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价值观】精准收购稳步扩张,奥拉股份未上市便持续稳定分红;上交所:终止中感微科创板IPO审核;潮州特斯拉事故鉴定结果出炉

1.【IPO价值观】精准收购稳步扩张,奥拉股份未上市便持续稳定分红

2.【IPO一线】上交所:终止中感微科创板IPO审核

3.潮州特斯拉事故鉴定结果出炉,已给到当地警方

4.直击股东大会|胜宏科技:加码布局东南亚市场,看好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

5.直击股东大会|德赛电池:募资不超25亿元增强资金能力,储能电芯产能将释放

6.在手订单充足,鼎通科技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4%


1.【IPO价值观】精准收购稳步扩张,奥拉股份未上市便持续稳定分红

集微网消息,近年来,得益于盖消费电子、工业、通信、汽车等多领域的长足发展,模拟芯片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机遇,由于国内市场空间广阔,因此,本土模拟芯片也迎来了国产替代的时代机遇。

在模拟芯片领域深耕多年的宁波奥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奥拉股份)在行业的浪潮中迅速成长,并于近日向科创板发起冲击。目前,其IPO申请已获科创板发审委问询。

股东享福利,上市前夕便稳定分红

根据招股书,奥拉股份的主营业务主要包括模拟芯片和混合芯片,成立以来,公司致力于成为领先的平台型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目前,公司产品线包含时钟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传感器芯片、射频芯片四大类。此外,公司还对外提供IP授权服务。

据了解,在各类时钟芯片中,去抖时钟芯片设计难度较大、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长期被以Skyworks1、瑞萨电子、TI、微芯科技等为代表的境外厂商垄断。奥拉股份是境内少有能在去抖时钟芯片领域直接与境外厂商竞争的企业,公司新一代去抖时钟芯片产品抖动性能已达到世界一流时钟芯片厂商同类产品水平。

此外,奥拉股份芯片产品还给中兴通讯、诺基亚、思科、华勤技术、新华三等一系列知名厂商供货,其中,时钟芯片产品已成为龙芯中科、飞腾信息CPU参考设计配套芯片。

正因此,奥拉股份近年来营收可以持续增长的趋势,在2019年—2022年1-6月(下称:报告期),奥拉股份实现营收分别为1.34亿元、4.05亿元、5.02亿元、2.21亿元,不过,同期公司净利润则分别为1893万元、681.72万元、-10.96亿元、-4.66亿元。

报告期内,纳芯微的营收分别为9210.32万元、2.42亿元、8.62亿元、7.94亿元;杰华特营收分别为2.57亿元、4.07亿元、10.42亿元、7.02亿元;圣邦股份的营收分别为7.92亿元、11.97亿元、22.38亿元、16.51亿元;思瑞浦的营收则分别为3.04亿元、5.66亿元、13.26亿元、9.98亿元。

此外,在报告期内,纳芯微的净利润分别为-910.85万元、5071.60万元、2.24亿元,1.95亿元;同期,杰华特的净利润分别为-7995.06万元、-2.70亿元、1.42亿元、9393.13万元;圣邦股份的净利润分别为1.76亿元、2.89亿元、6.99亿元、5.40亿元;思瑞浦的净利润则分别为7098.02万元、1.84亿元、4.44亿元、2.35亿元。

相比之下,奥拉股份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和竞对相差甚多,而且近两年还处于亏损的情况,导致其和竞对的差距进一步被拉开。

尤其是在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奥拉股份出现严重亏损的情况,亏损金额远超营收。对此,奥拉股份解释道,公司于2020年末对员工进行了股权激励,因股权激励价格低于公司股票公允价值,经测算需确认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费用总额为30.71亿元(授予时点测算金额,未考虑激励对象离职)。

据悉,2020年、2021年和2022年1-6月,奥拉股份分别确认了1.62亿元、12.04亿元和4.85亿元的股份支付费用。

根据分摊原则,2022年7月至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募股的时点,预计还将摊销的股份支付费用总额为14.55亿元。换句话说就是,按照最乐观的情况来看,奥拉股份仍将持续亏损到公司上市时,当然,这是奥拉股份能够顺利上市的前提下。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半导体目前正处于下行周期,奥拉股份的净利润已经有走下坡路的趋势。具体来看,公司剔除股份支付金额之后的净利润分别为1008.42万元、1.49亿元、9762.53万元、1423.91万元。

在景气度最旺盛的2021年,奥拉股份扣非后净利润已经大幅下滑,在去年上半年,公司仅实现1423.91万元的净利润,雪上加霜的是,公司拳头产品的价格也出现了下滑。

招股书显示,在2022年上半年,占奥拉股份主要营收来源的时钟芯片的售价均价为15.18元/颗,同比下降9.58%;电源管理芯片的均价则为1.51元/颗,同比下降18.99%;而传感器芯片的均价为5.68元/颗,同比下降7.84%。

精准收购,加快扩张步伐

招股书显示,奥拉股份在业绩走下坡路的同时,公司近几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也一直持续流出。在报告期内,奥拉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118.89万元、2.21亿元、-2778.18万元、-169.44万元。

同期,纳芯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841.26万元、-4051.16万元、1.01亿元、-2.59亿元;杰华特分别为-9231.41万元、-9111.34万元、-3.21亿元、-5.70亿元;圣邦股份分别为1.45亿元、3.24亿元、7.63亿元、6.85亿元;思瑞浦则分别为-531.71万元、2.26亿元、2.42亿元、3.09亿元。

和同行相比,奥拉股份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和纳芯微、杰华特两家相仿,不过三者均不如圣邦股份和思瑞浦。

此外,只有在2020年,奥拉股份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净流入状态,其他时间均为净流出。对此,该公司解释道,2021年主要系当年第四季度收入占比较高,相关款项于年末尚未收回,以及员工数量增加,薪酬支付较多;而今年上半年则是因为收入集中在二季度,且增加备货等情况所致。

然而,经笔者进一步翻阅招股书后发现,奥拉股份近年来流动负债高企,而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更是难以覆盖短期借款。招股书显示,在报告期内,奥拉股份的短期借款分别为0万元、9012.02万元、1.33亿元和1.43亿元。

对比之下不难发现,奥拉股份近年来短期借款金额持续增加,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根本无法覆盖,与此同时,公司还要在上市前夕进行大额的股份支付。

此外,由于奥拉股份近年来的持续扩张,接二连三的收购,也让公司的投资性现金流净额呈现净流出的状态。报告期内,奥拉股份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5042.42万元、-1.65亿元、-1.29亿元、-1109.54万元。

对比竞对来看,报告期内,纳芯微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则分别为-3355.80万元、-8693.53万元、-1.86亿元、-27.32亿元;同期,杰华特分别为1374.50万元、6198.38万元、-1.29亿元、-4401.58万元;圣邦股份分别为-9894.66万元、2.29亿元、-3.20亿元、-4.72亿元;思瑞浦则分别为-801.06万元、-9.69亿元、-14.47亿元、20.23亿元。

综合来看,奥拉股份的竞对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方面,各有千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则不如圣邦股份和思瑞浦。

奥拉股份解释道,这主要是公司近年来为收购凤鸣翔天、绍兴圆方、安可控股等子公司所支付的股权转让款,以及购置研发设备等固定资产所致。

虽然投资并购是最有效而且最快的扩张方式,但是持续的扩张,已经给奥拉股份带来了较大的商誉。据披露,奥拉股份于2018年收购了印度奥拉99.995%股权,产生商誉。报告期内,公司商誉账面金额分别为2.06亿元、1.93亿元、188亿元、1.98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该部分商誉金额占公司资产总额比例为28.65%。

2.【IPO一线】上交所:终止中感微科创板IPO审核集微网消息 3月1日,上交所披露了关于终止对无锡中感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感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

据披露,上交所于2022年6月29日依法受理了中感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文件,并按照规定进行了审核。

2023年2月28日,中感微和保荐人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向上交所提交了《无锡中感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中感微[2023]第【02-01】号)和《关于撤回无锡中感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报告》(国金证发[2023]72 号),申请撤回申请文件。

根据有关规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对中感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中感微主营业务为传感网SoC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主要产品为蓝牙音频传感网SoC芯片、锂电池电源管理芯片和视频传感网芯片等。其中,蓝牙音频传感网SoC芯片应用于蓝牙音箱、蓝牙耳机、蓝牙车载等低功耗智能音频终端;锂电池电源管理芯片用于功能手机、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及电动工具等电子产品的锂电池电源的管理和保护;视频传感网芯片应用于车载记录仪、工业内窥镜等。

2019-2021年,中感微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23,949.84 万元、20,346.00 万元、23,871.50万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2509.09万元、-262.04万元、-1782.02万元。可见其营收波动下滑,净利润更是出现亏损的情况。

对于业绩变动,中感微表示,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对蓝牙音频芯片需求端所有抑制,终端品牌厂商的需求及出货量下降,使得公司产品销售规模随之缩减;受新冠疫情和贸易摩擦共同影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受到冲击,2020 年下半年开始,集成电路产业上游晶圆厂及封测厂产能供应紧张,对公司产品的出货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比较高,境外销售业务主要以美元进行定价及结算,2020 年下半年开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呈持续下降趋势,2020年美元累计贬值幅度达 6.27%,公司以美元计价的外销收入规模随之缩减。

3.潮州特斯拉事故鉴定结果出炉,已给到当地警方

集微网消息(文/白雨轩)据多家媒体披露,近日从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传来消息,特斯拉潮州事件的检测结果已出,并已送往当地公安部门。

关于鉴定结果,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称,此结果不会进行公布,同时也拒绝了媒体采访。

不过博主“ID_韩潮”披露的EDR信息显示,涉事车辆事故全程电门100%,其同时表示,“在5秒内速度先降再升这是否合理,我印象中全力加速的话时速只能上升无法降低吧,当然了,这得专业人士来说……”

据媒体报道,11月5日发生在广东潮州的特斯拉事故导致一名摩托车手和一名高中女生死亡,并发布了一段汽车高速行驶2.6公里并与其他车辆和骑自行车相撞的视频。报道称,车主家属质疑为刹车失灵所致。

此前,特斯拉针对此事件表示,视频显示,当汽车超速行驶时,汽车的刹车灯没有亮起,并且其数据显示了诸如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没有采取任何踩刹车等措施。

“警方目前正在寻求第三方评估机构来查明这起事故背后的真相,我们将积极提供任何必要的帮助,”埃隆·马斯克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周日在消息中告诉路透社,并声称不要相信“谣言”。

有媒体援引潮州市交警的话说,肇事原因尚未查明,司机家属称,55岁司机要在他的店铺前停车时刹车踏板出现问题。

(校对/黄仁贵)

4.直击股东大会|德赛电池:募资不超25亿元增强资金能力,储能电芯产能将释放

集微网消息,3月1日,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德赛电池,证券代码:000049)召开2022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就《关于公司向原股东配售人民币普通股(A股)的论证分析报告》、《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及其授权人士全权办理本次配股具体事宜(修订稿)的议案》等议案进行了审议和投票,爱集微作为其机构股东参与了此次股东大会并对相关议案投同意票。

会后,爱集微与德赛电池高管就公司发展情况进行了交流。

向原股东配售普通股,募资不超25亿元增厚经营资金

德赛电池是国内最早从事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的企业之一,较早进入国产手机供应链,客户逐步拓展至国际一线厂商。智能手机、笔记本、穿戴设备、电动工具及智能家居产品是该公司锂电池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

此外,储能业务也是德赛电池重要的战略发展领域,公司为抓住储能行业发展机遇,以储能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封装集成业务为基础,重点拓展基站储能、家庭储能、便携式储能、UPS数据中心电源等应用场景。德赛电池的储能业务呈高速增长态势,2021年其储能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9亿元,同比增长205.79%。

对于储能的布局,德赛电池高管曾告诉集微网:“多年来,公司一直专注于锂电池电源管理及封装业务领域,现阶段,公司正在积极拓宽业务口径,在强化现有业务基础上,进一步在产业链进行业务延伸,开展储能电芯业务、SIP封装业务、整机组装业务,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及智能控制产业服务商。”

在立足于现有产业,进一步稳固行业地位的基础上,德赛电池未来将积极推进国际化布局,形成国内布局为主,国际布局相结合的全球化格局,稳步拓展大型动力电池电源管理业务;同时,抓住储能市场快速发展的机会,依托电芯及系统集成的研发平台,打造储能系统集成的能力,成为全球一流的储能系统方案提供商及专业制造商。

不过,随着公司销售规模及业务线的不断扩张,德赛电池保持持续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9%;伴随着公司业务的增长,公司资产总额由2019年末的87.7亿元增长至2022年9月末的122.23亿元。

因此,为应对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带来的新增流动资金的需求,增强公司的资本实力为各项经营活动开展提供资金支持。德赛电池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5亿元(具体规模视发行时市场情况而定),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补充公司的营运资金,缓解流动性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从而全面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储能业务自建产能将释放

德赛电池近几年的投资项目中,储能业务电芯产能建设是重点之一。据了解,德赛电池的长沙储能电芯项目计划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分三期布局20GWh产能的储能电芯项目总部及研发中心、生产中心。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20亿元。储能电芯业务预计2023年才能投产。一期项目正在建设过程中,一期产品规划为磷酸铁锂储能电芯。

对于项目进展情况,德赛电池高管透露,“储能电芯项目一期项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在今年上半年投产运营。二期的项目进展将会视一期的投产后的情况做决定。至于是否还会借助资本市场来筹集资金,还要视市场和项目进展来决定。”

在储能客户情况方面,德赛电池补充到,“德赛电池的储能封装业务目前有较好的客户基础,已经有一些客户在验证我们的电芯产品,预期项目投产后能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近年来,随着消费类电子市场的下滑,机构对消费类业务的预判并不乐观,对于消费类市场,德赛电池方面指出:“我们的策略是尽量保持这方面业务的稳定,一方面是维持在客户供应商方面的地位;另一方面是尽可能的合作新的产品线,从疫情开始,我们就做好了长期的准备,通过降本增效、把质量做得更稳定等方式,让客户更满意,争取到不错的份额。”

值得关注的是,在动力电池方面,德赛电池选择做BMS方面的业务,德赛电池认为,“其优势就在于业务优质且有足够的毛利空间,而且相比直接做动力电池风险要小很多。目前通过合作伙伴我们的产品在几家大的欧洲品牌车企上有应用。”

5.直击股东大会|胜宏科技:加码布局东南亚市场,看好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

集微网消息,3月1日,胜宏科技召开了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与会股东就《关于终止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关于公司向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惠州惠阳支行申请人民币20亿元授信额度的议案》等10项议案进行了审议。

爱集微在会前与胜宏科技的交流中得知,公司对今年PCB市场行情比较乐观,在全球疫情逐渐消散、俄乌战争影响边际减弱的情况下,市场需求有望逐步恢复,公司直言,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增长。

终止南通定增项目,加码海外布局

不久前,胜宏科技一纸公告掀起轩然大波,引发市场热议。该公告显示,胜宏科技拟终止其2021年11月实施定增募投项目,此番公告一出,立刻点燃投资者的情绪。原因便是,被广泛寄予厚望、投资总额高达近30亿元的重大项目实际进展严重滞后。

据笔者了解,该定增项目是胜宏科技于2021年开始筹建,彼时,公司以23.23元/股的价格募资19.85亿元,除了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外,剩余14.85亿元用于“高端多层、高阶HDI印制线路板及IC封装基板建设项目”。

然而,截至2023年1月31日,该项目实际投入募集资金1976.40万元,投资进度1.33%,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因此,不仅引发诸多投资者的不满,也引来了交易所的关注函。深交所要求胜宏科技根据募投项目的规以及建设过程中市场的变等情况,说明终止的合理性。

胜宏科技则在问询函中表示,PCB行业长期向好,但是2022年下半年,PCB市场需求疲软态势仍持续,短期未见明显的好转迹象,结合公司自身情况以及市场因素,公司决定终止该募投项目。

不过,胜宏科技并非完全终止,而是筹划于东南亚投资建厂。

据胜宏科技透露,公司已经在越南等地有过详细的考察,在那边建厂也主要是为海外客户做配套,我们出口的比例达到了60%以上,客户也在往外走,在那边建厂也可以减少一些地缘的影响,从而带来市场增量。

资料显示,胜宏科技下游客户分布众多,包括富士康、广达、微软、三星、英伟达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在汽车电子领域,胜宏科技配合国际知名新能源汽车客户布局自动驾驶领域,导入核心产品。公司现有客户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吉利、造车新势力等国内外优质大客户。

近些年来,包括苹果、三星在内的多数科技巨头纷纷选择在东南亚地区的越南、泰国等地投资建厂,也是出于成本等原因考量。在此背景下,国内为之做配套的产业链企业为方便给大客户供货,也选择在东南亚等地投资建厂,转移部分出口项目。

因此,胜宏科技选择在海外建厂并不是无的放矢,也是根据客户需求以及产业链的转移趋势决定。

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增长势头强劲,根据中汽协数据,年度实现产销量分别为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再创历史新高。

而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燃油车增加了车载充电设备、电池管理系统(BMS)、电压转换系统等高压低压设备,汽车电子成本占比显著提升。因此,对 PCB 的需求也持续提升。

胜宏科技早在2017年就通过定增切入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布局则更早,因此,公司在汽车板领域已有多年积累沉淀。

目前,胜宏科技已与诸多新能源汽车头部品牌厂商达成深度合作,在产产品主要应用于车载 ABS 系统、逆变器控制、车体充电端口、电池监控模块、车载视频监控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导航系统、汽车仪表板、汽车照明系统、汽车空调系统等,已初步具备为车载板客户提供 PCB 一站式服务的能力。

据悉,海外新能源汽车大客户对胜宏科技的汽车板有收入有很大的贡献,公司向其提供的产品包括了车身控制板、高压三电和 HDI 板。2022 年,胜宏科技在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主板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资料显示,2021年至2022年,胜宏科技车载 PCB 业务占收入比例从 6.5%增至 10%以上,同比实现翻倍。

笔者了解到,该海外新能源大客户便是特斯拉,胜宏科技是特斯拉所有供应商中全产品系列都通过验证的供应商,公司和特斯拉的合作属于深度绑定,占特斯拉份额的20%左右,而且单车价值量也将会持续提升。

胜宏科技称,对于今年的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仍将保持高增速,而且汽车板我们也导入了一些新的客户,已经在小批量的供货,下半年需求如果可以起来,汽车板的整体收入规模也将进一步提高。

6.在手订单充足,鼎通科技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4%

集微网消息 2月28日,鼎通科技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9亿元,同比增长47.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53.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59.06%。

针对营收的同比增长,鼎通科技指出,在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在手订单充足,在通讯方面:公司不断扩充产品型号,丰富产品应用场景;客户需求旺盛,并随着产品升级,进一步提升产品价格;在汽车方面:公司不断加深与现有比亚迪等客户的合作,之前开发的产品在今年二季度逐渐通过认证并爬坡式进入量产,并随着时间的积累,量产的项目数量逐渐增加。

鼎通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通讯连接器及其组件和汽车连接器及其组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凭借集精密模具设计开发、产品制造为一体的综合服务能力竞争优势,公司与安费诺、莫仕、泰科电子、哈尔巴克和中航光电等行业内知名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开发新客户,目前公司已与比亚迪、菲尼克斯电气、南都电源、蜂巢能源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公司以终端汽车厂商和 PACK 厂商为主要客户目标,正在不断拓展。




更多新闻请点击进入爱集微小程序 阅读


1.传日本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可能涉及售后维保环节

2.美国会议员鼓吹合并制裁名单,更有效限制中国企业活动

3.网开一面?传拜登当局将放宽对华科技业投资禁令

4.华为起诉小米专利侵权:华为终于对国内手机厂商“出手”了吗?

5.苹果产品“转向”OLED面板 Mini-LED厂商该如何应对?

6.传音控股:将在5G/芯片定制/折叠等核心技术赛道上持续加大投入

7.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发现中国半导体产业整体竞争力仍将迅速进步

8.印度、立陶宛达成半导体制造领域合作意向

9.传台积电五大客户砍单

10.美国考虑吊销华为出口许可证,4G芯片恐遭断供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