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毛利率受限芯片价格波动 纵目科技加大研发投入;寒武纪业绩快报:营收7.29亿元;中环领先完成收购鑫芯半导体100%股权

1.【IPO价值观】毛利率受限于芯片价格波动,纵目科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直击股东大会 | 芯原谈逆周期增长:商业模式护航 规模效应初显

3.直击股东大会 | 灿瑞科技:自建封测产线优化性能,汽车产品已规模出货

4.寒武纪业绩快报:营收7.29亿元,同比增长1.11%

5.裕太微2022年实现营收4.03亿元,同比增加58.61%

6.TCL中环:子公司中环领先完成收购鑫芯半导体100%股权

7.海外芯片股一周涨跌幅:美股经历开年最糟糕的一周 费城半导体指数跌2.35%

8.【每日收评】集微指数跌1.94%,拓荆科技202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8.09%



1.【IPO价值观】毛利率受限于芯片价格波动,纵目科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集微网消息,行业周知,初创企业做智能驾驶项目,融资“烧钱”几乎是必不可少。作为一家布局汽车赛道的高科技企业,纵目科技自然吸引了不少投资人的目光。近期,纵目科技已递交招股书,开启科创板IPO之旅,从披露的股东信息来看,其中不乏引人注目之处。
在2022年3月完成的E轮融资中,参与E轮投资的国金佐誉、复朴新世界、东阳冠定、锦坤投资、临燊创投、青岛元盈、天津泰有、信达远海、上海芯之钬这9家机构,对应的价格93.56元/股。
招股书显示,纵目科技本次科创板IPO拟募集资金20亿元,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3211万股,对应公司发行指引价格为62.29元/股。从这价格来看,E轮融资的股东还没上市就被套。
帮芯片厂“打工”拖累毛利率水平
招股书显示,纵目科技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芯片、被动器件、电子结构件、结构件、镜头、离散器件等。
采购物料中芯片采购额占比较高。2019年-2021年期间,纵目科技芯片采购额分别为1639.68万元、4351.83万元、27419.84万元,占物料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0.86%、61.06%、69.53%。各期采购金额占比较高,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从纵目科技的供应商情况来看,2020年起,高通始终位列其前五大供应商。纵目科技对高通芯片的采购量也逐年增加,2020年至2022年第一季度,对高通的采购金额分别为192.2万元、2,328.14万元、926.26万元,对应的采购占比为2.7%、5.9%、9.59%。
巧合的是,高通控股从2019年起位居纵目科技发行前的十大股东。从融资历史来看,2019年,高通在C轮通过增资入股了纵目科技,并在D轮进行了追加投资,截止上市前,高通持有纵目科技251.3108万股,持股比例为2.61%,位列第九。
从上图的芯片采购数量和价格变动来看,2020年,纵目科技采购的芯片平均单价增长23.28%,主要是因为纵目科技物料中单价较高的主控芯片采购占比提高,拉升了芯片采购的平均单价。
2021年,纵目科技采购的芯片平均单价增长48.16%,主要系芯片短缺的影响,纵目科技采购的部分芯片价格大幅提高且交期延长,为保证向下游客户的稳定供货,纵目科技向芯片贸易商高价采购部分芯片现货,导致当年芯片采购的平均单价上升。
从其采购的芯片类型来看,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智能驾驶方案的主芯片。2016年,纵目科技基于高通骁龙820A芯片进行了一些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算法的开发,将高通车规级芯片应用在智能泊车系统上。
从近三年表现来看,缺乏自研核心芯片的纵目科技,在生产端支出的费用大部分都被高通等芯片厂商赚走。尤其是在芯片供应紧张的2021年,汽车芯片供不应求加剧,纵目科技产品所需部分芯片采购价格上涨,材料成本随之增加,使得直接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上升到87.34%,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对其毛利率产生了较大影响。
从毛利率数据对比来看,纵目科技在2020年将毛利率从10.75%提升至16.43%,高于同行可比公司13.26%的平均值;而到了2021年,纵目科技的毛利率下滑至13.21%,可比公司则保持上升,平均值提升至16.66%。
纵目科技在招股书中指出,未来如果汽车芯片等原材料的供应持续紧张,一方面可能对公司毛利率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可能导致公司无法按正常计划生产,无法及时保证供应,进而对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纵目科技近三年的盈利情况,从净利润数据也有所反映。从可比公司情况来看,2019年-2021年期间,同行可比公司的净利润平均值分别为67.32亿元、8.09亿元、103.65亿元;同期,纵目科技的净利润分别为-1.60亿元、-2.09亿元、-4.16亿元,亏损逐年放大,三年累计亏损超7.8亿元。
研发费用持续高增
虽然在毛利率方面受生产成本等因素影响有所下滑,但这并不改变纵目科技在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对于投资机构而言,更看重的是纵目科技所处的赛道,以及其研发成果的未来前景。在招股书中,从研发费用投入情况以及研发项目进展能对其研发能力可窥一斑。
从研发费用率来看,2019年-2021年期间,纵目科技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40.65%、205.13%、118.32%;同期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11%、13.57%、12.28%。,整体来看,纵目科技近三年保持着较高的研发费用率。
研发投入金额方面,2019年-2021年期间,纵目科技投入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20亿元、1.72亿元、2.69亿元,近三年研发费用持续增长;同期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均值分别为42.01亿元、40.48亿元、37.48亿元。
披露的在研项目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纵目科技主要研发费用投入到Drop’nGo系统架构研发项目、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研发项目、智能行泊一体研发项目、4D 双模毫米波雷达研发项目、全景式监控影像系统研发项目等。
由于研发费用投入较大,加之部分项目开发周期较长,纵目科技在招股书中指出,如果公司无法有效地整合不同项目,或者研发成果无法获得下游客户认可导致无法实现商业化量产,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整体来看,位列纵目科技前十大股东也是其近三年前五大供应商的高通系,在2021年车用芯片缺货涨价的阶段,高通给纵目科技供货的芯片成交价格以及交货周期有没有优于其他厂商不得而知,但从纵目科技披露的信息来看,纵目科技受芯片涨价影响,基本是在帮高通等芯片厂商打工,生产端的成本控制问题也拖累了其毛利率水平。
2.直击股东大会 | 芯原谈逆周期增长:商业模式护航 规模效应初显
集微网消息,2月27日,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88521,证券简称:芯原股份)召开2023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爱集微作为其机构股东代表参加,并就《关于使用部分超额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参与审核与表决。
本次会议上,芯原股份董事长戴伟民与公司董秘施文茜,就上述议案以及公司近期的发展情况做出了详细说明。
日前,芯原股份发布的2022年业绩快报中预测,公司预计全年实现营收26.79亿元,同比增长25.23%,净利润同比增长455.31%至7381.43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329.06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戴伟民解释称,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周期性下行期间,公司业绩实现逆势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公司独特的商业模式,以及公司业务经过多年深耕后的规模效应初显。
“半导体产业景气下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消费电子需求萎靡,二是需求不振导致的设计公司库存高企,”戴伟民进一步指出,“得益于多元化布局,芯原消费电子相关业务只占公司营收20-25%左右,工业、汽车等其他业务的增长补足了消费电子业务的影响;其次,公司‘只提供服务,不做产品’的商业模式能够规避库存风险,加之行业逆周期投资芯片研发的惯性,公司业绩得以逆势而上。”
规模效应下的必然之举
据芯原股份董秘施文茜介绍,该公司已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48,319,289股,每股发行价格为38.5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86,174.22万元,扣除发行费用18,378.91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67,795.31万元。芯原股份本次发行计划募集资金金额为79,000万元,超额募集资金金额为88,795.31万元。
施文茜指出,鉴于公司实际募集资金金额超过计划募集资金金额,结合公司2023年的资金安排以及业务发展规划,为满足公司流动资金需求,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拟使用2.66亿元超额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额募集资金总额的比例为29.96%。
关于本次2.66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规模的评定,施文茜表示,这主要是根据目前流动资金的情况测算,在量产业务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客户在符合信用政策范围内所占用公司的流动资金额度也会有所增加。另外,还有一部分资金将用于公司的研发活动所需要的费用增长。
芯原股份2022年业绩快报显示,该公司各项业务营收预计均呈现不同程度上涨,尤其是芯片量产业务在去年第四季度营收达到4.56亿元,环比增长61.13%。
对此,施文茜指出,2022年第四季度芯片量产业务收入呈现大幅度增长主要由于该季度出货量增加所致。
本次永久补充2.66亿元流动资金可谓是芯原业务产生规模效应后的必然之举,谈及规模效应,戴伟民强调,行业周期性下行不仅不会冲击公司业绩,反而有益于业务扩张,进一步积累客户资源并产生合作粘性,为未来更大的规模效应奠定基础。
戴伟民解释称,芯片设计公司逆周期投资研发新品是行业惯例,这有利于他们在行业景气时的业务增长。然而,逆周期投资存在低收入和高投入的巨大矛盾,许多公司此时会更有意愿将一部分芯片设计工作委外给芯原,而这些公司大部分都会与芯原产生合作粘性,成为芯原的长期客户。
本次股东大会上,除了介绍公司近况和议案内容,芯原董事长戴伟民在回答爱集微提问时还谈到了ChatGPT以及背后的AI产业发展。
AI复燃,AR可观
戴伟民表示,ChatGPT这样现象级的应用程序为AI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给下游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国内必然会出现一大批类ChatGPT的应用,但具体能在哪些细分领域能落地并发展壮大,仍然有待观察。
提及ChatGPT可能会对芯原公司业务带来的影响,戴伟民表示主要将体现在GPU IP业务上。据他介绍,芯原的GPU IP已经耕耘嵌入式市场近20年,在多个市场领域中获得了客户的采用,尤其是日益增长的汽车电子领域;芯原基于其约20年GPU领域的研发经验,推出的Vivante 3D GPGPU IP可提供从低功耗嵌入式设备到高性能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可以满足广泛的人工智能计算需求。未来芯原将进一步优化和提升GPGPU IP,以强化公司IP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拓展市场份额,并助力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
除了AI产业之外,戴伟民还再次提到其长期看好的AR行业。他认为,消费电子领域下一款现象级产品很有可能就是AR眼镜,这样一款可以替代“手机+无线蓝牙耳机”组合的单一智能产品。
戴伟民表示,目前相对成熟的VR眼镜和行业内即将发布的MR眼镜主要是在游戏、影音等特定领域产生影响,只有AR眼镜有能力让人们未来同时降低手机和无线蓝牙耳机的使用频率,但前提是技术足够成熟和生态足够完善。
手机和无线蓝牙耳机都是存量市场,戴伟民认为,AR眼镜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同体量级的存量市场。
芯原股份去年11月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拥有面向AR/VR等领域的极低功耗高性能芯片设计平台,以及面向低功耗应用的nano和pico系列低功耗IP组合,可以打造适应不同功率模式的产品,满足始终在线、低功耗以及全性能的全场景应用,可服务含AR/VR可穿戴市场在内的多个应用领域的客户。公司已为某知名国际互联网企业提供AR眼镜的芯片一站式定制服务,目前项目正在进行中。
3.直击股东大会 | 灿瑞科技:自建封测产线优化性能,汽车产品已规模出货
集微网消息,2月27日,上海灿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灿瑞科技,证券代码:688061)召开了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就《关于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关于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的议案》和《关于提请公司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股权激励相关事宜的议案》进行审议。会前,爱集微作为机构股东与灿瑞科技副总经理林丽霞就公司业务布局、车规级产品进展以及未来展望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据了解,灿瑞科技是一家从事高性能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及模拟集成电路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及服务为智能传感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和封装测试服务。
曾“豪掷”2亿建封测厂
林丽霞谈及了公司入局磁传感器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的背景,“从2005年成立至今已有18年的历史,最初公司主营业务是元器件经销,一直活跃在半导体市场,对于市场的未来有一定的理解。当时公司董事长罗总(罗立权先生)在做一线营销时接触到了磁传感器,和一位做磁性器件研发的朋友一拍即合决定做磁传感器芯片研发。2008年赶上了家电下乡的潮流赚到了第一桶金。而后触摸屏手机兴起,罗总嗅到了电源管理芯片的商机,于是招募团队进行研发。”
可以说,灿瑞科技发展到2015年的10年里都是在消费领域深耕,客户涵盖格力、美的、海尔等智能家居品牌,漫步者、JBL等可穿戴设备品牌,蚂蚁集团等金融安全品牌,海康威视等智能安防品牌,Danfoss、英威腾等工业设备品牌,小米、传音、三星、LG、OPPO、vivo和联想等行业知名手机品牌以及闻泰、龙旗、华勤、中诺等智能硬件ODM企业。
2015年之后,灿瑞科技发生了两大转变,一是公司现任总经理罗杰当年在美国的工作经历让他看到一些海外大厂的研发方向,回国之后提出除了消费领域外应拓展其它领域,当时公司就开始在工业和汽车领域布局和尝试;二是董事长罗立权基于公司过去10年的原始积累,投资2亿元去嘉兴购置50亩土地建设封测厂。
“当时很多人好奇公司为什么去投资封测,因为封测是一个重资产,一般很少有IC公司在自己体量还不够大的时候去做(封测)。决定入局封测的原因之一是2015年左右我们经常会收到客户的投诉说器件灵敏度不高,和客户进行一些联合的调试之后发现不是设计、晶圆生产的问题,主要是在封测端加工时,很多时候对设备和周边环境没有做无色化的处理,就会导致额外的磁场干扰,最后影响器件的灵敏度。由于我们想把磁传感器芯片作为龙头产品,所以下定决心保证今后产品的稳定性。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封测有周期波动,在旺季时候供不应求,这时小公司拿不到产能,也会影响供货节奏。”林丽霞详细说明了灿瑞科技建设封测厂的原因。
对于嘉兴封测厂目前的产能,林丽霞指出,每年可以封测20亿颗,实际上自主的产品只用到了其中的50%左右,所以会承接外部客户的订单,从而消化一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去年IPO募集的资金也有一部分计划用于新封测产线的建设。
汽车产品去年已规模化出货
接下来,林丽霞指出,2018年开始灿瑞科技在工业领域有所突破,获得了电机驱动等客户。2019年到2022年主要攻克汽车线的产品,去年相关产品出货开始放量。
灿瑞科技此前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车规磁传感器产品研发规划中,包括磁电流、磁角度等系列产品,具体量产时间取决于导入进度,以目前在验证导入的磁电流系列产品为例,如果顺利的话希望在2023年中期。
其进一步称,“汽车产品于2022年开始规模化出货,且出货体量增长较快;由于为第一年大量出货,我们预计后续随着产品使用情况的良性反馈,会带动更多的出货体量,且汽车线产品整体国内需求向好,2023年我们对汽车线产品保持乐观,有望在今年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快速增长,并进一步提升收入占比。目前磁传感器产品主要还是欧美传统芯片大厂供货,整体国产化率较低,从国产替代的角度看,市场前景较大。”
林丽霞在股东大会现场解释了磁电流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它是用来检测电流大小变化的,其实就是利用电流和磁场之间转换的法拉第效应,就是说电流变大,周围的磁场就变大,然后通过感知到周边磁场大小的变化,再把它还原成电流大小的检测。新能源汽车中很多应用都需要检测电流大小的变化,例如BMSD管理系统、ABC充电、逆变器等,这就带来了磁电流器件的需求。”
林丽霞表示,“汽车是我们未来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比较有信心。去年汽车产品开始规模化出货,2023年应该还会实现一部分增长,具体量产的进展取决于磁电流系列产品的进度。”
最后对于消费电子需求疲软但这部分占灿瑞科技营收比例较大的问题,林丽霞坦言,目前终端厂商和经销商的库存依然还在高位,但我们还不是特别担忧的原因在于去年我们还拓展了新的客户,很大一部分因素在于我们在消费电子领域的认可度,另一原因是国产磁传感器芯片在市场上很少。
4.寒武纪业绩快报:营收7.29亿元,同比增长1.11%
寒武纪(SH 688256)于2月27日晚间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营业总收入 72,903.46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798.93 万元,同比增长 1.11%。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云端产品线、边缘产品线及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
寒武纪是智能芯片领域全球知名的新兴公司,能提供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训练推理融合、具备统一生态的系列化智能芯片产品和平台化基础系统软件。产品得到了多个行业客户的认可。
5.裕太微2022年实现营收4.03亿元,同比增加58.61%
集微网消息,2月27日,裕太微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称,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40,299.8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4,891.19万元,同比增加58.6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0.1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07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05.5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68.53万元。
裕太微表示,2022年度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客户需求稳健增长。公司前期推出的新产品陆续被客户大规模采购,营业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
同时,为加速丰富产品结构和产品类型,公司持续加大产品研发及技术投入,研发人员规模扩大,人力费用增加。2022年下半年随着新产品的量产流片,流片费用亦大幅增加。公司前期购买的用于在研芯片设计的IP,在2022年度发生的摊销费用较大。
6.TCL中环:子公司中环领先完成收购鑫芯半导体100%股权
集微网消息,2月27日,TCL中环发布公告称,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领先”)以新增注册资本方式收购鑫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芯半导体”)100%股权(以下简称“本次交易”),于2023年1月19日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2月17日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中环领先与鑫芯半导体各股东签署了《股权收购暨增资协议》。
根据《股权收购暨增资协议》的有关约定,本次交易的交割条件已达成,于近日完成股权交割 及相关工商变更备案登记,并换发了《营业执照》。鑫芯半导体成为中环领先全资子公司,鑫芯半导体重要子公司“徐州鑫晶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更名为“中环领先(徐州)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资料显示,鑫芯半导体经营范围为半导体材料、电子材料、高纯材料及副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7.海外芯片股一周涨跌幅:美股经历开年最糟糕的一周 费城半导体指数跌2.35%
编者按:一直以来,爱集微凭借强大的媒体平台和原创内容生产力,全方位跟踪全球半导体行业热点,为全球用户提供专业的资讯服务。此次,爱集微推出《海外芯片股》系列,将聚焦海外半导体上市公司,第一时间跟踪海外上市公司的公告发布、新闻动态和深度分析,敬请关注。《海外芯片股》系列主要跟踪覆盖的企业包括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全球半导体主要生产和消费地的上市公司,目前跟踪企业数量超过110家,后续仍将不断更替完善企业数据库。
(文/胡思琪)上周,全球重要指数表现不佳。美股方面,道指跌2.99%,标普500跌2.67%,纳指跌3.33%。欧洲地区呈下跌形势,德国DAX30指数跌1.76%,英国富时100指数跌1.57%,法国CAC40指数跌2.18%。亚洲地区,日经225跌0.22%,韩国综合跌1.13%,台湾加权指数涨0.16%。另外,费城半导体指数跌2.35%。
整体行情:美股经历开年最糟糕的一周
美股多头正在展望美国股市数月来最艰难的时期,并坚持押注一旦美联储停止加息,今年下半年美国股市将出现反弹。标普500指数正经历自去年12月9日以来最糟糕的一周,高于预期的通胀数据加剧了市场对美联储将多次提高借贷成本的猜测,美联储可能在7月暂停加息。这是一条比投资者几周前预期的更为陡峭的政策收紧之路。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仍符合自2022年底以来流行的理论:美股将在今年上半年挣扎,然后在下半年走强。股市技术面显示,投资者认同这一逻辑,因为标普500指数自去年秋季开始的上升趋势在本月下跌2.6%的情况下仍在继续。
美股暴跌可能令人沮丧,但根据历史模式,它不应该是一个冲击。根据汇编的数据,在过去25年里,2月份是标普500指数表现最差的月份之一,平均下跌0.4%。该基准指数在1月份跃升6.2%后,本月已下跌2.6%。
美联储下一次利率决定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这给市场留下了充足的时间来消化大量的通胀、劳动力市场和工资增长数据。交易商正在为美联储可能再度大幅加息做准备:隔夜指数掉期价格显示,美联储将在3月22日宣布加息前收紧约30个基点,两年期公债收益率(殖利率)于24日触及2007年以来最高。
对于成长型股票来说,这是一个不利的背景,因为这些股票的估值对利率变化更为敏感。由于市场猜测美联储将很快暂停加息,这些股票在今年年初强劲反弹。由于这种可能性似乎不大,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上周五大跌1.7%,跌幅超过了标普500指数。
个股方面: 欧洲8家公司只有1家上涨
爱集微跟踪的105家境外半导体上市公司跌多涨少,其中45家上涨,61家下跌,费城半导体指数跌0.18%。
美股57家公司,8家上涨,49家下跌。其中涨幅居前三的分别有英伟达(8.87%)、INDIE SEMICONDUCTOR(2.46%)和新思科技(2.21%)。超科林半导体跌破10%,为-13.34%。
欧洲方面,8家公司只有1家上涨。BE SEMICONDUCTOR涨4.42%。跌幅居前5的分别是AIXTRON(-2.09%)、SOITEC(-2.8%)、英飞凌科技(-4.05%)、ALPHAWAVE IP GROUP(-4.59%)和德国世创(-11.33%)。
日韩地区,13家公司涨多跌少。涨幅居前5的分别是爱德万测试(8.76%)、DISCO(7.32%)、TOKYO SEIMITSU(6.44%)、SCREEN HOLDINGS(4.18%)和东京电子(3.42%)。下跌的仅有4家公司,分别是RENESAS ELECTRONICS(-0.62%)、ROHM(-0.94%)、SK HYNIX(-1.09%)和WONIK IPS(-3.3%)。
中国台湾及中国香港地区,27家公司,17家公司上涨,10家公司下跌。其中涨幅居前三的分别是信骅(22.59%)、创意电子(18.85%)和力旺(16.88%),其余上涨的公司涨幅大多为个位数。跌幅最大的是汉磊(-3.52%)。
8.【每日收评】集微指数跌1.94%,拓荆科技202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8.09%
集微网消息,沪指跌0.28%,深证成指跌0.73%,创业板指跌0.79%。近4000只股票下跌,ChatGPT概念股领跌,游戏、半导体、软件板块跌幅居前,化肥、旅游酒店板块逆市上扬。
半导体板块表现较差。集微网从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测、分销等领域选取了118家半导体公司。其中13家公司市值上升,聚灿光电、华灿光电、晶丰明源等公司市值领涨;104家公司市值下跌,必创科技、通富微电、航锦科技等公司市值领跌。
对于近日市场走势,银河证券表示,从年初到两会前,经济和业绩数据都处于真空期,基本面无法得到数据的可靠验证。而今年以来行业的上涨逻辑主要是疫情的放开带动消费回暖,人工智能的新突破带动TMT板块的上行。从2022年11月到现在,市场的上行基本都是从基本面角度产生的预期带动的。而两会过后,到4月中旬,就开始进入财报密集披露期,前期部分热门赛道的上行逻辑伴随着被证伪的可能,投资者开始更加关注现实基本面,预期与现实的差距带来近期市场的波动。
全球动态
上周五,美股方面,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纳指收跌1.69%,报11394.94点。标普收跌1.05%,报3970.04点。道指收跌336.99点,跌幅1.02%,报32816.92点。
FAANMG六大科技股中,亚马逊收跌2.4%;微软收跌近2.2%;奈飞收跌2%;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跌逾1.9%;苹果收跌1.8%;周四反弹的Facebook母公司Meta收跌近1%刷新周二和周三所创的2月1日以来低位。
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四只成份股中,网易跌超5%,京东和百度跌近4%,拼多多跌2.8%。其他个股中,B站、小鹏汽车、金山云、达达跌超7%,阿里巴巴、新东方跌超5%,蔚来汽车跌5%,虎牙跌超4%,知乎、理想汽车跌超3%,斗鱼跌3%,腾讯粉单、腾讯音乐、好未来跌超2%,微博跌超1%,而爱奇艺涨近4%。
个股消息/A股
蓝思科技——1月29日晚,蓝思科技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公司在2022年实现净利润242,218.42万元-252,569.63万元,同比增长17%-22%。此外,公告还显示,本期计提减值准备约5.16亿元。
联瑞新材——瑞联新材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总收入14.8亿元,同比下降2.9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3.1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5亿元,同比增长5.07%。
拓荆科技——2月26日,拓荆科技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公告。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556.27万元,同比增长125.0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6,851.76万元,同比增长438.0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810.41万元,同比增加26,010.60万元。
个股消息/其他
特斯拉——特斯拉欧洲当地时间周日表示,其柏林超级工厂的Model Y周产量达到4000辆,自去年10月以来又增加了一倍。去年10月,特斯拉柏林工厂Model Y的周产量达到2000辆。
英伟达——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日表示,英伟达的GPU在过去10年中将AI处理性能提高了不低于100万倍,“在接下来的10年里,我希望通过新芯片、新互连、新系统、新操作系统、新分布式计算算法和新AI算法,并与开发人员合作开发新模型,我相信我们会将人工智能再加速100万倍”。
苹果——苹果和Meta正在国内寻找Micro LED微显示器件,并已在多家公司下了数笔订单,用于AR眼镜的概念验证(POC),每笔订单规模在50套-100套左右。
集微网重磅推出集微半导体产业指数!
集微半导体产业指数,简称集微指数,是集微网为反映半导体产业在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并为投资者跟踪半导体产业发展、使用投资工具而推出的股票指数。
集微网观察和统计了中国“芯”上市公司过去一段时间在A股的整体表现,并参考了公司的资产总额和营收规模,从118家集微网半导体企业样本库中选取了30家企业作为集微指数的成份股。
样本库涵盖了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装与测试、分销等半导体领域的各个方面。
截至日收盘,集微指数收报3626.73, 跌71.85点,跌幅1.94%。
【每日收评】作为长期专题栏目,将持续关注中国“芯”上市公司动态,欢迎读者爆料交流!

更多新闻请点击进入爱集微小程序 阅读


1.多家日本汽车制造商被迫减产

2.蔚来回应工厂停产传闻:正常运转

3.IC渠道厂商:目前去库存速度不如预期

4.闻泰科技:公司服务器产品正在客户测试中

5.大型科技公司“流量税”辩论将成MWC主议题

6.违规减持 中京电子控股股东收监管函

7.宁德时代投资新设智能科技新公司

8.武汉元宇宙数字产业基地揭牌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