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发 | 助力消化内镜手术的「手术培训机器人」,「IHS智触」获数百万天使轮融资

文 | 蔡姝凝
图片来源 | IC Photo
36氪获悉,机器人触觉科技企业「IHS智触」已经完成了数百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洪泰智造和元真价值投资。
优质医生供不应求,一直是我国医疗行业的大难题。很多病人为了做手术,涌向大城市,争抢专家号。但有限的专家资源,并不能解决所有手术。
手术医生短缺的痛点,来源于传统医疗培训的局限性。在医学生技术生疏时,不合适直接对真人做内镜检查,主要是在三甲医院接受培训。传统培训通常6个月时间内进行几项简单的操作培训,主要方式是在硅胶模型上做模拟演示、手把手教学,教学过程中没有智能的数据分析和规范化的评判,因此可重复性差且无法在训练中获得真实力反馈,手把手教学的方式使得受益学生数量有限。
面对这样的行业需求,机器人触觉科技企业「IHS智触」,研发了一套智能的消化内镜手术培训机器人。形象地解释,这套系统让用户可以在VR虚拟病人的消化系统内进行模拟手术。设备结合了机器人触觉、AI、VR、AR等众多技术,帮助消化道手术培训更加真实和数据化,让更多医科大学学生和年轻医生获得高效,智能,规范化的培训机会。

左图:IHS消化内镜手术培训机器人原型机实物;右图:IHS内镜仿真手柄实物
01.
机器人触觉技术带来高仿真效果
IHS智触的核心技术是机器人触觉技术。
人机交互系统把操作手柄的物理运动实时转化成数字运动矩阵,把数据发送到VR环境中。VR环境通过实时计算发生形变,让被碰撞的虚拟模型发生形变,并计算出力反馈的数据,然后再将该数据发送回人机交互系统。系统通过力反馈控制器,将力反馈进行实时的调控,并将触感体现在操作手柄上。
用户将操作手柄伸入仪器时,获得的力反馈,使得VR虚拟病人的消化道内壁触碰和病灶触碰的质感与真实情况十分相近。在触碰内壁和病灶时,不仅有图像形变,还有相应声效发出。
成立近三年,产品已经做了三次技术迭代,掌握美国、中国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量产原型机将于近期落地。
IHS智触连续获得了一批行业认可,从中我们看出企业的技术水平。公司在深圳和加拿大温哥华设立双中心,多次获得加拿大国家科研经费NRC-IRAP,进驻加拿大国家级孵化器 SFU VentureLabs。被工信部信息化产业研究院评为2019 VR/AR投资价值70强企业(赛迪顾问)。在近日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入选全球十大路演项目。
02.
技术壁垒:更适合亚洲人的培训体系
除了软硬件设备,IHS智触还自主研发了专家系统云平台,由实验数据、图片、视频等数据库和各数据管理模块组成,同时具备教学、打分和评审功能,可实时进行人机交互。
横向看这个行业,目前海外已经出现了一些明星企业,例如美国的3D SYSTEMS、瑞典的 Surigical Science 和加拿大 CAE 等,这些企业也推出了配套的教学体系。
IHS智触的核心优势是,数据和课程更适合亚洲人。具体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与海外品牌相比,课程设置直接贴合国内教学需求,符合国情。 可以调节手术培训案例细节参数,重现真实手术场景。可以调节的参数包括种族、年龄、性别、病灶类别、病灶位置、是否麻醉、病人状态是否紧张等等。3D模型数据来源于真实的手术录像、CT和MRI影像。 与三甲医院和医学院建立合作,与医院专家合作设计课程,培训目标、重点案例、评判参数等细节都由专家参与设置,专家系统内的机械学习引擎依照基于以上设置及数据不断优化,从而为培训案例提供智能,规范的实时指导和综合评判。

国产替代:高性价比带来竞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