“动态控产”影响,LCD行业产品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复苏迹象,尤其在需求复苏相对缓慢的情况下,8月LCD产品价格依旧保持良好态势。四季度为传统淡季,价格出现回落属正常现象,但面板厂将根据终端需求情况,继续坚持动态控产,积极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京东方表示,长期来看,需求端有效的复苏是长期支持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需求的复苏使得稼动率和价格能够得到双向提升的发展契机。半导体显示行业经历多年的市场化竞争后,行业发展逐渐趋于成熟,集中度逐渐提高,稳定性越来越明显,虽然需求端可能会出现波动,但是供给端已经具备“按需生产”的调控能力。

对于下半年TV和IT等细分领域的产品价格趋势判断,京东方指出,受TV和IT行业集中度的差异和面板厂产品结构的动态调整等因素影响,通常TV类产品价格的波动早于IT类产品价格的波动,TV类产品价格自一季度以来持续上涨,而IT类产品价格的上涨相对滞后,7月起部分IT类产品价格出现松动,三季度价格有望延续涨势。此外,部分IT类产品即将陆续进入换机周期,预期未来需求的复苏相对积极。

关于三季度末的LCD行业稼动率回调,京东方称,根据咨询机构数据,LCD行业稼动率可能在三季度出现小幅回调,主要原因是四季度末已经进入旺季尾声,叠加市场对于需求的复苏预期相对保守,认为需求将在四季度有所回落。从供给端来看,由于行业格局已经发生改变,面临需求的回落,行业仍将执行“按需生产”的策略,根据需求情况有效地调节产线稼动率,这也是LCD产品价格能够从一季度持续上涨至八月份的重要原因。

另外,京东方在谈及投资建设越南项目的原因时表示,投资建设越南整机二期项目,一方面能够以整机产品为支撑,推动智慧终端业务发展,使得半导体显示器件业务更好地应对行业波动;另一方面,公司能够通过打通“屏-模组终端”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价值链地位,构建基于规模效应与供应链协同的核心竞争优势。公司通过布局海外端智造基地,能够加强与海外头部客户的关系,探索创新业务机会,同时抓住海外部分区域制造成本、关税等优势,推动公司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

5.苹果iPhone 16 OLED面板或采用微透镜阵列技术,提升亮度降低功耗

集微网消息,据The Elec报道,苹果正在考虑使用微透镜技术来保持或提升明年iPhone 16机型上OLED显示屏的亮度,同时降低功耗。

苹果显示器供应商三星显示和LG显示已提出将微透镜阵列(MLA)应用于OLED面板的方案,但该技术有利有弊。

MLA将从面板内部向后反射的光路径转向屏幕,与相同亮度下的传统OLED面板相比,可以保持感知亮度,同时降低功耗。

然而,虽然MLA拉直光路以增加正面亮度,但它也会降低侧面亮度,从用户角度来看,这会缩小显示器的视野。不仅如此,将MLA应用于OLED面板还会增加制造成本。

另一个复杂的因素是,两家供应商开发的材料组合不同,而且都仍然达不到苹果的标准。据报道,苹果尚未对韩国公司的MLA申请提案做出最终回应。

苹果的决定似乎取决于2024下半年iPhone 16量产之前OLED材料组合的能效能否得到提高。

如果可以在降低功耗的同时,至少保持发送到面板正面的光线量,同时避免视角的缩小,那么MLA的实施可能被认为是值得的。不过,这取决于OLED材料的表现,据说两家面板公司的材料组合是不同的。

据报道,三星在将MLA应用于OLED面板方面拥有更多经验。例如,其已在一些Galaxy S Ultra型号中使用该技术,并且还向vivo等中国手机厂商提供了采用MLA的OLED面板。与此同时,LG已将MLA应用于其一些较大的OLED智能电视,但没有将其应用于中小型面板的经验,因为中小型面板的光线方向调整方式不同。

展望未来,今年5月一份报告称,苹果计划批量生产更先进的microLED显示器,以减少对三星的依赖,并增强自己对供应的控制力,为实现将下一代技术引入iPhone的最终目标奠定基础。


热点聚焦:
1.近七成净利同比下滑,180家半导体概念股上半年业绩一览
2.中国之外,美国限制英伟达向中东国家出口AI芯片
3.中芯宁波:黄河、陈宏已被刑拘
4.小鹏接盘滴滴“造车”图什么?
5.美延长韩台芯片管制豁免期政策已定 “无期限”或有可能
6.传小米获准生产电动汽车,目标明年生产10万辆
7.美国将27个中国实体从“未经验证”清单剔除,商务部回应

更多新闻请点击进入爱集微小程序 阅读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