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点评Top10|丹鸟获阿里股权融资;国信华夏正式接管速尔快递;顺丰航空机队规模增至67架



第2714期


全文共计 3290 字 / 阅读时长约 8 分钟



国庆假期全国共揽投快递包裹超39亿件。


来源 | 运联智库(ID:tucmedia)

编辑 | 小L


苏宁物流推出家装“蓝狮”计划


10月9日消息,为进一步规范送装标准,持续优化服务体验,苏宁易购物流正式推出“蓝狮计划”,打造一支技术型专业服务队伍,带动全国家装服务人员送装技能升级。根据计划,双十一前,苏宁易购将在全国培养数千名高级“蓝狮”,携手合作伙伴引领末端服务体验升级。



京东服务+“送装一体”服务上线

中小件家居家电产品从购到装一站式完成


10月8日,京东物流旗下京东服务+推出的中小件“送装一体”服务上线。这一服务基于自研系统,京仓、京配,安维能力闭环,针对有安装属性的中小件家居家电产品,通过系统结合订单、物流、服务单信息一体化衔接,为顾客提供配送、安装一次性上门完成服务。通过该服务,消费者购买智能锁等中小件商品后,只需要开一次门,便可解决配送、安装问题。这一服务填补了网购中小件家居家电产品“送装一体”的市场空白,成为行业首创。目前,该服务已在7个城市试点,通达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全国963个四级地址。


上门响应快、覆盖范围广、服务品质高是京东服务+“送装一体”服务的三大优势能力。依托京东全国5000+服务网点,配送、安装实现同步完成。同时,在京东帮、京品商、自营师傅3大服务网络的支持下,京东服务+可为全国用户提供高效、专业的配送安装服务。另外,京东服务+在全国7大区域36个中心拥有技术认证或实名认证上岗的工程师,并通过京匠体系持续培养、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点评: 


优质的送装一体服务,可以直接为企业构建起竞争壁垒,苏宁、京东此举也是趋势所向。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送装一体服务质量与成本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我们期待两位代表玩家给出参考答案。(运联研究院 吴蓉)


冷冻食材供应链平台“冻冻科技

连续完成近亿元B轮和B+轮融资


10月8日消息,冷冻食材供应链企业冻冻科技(旗下主营平台为“冻品到家”)宣布完成来自明裕创投和洪泰基金的近亿元B轮和B+轮融资。这是冻冻科技在一年内完成的第二轮融资,此前其还获得了梅花创投、不惑创投、华创资本、愉悦资本、魔量资本、君联资本、北京市生活性服务基金、诚合资本多家知名机构的投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供应链的深度整合与市场扩张。


冻冻科技成立于2016年底,是一家数据驱动的冷冻食材供应链平台,专注为餐饮商家提供冻品食材一站式采购服务,全面覆盖餐饮终端深度需求。目前,冻冻科技累计服务超过6万家餐厅,客户复购率稳定在85%以上。


对于公司下一步发展的计划,冻冻科技创始人及CEO许路禾表示未来1-2年内,冻冻科技将通过新开直营城市+联营模式快速复制,用科技赋能产业,提高行业运营效率,降低产业成本,立足北方辐射全国,实现高速增长。


#点评 :


冻品到家接连获得融资,说明餐饮食材B2B玩家深耕细分行业商业模式的成功。冻品相比于其他餐饮食材,有高毛利、高客单价、高附加值、高产品标准化、损耗少的优势;且往往集中于某一区域内,规模相对较小,采用平台模式,可复制性也比较强。(运联研究院 丁琦)

美团被罚34.42亿元


10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美团在中国境内网络餐饮外卖平台服务市场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罚款共计34.42亿元。


对于市场监管总局的行政处罚,美团方面回应称,将诚恳接受,坚决落实,按照《行政处罚决定书》和《行政指导书》全面深入自查整改,杜绝“二选一”,并表示将以此为戒,依法合规经营,自觉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多做贡献。



#点评 :


互联网行业已经迎来强监管时代。美团的反垄断处罚,也将给一些中小玩家喘息机会,互联网行业或将迎来多元化的发展机遇。(运联研究院 丁琦)


国庆假期全国共揽投快递包裹超39亿件


10月8日消息,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全国邮政快递业高位运行安全平稳,共揽收快递包裹19.91亿件,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00.38%,与2020年同比增长28.31%;投递快递包裹19.17亿件,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04.44%,与2020年同比增长25.71%。


#点评 :


国庆假期,快递行业同比增长继续放缓,1日~7日件量同比增长仅为28.3%,低于1-8月件量同比增长40.1%。(运联研究院 刘子成)


顺丰航空机队规模增长至67架


10月8日,顺丰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航空”)第67架全货机B-220Z完成客改货,由成都飞抵深圳,正式加入顺丰机队。这是顺丰航空于2021年投运的第6架新运力,B757-200型的飞机数量也由此增长至37架。


顺丰航空是目前国内运营全货机数量最多的货运航空公司,在役运力包括2架B747、11架B767、37架B757及17架B737-300/400。随着第67架新运力的入列,顺丰航空的总体运能将得到进一步扩充,并为即将到来的年底物流高峰做好保障准备。



#点评 :


顺丰空运实力持续加强,“双网运行”的顺丰,依旧保持着大开大合的战略打法。(运联研究院 刘子成)


国信华夏宣布正式接管速尔快递


10月8日,哪吒速运母公司江苏国信华夏信息产业集团公司(简称“江苏国信华夏”)通过公众号宣布,经法律程序表决通过,江苏国信华夏正式托管速尔快递,并于10月中旬陆续开始运营。


江苏国信华夏表示,将协同旗下哪吒速运、二郎科技,与速尔快递形成多元化经营模式。前期以华南、华东、华中为业务核心,定于10月15日至30日,根据前期各省的准备工作陆续开始运营。


#点评 :


哪吒速运母公司正式官宣接管速尔快递,意味着速尔快递与哪吒速运将协同运作,以产粮区为核心展开运营。破产重组的速尔快递能否起死回生,还待进一步观察。(运联研究院 刘子成)


丹鸟完成新股权融资

新增两家阿里系股东


10月8日消息,公开信息显示,浙江丹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近期获得由阿里巴巴投资的股权融资,新增股东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丹鸟是由菜鸟联合多家落地配公司共同推出的服务品牌,专注于提供区域性、本地化配送服务。



#点评 :


丹鸟作为菜鸟直送中的电商落地配产品,90%的订单量来自天猫超市。长期以前,丹鸟持续亏损,似乎还未找到很好的盈利方式,此次融资很可能是为丹鸟“补血”。(运联研究院 丁琦)


羚牛(氢运)完成天使轮融资

推进氢电物流应用


10月8日,羚牛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水木易德投资领投,联合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促进燃料电池技术和氢能源在物流交通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实现产业闭环。


羚牛氢运于今年6月成立,专注于为物流用户提供全面的绿色氢能解决方案。羚牛整合了全球最优秀的氢能产业资源,搭建数字化驱动的氢能源运力网络,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运力解决方案。客户可以通过羚牛提供的各种定制方案,实现运力零碳排放,推进企业双碳战略。


未来四年,羚牛将围绕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三大都市圈建立氢能源运力服务网络,覆盖核心18个城市,预计能为三大都市圈10%的居民提供绿色、零碳、环保、安全的冷链交付服务,力争成为全球领先的绿色氢能运力提供商。


作为国内领先的氢能全产业链的孵化及投资平台,水木易德表示,未来将是纯电动、氢燃料电池及其他新能源的多能源应用的格局,其中纯电动适用于市内、短驳、小型交通,氢燃料电池更适用于冷链、中长续航、重载等场景交通运输,预计到2050年,全球50%的中重卡将是氢燃料电池动力。


#点评 :


对比纯电动电池和燃油,氢燃料电池在安全性、寿命、排放污染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受示范城市群相关政策未正式落地影响,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近两年持续走低。不过相关政策落地后,整体未来市场或将看好。(运联研究院 丁琦)


戴姆勒集团将于明年拆分为

“梅赛德斯-奔驰”与“戴姆勒卡车


10月7日消息,戴姆勒集团将分成两个独立的实体,从明年2月起,一个以新成立的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的名义专注于乘用车,另一个以戴姆勒卡车的名义专注于商用车。


据报道,近日的特别股东大会达成了分离两大商业部门的决定。公司将在2021年底前将戴姆勒卡车控股集团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东们还被要求批准将戴姆勒的汽车控股公司更名为“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它将由梅赛德斯-奔驰、梅赛德斯-AMG、梅赛德斯-迈巴赫和梅赛德斯-EQ四个品牌组成组成。



“戴姆勒正在分裂成两个强大而独立的公司,”戴姆勒股份公司和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管理委员会主席康林松说表示:“通过释放两家公司的全部潜力,我们正在建立两个行业内的创新领导者,他们将在各自行业的转型中稳步前进。”


他表示:“梅赛德斯-奔驰汽车与货车公司和戴姆勒卡车与客车公司是不同的企业,有特定的客户群、技术路线和资本需求”。他补充说:“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相信它们将能够作为独立的实体最有效地运作,配备强大的净流动资金,并摆脱企业集团结构的限制。”


#点评 :


戴姆勒集团拆分成乘用车板块和卡车板块有两大利好。一是,拆分后两家的估值要远高于现在集团的估值,利好投资者;二是,这说明一直被忽视的卡车板块开始受重视,未来将有更多的资金投入进来,有利于卡车板块的发展。毕竟自动驾驶、新能源都是目前非常热门的赛道,且都与卡车息息相关。(运联研究院 张琪)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