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家本土车规芯片企业齐聚深圳,汽车半导体生态峰会全议程揭晓;韦豪创芯“投资图谱”辉映宁波千亿产业
1.近200家本土车规芯片企业齐聚深圳,汽车半导体峰会倒计时


2.乘“芯”而来,韦豪创芯“投资图谱”辉映宁波千亿产业
集微网消息,近年来,各地产业基金迎来设立浪潮,在全国范围内涌现“平台+地方政府”等多样化投资模式。其中,上海韦豪创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韦豪创芯”)以丰富、鲜明的投资案例映入业界眼帘,接连落地天津、义乌、宁波,支持当地政府打造集成电路特色产业链,联动上下游企业聚成产业集群,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韦豪生态”。
半导体产业基金落地,韦豪发力五大核心赛道
2020年7月,韦豪创芯在上海设立;同年10月,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资质。
作为专注于泛半导体产业的私募股权投资管理公司,韦豪创芯自成立以来即与各地方政府保持紧密合作,在全国多个区域布局半导体产业基金。截至2022年底,韦豪创芯基金管理规模逾200亿元,共有7只在管基金、52个已投项目、约60亿元实缴金额,一个迅速发展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平台跃然纸上!
2021年11月,总规模100亿元的宁波甬欣韦豪半导体产业基金成立,充分发挥“基金+产业+基地”模式,助力宁波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工艺半导体产业基地。这是一次“情投意合”的握手,据悉,基金结合宁波区位优势,重点布局集成电路上游材料、设备及设计产业,秉持“投得进、带得动”管理思路,找准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企业,持续聚焦泛半导体产业5大核心赛道——
超越视觉(以图像传感器芯片为核心的投资组合)、车载电子(用于车体汽车控制装置和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半导体产品)、个人穿戴(智能穿戴产业链企业)、模拟(模拟芯片供应商)、生产制造和材料设备(以晶圆制造为核心,材料设备为延伸)。
“春江水暖鸭先知”,投资折射行业冷暖。过去数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迅猛发展,各细分领域涌现大量“潜力选手”,无不考验着投资机构的选择与判断。韦豪创芯投资总监刘栋就此表示,调研一家企业时,首先要观察其发展过程中是否形成全周期资本规划,明确不同时间节点下所需要的资金,保持现金流应对未来产业环境的动荡起伏;其次,商业逻辑一定要缜密、自洽,技术再先进,也要活到能够产生营收的时候,天马行空地飘在云端往往难有前景;最后,市场、技术两手都要硬,这对团队全面发展提出了高要求。
那么,在等待资本青睐的浪潮一般的创业科技企业眼中,“宁波的产业魅力是什么?链上企业为何越聚越多?”
“创新之蝶”拂动产业齿轮,辉映宁波千亿产业
集成电路产业技术门槛高、投资大,“追芯”路上坎坷多。从2000年“全国第一条6英寸单晶硅及晶圆制造项目”蹒跚举步算起,宁波迄今已栉风沐雨23年,在半导体专用材料和先进封装测试等领域形成了特色优势。
这与韦豪创芯因地制宜打造投资生态链的理念不谋而合。在宁波,韦豪创芯找准产业定位、依托政策风向、优化投资决策、用好基金优势,打法有如“创新之蝶”的两翼:依托政策孵化产业,导入资本灌溉企业,两者交织融合、互有裨益,高质量转动产业齿轮。刘栋表示,韦豪创芯落地宁波之初,就看中了其强大的生态辐射能力——既能承接长三角地区优质的产业资源,又能与宁波当地制造长项结合,充分调动科技资源赋能企业。
敢为善为,是韦豪创芯的鲜明标识。宁波在投项目中,既有当地成长的初创企业,更有大力引进的业内龙头,全方位覆盖集成电路产业链,实现产业集群式、规模式发展,其中包括荣芯半导体、泰睿思、睿晶半导体、矽久微、甬矽电子、智驾科技、爱芯元智等优质项目。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数据显示,目前宁波拥有集成电路产业相关企业128家、年产值近500亿元,覆盖材料、设计、制造、封测等全产业链体系,初步形成北仑区芯港小镇、鄞州区微电子创新产业园、前湾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和中意生态园、镇海区镇芯产业园等“一链四区”的产业发展格局,并规划到2025年,力争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产值规模突破1000亿元。
“宁波作为计划单列市,营商环境优异,集成电路政策丰富且完善,”刘栋介绍,围绕加快培育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并根据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装备等不同环节的企业个性化需求,宁波已出台一系列专项扶持政策,全方位助力企业在甬投资、兴业。
四明大地上,韦豪创芯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不断培育、引进集成电路链上企业,与宁波“千亿”产业规划交相辉映。
在甬吹响韦豪“集结号”,投资图谱多向辐射
“单打独斗”转向“握指成拳”。回顾韦豪创芯投资图谱,其对企业赋能绝非“一投了事”,而是更看重产业集群带来的竞争优势,引入资本链进行产业链的建设,依托政府端对产业方的加持,进而构建明确可行的产业规划与投资路径,在全国范围内打响“韦豪”品牌。
2023年6月20日,浙江首个IC掩模版项目的睿晶半导体项目在宁波镇海完成首期交付。按照计划,该项目一期将月产掩模版2000片,二期新增月产能2000片。韦豪创芯高级投资总监陆正杨介绍,睿晶半导体成立之初已基于发起的投资人股东产业背景和资源,深度联动晶圆厂和设计公司客户,其中包括总规划超过10万片/月的晶圆代工厂荣芯半导体和一批国内知名芯片设计公司。目前,韦豪创芯对睿晶半导体累计投资达0.86亿元。
宁波北仑,荣芯半导体项目亦如火如荼地推进中。其作为我国第一个成熟制程特色工艺的12英寸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下游应用场景涵盖工业企业、消费电子、通信及汽车等应用,市场广阔。
“智驾科技、爱芯元智项目是韦豪创芯宁波投资的典型案例,两者拥有丰富的汽车解决方案与芯片产品路线图。”陆正杨表示,韦豪创芯作为对汽车上下游具有深刻理解的股权投资机构,推动智驾、爱芯作为兄弟企业联合研发,可更加灵活、高效地导入汽车主机厂。后期,车载电子投资布局可以上述两家企业为核心,由点及面、多向辐射,补齐“产业拼图”。9月4日,智驾科技、爱芯元智总部项目签约宁波镇海。
当前,韦豪创芯作为基金管理人强化对所投企业,尤其是累计投资金额占比较大的项目走访和跟踪,积极为企业运营和融资等工作赋能;主动推动存在中长期经营风险的所投资项目进行瘦身、重组,以生存求发展;建立“韦豪伙伴俱乐部”,定期邀请政府园区、企业嘉宾、产业人士参加沙龙分享。
厉精更始,韦豪奋楫。三年以来,秉承着“国产替代、技术超越、产业引领”的投资理念,韦豪创芯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圈频下“妙着”;在宁波,随着宁波甬欣韦豪半导体产业基金的深度运营,产业“集结号”已经吹响,独具特色的投资图谱正悄然铺陈。
3.紫光股份:拟终止收购新华三49%股权事项,待定增募资事项完成后再推进
集微网消息,9月24日,紫光股份发布《关于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相关事项的公告》。
公告显示,紫光股份此前拟由全资子公司紫光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国际”)以支付现金的方式向 H3C Holdings Limited购买所持有的新华三 48%股权,以支付现金的方式向 Izar Holding Co 购买所持有的新华三1%股权,合计收购新华三49%股权。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同时,紫光股份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于收购新华三49%股权。
根据紫光国际与 H3C Holdings Limited 和 Izar Holding Co 签署的《卖出期权行权股份购买协议》的约定,获得中国证监会就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的注册是本次交易交割先决条件之一,结合紫光股份自身货币资金情况和融资安排等因素,为顺利推进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及本次交易的实施,经慎重评估,紫光股份决定先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工作,再推进重大资产重组相关事项。因此,目前紫光股份先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相关事项;待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后,紫光股份再推进本次交易的重大资产重组相关事项。
4.汽车半导体生态峰会全议程揭晓,六大亮点不容错过




5.“印度半导体使命”计划的最大投资?美光27.5亿美元工厂在印奠基
集微网消息,当地时间9月23日,美光科技在印度古吉拉特邦举行其价值27.5亿美元的组装、测试和封装工厂(ATMP)奠基仪式。此次活动在古吉拉特邦工业发展公司(GIDC)位于萨南德的工业区举行,该公司已为该项目分配了 93 英亩的土地。
有消息称,该项目是“印度半导体使命”(ISM)下最大的投资项目。
6月28日,美光科技与印度政府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将建设一家半导体工厂,这是美光科技在印度的首家工厂。
美光科技此前表示,将对该工厂投资8.25亿美元。其补充称,在印度政府和古吉拉特邦的支持下,总投资将达到27.5亿美元。
美光前进印度,印度最大企业塔塔集团也来相助。塔塔集团旗下的基础建设公司塔塔工程(Tata Projects)23日宣布,与美光合作这项总投资规模为27.5亿美元的计划,在古杰拉特邦兴建先进半导体组装与测试工厂。一期工程将很快启动,预计2024年底投入营运。
印度科技部长Ashwini Vaishnaw于23日出席工厂破土仪式时向印度媒体表示,美光注意到印度政府的努力,也看到总理莫迪执行大型负责项目的能力。莫迪在喊出“印度制造”政策之后,又因为芯片短缺与战略考量,推出半导体计划,积极向厂商招手。
Ashwini Vaishnaw表示,印度已经准备好成为主要的半导体中心,而这座位于莫迪家乡古杰拉特邦的工厂将很快完工。他补充道,印度正在处理两项“重大半导体项目提案”,预计未来几个月内就会成形,虽未透露具体细节,但他指出,这些项目都将集中在一个特殊领域,而印度可望在该领域成为全球领导者。
6.日本将对半导体、电池和生技产业提供长期减税,传最快25日宣布方针
集微网消息,有消息称,日本政府研拟下个月内敲定新的减税政策,目标降低半导体、电池和生物科技等产业的生产成本,加强企业供应关键物品的能力。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最快9月25日将公布新策重点方向,并在今年底公布具体细节。岸田文雄表示,希望推出一种税务制度,支援初始投资成本和营运成本偏高的领域产业。
初步预估减税政策时间将订在5-10年以上,同时考虑允许亏损公司在获利时结转税收抵免。
届时日本将参考美国去年通过的《降低通膨法案》,其中载明生产电池等关键物品的公司可选择企业税扣除30%资本成本,或者在未来10年内每年根据产量抵免。
现在越来越多国家借由长期且全面的生产支持鼓励企业在境内投资或设厂制造关键供应链物品。先前台积电在九州设厂,不仅能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关联产业薪资,还能带动地方经济。
更多新闻请点击进入爱集微小程序 阅读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