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这件事上,别让你99.9%的努力成为无用功


创业者对于融资最常问的就是:

投资人喜欢什么样的项目?

投资逻辑是怎样的?

我怎么联系上投资人?


为了解答创业者们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创业邦星际学院邀请真格基金投资副总裁秦天一先生,从投资最前线的VC视角,为创业者们解读如何去做更好的融资。

「术语提示」
投资于未上市公司股权的投资机构,按照行业的约定俗成,可分为投资于相对早期公司的VC(Venture Capital)和投资于相对后期公司的PE(Private Equity)。

在回答前面提到的问题之前,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

是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融资?

寻找VC的本质,是企业或自己持有的资产去寻找一个和自己更匹配的资金。

寻找VC的资产一般可分为——

1. 特别需要高科技的重投入

企业短期没有办法产生自有的现金流和很好的利润来支持深入研发和大规模的投入,所以需要风险投资来介入。

科技版块非常契合当下的主旋律,包括硬科技以及生命科学,找风险投资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2.有非常明确的商业模式

项目有非常好的规模和网络效应,在前期就打磨好了产品和商业模式,最需要的是用钱去进行快速扩张,这种情况也很适合引入风险投资,也包括一些高增长的其他商业模式。

总结就是,短期见不到现金流回本以及产生利润的可能性,但需要有特别高倍数增长空间的企业比较适合进行风险投资。

我们认为在整个公司发展过程中只有两个不可再生资源,第一是时间,第二就是股权。我们其实见到非常多的很好的生意,能够从最初就自己产生现金流,所以如果你能在早期就特别好的产生利润,并且可以支撑企业很好的发展,风险投资并不一定是唯一的选择。这个时候借贷、银行的资金或者其他的资金类型都是大家可以选择的方式。

找VC的过程本质就是一个找资金的过程,资金也是企业整个成长过程中生产资料之一,大家要用更宽的尺度去看这个问题。

早期投资的时候会遇到比较多的创业者,其实在这部分还是会有一定的误解,认为什么样的生意都适合去找VC,其实这是不对的。大家可以重新看一下自己的商业模式。

很多人在找寻VC碰壁之后,为了迎合投资机构偏好和需求,去强行修改自己,这是不理智的。简单来说,就是合适的资本找到合适的资产,这是所有融资最关键的部分。


如何去找到更合适的VC?

投融资就像找对象,是非标的,不存在谁对谁错。

很多创业者可能会感到和主流的VC和PE距离较远,但VC其实是一个比较小的圈子和行业,所以大家如果需要融资的话,可以通过创业邦这样的专业平台找到像我们这样专注天使轮的机构。尤其是偏中后期的融资,更需要专业的机构从中对接,因为他们更了解每家投资机构的具体情况。

投资这个事儿说的直白一点,和找对象非常类似,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家机构它对世界的理解,对行业的理解以及对人的判断,其实是很不一样的,是非标的,不存在谁对谁错。所以中间的链接机构就很必要,它能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去进行两个非标品的对接,因为中间有非常多的不对称的信息,不值得花时间精力去浪费在信息的搜集上,以及对人的风格的把握上。

此外,不同的创业者平时接触的是自己做业务的市场,每天打交道的也都是自己的员工及合作商。但不同的市场,其实它的沟通方式不是特别一样,通俗地说就是话语体系不同。打个比方,做传统制造业和做互联网公司,这两个行业话语体系就很不一样,所以中间机构的另一个价值也体现话语体系的转化上,让双方可以更清楚彼此的想法。

总结一下,中间机构链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快速的找到更多的VC,以及帮你筛选更多合适的VC。

第二,进行话语体系的转换。


如何和VC进行高效对话?

首先,一定要放松自己的心态。有很多创业者见到“资本”两个字就会有一些情绪上的波动,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高大上的事情,或者是面对非常严肃的一个甲方,其实不然。大家见到VC的时候,当作自己众多合作伙伴之一就好。

作为创业者平日也会接触非常多的对外合作,这个时候既会扮演甲方,也会扮演乙方,如果能走到融资这一步的话,大概率大家的企业都会做得非常不错,也会在对外沟通中有很多自己的心得和经验。但很多非常有经验和能力的创业者在和资本沟通的时候,反而会变得不自信,或者说有一些情绪化。大家一定要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要把外部投资当做自己公司生产资料获取的来源之一

第二点,要观察一下自己的商业模式中外部资金所占的比重,也就是资本对最后的胜负会起多大的决定作用有一些公司就是非常需要融资,这种情况多出现于商业模式非常确定,它的胜负就在于规模,比如当年的千团大战和网约车大战,以及近年的共享充电宝。这些商业模式都非常的清晰,核心就是资本的规模,这个时候融资能力就在整个创业当中占比非常重。所以大家一定要判断好这点,它最后影响的直接行为就是在融资这件事情上花多少时间。

打个比方,作为共享单车网约车的创始人,在整个公司运营当中,融资的优先级就是最高的。但如果做其他类型的产业,钱并不能完全加速这件事情的话,融资的优先级就要靠后,可能放在第三甚至第四位。比如说做一个非常高科技的项目,可能拥有这个领域最关键的技术人才才是最高的优先级。所以在融资这件事上,大家一定要先判断好它的优先级顺序。

第三点,一定要想好自己的节奏。刚刚有讲过在整个创业过程中唯二不可再生的资源就是时间和股权,我们不断地去融资,其实是会不断地牺牲不可再生资源。

大家可能会被一些外界的噪音干扰,比如说我们的竞争对手或同行业的谁要融资了,然后我们也要去融资。或许这是一个开启融资或加速融资的信号,但一定要把握好属于自己的节奏。像刚刚说的第一点,一定要放平心态,把融资这件事情看成自己多种对外合作之一。

但在这其中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时间是交易的敌人,每一轮的融资一定是越快越好,也就是说一旦当你开启了融资,就要尽快去结束掉这一轮融资。时间越长,市场上就会产生更多的想法。相信各位创业者对这方面有非常深刻地了解,在各个领域都是时间是交易的敌人,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交易节奏。

至于每轮融资之间要隔多久,更多的还是要看企业的发展,而不是满足个人的目标。我们投过的公司中就有因为融资的节奏没有把控好,不断地融资稀释了过多的股权,导致最后内外部都没有办法平衡而没有获得一个好的结果。

第四点,对于真格这样的早期机构来说,早期投资更多的是朋友的心态,并不是控制你的心态。面对VC要用找合伙人的心态,这个合伙人他可以给你提意见,但是控制权还是在你自己的手里面。大部分VC的定位都是让企业自己做驾驶员,VC坐副驾驶或者是后座,我们是帮你观察一下路上有没有什么情况。所以真格基金对自己的定位,是要做创业者的垫脚石,帮助创业者迈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此外,VC是创业者的望远镜,还是一个全身镜。VC每天在市场上看更多更前沿的东西,每天都在做这一件事情,所以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市场上产生了哪些新的物种、新的科技和新的商业模式,有了这些好的输入之后,我们会再输出给我们的被投企业。另外被投企业的创始人其实是一个相对稀有的人群,很多创业者之间互相并不认识,也并不了解什么样是更好的创业者,在这个时候我们会起到一个全身镜的作用,能够帮助创业者看到更成熟更有经验的人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协助创业者去不断完善自己。

第五点,要做好充足准备,但不要陷入细节。创始人和公司的经历是两个非常大的信息量,创业者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大量的信息传递给投资人,其实需要非常高的沟通技巧,无论是BP撰写能力还是“更投资人化”的话语体系。如果大家用业务的视角来看这个事情的话,就会陷入到过多的具体的细节中,其实投资人并不关注这些,从长期的投资判断上来说,可能它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咱们这个生意是不是一个好的生意,创始人是不是一个值得被押注和长期陪伴的人,这两个问题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VC眼中优秀的创始人什么样?VC更加偏好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对于专注早期投资的机构来说,判断权重最大的还是创始人的状态。我们对优秀的创始人有四种分类,分别是小天才、科学家、老司机和操盘手。

小天才指的是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在某个领域做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厉害的人。

科学家不论年纪,在某个领域特别是科技领域是最高生产力,他就是那个掌握最高技术壁垒的人,不仅有极高的学术造诣,在管理团队以及谋划愿景上也非常强。

老司机通常是连续创业者,他们把之前的公司卖掉,或者是帮助一家公司成功上市退出后,开启一段新的征程。这类人群对创业这件事情有非常深的理解和认知,经验丰富并且能力也非常的强。

操盘手,这类创业者在很多的大厂里把业务从0到1做起来,而且不断地打仗,不断地学习,他们有自己非常明确的预期,知道要在什么时候学到什么样的程度之后出来创业,他们用大厂的平台和充足的预算去不断地验证了自己的想法。

这四类人是真格基金比较欣赏的创始人。

另一方面VC更看好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互联网经济带来的能够快速产生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的商业形态;第二种是有非常深的技术壁垒。

总结起来,无论是人还是商业模式,VC希望能够投到稀缺的且最高的生产力。


目前VC和PE的关注点,整个资本市场的趋势是什么情况?

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投硬科技,解决我们国家比较卡脖子的技术问题。

真格基金发展到今年正好是十周年,除了继续关注早期投资,我们也把自己定义为「科技天使」,总结起来就是投早投科技。

资本市场整体来说还是非常向好的,不管是北交所的成立还是两地交易所对于企业政策上的扶持,都可以看到很多机会。从募资的角度来看,非常多的地方政府都在成立自己的引导基金,实实在在的把钱拿出来。所以对于创业者而言,还是有很多利好消息。

以上内容为星际学院根据秦天一先生分享内容整理。


关于融资,以上只是冰山一角,对于有融资需求的创业者而言,还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比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机构、LP和GP这些都是什么?他们之间什么关系?

融资具体流程有哪些?投资机构内部是怎么分工的?

投资机构都比项目方专业吗?引进投资的影响是什么?

为了让更多初创公司能够真正掌握融资技能,让创业公司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飞跃,创业邦星际学院为早期创业者量身定制2天1晚的线下精品课程

长按图片二维码了解详情


由创业邦携手编程猫环球网校海润影视幕后操盘手,及国内知名商业融资实战教练,为您带去四大价值:

  1. 掌握融资必备的干货:融资知识、VC沟通技巧、渠道获取
  2. 理清商业模式,升级项目商业价值:成为好生意
  3. 学会撰写能融到钱的商业计划书:优秀“简历”为投递加分
  4. 全程可落地的实战工具,双核心产出:基于资本视角的高价值型商业模式框架、受资本青睐的商业计划书框架

通过学习,你会对自己正在做的行业和项目有更清晰的认知:

融资是否是自己当前最好的选择
如果上面的答案是肯定的,怎样最快拿到融资
如果上面的答案是否定的,接下去要如何规划布局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获得更多课程详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