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力互联获A轮过亿融资,整车存量整合的关键点是什么?
第2075期
整车行业广义市场规模达万亿元,但因参与主体多为零散的、传统的车队型企业,互联网改造程度较低,反而并不太受资本青睐。
全文共计 2549 字
阅读时长约 7 分钟
来源 | 运联传媒(ID:tucmedia)
作者 | 杨宏远
编辑 | 舒钫
今日,卡力互联对外宣布完成过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远洋资本领投,蜂网投资、子米投资跟投,华兴资本担任本轮融资财务顾问。
这家由9家区域型物流企业联合而生的平台型企业,是互联网对整车行业第三次改造的产物,也是一家实打实的传统物流人「互联网再次创业」的产物。
卡力互联董事长兼CEO孟碧辉在接受运联传媒的采访时提到,互联网对整车行业的改造有三波浪潮:第一次是在2013-2014年,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提高了交易端的交易效率,催生了一批车货匹配平台;第二次是伴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为快递企业服务的超级大车队兴起;第三次就是在整个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存量整合的力量兴起,卡力互联是其中一位代表。
存量整合为卡力互联带来了30-40亿元的基础业务,使得卡力互联可以通过联盟的方式迅速打造一张底盘网络。但是,整合并不是简单的拼图,如何实现从G9变G1,又从G1变成GX,是卡力互联自2017年成立之后一直在做的事情。
1
资本青睐什么样的整车企业?
整车行业是泛公路运输行业中最大的细分赛道,但是由于整车企业以区域型企业居多,盈利相对稳定但较为微薄,固定资产占比较高;因此,能够得到资本青睐的企业只有寥寥几家。况且最近一段时间「资本寒冬」的说法被反复提起,融资形势并不乐观,这样的背景下卡力互联拿到过亿元融资,靠的是什么?
远洋资本董事总经理王瑞对运联传媒提到,市场处于较为低迷的时期,是有利于投资者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企业的。他认为,无论经济环境如何,优质企业都值得挖掘与投资。尤其是对于像远洋资本这样的投资物流和供应链领域的资本机构来说,能为整个产业链降本增效的企业是他们关注的对象。
王瑞总结,有以下四种特质的企业更吸引资本的注意:
第一,企业所处的行业足够大,能够承载多家市值几十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第二,创始人的基因很重要,创始人是行业「老兵」,有很多经验和教训,这样就能让现有公司少走很多弯路;同时,思想上也要拥抱互联网和技术;
第三,企业具备全国的网络效应,能够将商业模式快速在城市间复制,积累一定规模;
第四,物流行业中马太效应显著,企业应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拥有一定的存量整合能力。
王瑞很明确地提到,卡力互联全国性的网络和拥有不同地域的客户资源,是远洋资本开始关注并接触卡力互联的原因。「我们投资卡力互联,并非(将其)以一家传统的整车企业来看待的,而是以一个汇聚全国货源的整车网络平台来看待。我认为,卡力互联不是一家传统的整车运输企业,也不是单纯的互联网撮合平台;应该说,包括G9在内的卡力互联是一张覆盖全国的运输网络,这个网络拥有几乎覆盖了全国主要地区的节点,在核心区域和线路上能够确保对运力的掌控。」王瑞说道。
据了解,卡力互联及G9成员目前拥有自有车辆4000余台、线路2000余条,网络覆盖全国94%以上区域,为生产制造、快递快运、冷链运输、仓仓调拨、大型电商等行业客户提供服务。
在产业互联网的大趋势下,产业资本进入物流行业,趋「重」正成为物流业投资者的新偏好,更多的关注物流线下运营,关注底盘逻辑。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卡力互联能被资本挑中,最根本的点就在于卡力互联已经率先搭建了一张全国骨干运输网。
2
存量整合后,如何达到平台化运作?
互联网的出现扩大了服务的宽度,提供了行业整合的机会,资本和互联网成为整合的两种力量。
就像前文所说的,整合不是简单的拼图游戏,把大家聚到一起不是目的,让大家变成一家才是真正的「整合」。
因此,卡力互联在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都非常低调,一直忙着内部整合,用孟碧辉的话来说就是「把修炼内功作为第一要务」。
那整合要怎么整?内功要如何修炼?卡力互联本轮融资会给它的平台化运作带来哪些助力?
第一,夯实底盘。
孟碧辉表示,本轮融资卡力互联将用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继续夯实底层业务,为G9整合奠定坚实基础,不断拓展整车运输网络。而夯实底盘其中一个关键举措就是「G9变G1」计划,自成立之后,卡力互联G9成员就在信息层面做互联互通,包括系统打通、数据共享、资源共享等。
体现在业务层面,就是平台统一整合G9成员的货源、车辆信息,整体调度优化车线和车辆配置,从单一企业的单边线路,变为双边线路。
正如王瑞所说的那样:「『G9变G1』,是为了搭建一张底盘,有了这样一张网络和运力之后,才能通过对线路串联和优化设计提升效率,进而提升整体的盈利效率。随着这张网络的不断覆盖和加密,其对优质的社会化运力的吸引也会增强,反向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上游的客户,不断形成正向循环反馈。因此,卡力在设立之初就是奔着这么一张全国的网络去的,而这点也是我们看重的核心因素之一。」
孟碧辉提到,「G9变G1」计划有望在明年年底完成,通过融资实现企业资产的证券化,也有利于整合的推进。
第二,强化「虹吸效应」。
G9是卡力互联搭建的骨干网,但是这张网还需要进一步织密,把品类做得更丰富。卡力互联开展全国「GX计划」,吸引更多的运力承运商加入平台,也是为了强化平台的「虹吸效应」。
孟碧辉把卡力互联的价值定为,把传统车队的优势集聚并放大,通过已有的骨干网,强化车队的获客能力和车队管理能力。而且孟碧辉有一套自己坚持的生意经:「革自己的命,却不抢他们的饭碗。」
运联传媒了解到,卡力互联的「GX计划」今年还处于试水阶段,明年有望新增上百家。
第三,通过技术、管理赋能。
本次融资后,卡力互联将加快智能化系统的升级迭代,提升线下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实现以DT为驱动的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向车队承运商输出管理标准和信息技术,从而帮助这些企业长大。此外,强化数据的再学习和再梳理能力,降低干线运输网络的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孟碧辉明确提到,未来卡力互联会把资产做得更轻,运营、管理做得更重。
物流永远是规模效应的游戏, 行业变革归根结底是更有效率的组织模型去替代原有的模型。卡力互联的出身自带传统和创新两种属性,孟碧辉创立卡力互联,就是要找到一条能够打破车队发展天花板的新路线。
但如何制造出更大的「虹吸效应」是平台型企业要面临的永恒的问题,这也是卡力互联必须要修的一门功课。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