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周报】达飞30亿美元收购英迈CLS;纵腾集团与葡萄牙邮政达成合作
第2777期
全文共计 1290 字 / 阅读时长约 3 分钟
来源 | 运联智库(ID:tucmedia)
作者 | 运联研究院 田勇
编辑 | 小L
1、船公司跨境物流投资
达飞拟以30亿美元收购英迈(Ingram Micro)商业和生命周期服务(CLS)大部分业务
据达飞(CMA CGM)官网消息,达飞日前与英迈(Ingram Micro)达成了一笔价值30亿美元的收购协议,收购标的为英迈(Ingram Micro)的大部分商业和生命周期业务(Commerce & Lifecycle Services, CLS),此举旨在加强达飞集团向端到端物流服务的拓展能力。

达飞表示本次收购将通过自有基金出资,整体收购交易将于2022年年中前完成;英迈的商业和生命周期业务(CLS)专注服务电商极其履约配送业务,英迈CLS的加入将使达飞的CEVA Logistics板块跻身世界第四大合同物流供应商。
借疫情大赚一笔后,船司们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科学地把手上的钱花掉的问题。其实,怎么把钱花在刀刃上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任务。
站在船司的角度,重点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维持甚至扩大现有竞争优势的前提下,积极布局未来,战略上未雨绸缪,甚至实现“不战先胜”,趁着现有现金流空前宽裕,大力投资全链条端到端服务能力。
此背景下,我们看到,船司们开始把手向业务链条的上下游,直接插手过去由货代、本土物流企业经营的揽货、派送业务。达飞的收购动作不仅不稀奇,甚至可以说是大势所趋。这样投资不仅能提前打造未来的竞争力,还能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加乐观的评价,可谓是一举两得。
站在传统货代的角度,船公司的“一体化”动作,挤压的是自己原有的舒适区,而且来自船公司的此种挤压是降维打击;但是,我们不应该被线性思维所束缚,还是应该从结构化的角度去思考船司的抢劫动作;比如,哪些类型的货主会首先被切走,能不能被切走?哪些类型的客户会大概率留下,而此类客户才是货代们要通过发挥差异化的服务能力全力维护的重点。
2、平台物流布局类
纵腾集团与葡萄牙邮政达成合作,发力中欧物流最后一公里
葡萄牙当地时间12月6日,纵腾集团与葡萄牙本土最大派送服务商葡萄牙邮政(以下简称 CTT )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物流最后一公里,共同发力快递自提柜领域,加速中欧电商企业末端配送。

■ 运联洞察:
找到一个靠谱的目的国派送合作伙伴,对出口跨境电商物流企业来说是弥足珍贵的核心资源。这里讲的所谓“靠谱”,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服务质量(如妥投率、异常处理能力、高峰期包裹转运分拨能力等),二是指价格是否美丽,是否能和其他“同行”拉开差距;纵腾此次的合作其实是“常规操作”;日后走货链路的跑通和磨合肯定需要一段时间,期间的沟通和碰撞可能自所难免。
3、传统大贸货代转型类
浙商证券首予华贸物流增持评级:传统国际货代基本盘稳固,跨境电商物流多维优势打造新增长极
浙商证券12月9日发布研报称,首予华贸物流增持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央企基因传承叠加市场化激励,打造国际货代巨头;2)三维度优势叠加,夯实国际空海货代基本盘;3)跨境电商物流业务开辟重要第二增长极,规模增长有望超预期;4)两大央企整合旗下物流业务,公司跨境物流核心资产地位有望更加突出。
■ 运联洞察:
暂时抛开“中国物流集团”的热点,单纯讨论华贸体系内的跨境电商物流业务。毫无疑问,华贸走的是直接收购的路子,而不是自己内部直接转型。这样做可以使得华贸迅速具备处理跨境电商物流业务的专业能力,同时可以开始慢慢磨合、学习,最终实现体系内资源和经验的最大化利用。
更进一步讲,无论哪种物流形式(直邮、海外仓),跨境电商物流相对传统大贸货代业务对交付质量更高、更细的要求、对更加深入嵌入客户供应链的“天然属性”,都意味着跨境电商物流业务搞好了就是第二增长曲线,能够成为自身体系内的良性循环,甚至可以说可以形成一定程度上的颗粒度足够细的“供应链服务能力”。
本文部分内容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精彩内容