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专场:LP如何顺应资本发展趋势】投资像找女朋友 首先要一见钟情

导语
  投资中国网讯,2016年4月11日-13日,由投中信息主办的“2016年中国投资年会”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中国投资年会”以“跨境、布局、未来”为主题,探讨当下行业热点,纵论私募股权行业未来,掀起了对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新一轮的憧憬与展望。熠美投资创始合伙人叶庆,紫马基金合伙人李宏强,重庆市产业引导基金总经理徐要学,吉林省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董事长汤庆贵,中金佳成执行总经理杨力,紫荆资本合伙人钱进,元禾辰坤合伙人王吉鹏,粤科金融副总经理戴华坤出席“LP专场论坛”并做精彩发言。本场论坛由熠美投资创始合伙人叶庆主持。

来源:投资中国网


熠美投资叶庆:不会投纯新的团队 投资组合要有很好的平衡

  

主持人:熠美投资管理合伙人叶庆


  4月13日,熠美投资管理合伙人叶庆在“LP专场:LP如何顺应资本发展趋势”上表示,熠美投资从管理海外资产起家,在1970年代末就开始投美国的VC/PE。在2007-2008年进入中国,但是其投资在2001年就已开始,包括项目直投及作为LP投资GP。中国是分两步走,最初作为最早的外资托管方对政府引导基金进行市场化的管理,管理双币种的投资平台。最近两年着力于帮助中国资本走出去,不管是国资金融机构还是民资,帮助国内的投资人布局全球的海外资产配置,特别是另类投资的布局。


  叶庆表示,熠美投资不会投纯新的团队,而是投资已经很有经验的团队。“这些年来各领风骚数几年,特别是VC快速发展动感很强的领域,硅谷也是一样的,10年前20年前如日中天的团队,现在可能就不太在意了。我们自己的投资组合里面一直在更新,是一个动态清单。但是总有一个平衡的问题,市场变化,新的团队有他没有经历过的整个基金周期、风控意识、管理经验,相对来说在总的投资组合里面还是有很好的平衡。”


  本场论坛由叶庆主持。


紫马基金李宏强:大部分投资机构做不到专注 因为世界充满诱惑

  

紫马基金合伙人李宏强


  紫马基金合伙人李宏强在4月13日在LP专场panel中表示,最看重投资机构的专注程度。专注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专注要对抗诱惑,顶得住压力。一个机构能不能专注,在他的能力范围内足够强度研究产业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大部分机构做不到这一点,因为诱惑很多。


  以下为李宏强论坛发言实录,根据速记整理:


  我来自紫马基金,我们是一家本土的市场化母基金。我们会从更长的历史纬度考察一个工作或者一个产业的最佳周期,每个行业和公司在一生当中都有一个最好的风口持续时间。我们规模不是很大,大概20多亿,这可能是我们的优势,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去寻找更多能匹配我们的还不错的基金或直投项目。很荣幸能在中国这么一个时代迎来母基金发展的高潮,更多的基金要做母基金,母基金作为LP来说站的高度更高,更应该把GP专业,我觉得我们要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


  在座的都是GP,俗称有钱人,我们比较小一点。LP怎么选GP,各家的标准可能不尽一样,我们可能更关注一个基金或者机构的专注程度。专注是很不容易的,全世界两个最有钱的人,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说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他们都选择专注。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所为有所不为,世界充满诱惑,我们可能从更长一点的角度观察一个机构或者一个公司。专注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专注要对抗诱惑,顶得住压力,一个机构能不能专注,在他的能力圈范围内足够强度研究这个产业这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大部分机构做不到这一点,因为诱惑很多。我们比较重要的是观察一个机构有多长时间多少精力在一个他看好的产业,我们也是这么认为的。一个产业都有它的最佳寿命期,有的很长有的很短,比如银行400、600年的风口,有的产业比如O2O很快就没了,比如医疗产业,在中国我们认为它还能飞相当长一段时间,估值也不是很泡沫。我们很关注直投和GP对产业的专注程度,不一定对,班门弄斧,谢谢。


重庆市产业引导基金徐要学:政府基金存在2个使命 赚钱和发展经济

  

重庆市产业引导基金总经理徐要学


  4月13日,重庆市产业引导基金总经理徐要学在“LP专场:LP如何顺应资本发展趋势”上表示,到现在为止,重庆市产业引导基金已经达成的基金有21支,规模196亿元。现在已投资了42个项目,投资额达到47亿元,整个发展势头非常好。对GP的选择,主要是选择在行业内名声比较大比较有优势的GP,以及有强大行业背景的GP,也支持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的新锐基金管理人。


  以下为重庆市产业引导基金总经理徐要学论坛发言实录,根据速记整理:


  大家下午好,我是重庆市产业引导基金的徐要学。我们公司是2014年5月13日成立的,到现在还没有满2年,我们是一个政府平台的基金,规模是125亿元。我们的理念是做市场化母基金,做专业的LP。我们在基金里面同股同权同回报同进退,我们没有他们说的政府基金的让利或者其他,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首先和我们合作的GP自己来决策预测,而不是由政府来决策,我们说市场化肯定就是市场化。我们的出资是有保证的,你做得很好,我们可以长年累月和你捆绑在一块。再一个,我们有政府背景,面向市场背靠政府,我们会不定期地举办活动,和你对接项目。去年到现在我们搞了好多场项目对接会,有好多项目都已经GP投资下去了。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达成的基金有21支,规模196亿元。现在我们投资了42个项目,47亿投资额,现在整个发展势头非常好。欢迎大家到重庆去,重庆是一方热土。


  我不像前面几位,我作为政府基金的管理人,除了要赚钱,这是最直接的原因,另外还得促进重庆的产业发展,不但要赚钱还要发展经济,存在两个使命。有了这两个使命,才有了我们一系列对GP的选择。第一,我们选择GP主要是选择在行业内名声比较大比较有优势的GP,比如鼎晖,最初他们就已经开始和我们合作了。再一个,我们要选择有强大行业背景的GP,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有强大产业背景的公司来整合服务我们的企业。再一个,招商资本也在我们那里做得很好,这是我们对基金管理人选择。


  我们也支持新锐基金管理人,虽然他们没有独立做过,但是实际上他们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我们对他们要有信心。具体做的过程当中我们突出了实,要落实到实处。不像很多政府引导基金要做100、1000亿元,我们不做这个事。新希望集团他们说要和我们做60亿元,我都没有同意,我说我们先做6亿元,做好了一期、二期到N期,那岂止60亿元,600亿元也会有的。


  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特别重视GP在募投管退几个方面的尽职调查。比如募,我们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做了大量调研,全国很多基金,有的基金100亿元,有的基金200亿元,我调查有的基金3年了还没有3亿元,募不行。所以,实际上我们对基金管理人GP募的能力也是非常强调的。因为我们要一起共事,如果我10%、20%、30%给你承诺了,你其他又搞不定,我们这个基金在那里干嘛呢?所以,对“募”我要特别强调。


  对“投”我也要强调,因为我们要支持重庆的发展,显然要投下去。所以,在评审基金GP能否入围管理我们基金的过程中,我们希望看到它在全国有项目,更在重庆有项目。我们要去做尽调,不是说你蒙我,我们需要去问的,问了就会很清楚了。我们对GP的尽调,只要尽调以前的LP,更要尽调手中的项目和以前投的项目,GP离开团队的人员,辞职走了,就是要对你GP进行全方位地了解,了解过后,我认为你有这个能力,才能管理我们的基金。我们对你以前项目的尽调,实际上就是看你是不是只给钱没有提供增值服务,我们也非常强调增值服务,因为重庆的很多企业对资本市场这块不太熟,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GP在重庆的活动,能够给我们的项目带去他们的增值服务,提高他们在资本市场的能力,这也是GP本身想看到的。只有这样,才会在二级市场上带来高的估值,不管是并购还是IPO。当然我们也希望你有全盘操作基金的能力,要有退出的案例,否则你都没有做过我怎么能信任你呢?另外,我们在尽调过程当中,也特别强调团队愿意到重庆发展,愿意付出极大的精力和精神,专注,特别是要有工匠精神,对一个企业进行尽调和辅导。这是我们工作过程当中要求的。


  我把我的底牌都告诉大家了。从我最初2014年筹建这个公司开始做的时候实际上是很艰难的,要来的GP很多,但是都名不见经传,我去找红杉、IDG,他们都不愿意来,现在红杉也在和我们谈了,深创投也和我们合作了,摩根斯坦利、软银也都在和我们谈了。现在日子好过多了,125亿元已经用出去50多亿了。另外还有一个800亿元的战略产业新兴基金,那个我们出了50亿元。相对来说有政府支持在里面,而其他成立的20亿元基金都没有政府支持在里面,都是完全市场化的。当然,我们说的市场化和很多人理解的市场化不太一样,比如我要求50%投重庆,80%投重庆,他们说你这就不是市场化。我说怎么不是,我先跟你明示了,你同意了,在这个合约下做,就是市场化了。并且我们做的过程当中允许我们的基金是一个全阶段的多产业的基金,比如说这个基金可以投天使,可以投VC、PE,也可以投IPO,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科技、文化、旅游都投,除了地产、衍生品不投,不到二级市场上买卖股票,其余的都可以投。也可以解决很多基金管理人在管理基金过程中,有时候一个好的机会来了,做一个增发,做天使的、VC的就不能做这个,但是我们是可以做一部分的,这样可以更好地平滑基金整个业绩。


  我就讲到这里。


吉林股权基金汤庆贵:政府拿60%的收益奖励GP和其他的LP

  

吉林省股权基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庆贵


  吉林省股权基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庆贵在4月13日的LP专场上介绍,吉林省财政出资设立了100亿规模的产业引导基金,欢迎全国的投资机构到吉林发起设立基金。在奖励方式上,政府出资部分拿出60%的收益奖励给基金管理人和其他的LP。


  以下为汤庆贵论坛发言实录,根据速记整理:


  下午好,感谢投中提供一个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我来自于吉林省股权基金有限公司。我们公司虽然成立时间比较短,但是目前按照政府的要求,现在一共是3块业务。第一,政府财政拿了100亿设了一个吉林省产业引导基金,是一个母基金,专门从事母基金的管理业务。第二,我们有一个全资子公司,吉林省搬迁改造,一共有40亿左右的投资,这个资金在我们公司管理。第三,吉林省有一个建设投资,资金100亿,在我们公司管理。


  吉林产业基金规模100亿,全部来自于财政投资,出资人是吉林省财政厅。运作的方式是,面向全国GP,到吉林省设立基金,比如10亿,我要求GP在吉林省出资不低于2%,2000万。我们在里面以LP形式进去,目前出资不超过25%,一般是20—25%之间。20%就是2亿,加上GP的2000万一共2亿2000万,剩下的都是GP募集。募集之后管理,我们全部交给GP来进行管理,我们不干涉。纯市场化、专业化运营,专业的事交给专业团队做。在激励机制和奖励机制方面,超额收益部分由GP先拿走20%,剩下的按照股权分,包括GP2%也参与分配。我们分的部分拿出60%奖励给基金管理人和其他的LP。再一个是阶段,一级半市场之前的阶段都可以,不限制。吉林省规定的是这么几个产业,新兴产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这几个产业都可以选。还有投资比例,我们有一个让利和奖励的政策,相应地也有一个限制,在吉林省有一个投资比例,投资比例是我出资额的2—2.5倍之间,比如一只基金10个亿,如果我在里面拿了2亿,那就是吉林省投资大约占45—50%,剩下的那些在全国都可以投了。这是目前基金的运行情况。阶段我们已经做了两批了,第一,设了8个子基金已经全部设立完成了。第二,已经15只也设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全国招设第三批,公司网站上有征集公告,截止到5月20日,欢迎大家到吉林发起设立基金,也希望我们有机会携手共同合作。


中金佳成杨力:股权投资就是牺牲了流动性 LP要有一定耐心

  

中金佳成执行总经理杨力


  4月13日,中金佳成执行总经理杨力在“LP专场:LP如何顺应资本发展趋势”上表示,虽然现在的退出渠道不是很畅通,但是未来在战略新兴板和注册制方面还是会有一些突破的,至少新一届政府在资本市场的改革上还是有信心和决心的。另一方面,在GP的退出考量方面,本身股权投资就是牺牲了流动性,“我觉得LP要有一定地耐心”。


  以下为中金佳成执行总经理杨力论坛发言实录:


  各位好,我是来自中金佳成的杨力。中金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中金公司通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财富管理到后端整个股票交易、二级市场股票研究这方面全平台的投资性的公司。


  差不多1995年中金公司成立了两个部门,我们直接投资部的前身就是后来的鼎晖,2006年又重新组建了中金佳成,经过10年的发展有自己当初的成长基金,也有欧美的,以及后来在中国的PE基金,还有互联网金融基金,包括目前我们正在发起的国家级新兴战略产业引导基金。中金佳成是直接投资大的平台,我本人是2000年加入到这个行业里面,深知海内外的一些LP和GP他们整个流程和大家对整个基金和投资的理念,我也是希望通过我们这只母基金引入一些国外的市场化的理念,通过帮助我们和同行一起把我们母基金做得越来越市场化,越来越成熟。


  中金公司本身是做企业IPO起家的,虽然现在的退出渠道不是很畅通,但是未来在战略新兴板和注册制这方面还是会有一些突破的,至少新一届政府在资本市场的改革上还是有信心和决心的。另一方面,因为我们自己曾经也是GP,所以在GP的退出考量方面,我们本身投资就是牺牲了流动性,我觉得LP要有一定地耐心。另外,我觉得在自身LP选择上,给我们GP或者GP底下的资产提供了一些并购到上市公司或者股权转让更多的机会。


紫荆资本钱进:青睐黑马投资机构 在未来爆发的行业埋伏好

  

紫荆资本合伙人钱进


  紫荆资本合伙人钱进在4月13日LP专场上表示,紫荆资本偏向于投资黑马机构,是主动管理型的母基金。清华的研究能力比较强,有很强的能力,能够埋伏进未来要爆发的增长行业,黑马的增长潜力比白马大很多。


  以下为钱进论坛发言实录,根据速记整理:


  我是来自紫荆资本的钱进,投中每年都会给几次机会让大家聚一聚,上午还在飞,干我们这行的天天飞,每年拿出几次机会大家聚在一起讨论,可以把自己的心沉静下来考虑一些稍微宏观一点的问题,反思一下。


  紫荆资本在圈子里的人会比较熟悉,我们是只做母基金这一件事,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专。我们的背景实际上是清华大学金融平台下专注做母基金的管理团队,目前在管规模大概40多亿,到今年年底能到65亿左右,投了大概40多家GP。特点我刚才说了,一个是专注,我们可能从规模上和粤科、中金有很大的差距,他们可能管几百亿甚至上千亿。我们专注于两段,发现许多的优质VC基金都是我们投的。清华的特色不在于重资本项目,而是在于它的经验和人才,清华是工科学校,某些方面是不擅长的,我们把PE端这块的利益给我们LP的合作伙伴,我们专注于VC和并购阶段。专注还指我们挑GP,对它同样要求专注,我们要求它对行业有深刻地理解和想法。另外就是盈利,我们毕竟是一个市场化的基金,也有一些政府的成分,但是我们的定位非常准确。政府引导基金和市场化LP的要求一定不一样,它有很多社会责任,比如提高当地的GDP,孵化中小企业,只要求保本。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第一要求就是给LP盈利,怎么帮助LP盈利,有机会我也会介绍。


  我要回归一个原点,为什么要做母基金,母基金到底要干什么?我觉得哪一种选择都没有错,不同的选择和投资逻辑实际上会吸引不同的LP,你投的这批就有倾向。如果下面有LP或者GP应该仔细听,每一家引导基金或市场化基金都有自己的投资逻辑,找到投资逻辑才能更好地做事情。为什么清华选择VC端?它的盈利潜力相对大。现在估值高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这就引入一个事情,为什么要存在母基金?特别简单。其实我们也有LP,包括银行、证券公司、社保、养老金、家族财富,它的意义在哪里?以VC为例,为什么要投VC,VC是典型的规模不经济的事情。以保险基金为例,规模非常大,拿出两三个亿,太简单了,对它没有影响。它的管理成本和管理效益非常低,所以它需要一家专门做的机构,帮它去管,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对于政府来说也是同样的。


  刚才戴总和王总都提了一个事情,今年3月31日参加了一个会,紫荆资本作为其中的一个发起人,联合16加发起人成立了中国母基金联合会,包括民政部也是非常支持的。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今年私募股权投资缩紧了,需要出现一个专业化的自律组织,这个自律组织未来要干嘛?可能就会出现一个白名单,用市场化的手段为整个私募股权基金服务,去提取数据,找到白名单。大家不用非得看私募牌照备案,那个备案以前很好做,现在都停了。怎么筛选?通过我们这些在场的,像现在粤科、元禾都在里面,包括政府引导基金做一个判断,投中这个会为什么做得非常好呢?今天能坐在上面的这些机构应该都是靠谱的,才能坐在上面。刚才也问到选团队,紫荆资本我们更多地偏向于黑马,马云曾经说过,人要有梦想,万一成功了呢?我们实际上叫做主动管理型,和徐总那块不太一样,一种方法是比较稳健的,投现在排名靠前的一些机构。其实特别简单,把今天的排名看看,今天投两家明天投两家,把前十家投了,也是一个方法。我们特别简单,一个是选赛道,一个是选赛手。赛道,选择合适的行业,清华的研究能力比较强,我们有很强的能力,能够埋伏进未来要爆发的增长行业,选赛手我们为什么喜欢黑马呢?黑马的增长潜力比白马大很多。


元禾辰坤王吉鹏:看好黑马团队 新老更替是事物的本身规律

  

元禾辰坤合伙人王吉鹏


  4月13日,元禾辰坤合伙人王吉鹏在“LP专场:LP如何顺应资本发展趋势”上表示,2016年是一个大的转折,前一波互联网热潮以后,再一波新的起来,也出现了新一代的GP。王吉鹏表示看好黑马团队,“新老更替是事物的本身规律,我们也希望有一定的流动性,才会有新的团队出来。”


  以下为元禾辰坤合伙人王吉鹏论坛发言实录,根据速记整理:


  大家下午好,我是元禾资本的王吉鹏。我们2006年9月份成立公司,主要做人民币的业务。前后做了两期母基金,差不多40亿元规模,现在做第三期50亿元规模,我们已经累计投了46支基金,投了接近550家企业,也有不少公司已经上市了。


  今年是我做这个行业第十年,也蛮有意思的,从2006—2016年,今天大的主题是说顺应未来的趋势,过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看到的行业的发展趋势。


  元禾控股到今天还是一个百分百纯国资的企业,2006年做第一期基金。母基金一开始就是国资性质,我们管理公司也是一个纯国有企业。整个元禾控股是2001年成立的,我们2006年做的时候也是顶着比较大的压力,一开始就坚持市场化的运作策略,这里面没有像财政出资。从第一天开始就没有区域性投资限制,当时机构投资人特别少,前面很多基金原来都是管美元的,做的都是中外合资基金。到了2006年,有限合伙法修改了以后,以合伙制的形式逐步做了一些纯人民币基金。我们现在做第三期基金,在选择GP。


  母基金本身策略上做了蛮多次调整。2006年刚进行的时候,一脚踩进来,团队是一些做过直投的人,内部管理都是按照直投的模式改的,还是判断项目和判断GP团队。不一样的地方是,做直投可以分析产业和财务指标,有很多客观性的东西看。做这个是判断GP团队,包括团队的组合,人之间的搭配,很多主观因素。


  我记得2006年刚刚投资的时候,根本找不到GP团队,当时市场上都是管美元的。所以,我们开玩笑说,第一个阶段见山是山,见水是水,都想投。2007年一次会议上,大家讨论要不要做人民币基金。2007天年底就不讨论了,肯定要做,就是怎么做的问题。有合伙企业法起来以后,国内那批纯人民币基金差不多是2008年左右起来的。同洲电子上市以后,大家开始做人民币,正好赶上2008年金融危机,创业板起来,美元基金很快进入一个修整期,2009年当年人民币基金的募资和投资首次超过美元基金,有很多的从1个亿盘子做到30亿盘子只花2年时间。


  我们最早的策略叫白马策略,投一些美元的基金,到后期是白马+黑马,投一些我们认为好的团队。第二期是2012年,那个时候我们觉得做不长久,一个是往前做早期,一个是往后做私募并购。无论往前还是往后,前提是对产业足够的熟悉和专注。要专注在一个行业,比别人更早地发现这个项目,比别人更早地懂得这个项目的价值,也在这个行业有足够地资源。2012年我们选了7个行业,做行业专项基金。我们喜欢投一些产业背景出来的,美元很多是不投的,我们喜欢从产业找一些人,做一些投资组合。我们会从原来选择团队,沿着我们的产业逻辑希望和他们一起走,从2013年投这样类型的团队,他们的投资表现我们觉得还是非常好的。


  到今天,2016年又是一个大的转折,前一波互联网热潮以后,再一波新的起来。新一代的GP,新老更替是事物的本身规律,而且我们也希望有一定的流动性,才会有新的团队出来。如果你们有机会和他们聊,某种程度上出来也不容易。原来的机构有原来的问题,但是你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做品牌基金,要面对很多原来不会面对的东西。你现在做内部管理、融资、LP关系,并没有达到你出来专心做投资的初衷。但是你已经出来了,必须要带着团队往下走。出来的时候投得很猛,回过头来他们也在学习,特别是在TMT行业,基本上都是70后、85前做项目。不是说老的投资团队没有价值,他们对行业的判断还是非常独到的,我们也在看这些趋势,包括体育行业,很多刚刚起来,我觉得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两周前在紫荆资本的会上,北京的唐总说了,我们为什么能做,我们不是财政直接出资,我们是属于公司资本金投资。地方财政出资某种程度上是从当地税源地方留存部分投资,希望投在当地,扶持当地产业,把小的产业做大,扩大税源,就有更多的钱。有了更多的钱,才能投回这个产业。你很难说苏州、广州的钱投到上海、北京,不符合它的运作逻辑。


粤科金融戴华坤:投资像找女朋友 首先要一见钟情

  

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副总经理戴华坤


  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副总经理戴华坤在4月13日LP专场论坛上表示,有些时候投资就像找女朋友,看你对她有没有感觉,如果没有感觉是走不下去的。首先要一见钟情,没有好感不可能和她发生关系。


  以下为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副总经理戴华坤论坛发言实录,根据速记整理:


  我是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的副总经理,还兼任科技创业投资公司的总经理,也是母基金管理公司的董事长。为什么我这么介绍呢?科技金融集团本身就是我们广东省科技产业和金融深度融合的主要平台主力军,也是我们的主渠道。科技金融这个板块里面,母基金也有,子基金也有,投资部门也有,我们是全产业链的集团。我在管的就是投资和基金的板块,在管的基金有31个,管理规模是367.79亿,在管的项目115个,也有一些在新三板、主板上市。我们的特点非常明显,我们除了投资、母基金,还有一些通过金融板块科技的服务,我们的担保、融资租赁、小贷、众筹平台都是可以服务于我们投的基金或者项目。


  广东金融集团是3+1板块的运作模式。第一,创业投资。第二,科技金融。第三,产业园区孵化器。第四,资本运营。整个产业链已经有了。


  在收益的考量上,31个基金是不同类型的,天使、种子、母基金都有,资金的配备很齐全了,政府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估值怎么安排,投资哪些产业,代表着政府意志。我们集团投的一个项目,培植了十多年,800万元规模,去年4月份被巴黎影业以8.3亿买下。有些时候要耐得住寂寞。


  对于GP的选择,过往的业绩可以作为一个备书,但是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很重要。如果有一件事情我们都搞懂了,那可能这件事情我不会再投了,就是我搞不清楚的,花了很长时间折腾都搞不清楚的,但是人靠谱、事业靠谱,符合我们政府的意志,这个事情就可以做。有些时候的投资真的就是感觉,就像找女朋友一样,看你对她有没有感觉,如果没有感觉是走不下去的。首先要一见钟情,没有好感不可能和她发生关系。关注是一回事,激情很重要,我现在已经老了,做事情比以前慎重了,证明我已经落伍了。


  这个世界的发展,难是常态,变也是常态。GP也好LP也好,一定要有危机感和使命感。现在唱歌的搞投资了,主持人也搞投资了,赵薇也搞投资了。我颜值不高只能搞投资,已经感觉到这是非常有压力的行业。在这里最有情怀的事就是苦中作乐,对GP团队的选择,格局和情怀。我有格局和情怀,我的拍档也肯定是有情怀的。


  对未来的判断是一个条件,还有对项目的运作整合能力很重要。一个项目投的时候是好的,但是过程里面会发生很多事情。刚才说的变是常态,难也是常态。创业者的激情也是很重要的,创业者是我们投资人的饭碗,没有他们怀揣着这样的梦想,也就没有我们什么事了。这个过程里面我怎么和他一起玩,比如说我们的引导基金要放大,在股票市场好的时候,放大很难,因为那些社会资本都想赚快钱。现在为什么容易了一点,因为他们知道要有耐心和项目一起成长,做一点情怀的事,我们要去说服这些社会资本做一些有情怀的事。我们作为政府引导基金的管理人,有一点非常重要,你的游说能力很重要,怎么让别人掏钱跟你一起玩。


  我们选择GP的时候也要看情怀,为什么我觉得危机感很强?学习很重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个时代的变化,你睡一觉醒来世界可能就不认识了。我们最关注的就是新媒体、文化,还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我们控股了和汽车产业有关的一个上市公司,发现里面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城市把传统汽车作为主要的经济支柱产业。问题来了,30万一台汽车,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只赚5000。为什么?很多东西都不是我们的自由知识产权,变速箱、操控系统,连刹车的东西都不是我们的。日本、欧洲已经发达到把所有东西都支持完了,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搞新能源汽车?你搞你的我搞我的,你要进我的市场,我有我的标准,这样我们才有生存空间。这个就是我们先破后立的布局的做法。现在再沿用传统汽车的路走下去已经无路可走,我们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只是混一口饭吃。5000元,这个对我是很大的震动,投入产出不成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