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500万 四个爸爸让你的家变农场 每天能收一棵菜 每斤成本不足4元
文| 铅笔道 记者 汪澍琦
►导语
关于吃,危机感无处不在。在外面吃饭,怕用的是地沟油;吃外卖,怕是一些黑作坊;菜市场买菜,怕有农药残留,回家得反复清洗……
为了吃一份“放心”,不少人会在自家花园或者阳台种些蔬菜。但是,菜并不是那么好种的,不仅需要长时间的精心打理,最后收成也难以保证。
2015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吃上放心蔬菜,吉鹏和他的三位合伙人创立了“麻麻汇”。
9月,“麻麻汇”推出第一款智能果蔬种植机“巴比立方”。产品操作简单,每个生长周期(30天左右)里用户操作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其采用的母子机设计,能实现循环种植,用户几乎每天都能收获新鲜蔬菜。
相较于到菜场买菜,“巴比立方”也有价格优势。吉鹏算过,用‘巴比立方’,每斤蔬菜的成本低于4元,而且很多是高品质的蔬菜,同级蔬菜市场售价在每斤20元左右;而在菜市场,普通蔬菜每斤均价高于4元,而有机蔬菜每斤不低于10元。
目前,“麻麻汇”为用户提供百余种高品质果蔬品种,如奶油生菜、薄荷、罗勒、南非冰草等。
注: 吉鹏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四个爸爸来创业
在吉鹏家的小区里,平时一抬头,能看到很多人家阳台上种的花花草草,甚至各种蔬菜。他爱人也有这个爱好,经常在家种些蔬菜,如黄瓜、韭黄等。
但在城市中种菜不易。只能用花盆、塑料桶种,再用木架撑着。而且基本是“靠天吃饭”,一到阴雨连绵或持续雾霾的日子,很多菜就焉了。“有的菜种了20几天,每天浇水看护,还是一株干巴巴的小苗。”
吉鹏有了想法,为什么不做一个家用的蔬菜种植装置呢?只要解决灌溉、施肥、光照的问题,就不用再花那么多时间打理了。
于是,吉鹏自己设计了产品原型图。“当时想的还是利用土培、拼插的技术。”为此,吉专门到农业市场和大学里,寻找合适的光源,却迟迟找不到。
此外,土培的模式也很不方便,需要施肥、浇水。吉鹏设想的产品,在细节和技术上有很多问题。
这些难题,在遇到刘飞之后都得以解决。刘飞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其研究领域是植物光源的农业适应性研究。具体来说,就是研究植物和蔬菜生长所需要匹配的特定光质光谱。在实验室里,已经有一套较成熟的植物培养体系。
如水培技术,使用根据植物所需配置的营养液,用户就不用再定期施肥松土。采用冷光源,不会招虫子。
“技术可靠吗?”吉鹏问道。
“我已经研究很长时间了,肯定有前途!”刘飞说。
2015年2月, “麻麻汇”成立。吉还找到了王冬和钟荣,他们都已为人父,王冬拥有十几年的互联网推广运营经验,钟荣是品物设计的创始人。四个爸爸共同创业由此开始。
方案改进100多次
起初,为追求功能齐全,团队为产品设计了温度控制功能。可方案改了很多次,总达不到要求。“温控功能需要用加热器,但如果加了温控模块,对整体的电路、硬件设计的干扰很大。”
吉鹏想到了维纳斯。“维纳斯之所以美,就是因为它是残缺的。产品也一样,与其追求所谓的功能齐全,还不如把关键功能发挥到极致。”最终,吉鹏砍掉了加热等附加功能。
工业设计上,吉鹏也用了不少心思。产品的边缘设计采用圆角,其想法来自于他的亲身经历。一次,他和孩子在饭店吃饭,由于小孩爱玩,不小心撞到饭店桌脚,瞬间起了一个包。“我们的产品是在家里,更要从家长和孩子的角度考虑。”此外,上宽下窄的造型,也是考虑到蔬菜的生长形态。
经过100多次改进,产品确定了子母机的设计。其灵感来自于台北101大厦,“节节升高,寓意着植物的生长”。
◆ 产品图片
家庭种植和大棚种植,对光源的要求不同,团队对光源亮度等指数做了细致调整。此外,团队尝试种植了20几种蔬菜,以得出合适的圆孔间距。“仅验证植株间隔的最合理值,就花了一个月。”
第一版,产品所设定的灯光和环境恒定。有的蔬菜品种不适合该环境,就会出现烧边或者白心。为此,团队需要选取不同的蔬菜品种试种,最后选出能培育成功的蔬菜类型。
一份沙拉拿到500万
4月,第一批产品“巴比立方1.0”样机上线。使用时,用户只需要做两件事。一、先把种子放在育种区,每个海绵可以放一到多颗种子。盖上盖子,几天后,种子开始生根,将其移到定植篮,加入稀释的培养液,打开光源。二,水培区缺水时加一些营养液。“在一个种植周期(20~30天)里,用户操作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
团队做了两轮用户调研,把样品给朋友们使用。结果,朋友们种出来的菜都舍不得吃。小孩也很喜欢,“有的小孩一回家就要看看菜长多高了,还会给它吹吹风,就像照顾小孩子一样。”
研发产品的同时,“麻麻汇“”也在寻求融资。起初并不顺利,见了20几个投资人,迟迟没有敲定。转机在6月,吉鹏联系到Pre-Angel的张军,二人在北京朝阳路上的港式早餐厅聊了一小时。张军说,这事有点意思,回头再去看看。
几天后,Pre-Angel的另一位合伙人王利杰来到北京。吉鹏和王冬开着车赶到机场,王利杰正被一个团队“堵”在餐厅讲项目。“我们开车杀到机场,直接连人带行李截了过来。”
不能再只和投资人讲故事了。“我们做的是果蔬种植设备,那就让他尝尝设备种出来的菜。”于是,前一天,两人在线上学了沙拉制作,钟荣还从家里拿出了一瓶珍藏十几年的红酒。王利杰一到,吉鹏便让他选菜,现场为他做了沙拉。
“这两份沙拉要几颗菜?”王问道。
“一颗菜能摆三盘。”
吃了几口,王觉得口感不错,还拍了张照片发朋友圈。3天后,“麻麻汇”拿到了Pre-Angel的350万投资。加上追投,“麻麻汇”共获得500多万的天使投资。
每斤成本小于4元
融资敲定,吉鹏把公司搬到了酒仙桥孵化器,团队扩充到15人。产品继续改进。仅承重的材料,吉就换了7、8种,最后才确定了ABS材料。但ABS材料时间久了容易变形,于是又在材料内测设计了固定筋。“用户可能觉得筋设计很奇怪,但却是我们实验多次得出的最佳结果。”
9月,产品定型,同时上线京东众筹。首款产品“巴比立方”售价1799元,众筹了70多万。
吉鹏发现,一带二(一个母机带两个子机)的设备最受欢迎。母机包括育苗和WiFi通讯,可培养42支幼苗,通过绑定App,能实现缺水提醒、灯光设置等功能。“麻麻汇”为用户提供的种子来自国内外的上市公司,“每批种子都有检测证明,包括非转基因等”。
◆ 蔬菜丰收
每个子机能种植16颗蔬菜。通过叠加,不仅设备占地面积小(约0.5㎡),还能能实现循环种植,每天至少能收一棵菜。“我们算过,用‘巴比立方’每斤的蔬菜成本小于4元,而同品质蔬菜市场售价每斤20元左右;而在菜市场买菜的话,普通蔬菜平均下来每斤价格也超过4元,有机蔬菜每斤不低于10元。”
“我们要让用户吃上便宜的高品质健康蔬菜,这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3月27日 有场“农村土地流转”沙龙 快来参与!
农村66.9亿亩集体土地面积,尚未出现一家巨兽级“土地中介”,如我爱我家、链家、安居客等。现在恐怕是时候了。
3月底,铅笔道将在北京举办“农村土地流转”沙龙,邀请一线的创业者、投资人前来探讨分享。
时间:3月27日14:00~17:30
地点:科技寺(北新桥店)
如果你有兴趣,请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吧!
如果你在外省、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参加活动,欢迎加入活动直播群。在群内,你可以提出任何关于“土地流转”的问题,我们会让嘉宾针对性解答。若人满,请添加微信号15901170742,铅笔道小伙伴将会拉你入群。
此群为临时活动群,活动后即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