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沓机器人完成溪山天使轮融资,加速光储电站运维建安机器人化解决方案落地进程
飒沓机器人是江苏省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孵化,由苏州大学耿长兴副教授联合孙立宁教授、许晖和溪有物种等顶尖科学家、产业专家与科技企投家于2024年1月共同发起创办,作为苏州大学教授职务科技成果自主实施的又一成果,也是溪山天使在“新能源+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又一例“点燃+共创+合投”的科创企业。耿长兴副教授也是在溪山天使的帮助下,从大学教授躬身入局新能源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科创家,耿长兴副教授是溪山读书会28班、北大汇丰科创家共创营一期、溪有物种成长营五期同学。
新能源运维建安智能机器人领军企业飒沓机器人近日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本轮由溪山天使汇投资,所融资金将用于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完善,团队建设和业务拓展。
飒沓机器人秉承着让新能源全场景进入机器人时代的使命,创始团队数十年的商业沉淀,交叉复合背景和丰富的电力行业资源,战略级科学家和海内外行业专家的加持,引领实现新能源电站的智能化和无人化,拓展更多的野外场景,致力于成为野外具身智能机器人世界领先企业。
飒沓机器人自主研发的新能源+具身智能机器人已构建从技术-产品-方案-出海的核心壁垒:
引领实现新能源电站的智能化和无人化,拓展更多的野外场景,致力于野外具身机器人赛道的引领者。
1、飒沓机器人动力解耦和分布式总线控制的产品设计,突破野外环境下机器人续航、能源调度、多种作业能力和产品适应性突破,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300h以上,首次故障前平均时间达到100h,-20℃至+80℃的环境适应性,腐蚀防护小于5%,解决了多尘、多石、雨雾、极热和高寒的恶劣场景无机可用的困境。

2、飒沓机器人拥有从机器人设计、电气控制、AI算法到专用模型构建及优化的全栈自主能力,坚持安全合规、高效智能的设计理念,产品经过1年多时间完成了GW级电站测试验证,通过CE认证,从蒙北高原到北部湾丘陵、从西部沙漠到贵州山地的新能源全场景覆盖,实现了多种工况超大场景的规模化长时间作业。

3、空地协同数据采集和分析运维模型,基于BEV和机器人视角图像数据库采集、处理和大模型分析,输出可落地运维方案,解决传统运维过程无数据、无计划、无方案的遍历式低效作业方法,创新性融合机器人产品,突破了传统仅围绕基础数据监测和人工的工作方式,结合设备可视化、流程数字化和作业自动化,解构线性、非标、劳动力密集型的光伏电站运维建安模式,重构并行、数字化、智能化、人机共融新模式,为实现电站少人化、标准化、高效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奠定基础。


4、针对新能源场景的特点和信创要求,依托云管端架构,以空地一体数据,集成环境感知、视觉识别和语义分析等人工智能算法,一键提取光伏组串、电站围栏等特定目标,按照作业类型生成机器人作业路线,融合宏微导航,依托高精度感知与自主决策算法,实现机器人作业自动化,支持除草、清洁、巡检、除雪和运输等智能化作业,实现作业效率提升超50%,成本降低30%,有力支撑一次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升电站投资收益。


5、飒沓机器人中标央企客户百MW级专项运维业务,数十台机器人同时在电站驰骋作业,效率提升50%。海外市场顺利拓展,参加2024年日本国际智能能源周并成功出口日本数十台产品,服务多个光伏电站。




溪山天使汇发起人许晖表示:中国是目前国际最大的新能源并网国家,新能源电站大多数建设在人迹罕至的沙漠、荒漠、高原、戈壁和高山等地方,建设的不标准、强度高,运维周期短、难度大,催生了机器代人、作业标准化、高效化的结构性机会;同时,随着全球新能源的旺盛需求和迅猛发展,以新能源+机器人的有机融合,一定能乘风破浪服务全球,加速全球绿色能源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我们相信,风光等新能源电站的智能化、无人化和空地一体化的时代正在到来,这不仅仅是降低成本,更是极大限度地拓宽和运营新能源获取的物理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