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名淘票票、对接大麦网,融资17亿的淘宝电影背后,在线票务进入“春秋争霸”时代?



今天,阿里影业旗下淘宝电影在北京举行品牌战略发布会,淘宝电影正式更名为淘票票,并与大麦网达成战略合作,互相打通后台售票系统。


阿里影业昨天的大动作也令人瞩目——2016年5月15日,淘宝电影宣布获得17亿人民币A轮融资,估值137亿人民币,超出微影时代C+轮融资的2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30亿)。


至此,阿里影业的意图已非常明显,不仅是依托强大电商平台与资金,冲击中国电影在线票务市场格局,更开始布局泛娱乐营销平台,进军演出票务市场。


随着淘票票(原淘宝电影)、微票儿完成融资,百度在今年2月表示百度糯米有可能融资,目前在线票务市场份额最大的猫眼电影,能否在与BAT的角力中继续保持优势?中国在线票务市场,将开始怎样的新一轮格局之变?



1年半出票量增长100倍,淘宝电影后起直追


淘宝电影于2014年底上线,2015年开始运作,据今日发布会数据,出票数量从2015年初的日均3万张,到今年2月14日,单日出票已超300万张, 1年半增长了100倍。




而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2015年第4季度中国电影出票渠道竞争格局》,猫眼电影、微票儿、百度糯米分别以25.87%、16.30%和15.26% 占据中国电影在线票务市场前三位,淘宝电影排名第四。


其中,猫眼电影得益于发力较早,美团也带来大量流量,暂时处于龙头地位;而微票儿借助微信及QQ两个重量级平台的流量,百度糯米通过与院线深度合作会员卡式,并持续进行会员票价补贴,两者几乎势均力敌。而淘宝电影则借助淘宝、天猫的电商平台,后起直追,也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之后,猫眼电影将与大众点评网对接,微票儿则携手定位“中高端城市文化休闲娱乐平台”的格瓦拉电影网,据数据统计,新格局形成后,“美大”和“微格”的市场份额将占据约六成,加上奋起直追的淘宝电影,中国在线票务市场竞争格局已渐趋明朗,但远未尘埃落定。





从平台竞争走向生态竞争

在线票务步入 “春秋争霸”时代



随着BAT逐个布局电影生态链,在线票务从行业初创期群雄并起的 “战国时代”步入到春秋时期的“五国争霸”时代,分别为BAT为代表的百度糯米、淘宝电影、微票,以及份额一家独大的“新美大”旗下的猫眼电影和大众点评


淘宝电影完成A轮融资,成为在线票务市场最新独角兽之后,阿里影业的生态版图十分清晰:依托淘宝、天猫的商家资源、支付宝的消费数据,淘票票在用户数据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阿里影业在2015年全资收购粤科软件,则为分析用户消费习惯,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今年5月,阿里再下一城,10亿元收购大地影业,完成产业链布局的最后一公里,将线上与线下彻底打通,而线下的电影院线业务,又可以延伸至交通、美食领域,形成完整的O2O生态系统。


除了阿里系,腾讯、百度依托本身强大的平台、用户、资金,以及延伸至各领域的业务,同样有能力打造泛娱乐生态链,而猫眼电影背靠美团,其业务主要集中于吃喝玩乐,在后发力上,或许堪忧。


但猫眼电影的优势在于先发制人。阿里影业、腾讯影业等等虽然布局了完整的生态链,然而猫眼电影是最早提供票房、排片、上座率等电影数据服务的平台,早在2014年,就开始介入电影发行业务,截至目前已经参与投资、发行了《心花路放》、《港囧》、《美人鱼》等30多部影片,比起电影还处于立项、拍摄阶段的阿里影业与腾讯影业,猫眼电影已经积累了充足发行与营销经验。


在未来的竞争中,谁能把握下一个热点,提早布局,才是决胜的关键。




但猫眼电影的优势在于先发制人。阿里影业、腾讯影业等等虽然布局了完整的生态链,然而猫眼电影是最早提供票房、排片、上座率等电影数据服务的平台,早在2014年,就开始介入电影发行业务,截至目前已经参与投资、发行了《心花路放》、《港囧》、《美人鱼》等30多部影片,比起电影还处于立项、拍摄阶段的阿里影业与腾讯影业,猫眼电影已经积累了充足发行与营销经验。


在未来的竞争中,谁能把握下一个热点,提早布局,才是决胜的关键。

 

下一个竞争风口:泛娱乐票务市场


在发布会上,淘宝电影还放出最新消息,将与大麦网进行战略对接,从5月16日开始,用户将能够通过最新淘票票的App和支付宝等入口直接购买大麦网的最新演出票。


大麦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演出类票务服务提供商,业务覆盖热点演出和体育赛事,市场份额多年稳居行业第一。在全国每10张售出演出票中,就有7张来自大麦网。


但阿里与大麦网的合作并不意外,据大麦网公关经理透露,大麦网已经获得阿里D轮融资,并持有大份额大麦的股票。而大麦网也是在线演出票务平台的龙头企业,去年完成了D轮融资,但融资金额和估值均未透露。


除了演出业,淘票票与阿里体育也将开展合作,未来用户有机会在淘票票上购买阿里体育运营的顶级体育赛事门票。


至此,阿里系布局泛娱乐营销平台的野心,已经非常明显,不仅意图在电影在线票务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也早已将触角延伸至演出、体育票务,泛娱乐票务市场或成下一轮竞争高地,而已经在电影票务市场取得优势的猫眼、微票、百度,将如何应对布局,且拭目以待。


买买买,阿里娱乐帝国渐渐浮出水面



至此,阿里系布局泛娱乐营销平台的野心,已经非常明显,不仅意图在电影在线票务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也早已将触角延伸至演出、体育票务,泛娱乐票务市场或成下一轮竞争高地,而已经在电影票务市场取得优势的猫眼、微票、百度,将如何应对布局,且拭目以待。


从BAT全面进军电影业开始,阿里影业一直在电影产业链的上下游布局,主要的运作平台是基于阿里影业。


阿里影业前身是文化中国。2014年6月,阿里巴巴以62.44亿港元获得59.32%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文化中国随即改名“阿里影业”。完成收购至今,阿里影业已基本完成整体战略以及业务板块的转型调整。目前的核心业务包括四大板块:以IP(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影视内容制作业务;基于互联网和传统线下发行方式相结合的宣传发行业务;搭建和管理阿里巴巴集团生态体系所延伸出的娱乐电子商务平台;以及直接参与国际娱乐产业的国际业务。




2015年更是斥资超过百亿,投资影视产业链公司如下:(资料来源于雪球)


其中包括


内容制作影视娱乐内容制作,如电影和电视剧等。


互联网宣传发行:影视内容只全案宣传发行,综合线上线下渠道,线上包括电影售票平台,线下包括影院出票系统服务。


娱乐电子商务:影视娱乐C2B投融资平台,娱乐相关衍生品开发及线上销售。


国际业务:国际影视娱乐项目和业务投资与商务合作。


2015年,这四项业务中,“互联网宣传发行”营收占50%。线上宣发、电影票销售由淘宝电影负责,线下的影院提供出票系统由粤科软件提供。


为了直接接触到线下院线业务,通过上联财务(阿里影业全资附属公司)认购大地影院本金总额为10亿元人民币的债券,将间接持有广东大地(大地影院附属公司)扩大后约4.76%的股权。双方将进行电影营销及推广合作。


据了解,大地影院的票房收入是仅次万达院线的院线,截至2016年4月底,大地影院在全国拥有313家影院,共1662个影厅,终端覆盖全国28个省,150个城市,已签约未开业的影院数量超过310家。


这一次完成了对淘宝网的融资后,阿里影业旗下又多了一个估值上百亿的独角兽公司,难怪有人开玩笑说:“阿里巴巴都可以分拆出好几个百度的节奏”,而让人好奇的是,另一个在线票务巨头的“猫眼电影”又将作何感想呢?



(本文为“文化界”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三步教你置顶微信公众号“文化界”


一、进入“文化界”微信公号,点击右上角的小人儿
二、开启置顶公众号选项

三、如果以上步骤没有成功,请确认下微信是不是更新到了最新版哦(微信6.3.16)

5年专注于文化产业报道
心无旁骛见证“文化界”风正起时深度
解读大娱乐家的得意、焦虑与失落
做娱乐行业最好的“旁观者”
微信号:zouling2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