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启蝉联投中「中国最佳早期创业投资机构TOP5」等多项认可|云启捷报

➤➤➤ 5月19日,投中信息揭晓2023年度榜单,云启与伙伴企业入选多项荣誉:

· 「中国最佳早期创业投资机构TOP5」(多次蝉联
· 「中国企业服务产业最佳机构TOP20」(多次蝉联)
· 「SUPERNOVA超新星投资人
」(合伙人陈昱)
· 「中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最佳投资案例TOP 10」(宽能半导体


同时,创始合伙人毛丞宇受邀出席投中「巅峰对话」,分享自己如何穿越周期、适应变化,同时帮助被投企业保持节奏、持续增长、构建核心壁垒。

01
经济总有周期,
更重要的是如何适应变化

Q:我们注意到,全球独角兽数量有明显下降:从2021年的接近600家到2022年的300家,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种趋势是短期存在、还是将长期维持?

毛丞宇:受美元加息的影响,美国投融资市场的整体规模有所收缩,因此全球独角兽的数量就会有相应下降。所以表面上看独角兽数量下降是科技产业的现象,但本质上这是一种货币现象

此外,出现这种现象还与周期有关。创投市场有种规律性的市场行为:一开始,小部分人前瞻性地看到新概念、新技术,市场会很有热情,在一个方向上涌入很多资金,快速将整个市场的估值推高,持续两三年,就会快速诞生一波独角兽和估值高峰。等大家冷静下来,开始关心技术和趋势是否能商业化时,自然会有一波回落。过去二十年里,每隔四五年就会有这样一个周期,这是货币现象背后体现的周期性现象。现在会不会有大的改变?美国从过去的宽松到开始加息,就算停止,也还是4%—5%的高峰。

另外,中国的创投环境里还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是从以商业模式驱动的投资方向,转到了以创新技术和先进智造为主题的投资方向,所以市场整体是有两个趋势在同时叠加影响的。

经济、投资始终有周期,我们更要思考和探讨的是周期的底层逻辑发生的变化,以及我们作为投资人和创业者怎样适应变化,使得自己以合适的节奏在未来二十年的大环境中去发展。

02

面对不确定性,更考验投资人的判断力,

最重要的始终是企业业务要做扎实

Q:受外部环境影响,中国独角兽在上市退出方面正面临新的挑战。作为投资人,对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毛丞宇:首先,美元和人民币基金差别还是蛮大的,钱的属性不一样,决定了它们的特性不一样。我们需要人民币基金来投先进智造、新能源,也需要美元基金来投云计算和不确定性相对高的赛道。当然,在今天这样的大环境中,美元的退出确实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现在的环境考验的是投资人、创业者对大环境和企业发展的判断。像最近的ChatGPT,虽然美国已经有了领头羊,但我们在中国也投出了MiniMax,并见证它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发展成为独角兽企业。但因为已经看到过很多个有起有落的周期,现在我们的重点还是回到业务本身,我们现在更关心中国能跑出多少单独的大模型、怎样成长出独立的大模型平台,最终它能不能跑出来。投资人和创业者要更加关注的重点始终还是企业要把业务做得更扎实
03
中国的发展业态更为多元混合,

最重要的仍然是公司业务稳定增长、建立核心壁垒

Q:今年的投资策略会更看重什么?为什么?

毛丞宇:过去九年,我们投了一百多家数字化领域的企业,有十几家公司的估值从投时的两三千万美金跑到了独角兽、20-30亿美金,比如说MiniMax、PingCAP等。

首先,因为云启专注于早中期投资,所以公司估值冲到30亿美金、或是又回到10亿美金,我们都是在“水上”,就是账面价值波动比较大。中国和美国有一个大的区别,美国市场环境变冷以后,是可以接受DownRound的。这是因为,美国的企业人力成本高,相对来说对现金的需求更大。中国不太接受Downround的文化,会带来很多复杂的问题。一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做Downround。另外,企业人力成本相对低,如果融了一亿美金,足够自身维持两三年。

我们投的很多软件企业,两到三年融一轮,每次业务大概增长50%左右。ToB企业的好处是,一旦成为行业领头羊,收入会呈线性稳定增长。这是我们对于大多数软件企业在面对现在的大环境时,最重要的建议——本质要有业务的稳定增长。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美国都在投数据和模型。中国的发展业态比较多元混合,而且行业比较多,模型、流程、数据都在投,都有机会。我们既要看到美国的技术发展趋势及历史,同时也要了解中国的国情和各个行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找到好的企业。在投进去以后,首要的是企业的业务能稳定增长,建立起核心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