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启蝉联投中「中国最佳早期创业投资机构TOP5」等多项认可|云启捷报
· 「中国最佳早期创业投资机构TOP5」(多次蝉联)
· 「中国企业服务产业最佳机构TOP20」(多次蝉联)
· 「SUPERNOVA超新星投资人」(合伙人陈昱)





经济总有周期,
更重要的是如何适应变化
Q:我们注意到,全球独角兽数量有明显下降:从2021年的接近600家到2022年的300家,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种趋势是短期存在、还是将长期维持?
毛丞宇:受美元加息的影响,美国投融资市场的整体规模有所收缩,因此全球独角兽的数量就会有相应下降。所以表面上看独角兽数量下降是科技产业的现象,但本质上这是一种货币现象。
此外,出现这种现象还与周期有关。创投市场有种规律性的市场行为:一开始,小部分人前瞻性地看到新概念、新技术,市场会很有热情,在一个方向上涌入很多资金,快速将整个市场的估值推高,持续两三年,就会快速诞生一波独角兽和估值高峰。等大家冷静下来,开始关心技术和趋势是否能商业化时,自然会有一波回落。过去二十年里,每隔四五年就会有这样一个周期,这是货币现象背后体现的周期性现象。现在会不会有大的改变?美国从过去的宽松到开始加息,就算停止,也还是4%—5%的高峰。
另外,中国的创投环境里还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是从以商业模式驱动的投资方向,转到了以创新技术和先进智造为主题的投资方向,所以市场整体是有两个趋势在同时叠加影响的。
02
面对不确定性,更考验投资人的判断力,
最重要的始终是企业业务要做扎实
Q:受外部环境影响,中国独角兽在上市退出方面正面临新的挑战。作为投资人,对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毛丞宇:首先,美元和人民币基金差别还是蛮大的,钱的属性不一样,决定了它们的特性不一样。我们需要人民币基金来投先进智造、新能源,也需要美元基金来投云计算和不确定性相对高的赛道。当然,在今天这样的大环境中,美元的退出确实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中国的发展业态更为多元混合,
最重要的仍然是公司业务稳定增长、建立核心壁垒
Q:今年的投资策略会更看重什么?为什么?
毛丞宇:过去九年,我们投了一百多家数字化领域的企业,有十几家公司的估值从投时的两三千万美金跑到了独角兽、20-30亿美金,比如说MiniMax、PingCAP等。
首先,因为云启专注于早中期投资,所以公司估值冲到30亿美金、或是又回到10亿美金,我们都是在“水上”,就是账面价值波动比较大。中国和美国有一个大的区别,美国市场环境变冷以后,是可以接受DownRound的。这是因为,美国的企业人力成本高,相对来说对现金的需求更大。中国不太接受Downround的文化,会带来很多复杂的问题。一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做Downround。另外,企业人力成本相对低,如果融了一亿美金,足够自身维持两三年。
我们投的很多软件企业,两到三年融一轮,每次业务大概增长50%左右。ToB企业的好处是,一旦成为行业领头羊,收入会呈线性稳定增长。这是我们对于大多数软件企业在面对现在的大环境时,最重要的建议——本质要有业务的稳定增长。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美国都在投数据和模型。中国的发展业态比较多元混合,而且行业比较多,模型、流程、数据都在投,都有机会。我们既要看到美国的技术发展趋势及历史,同时也要了解中国的国情和各个行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找到好的企业。在投进去以后,首要的是企业的业务能稳定增长,建立起核心壁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