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英伟达黄仁勋:中国军方不太可能用美国AI芯片;马斯克旗下xAI计划新一轮融资;AI危机动摇苹果CEO帅位?

1.英伟达黄仁勋:中国军方不太可能用美国AI芯片;

2.马斯克旗下xAI计划新一轮融资,估值或达2000亿美元;

3.特斯拉入局xAI?马斯克:看好,但决策权在董事会和股东;

4.马斯克AI公司要求员工安装监控软件,有人不满要辞职

5.AI危机动摇苹果CEO帅位?美媒:库克不会走,权力甚至会变大;

6.AI代工厂加快美国布局

1.英伟达黄仁勋:中国军方不太可能用美国AI芯片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美国政府不必担心中国军方会使用其公司的产品来提升自身能力。

针对华盛顿方面日益严格的美国技术出口限制,黄仁勋指出,中国军方将避免使用美国技术,因为这样做存在较大风险。

“我们不必担心,”他在周日(7月13日)的采访中说道。“他们根本就不能依赖它,”他补充道。“当然,它随时都可能受到限制。”

由于日益严格的规定,旨在阻止中国获取最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黄仁勋和他的同行们损失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黄仁勋上周在访问北京前曾前往华盛顿,他辩称这一策略最终将失败,因为它将促使中国国内技术能力的增长,最终将与美国科技产业的芯片制造能力相媲美。英伟达及其同行认为,美国公司应被允许向中国市场出口产品,以确保其技术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黄仁勋上周与特朗普总统会面,再次阐述了自己的立场,并赞扬了美国政府推动提高国内半导体产量的努力。

2.马斯克旗下xAI计划新一轮融资,估值或达2000亿美元

知情人士表示,埃隆·马斯克旗下人工智能(AI)公司xAI正准备从投资者那里筹集更多资金,这笔交易可能使这家AI公司的估值达到1700亿~2000 亿美元。

据报道,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PIF预计将在这笔交易中发挥重要作用。PIF通过其持有的王国控股公司 (Kingdom Holdings Company) 的股份间接持有xAI的权益,而英国王国控股公司已向xAI投资8亿美元。

谈判尚处于初步阶段,细节可能会有所变化。

“xAI目前不寻求融资。我们资金充足。”马斯克随后表示。

摩根士丹利今年6月底表示,xAI已完成50亿美元的债务融资,同时完成50亿美元的战略股权投资。在激烈的竞争中,这家初创公司希望通过数据中心扩展其AI基础设施。

这家AI初创公司于今年3月收购了马斯克的社交媒体公司X,当时xAI的估值为800亿美元,X的估值为330亿美元。

马斯克于2023年7月推出xAI,作为OpenAI ChatGPT的替代方案。OpenAI在3月表示,将以3000亿美元的估值筹集至多400亿美元。

6月报道称,摩根士丹利透露,XAI预计到2029年的年收益将超过130亿美元。该公司预计到今年底总收入将达到10亿美元,并计划未来在数据中心投资上投入180亿美元。

3.特斯拉入局xAI?马斯克:看好,但决策权在董事会和股东

7月14日消息,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于7月13日在社交平台X上回应了关于特斯拉是否会投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的提问。他表示:“(特斯拉投资xAI)很不错,但这不由我说了算,需获得董事会和股东的批准。”

此前,《华尔街日报》7月12日报道称,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已承诺向xAI投资20亿美元,该笔资金将作为xAI 50亿美元股权融资的一部分。xAI作为其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布局,正与OpenAI等竞争对手展开直接竞争。

报道同时指出,此次投资发生在xAI与社交平台 X 完成合并之后,合并后公司的估值已达1130亿美元。目前xAI开发的Grok聊天机器人已为SpaceX的Starlink卫星互联网服务提供支持,未来还有望融入特斯拉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系统,实现技术协同。(文章来源:凤凰网科技)

4.马斯克AI公司要求员工安装监控软件,有人不满要辞职

北京时间7月14日,据《商业内幕》报道,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xAI公司要求员工在个人电脑上安装员工追踪软件,此举引发了隐私担忧。一名员工对此表示不满,声称要辞职。

《商业内幕》看到的一份文件显示,本月早些时候,xAI告知负责训练其Grok聊天机器人的辅导人员,他们需要下载一款名为Hubstaff的员工管理系统。

监控软件

根据文件和知情人士提供的信息,按照xAI的最初要求,如果辅导人员没有公司配发的设备,他们需要在7月11日之前将该软件下载到个人电脑上。他们被要求开启屏幕截图访问权限,同时也被告知必须使用该软件。

在《商业内幕》就Hubstaff问题联系xAI之后,xAI在协作平台Slack上宣布对政策做出调整:现在,那些申请使用公司电脑的员工可以等到收到公司配发的笔记本电脑后再下载该软件。

目前尚不清楚那些在7月11日截止日期前已下载该软件,或为此购买了新设备的员工,是否也可以等待xAI向他们寄送公司电脑后再使用该软件。

根据文件,xAI表示只会在指定的工作时间内使用该系统来监测网址和应用程序的访问情况。根据Hubstaff官网的信息,Hubstaff还能够追踪鼠标移动和键盘输入操作。

“这款新工具旨在简化工作流程、更清晰地洞察日常辅导活动,并确保资源与人工标注数据(Human Data)的优先事项保持一致。”xAI人力资源团队在群发员工的邮件中表示。

文件显示,Hubstaff将被用于评估员工绩效,并收集辅导人员如何进行研究工作的相关数据。

员工要辞职

根据《商业内幕》查看的Slack消息,一些员工对该软件的隐私问题提出了担忧。一名员工在Slack上表示,将因Hubstaff的推行而辞职。这条消息获得了数十条回复,这些回复似乎在表示支持。

该员工表示,这是“披着生产力外衣的监控”,也是“伪装成企业文化的操控”。

文件显示,对于担心个人电脑数据隐私的员工,xAI告知他们可以选择使用公司提供的每月50美元技术津贴购买一台新电脑,或是在他们现有设备上创建一个单独的登录账户和用户配置文件,以将工作内容与个人私人时间的浏览内容区分开来。

文件指出,该软件需员工打卡上下班,但不会在非工作时间内监控笔记本活动。

其他AI公司也曾使用Hubstaff。在一桩针对Scale AI的未决员工诉讼中,原告指控该公司错误地将员工分类。一位前员工表示,该公司曾使用Hubstaff监控数据标注员,并要求他们将该软件下载至个人电脑。

Scale AI发言人表示,该公司使用Hubstaff的目的是“帮助员工追踪他们用于各项任务的时间,从而确保支付款项的申报准确”。

截至发稿,xAI尚未就此置评。(文章来源:凤凰网科技)

5.AI危机动摇苹果CEO帅位?美媒:库克不会走,权力甚至会变大

北京时间7月14日,据彭博社报道,苹果首席运营官(COO)的离职只是更大范围管理层重组的开始,但是CEO蒂姆·库克(Tim Cook)短期内不会离开,甚至还会兼任董事长一职。

尽管苹果在AI发展上陷入了多年来的最大危机,但库克依然展现出了与其他行业知名领袖相当的持久影响力,比如迪士尼公司74岁的CEO鲍勃·艾格(Bob Iger),或摩根大通69岁的掌舵人杰米·戴蒙(Jamie Dimon)。虽然库克今年11月将满65岁,但至少在未来五年内,他很可能会继续领导苹果。

董事会无意换人

库克的长期副手杰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刚刚宣布将于今年晚些时候退休。这意味着,苹果目前没有可以立即接任CEO职位的人选,公司内部也没有迹象表明库克有意离职,或开始着手培养接班人。

而且,苹果董事会也不认为有必要更换CEO。苹果董事会成员是库克的死党,例如董事长亚瑟·莱文森(Arthur Levinson)、苏珊·瓦格纳(Susan Wagner)和罗纳德·休格(Ronald Sugar)。他们基本上放手让库克自主管理公司。和大多数上市公司CEO一样,库克的业绩主要取决于苹果股价的表现。虽然苹果今年股价下跌了16%,但自他2011年出任CEO以来,苹果股价累计上涨了大约1500%。

2011年,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去世,这原本可能会让公司陷入动荡期。然是,库克不仅保留了乔布斯的多位核心助手,还主导推动了iPhone向大屏幕转型、大举拓展中国市场,并推出了Apple Watch和AirPods等新产品线。他还推动苹果进军订阅服务业务,打造出了一个新的持续创收引擎。

或兼任董事长

毫无疑问,库克要为苹果当前的困境承担责任,其中包括在AI方面的失误、产品线老化、以设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逐渐流失、十年来缺乏突破性的主流硬件产品,以及与开发者和监管机构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苹果董事会仍然认为库克是唯一有能力扭转局面的人选。

简单来说:还没有哪场危机大到足以动摇苹果董事会对库克的信任。实际上,他的影响力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大。苹果的长期董事长莱文森已经超过了公司建议的董事退休年龄,如果未来库克亲自担任苹果董事长,也不足为奇,因为艾格、戴蒙、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以及思科CEO查克·罗宾斯(Chuck Robbins)也都兼任董事长。这将使得库克对苹果的掌控更加稳固。

库克

尽管如此,苹果最高层的决策者们也意识到,某些方面确实需要改变。作为库克最信任的顾问之一,苹果服务业务主管艾迪·库伊(Eddy Cue)已经在内部,甚至在公开场合警告称,如果苹果不能迅速适应变化,就有可能重蹈黑莓或诺基亚的覆辙。

其实,苹果一直为一场范围广泛的管理层重组做准备。现在,这一重组终于开始。苹果COO威廉姆斯将由运营高管萨比赫·可汗(Sabih Khan)接任,长期担任CFO的卢卡·梅斯特里(Luca Maestri)已于今年1月将职位交给凯文·帕雷克(Kevan Parekh)。另一位直接向库克汇报的高管丹·里奇奥(Dan Riccio)也已于去年底离职。

苹果之所以预计将迎来全面管理层重组,其中一个原因是许多高层已年过60。他们每人都已赚取数以亿美元计的财富,而又无望晋升CEO。对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确实到了考虑退休的阶段。

发生紧急情况怎么办?

对于苹果来说,一个挥之不去的担忧是: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苹果缺乏能迅速接替CEO的人选。和任何一家公司一样,苹果必须为突发事件做好准备。

以威廉姆斯为例,他既是苹果的COO,也是公认的苹果“二号人物”。虽然可汗将接任COO头衔,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明确的接班人。他并不具备威廉姆斯的丰富经验,后者曾负责设计、健康科技以及Apple Watch等核心业务。虽然成为了COO,但可汗的日常职责可能不会发生变化,他也缺乏在紧急情况下立即接任CEO所需的全面能力。

如果库克突然无法履职,苹果很可能会暂时由一个“委员会”接管领导工作,这个委员会可能是整个高管团队,也可能是由可汗、CFO帕雷克以及在苹果工作了35年的迪尔德丽·奥布莱恩(Deirdre O’Brien)等少数人组成。奥布莱恩曾担任运营、人力资源和零售等关键岗位,也是库克最亲密的顾问之一。

未来CEO人选

从长期来看,最有可能接替库克的人仍然是硬件负责人约翰尼·特努斯(John Ternus)。

特努斯成为潜在接班人有多个合理理由。首先,他比库克年轻约15岁,即便库克再干五年,特努斯仍有望在未来掌舵十年或更久。其次,他在苹果已经任职超过20年,具备了公司CEO职位所需的深厚资历。

潜在接班人特努斯

特努斯可以说具备了作为一名“以产品为中心的CEO”的特质,尽管有一些与特努斯共事过的人可能会质疑这一称号。这正是许多苹果观察人士认为库克继任者应具备的核心特质。

话虽如此,他在财务和运营方面的经验相对有限,因此他很可能需要出色的CFO和COO来辅佐。

更大的问题是,由特努斯领导的苹果是否会给人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感觉,也就是库克时代的延续,而非打破陈规。归根结底,虽然库克最终会提出自己的接班人建议,但决定权仍掌握在董事会多数成员手中。

对于苹果来说,最大胆的做法莫过于收购一家大型AI公司,然后将该公司的CEO培养为库克的接班人。但是说实话:这不可能发生。(文章来源:凤凰网科技)

6.AI代工厂加快美国布局

特朗普关税战造成地缘政治议题持续动盪,供应链韧性面临大挑战,代工厂方面,以鸿海多元布局最广拥优势,其他中国台湾厂商也加快美国制造脚步。

鸿海全球布局据点达233个,居代工厂之冠,可以满足客户在全球各地生产需求,受到地缘政治影响最小,尤其在美国,包括得州与威斯康辛州都设有AI服务器工厂,并在加州圣荷西设立AI服务器研发中心,与客户共同开发新一代AI服务器产品。鸿海董事长刘扬伟此前表示,接下来跟客户在美国几个州的生产合作计划会愈来愈多,今年资本支出将增长逾两成。

纬创全力挺进美国制造脚步,得州新厂明年量产,将专注AI GPU、高性能计算等高单价AI服务器产品。纬创总经理林建勳表示,当地原有的维修服务厂已有上千人规模,还要再招兵买马。

至于纬颖得州新厂也预计第四季度开始出货,总经理林威远表示,2026年投产进度将视关税政策发展而定,目前还无法确定最终时程。

广达近来扩厂脚步不停歇,持续加大美国制造脚步,发挥美国产能优势,光是第二季度就斥资逾10亿元在美国加州扩大租赁厂房。广达执行副总经理暨云达总经理杨麒令先前表示,过去两、三年,广达每年都投入大笔资金扩厂,产能最具弹性也最成熟,现阶段静待美国政府关税最终结果。

英业达也应对AI服务器客户需求,今年4月拍板挺进美国得州,确定落脚休士顿。(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热点聚焦:

1.国内一滤波器公司申请破产
2.铜供应中断,或致全球32%芯片停产
3.上半年国产半导体公司密集IPO:A股港股双线开花
4.英伟达再推中国定制芯片,汽车巨头关闭南京厂
5.国产EDA大厂终止收购!
6.重组失败,中国最后一座12英寸烂尾厂困局难解!
7.本土千亿存储芯片赛道迎来重磅IPO
8.李斌:蔚来的钱都亏在明处,5nm车规芯片对全行业开放!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