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1000万 他爱上凹凸曼妙的胖MM 让30万用户胖美兼得 分享穿搭
◆ 前调查记者龙志,戴帽子的习惯始于那时。
文| 铅笔道 记者 薛婷
►导语
龙志的产品改造了一位胖妈妈和一位胖姑娘。
这位胖妈妈穿衣随便。早期上传的图片,要么是虚的,要么把自己P了一半。一个字,土。
那位胖姑娘,体重160斤,身高160厘米,虽然穿搭很酷,但内心自卑。
如今,胖妈妈变得时尚,胖姑娘成了微胖界网红。
这发生在胖MM社区凹凸曼。
凹凸曼成立于去年11月,当月获得山行资本1000万融资。今年3月22日,凹凸曼App上线,龙志以达人推荐切入,引导用户针对穿搭、美食、瘦身等话题发内容分享。
目前,凹凸曼用户量为30万,有200多胖姑娘达人,每日发帖量峰值为1400条。
初期,龙志了解到的胖MM,大多处于想瘦、正在瘦阶段,穿衣基本是“宽松版、灰色系。为什么不穿漂亮点,为什么不找男朋友......胖MM答案只有一个,“等我瘦下来”。
与其寄希望于变瘦之后的逆袭,为什么变瘦之前不能美美的呢?
注: 龙志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周遭一片黑暗,车窗外零星划过路灯微弱的光,龙志坐在一辆黑车中,半睡半醒,不知颠簸了几个小时。迷迷糊糊付了车费后,上了另一辆黑车......几时能到目的地,他心里没谱,“反正报了目的地,一路睡到那儿”。
这是龙志做调查记者时的常态。一个人,按图索骥,去新闻现场寻找点滴线索。期间做过不少卧底调查,为了少露面,他平时总是戴着鸭舌帽。久而久之,那顶帽子俨然成了身体的一部分,很少摘下。“不戴帽子脑袋会冷。”他调侃道。
这些报道让他小有名气。他的代表作之一《安元鼎:北京截访“黑监狱”》系列报道于2011年获得“南都年度新闻奖”,《邓玉娇案系列报道》、《彭水诗案》也出自他手。
相比于“无冕之王”,非新闻专业出身的龙志更多被好奇心驱使。然而,作品越多,工作流于重复,他内心反而积压了太多情绪,无法排解。“看到的灾难、死人、地震、跳楼、自焚......这类事情太多了。”
很多时候,凭他一己之力写报道,并没有推动事情的改变。“因为某篇报道去推动立法,或者改变一个群体的生存状态,属于少数。”独自消化心中郁结时,又被无力感侵袭。
终究,他还是跳了出来。外部有一个更大的未知吸引着他,“就是互联网嘛,心中翻腾着一种欲望,想去探索”。
2012年,他进入网易,先后负责过UGC中心、网易新闻客户端。最初的业绩,他给自己打60分,做到80分时,他再次厌倦重复。
本打算在2016年上半年离开,无奈,随着去年11月的网易员工离职潮,他顺势退了出来。
此时,他已有了下一个目标,这源于在网易时的一次“观察”。
龙志有位同事叫梁园媛,是位典型的大码姑娘,但穿衣有品。每次团队出国,姑娘不买别的,只买衣服,一次要带回两三箱。
这令龙志好奇,忍不住询问原因。她每次都很认真地说,国内合适她的衣服很少,国外的选择更大。“以为她在搪塞,商场、淘宝……最不缺的就是衣服。”
“我最烦别人说谎。”他拾起做记者时的“恶习”,从身边同事开始调查。
“身材走样的还真不少。”他解释,“这跟工作制度有些关系,值两年夜班,不少人开始发胖。”
这些姑娘胖了之后,穿衣风格也跟着变:宽松型、灰色调。
“为什么不像梁园媛穿得靓丽些呢?”“瘦下来再说。”
“公司这么多单身程序员,为什么不去找?”“等我瘦下来嘛。”
龙志总结,这些姑娘大多处于想瘦、正在瘦阶段,“真正能瘦下来的概率只有百分之六点几”。
胖姑娘们由于没有自信,便中途“堕落”,寄希望于瘦之后的逆袭。他们衣柜里少有漂亮的大码衣服。
“变瘦期间为什么不能自信的美起来呢?找到适合自己的穿搭即可实现。”
“调查”愈发上瘾。龙志查看资料,“吓了一跳。2016年,国内肥胖女性有4600万,超重女性人群高达1.5亿”。
“可以当一个大课题来做。”随后他开始调研大码服装市场供需。
“淘宝相关的店铺有100多万家,每月流水差不多10多亿。”但上面的大码服装少有设计款,多为HM等品牌的尾货,或者正常版的扩大版。
某天,梁园媛在网上留意了一家不错的大码店,马上要上三款新品,每款几百件。她洗澡回来正打算抢购,发现新品几乎卖光了。“确实存在供需不平衡。”
龙志步步跟进。“感觉它可能会成为一个创业项目。”
通过三个月时间,调研了800多个胖MM,龙志愈加坚定,“有市场空缺在”。其次,90%的胖MM喊着要减肥。“她们的另一需求是减肥瘦身。”
随后,他进行侧面验证。“在国外,大码维秘天使也能光明正大走上T台,且欧美国家有大约8000多个大码模特,每人每年创造的商业价值近1亿美元产值。”
而在国内,大码模特是缺失的。“他们主要给淘宝拍照,并不被模特界认可。”
同时,他对美国、欧美的大码女性市场进行调查,在2012年的大码女性周边的服装、健身等产业的价值就已经超过200亿美金,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
如滚雪球般,“论据”越来越多。“跟做选题一样,个案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我希望能推动它去改变。”
◆ 早期团队,右一为给予龙志灵感的梁园媛。
于是,离职后,他与另两位网易同事,成立了凹凸曼。“取意凹凸曼妙,这个平台是丰满姑娘的聚合。我觉得姑娘有肉才好看,不然撑不起这个词。”
大码姑娘的衣服不少,但是如何穿搭的显瘦又得体,是胖MM面对最大的问题。时尚杂志或者额互联网,很少提供相关穿衣指南。主流的审美也让大码姑娘不敢过多尝试。
龙志曾有担忧,大多数胖姑娘会自卑,她们可能需要被引导、被唤醒。初步,他从社区切入,由达人引导胖MM穿衣。“比如咱俩身材差不多,你这样穿手臂显瘦,我也来学学。”
此外,龙志在社区内引入健康、饮食、瘦身等话题板块,他希望鼓励胖姑娘回到健康的范围内,同时自信地装扮。“凹凸曼不是胖姑娘逃避现实的避风港。”
项目成立后,经前领导徐诗引荐,龙志见到了杨浩涌。多次接触下来,杨决定投资。“主要看好团队吧,毕竟当时也没产品。”
当月,凹凸曼完成1000万天使融资,投资方为山行资本。
年底,组建完技术团队,产品研发期间,龙志为获客做准备。
他通过第三方平台传播相关内容。比如在今日头条、腾讯快报等,同步微信公号的原创内容(如胖姑娘穿衣搭配等)。
早期,他们也做了策划型内容,每周一期的大码实验室。比如胖姑娘们最近在吃日本的酵素,相关讨论很热烈,它是不是骗钱的,会不会伤害身体......
龙志从用户中找来志愿者,记录使用过程和效果,一起做实验展示。“去年的调研,在微信群里积累了第一批种子用户,约有50多个达人。”
◆ App截图
3月22日,凹凸曼 App 上线。龙志很不满意,“页面只有轮播图展示,太简陋了”。
他没好意思推广,已有的达人们还是拉来了一众用户。“深圳有一个达人,在早教机构工作。我们认识她后发现,她有好几个穿搭分享群,还有粉丝,都引导了过来。”
发贴活跃度还是给予龙志信心。第一周,每天用户上传内容约200条,随后300、500条一直增长。“我原以为他们会自卑,害羞不敢发,看来错了。”
用户上传的照片,工作人员会做筛选,挑选合适的来推荐展示。有位胖妈妈,让龙志印象颇为深刻。她生了三个孩子,体型难以恢复,穿衣、拍照都很随便。早期上传的图片,照片要么是虚的,要么把自己P了一半。“一个词来说,土。”
慢慢地,她跟着社区里其他大码姑娘在学,学搭配,学拍照的姿势。一个月后上传的图片,龙志很吃惊,“感觉出来了,像是变了一个人”。
上线两周,App用户量3万,日活20%,次日留存约为35%。“最好的推广,是帮这些达人做服务,由她们带新用户。”
通过评论、点赞等,达人们也在这里收获粉丝。第一位来凹凸曼社区玩的大码姑娘叫兰兰,是一名在美国念金融的留学生,典型的90后,穿衣风格自信又有主见。“她让我们知道,大码姑娘也可以很美。”
兰兰很快成了微胖界网红。“她很有范儿 ,在舞台上有很强的聚焦能力,刚开始是自己在玩,后来粉丝越来越多,她发现原来通过穿搭,能改变很多人。”
◆ 凹凸曼达人出镜拍摄
有的大码姑娘直接成了凹凸曼员工。“她们在跟用户交流时,更有同理心,比如怎么去问身高、体重等。”
期间,技术团队在迭代产品。“1周一个小迭代,1.5周改个大版本。”最新版App中,为了让用户更方便找到其他人推荐的衣服,产品添加了按品类搜索功能。此外,用户可自主为衣服打标签。
用户注册后,系统引导标注身高体重。接下来,龙志打算以此做数据匹配,推荐身材相似用户的穿搭。
目前,凹凸曼用户量为30万,有200多胖姑娘达人,每日发帖量峰值为1400条,用户停留时间在5~10分钟居多。
他今年的目标是做到300万用户。曾有投资人问,“你5年后是什么样呢?”“老实说,现在说5年后我都不信,你相信么?”他笑道,“先考虑把社区做好。”
如今,龙志把家安在公司附近。每晚9点,他走路回家,天气好的时候,他会穿过公园,绕路回家。“现在更累,心里轻松。”
6月铅笔道有场VR沙龙 快来参与!
慢热两年后,VR终于迎来元年。今年,是否是创业者进入的最佳时机?
有创业者说,VR只是一个技术,里面的任何产业链条都存在机会,内容、工具、硬件......只缺一群有想象力、执行力,敢于冒险的先行者。这位先行者,可能是你吗?
6月,铅笔道将在北京举办VR沙龙(时间地点稍后公布),邀请一线的创业者、投资人前来探讨分享,如果你有兴趣,请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