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毛利率超越特斯拉,但投资者不买单|钛媒体焦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理想汽车的后劲,还尚待考察。



作者|肖漫

编辑|张敏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我们有信心在2024年提前挑战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区的销量。”在 2023 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说道。


2023年8月8日,理想汽车公布截至6月30日 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这也是其上市以来最亮眼的季度表现。随着二季度交付量的上升,理想汽车营收规模再次达到历史新高,毛利率甚至超过了特斯拉。


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财报,但资本市场却表现冷淡。


财报发布后,理想汽车港股、美股双双下跌。截至8月8日美股收盘,理想汽车当日跌幅达8.62%;收于42.63美元。截至8月9日港股收盘,理想汽车跌超5%,收于167.7港元。


亮眼成绩与资本的冷淡形成强烈反差,投资者为何不为理想的佳绩拍手叫好?


毛利率超越特斯拉



财报显示,理想二季度共交付86533辆车,上半年共交付了13.9万辆,超过2022全年总和。



随着二季度理想L7 、L8 Pro、Max、Air版本开启完整交付后,从理想 ONE 过渡到 L 系列的产品代际切换已经全部完成。


具体到车型销量表现,今年上半年,理想L8、L7、L9系列分别销售了 4.5万、4.2万 、4.2万辆,在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排行榜上分别位列第2-4名;榜首位置则是被腾势D9占领,销售量达5.1万辆。


图片来源:理想财报


销量的增长拉动了理想二季度营收表现——季度营收达到286.5亿元,同比增长228.1%;其中,来自车辆销售的收入为279.7亿元。


利润方面,理想汽车第二季度的毛利为62.4亿元,同比增加了232%。这相当于,理想二季度卖一辆车理想毛赚7.2万元。


从毛利率来看,理想汽车第二季度的毛利率为21.8%,在第一季度的 20.4% 的基础上进一步增长,连续3 个季度达到20% 以上,并且这一毛利率也超过了特斯拉在同期18.2%的毛利率。


这其实反映了理想的挣钱能力在提升。第二季度,理想汽车净利润为 23.1亿元,环比增加了147.4%,这也是理想汽车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


支出方面,理想第二季度研发费用为24.3亿元,同比增长58.4%。


研发费用的大幅上涨的原因在于理想在理想在当前阶段需要投入资金去研发纯电车型,以及加快智能驾驶的步伐,其计划今年年底在100个城市落地“城市 NOA ”功能。


但需要指出的是,研发支出虽有增长,但研发费用率为8.4% ,尚未达到李想所提的10个点的研发投入。


销售费用方面,理想二季度的销售费用支出高达23亿,比市场预期高出近一个亿,同比增长74.3%,环比增长40.4%。这显然不符合理想“抠厂”的作风,尤其在二季度尚未有大型发布活动的情况下。


截至第二季度,理想汽车自由现金流提升至96.2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资(即现金储备)为737.7亿元。


学习BBA,挑战BBA



对于第三季度,理想汽车预计月度交付将保持超三万辆的势头,季度交付量预计达到100000辆至103000辆,同比增长277.0%至288.3%;季度营收预计达到323.3亿元至333.0亿元,同比增长246.0%至 256.4%。


将交付量与营收指引粗略计算,预计第三季度单车价格约31.7万元,相比二季度32.3万元来说继续下行。这意味着,理想第三季度低价车占比继续提升,这或将限制毛利率上行的空间。


短期来看,三季度10万出头的交付指引意味着产能瓶颈依然无解,仍保持3万辆的增长态势,对此,理想汽车总裁、总工程师马东辉表示,主要的瓶颈在零部件的供应环节。


“需求相比年初制定的目标有所提升,虽然我们在Q2已经制定了提升产能的策略和规划,但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达成。目前,零部件产线也还在调试和验证当中,需要一点准备时间。”马东辉说道。


目前,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有两条产线,用来生产L7、L8、L9,单从整车产能来看,如果采用双班制,产能每个月最多可以达到5万台。


今年7月,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工厂的生产资质已获得工信部批准,具备生产条件。预计在下半年,理想汽车生产制造将进入南北布局阶段。随着北京工厂的应用,理想方面表示,四季度将挑战月交付四万辆的目标。


“我们有信心在2024年提前挑战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区的销量。”李想在2023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说道。


从2022年销量表现来看,宝马、奔驰在中国市场的年销量基本维持在 80万辆的水平,最低的奥迪也超过60万辆,这意味着理想在明年起码要实现交付量翻倍增长才能与 BBA 较量。


不过,据李想透露,理想汽车将在明年发布4款新车,包含一款增程的 SUV,以及三款纯电车型(不包含 MEGA)。



今年6月,理想已经公开其首款纯电超级旗舰车型理想MEGA,并将于年底发布,明年开始向用户交付;这意味着,在今年年底,理想将开始踏进“纯电”战场。由此,理想汽车已经在布局相关基础设施,包括充电站的建设、线下渠道的扩张等。


按照规划,理想预计在2023年完成超过300个高速超充站的建设,主要覆盖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和成渝四大经济带。不过,截至目前,理想在全国只建了 37 座超级充电站。在2025年,超充站将建设完成超过3000座,覆盖超过90%的高速路里程和主要城市。其中,高速超充站全部自建自营;城市超充站则会选择代理商模式。


线下渠道方面,李想表示,“2024年、2025年会有多款新车推向市场,基于这个前提我们会去开更多的门店。”虽然李想并未给出明确数据,但据外部消息,理想内部将明年的销量目标为80万台,预计将扩张至800多家线下直营店。


对于门店扩张的布局,理想汽车选择复制BBA经验。“奔驰,宝马,奥迪这样的豪华品牌已经把应该下沉到什么级别的城市,应该开多少家店,已经验证的非常清楚了,所以这方面不需要重新去发明。”李想说道。


截至2023年7月31日,理想汽车共拥有337家零售中心,覆盖128个城市,并于222个城市运营323家售后维修中心和授权钣喷中心。


理想的后劲,还待考察



综合来看,理想的确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然而,其股价表现却不升反降。透过资本市场的态度也不难看出,尽管理想汽车已经取得阶段性的好成绩,但资本市场仍然在观望理想后续的增长能力。


毋庸置疑,从理想ONE到现下的L系列,理想汽车平稳度过了产品的代际切换的同时,也通过全新的产品矩阵将销量提升至新高度,当然,这也直接反映到财务表现上。


现阶段的理想已经将增程的“好牌”出尽,其带来的业务增长显而易见,而对于未来,理想汽车还有太多增长的不确定性。例如即将布局的纯电路线,理想尚且还有功课要补,包括充电网络布局、纯电车型开发等,这些都是未知数。


理想在纯电路线上尚未有能力体现仅是其一;另一方面,叠加理想对第三季度的指引来看,其并未上调毛利率指引,隐含毛利率释放空间不大,一定程度上让投资者对理想汽车的增长后劲持保留态度。


但对于未来,理想依然保有势在必得的信心,从其提出“2024 挑战 BBA 销量”的目标口号已足以窥见,只不过,这样的信心,还尚未蔓延至投资者那里。


总之。理想汽车的后劲,还尚待考察。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热点视频推荐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曾表示,药店挣很多钱是不合理的,因为胖东来药店利润太高,公司把部门负责人清理回家了。他说,公司规定像这个药店一年的利润可能只是300万,超出了不允许。销售额再高,再毛利高,怎么能为顾客带来幸福。


点赞关注钛媒体视频号,观看更多精彩视频
*温馨提示:喜欢钛媒体公众号的小伙伴注意啦!根据公众号推送新规,请将钛媒体设为“星标”,这样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消息,已设置的小伙伴还需要重新设置“星标”

-----------华丽的分割线------------


下载钛媒体App,领先一步,更深一度。


下载钛媒体App】,领先一步,更深一度。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在看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